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3100000010

第10章 花莲静思精舍

慈济拓展至全球的慈善济世志业,是从花莲起家,由日省5毛钱(折合人民币不到一毛钱)的“竹筒岁月”走过来的,带动了各地善心人士承先启后,呼应慈济大爱于天下的善行,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跟着慈济在各地做善事,蔚为一股可敬可观的力量。

证严法师生于1937年,26岁落发出家;3年后,她从一个小小的愿心出发,带领着信众,开启了“慈济”救苦救难的善行大业。

26岁之前,她是王锦云;26岁之后,她是证严法师。两段迥异的人生,两段传奇的经历。

她是中国台湾台中清水人,幼年过继给叔父。养父经营多家戏院,业务繁忙;她是长女,20岁不到就得替父亲分劳,并料理家务。

15岁时,她的养母罹患胃穿孔,必须开刀治疗。她为了替母亲祈福消灾,开始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发愿以自己的12年阳寿来换回母亲的健康。

尔后她一连三天作了同样的梦,梦到一位慈祥的女子,赐药给她母亲;后来她母亲果真不药而愈,她从此开始吃素,但当时并未信佛,只是出于一片纯孝。

5年后,她父亲51岁时,因高血压病故。她悲伤之余,思索生命是怎么回事?一向健康的父亲,一口气咽下就再也不能呼吸了,为什么人生这么无常?死亡到底是什么?人死后又去了哪里?

从此,她信了佛;继而不顾家人反对,决意出家。1963年,她拜高僧印顺长老为师,获赐法名证严,字慧璋,受了32天比丘尼具足戒。

回花莲后,她住进许老居士在地藏殿后面盖的小木屋修行,每天礼拜《法华经》,以报答生养她的两对父母,和陪她修道法师及许老居士的恩情;每月写一部法华经,为众生回向。

后来她移单到慈善寺讲地藏经,结识许多佛门弟子。

1964年秋天,她带着几个弟子回地藏殿修行。她们不赶经忏、不作法会,也不化缘,完全自力更生。到工厂拿材料加工打毛衣,或把水泥袋改装成装饲料用的小型纸袋,后来又增加制作婴儿布鞋,以维持常住生活。

不多久,当地一名山地妇女小产,因无力缴付8000元(台币,下同)医药费,留下一摊血的故事,受这件事冲击,她惊觉钱财虽是身外之物,却也能救人性命。

问题是,尽管悲悯贫病苦痛苍生,怎奈需要帮助的人何其多!

有一天,三名天主教修女来访,她们赞同佛教的慈悲精神,但认为佛教徒较保守,不似西方宗教徒活跃。这使得证严法师暗暗立誓,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应该实际为芸芸众生做点事。

适时印顺导师希望证严法师到他嘉义妙云兰若的道场,消息传出后,大家舍不得她离开,集合了30名信众挽留她。

这让证严法师想到“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这句话,把每个人的慈悲心都启发出来,组成一个500人的团体,不就等于菩萨的一千只眼睛和一千只手吗?那么阴暗角落苦难的众生,不就可获得救助了吗?

她因而向信众说,她可以不离开花莲,但要帮她具体做些实事,落实她“济贫救世”的心愿。

她的初步构想是,与5名同修弟子,每人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双可卖台币4元,6个人可多赚24元,一个月就有720元,一年可多出8640元。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拯救像那山地小产妇女的一条性命了!

她并呼吁30名信众,每人每天上市场买菜时,先在竹制的存钱筒内存进5角钱,30个人一个月可存450元,加上增产婴儿鞋的每月720元,一个月就有1170元的基金了,大家发挥聚沙成塔的力量,就可以“济贫救世”了!这个构想获得了认同与支持。

1966年2月19日开始,“家庭主妇出门前先丢五毛钱在竹筒里”的这件事,在花莲各菜市场很快就传开了,获得很大的回响,参与的人愈来愈多。

农历3月24日——证严法师每月诵药师经回向日,成立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所谓“克难”,亦即“一针一线”缝制婴儿鞋、“一角一毛”节省买菜钱来凑基金的意思;从那天起,慈济救助的工作无休无止地展开了!

那年她29岁,从此长住花莲,不言离去。

中国台湾花莲县新城乡康乐村的静思精舍,是盛名远播的“慈济”发源地。40多年来的济贫解困事迹,恩泽广被,使得这座建筑散发着耀眼的万丈光芒。

证严法师受戒之后,原本发愿一不作法师、二不作住持、三不收弟子,也不受在家人皈依;可是“功德会”的成立,会员深受证严法师牺牲无我的悲悯情怀感动,纷纷要求剃度或皈依,证严法师为了“功德会”的因缘,只好破例接受皈依,条件是皈依者,必须作“慈济功德会”的成员,并实际负起“慈济功德会”的社会救济工作。

一时之间,她的白衣弟子急速增加,“慈济功德会”的工作大幅成长。

“功德会”救济的对象包括长期与急难救助。只要发现需要救济的个案,就在每个月举行的委员联谊会中提报讨论;若是临时紧急个案,则由委员会召开临时会议决定。“慈济功德会”秉持“救人救到底”的原则,绝不半途而废、有始无终;这个原则沿袭至今。

1966年4月初,功德会的第一个长期救助个案对象,是一位从大陆来台、86岁孤苦无依、不能行动的林老太太,慈济每个月帮助她300元生活费外,请人帮她烧饭洗衣,照应她的生活起居,直到1970年2月往生为止。

第二个领受慈济恩泽的是那年5月的“急难送医”个案。慈济负担5000多元的旅费、伙食费及手术费,协助患青光眼的菜贩卢丹桂,到罗东五福医院开刀。

遗憾的是,半年后,卢女士因细故与先生口角后寻短见;慈济致送1200元慰问金及一床棉被,每个月发给白米二斗,安定苦主和5个女儿的生活;直到来年6月,其夫收入好转才中止。

由此经验,以后对于贫户个案,慈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一方面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关怀,另一方面视其生活状况,增减其补助。

推动慈济工作,是采“委员制”方式。出任慈济委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正知正见,无不良嗜好。

二、能拨出时间从事济贫教富的工作。

三、能有“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的深切体认,言行举止端庄合宜。

四、遵守诚正信实的工作精神,并担任见习委员及培训委员合达两年以上。

慈济委员的任务,必须协助推动会务,以及参与所属地区分会各项活动及会议,还有劝募善款,发挥慈悲喜舍予乐拔苦的精神;访查、复查低收入户;慰问急难灾户病患。

早期的委员大都属家庭主妇,识字不多,仅是凭着一股信念,以极浅显直接的言辞向人介绍:“有位师父要救济贫民,很伟大,没有人能这样做!”善款则是5元、10元的点滴累积。

这些委员靠的是两条腿,不辞辛苦地各处奔走。这期间,有鼓励、有温暖;也有挫折和误解的白眼。他们主动地去发掘需要救助的对象,适时施予援手;40多年来,领受过慈济德泽的贫户不知凡几,许多人即因心存这份感念,也自愿加入慈济的行列,再去帮助比他们更穷更苦的人。

慈济爱的力量,如海潮般的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而慈济的会员亦由原先的家庭主妇,到如今的社会贤达,每个人都深受证严法师无私无我精神的感召,全力奉献自己的心力。

“这一切,该感谢的是师父,她不仅是救贫,同时也教富,是她老人家的慈悲,才让我们这些人有福田可耕。”

“师父的担子这么重,所以,那怕是些微的力量,也都是慈济最需要的……”

就是这份共识,成就了远近驰名的慈善事业。

慈济功德会刚成立时,是在秀林乡佳民村警察派出所后面不到66平方米空间的地藏殿(即普明寺)里,除常住的出家人要在这里做加工品之外,功德会也经常需要利用这个地方处理一些事务;加上每月发放救济米,以及每月24日所举办的一次“药师法会”。

平时证严法师不为人家赶“经忏”或“请托诵经”,所以参加“药师法会”的人异常踊跃,狭小的空间实在不敷使用,解决功德会的场地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证严法师向俗家的母亲提出了经济支持的请求,而她母亲也以慈爱、宽大、谅解的胸怀表示:“女儿出嫁要嫁妆,出家当然也需要护持。”为她解决了困难。

1967年的秋天,她贷款买下目前精舍所在地近1.5万平方米的土地,距普明寺约200米。自此,这些常住的出家人除生活费外,还要偿还银行的贷款与利息,负担加重了,工作也更为劳苦,除在原有的五分旱地种植花生之外,另种植了一甲半的水稻,并且多接了一些织棉纱手套等手工。

生活如此清苦,所募得的善款仍全数纳入“济贫基金”的专户;那一年7月20日创办的“慈济月刊”,除刊载有关会务报导之外,并刊载善款帐目。

1969年,慈济功德会的会员日益增加,普明寺已不敷使用,证严法师的俗家母亲又伸出了援手,资助功德会兴建静思精舍。从此慈济功德会才算有了自己的“家”,成为后来慈济志业发展的根基,并成为“慈济功德”的象征。

同类推荐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 看透牛皮经

    看透牛皮经

    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阅读禅门公案,是最具挑战性的心灵探险,我们永远不知道就在下一瞬间,会有什么奇妙非凡的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老子是一位不喜言论的思想家,然而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短短八十一章的《道德经》蕴含了老子智慧的精华,也是关于人类生存智慧的哲学之纲,其中具有统领意义可称之谓纲中之纲的是“道法自然”思想。“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在老子的视野里,“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源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为万物之母,化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仅化生万物,而且又是宇宙万物遵循的共同法则。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只想成为普通的人

    只想成为普通的人

    所有的人都盼望着成为被光芒照耀的人,但有一些人只是想过着普普通通的人生,不是她们没有追求。而是在一些必要的条件下的她们显得太被动,她们像被圈禁的小鸟,而现在这些小鸟要反抗
  • 长戈

    长戈

    一个拥有合理细节的异世界;一名猥琐但真实的穿越灵魂;一场符合逻辑的奇异冒险;一本向古典骑士传奇致敬的诚意作品!由于本书将力求细节和人物性格上经得起推敲,所以必将比较慢热,但作者郑重承诺:慢热不等于拖沓和空洞;强调细节只为了使得作品情节更加丰满!友情提醒:您要是不准备把此书当做业余消遣读物,可以把它当做严肃的幻想作品;要是不打算把它当做严肃的幻想作品,还可以把它当做生僻应用知识的工具书……呵呵,作者在这里先行长揖为谢,一本完整的书少不了读者的支持,更少不了亲爱的读者们适时做出有价值的评断,谢谢大家共同参与我的冒险之旅!
  • 一雷惊蛰始

    一雷惊蛰始

    贫苦无依的他舍身救了朝廷命官,因祸得福成了宁大人的养子,从此也多了个古灵精怪的弟弟。虽然弟弟老是爱欺负他,可是他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很喜欢这个聪明可爱的弟弟。可是当他们兄弟情深的时候,他却发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果弟弟其实是女儿身他应该怎么办?
  • 网游之反派boss

    网游之反派boss

    本是以死之人,重生之后,却成为游戏中的npc,我不服这命运,我要……
  • 异界创世宝典

    异界创世宝典

    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了家人,为了爱人,我要逆天改命!天又如何?神又如何?我就是天,我就是神!!
  • 霸帝

    霸帝

    冉冉升起的浓烟遮蔽了星辰与明月,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惨叫、爆炸声在天空中回荡不息。昔日繁华的城池已沦为废墟。建筑在燃烧,火光中有人赤裸身体惊恐奔逃,有人提着带血的武器狰笑着追赶。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人在杀人。新鲜的、腐烂的,恶臭扑鼻,尸横满地。一场暴动正愈演愈烈。可这非是战争,而是末日――一场人为制造的末日。
  • 赛尔号之黯夜守护

    赛尔号之黯夜守护

    “我不明白我应该做什么,但我至少知道,我要尽我的全力保护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不受到伤害,最起码不要做让自己难过的事”“米尔斯,我会永远保护你的”“嗯,我永远不会离开你”“米尔斯,如果你杀了我就能让你解脱的话,我心甘情愿”“不要逼我!”
  • 独立的女人更幸福

    独立的女人更幸福

    “《独立的女人更幸福》是一本定位于新时代女性的时尚励志类读本。《独立的女人更幸福》教给女性读者以赏识自我、开发自我的方法,不但如此,还会给女性以自信,让女性更具魅力。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女人成功书”,因为女性的成功也许同男性一样,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捕获机遇。但是女性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女性的“软实力”。《独立的女人更幸福》会依据现实,鼓励女性勇敢地正视自己,拿出自己的优势,运用自己的资本,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EXO之少爷们的宠妻

    EXO之少爷们的宠妻

    朴小雪的父亲欠了一屁股的债,要债的找上门,朴小雪的父亲要拿她去抵债,朴小雪跑出家门下起大雨,昏倒在灿烈面前,灿烈把她送到医院,然后朴小雪跟灿烈回家,和十二只生活在一起,十二只爱上朴小雪,和她结婚。
  • 凤狂天下:非君不可

    凤狂天下:非君不可

    她,羽晴,杀手界的大姐大,无情无欲,冷漠淡然。他,夜冥逸,嗜血冷酷的逸王,杀人如麻,不曾有心。一场穿越让二人相遇相知相爱,可她却没有爱人的资格。当她被迫离去,他血流满地。她发誓,她定要和他白首不离,谁拦杀谁,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若是天下人皆阻拦她遍杀尽天下人。可当她和他再见时,她却发现当初的那个他早已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