登陆注册
1533800000024

第24章 美国经济模式 (1)

中国发展军工科技必须明白美国是怎么做的。

2006年5月3日晚上,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以60票比1票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明年的军事支出额度为5129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般的数字,将之前几年一直看涨的军费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顶峰。世纪之初,五角大楼曾预测在2010年前,美国军费可能突破5000亿美元。现在,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为何要支出这么多的军费,国会议员们有的是理由。诸如阿富汗和伊拉克重建,针对“邪恶国家”建立不对称威慑、“中国威胁论”,如是等等,不一而足。美国号称自由民主国家,并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既然世界总有不那么遵从“世界警察”订下的秩序,自然需要用武力来威慑,甚至直接动手,更替那些不听话的政权。最近伊朗核问题,美国国内动武之声音增大,此时增加军费,可谓适逢其时。不过,所有漂亮的的言词,只是用来哄世人,却不能欺天下明眼人。美国如此倾向于扩军,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这比所谓的恐怖主义、邪恶国家等不安全的因素更为深刻。它已经构成美国经济的本质,并左右着世界经济的未来。

要理解这个问题,先就美国经济模式说起。

通常所谓的美国经济模式,有两种概括,一种是20世纪初的福特制;另一种是20世纪末的温特制。福特制是典型的大规模生产,通过大规模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温特制则指以微软和英特尔为代表的技术联盟,通过对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贯彻,实现对标准化的制造业产业的控制,并实际左右了全世界产业的运行。

这两种模式的概括有它的道理,但它所关注的是这种产业组织的典型结构,但对于它何以起源,却忽略不顾。更重要的是,这么一说,似乎就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美国模式,而只存在某个阶段的美国模式。这样看待,就好像盲人摸象,认为象约等于扇子、柱子等表象。虽然这些是正确的表象,但终究得有一个总体判断:象就是象。

其实,若要寻求美国模式,应当从19世纪说起,那就是所谓的“美国制造体系”。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亦即水晶宫博览会上,美国人让英国人大吃一惊。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也提到:“英国人承认美国人在工业展览会中得奖,在一切方面胜过他们。”这也许有点夸张,但旧殖民地在那届博览会上所散发出来的荣耀,确实让日不落国家有点怅然失意。从今天来回顾,这或者有一种预示未来霸主的意味。

在那次意义深远的万国博览会上,最让英国人吃惊的工业产品之一是美国的能够连发子弹的柯尔特手枪。英国人对此印象深刻,1853年还特地派去一些枪械专家赴美考察。在这些英国专家看来,美国制造枪械的特点一个是用机器生产,一个是零部件互换。这两个特点被那些英国人誉为“美国制造体系”,并认为远远优于英国。一个老牌帝国对新兴国家的赞誉,值得认真对待。

当然,这两种特点远不如今天发挥得充分。当时,美国的制造业事实上远远落后于英国,其资本密度也远较英国为低。但这些专家能够从中找出美国制造业的不同之处,眼光委实锐利。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方面往往不可分离。19世纪的美国制造体系往往采用半自动的专用设备,如此就可以实现重复使用,而这对于实现零件互换的制造工艺来说至关重要。

这两个特点耐人寻味,一个是对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追求;一个是对产品特征上对通用性的要求。前者是技术,后者是标准。技术上的高度与深度再加上标准上的广度与范围,放在今天,似乎仍然可以概括美国的经济模式。福特制生产固然因为大规模生产与零部件通用而取得其市场上的辉煌,但对技术的追求也未曾松懈,流水线便是最好的说明。至于当代IT领域中的两巨头,微软与英特尔来说,技术与标准更是兼顾:两者总是没完没了地提高版本或提高CPU速度,与此同时,标准上的联盟与扩展,也使得对立标准几乎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可见,与其从美国模式的演进来把握,毋宁从美国模式的统一性来把握。山姆就是山姆,虽然长大以后,人高了,体重了,多了副胡子,有了家庭和事业,但仍然是山姆,而不是约翰。

关于美国制造业究竟在19世纪后半叶有多先进,相对英德法这些工业强国而言,是否存在优势,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判断。比较公认的研究结论是,美国制造体系并没有优势,因为用机器生产的成本要高于那些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工厂。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并不强。美国制造体系带给美国的,并不是利润,至少在起初如此。

回过头来,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国凭什么选择了美国制造体系这个似乎成本高昂的制造技术?据技术史的专家研究,所谓的美国制造体系,并非源于美国,而是源于法国人的军事理性主义,后来经托马斯?杰斐逊的传播才得以在美国扎下根来。当时,各国的机械制造的一个特点是每个厂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生产零部件,各厂家之间的零部件无法互相通用。欧洲人虽然最先提出零部件的观念,但并没有做到,而美国人却率先实现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因就在于美国军方的推动。一位为联邦政府制造枪械的私人承包商西蒙?诺斯在1816年左右实现了手枪枪机零件互换,从而实现最早的零部件互换。这样做的时候,该厂商还在美国最先使用铣床。这种通过提高自动化并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做法,被技术史学家誉为“美国体系崛起的总体缩影”。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哈泼斯法里联邦兵工厂的内部承包人约翰?霍尔在19世纪20年代生产步枪时也全部实现了标准零件互换。在零部件通用化的口号军方的推动下,便是使一些承包商通过生产标准零件的借口就能拿到军方的合同,虽然未必能够完成。

如此看来,那个后来为全世界所效仿的美国制造,最初却源自于一个制造杀人武器的行当中。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经济模式,从一开始带着血腥味。虽然这个国度一直被称作追求民主与和平的典范。

当然,认为唯有美国才如此不惜血本地重视军工,是不准确的。翻开历史来读,其实整个西方世界,莫不如此。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在烟花,虽然也有火炮;而西方却拿它来攻城掠地。指南针,在中国人用来航海,也不过是做做自由贸易罢了;西方人却上面加上殖民统治。据说连小小的马镫,也是从东方传过去的,可是史家却发现在地球那边引发了历史性的军事变革。

不过,欧洲虽然也重视军事工业,但在这方面玩得出神入化的,终究归美国莫属。英国起家靠的是民用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德国崛起靠的是钢铁与化学,虽然与民生日用略微远了点,但终究是为民用服务的。而唯有美国直截了当,依靠一种与杀人相关的工业来驰骋世界。

现在看来,美国陆军军械部的订单至少在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模式的基础:第一,对先进技术的公共资助;第二,对通用部件的偏好,大规模生产和零部件互换成为后来进一步模式定型与扩展的基础。没有当年美国的陆军军械部,没有人能够想象今天的世界会是怎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

说归说,当美国制造体系诞生之初,日子并不好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那个后来所向披靡的经济怪物,也只能在军工业中生存。因为美国制造体系追求自动化,追求标准化的成本太高,其产品根本就没有竞争力。民用品工业都拒绝采用这一体系。前面所提到的霍尔,之所以被安排为内部承包人,就是因为政府也觉得开支太大了,他为政府制造的样品枪每支成本曾高达200美元。这在当时简直是叫人难以想象的一个价格,如果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稍微追求一下性价比,都无法接受这种合同。美利坚联邦政府仍然不为外部更低廉的价格所动,坚持为这种高成本生产提供了启动资本、保证市场需求,从而让未来的福特制与温特制有了一个生存的机会。

如此,涉及到一个问题的解释。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一种新技术的产生也许存在着各种原因,但这种新技术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并得以扩展,必然是因为它更经济,能够通过规模生产而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商人引进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必定是经济的。因为根据其逻辑,如果这种技术不经济,那么精于计算的商人或者会拒绝这种技术。或者如果他不够精明,那么市场就会让他破产,从而证明该技术的经济不合理。

同类推荐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时下,很多人期望通过阅读像《国富论》、《道德情操论》这样经典的著作,理顺自己的人生思路,进而摆脱自己所处的困境,本书将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名著通俗化、简练化,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将其读懂、理解,进而应用,并对这两部著作进行系统性优化,从而全面展示其思想精华。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一书,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案例阐述,从赚钱、存钱、算钱、花钱、省钱、投资等十个方面入手,让你成为理财的行家里手,让你的钱能生钱,财富快速积累;让你养成储蓄的习惯,理性进行消费;让你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准确把握商机,投资发展创业;让你学会与人合作。发挥整体优势;让你掌握收藏的诀窍,最大限度提升财富的升值空间……朋友们,为了不让我们的生活水准降低,不让现有的财富因通货膨胀而缩水,不让手头的资金继续闲置。
  • 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与物流体系发展探索

    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与物流体系发展探索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必须立足信息化、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充分吸收和合理应用国际智能交通ITS系统的先进技术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内传统交通与物流业的改造与升级,提升区域交通物流的产业层次。本书重点围绕作者几年来主持完成的3项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向读者详细展示长三角地区的智能交通、现代物流、信息化平台以及服务外包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进展。
  •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
  •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本书试图在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融通经济学与管理学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在异质性的基点上市场与核心能力匹配互动的结果的观点。
热门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中的沙鸥

    风中的沙鸥

    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一个都市女性的纯美爱情……没有复杂的人物和情节,只是作者心中的一个梦……
  • 再世浮华
  • 小康家庭商学院——投资理财手册

    小康家庭商学院——投资理财手册

    如果你有10万元在银行存着,便叫钱;如果在市场流通,就叫货币;如果放在家里,则是一堆纸张;如果将它们用在投资方面,才叫资本金。那么,钱到底应该投放在哪里才最好呢?手头上有些闲散资金而又无暇理财的小康家庭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呢?本书将就如何投资的问题为小康家庭答疑解惑。本书用最浅显的语言,对各种家庭投资理财方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做了详细的描述,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小康家庭实现既定目标的投资理财实用手册。
  • 超级巨树

    超级巨树

    现代人叶晨重生成了一棵树,一颗会进化的树。且看叶晨如何成为最超然的存在。带领地球生物不断进化,成为宇宙的主宰。境界划分:凡境,先天境,真境,仙境,神境,圣境。本书主角会一直是棵树,不化形,不喜勿喷。
  • 破武三界

    破武三界

    这里是人兽共存,强者天下的奇异世界。在这里实力就是王道,没有正邪之分。这里是龙你就盘着,是虎你就卧着!这里杨彬走遍三界大陆,踏过千山万河!
  • 天上的行星

    天上的行星

    萧蔷微看着眼前的男人纠结的说:“你知道我今年多少岁吗?”陈思珉噙着笑,挑着眉头:“20岁啊!”“所以我现在还不想结婚,也不想要孩子。”萧蔷微视死如归的说。「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粉丝和明星之间的故事,如果感兴趣,欢迎入坑。」
  • 斗罗大陆之隔世余情

    斗罗大陆之隔世余情

    原是天上之神,沦落人间;重生斗罗大陆,再度相恋。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歌,一段段爱恨纠缠的相恋,斗罗大陆,是他们第二个相互伴随的世界!
  • 上将,您媳妇又跑了!

    上将,您媳妇又跑了!

    末世唯一的丧尸皇,因为贪吃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坑死了,醒来后发现自己重生到了末世后三千年一个和自己同名的雌性身上,一次次因为吃的把自己卖给某个无耻的上将。主受,金手指大开。本文一对一。
  • 我们都将被遗忘在尘埃

    我们都将被遗忘在尘埃

    “事情由你开始,现在还是由你结束,你这么对我公平吗?”“我们分手吧。”“我再最后问你一次,你不后悔?”“我不后悔。”一个人等不起另一个人七年,因为人的细胞七年更换一次,即使故人重逢,你也可能遇到了个全新的人。谁的青春没有一段苦涩又夹杂甜蜜的爱情?一个女生一生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陪伴。而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是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