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8300000008

第8章 宛平城下解放了的感觉真好

郭景兴带着梦想来到和平解放的北平,与地下党老师一道接管了一所中学,在历经二十余年教学生涯之后,他来到卢沟桥文保所,最初愿望是建一座“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可面对只有一座卢沟桥和一座被日军炮轰过的宛平城,他两手空空,只有他这个所长和一个临时工。谁能想到,两年后他却神奇在卢沟桥头建了一座“卢沟桥史料陈列馆”。此后,郭景兴与卢沟桥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如一日与卢沟桥为伴,去保护千疮百孔的卢沟桥,去考证那段与日寇殊死搏斗的珍贵史实,去寻访那些隐姓埋名的抗战老兵。他自谓:他是一个“守桥翁”,守的是桥,用的是心。

25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当郭景兴重踏北平那熟悉的街道,感受到和平解放了的北平仿佛一夜之间就换了人间。满大街都可以听到这喜悦的歌声,每个音符都跳跃着欢快和幸福。

“哎呀,解放了的感觉真好。”郭景兴坐在丰台区的家中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还沉浸在青春时光里。“离开北平的那段日子,我好像是个没娘的孩子东奔西跑,这中间,很多时候都吃不上饭,甚至还讨过饭。我从北平回宁河那会儿,进不了苗庄,回不了江石沽,只好去小学同学家里暂住。当时的生存环境极度困苦,颠沛流离的那个滋味真不好受。一看到解放了,穷苦人当家作主了,我的心里敞亮极了!”

我注意到郭老说到这儿的时候,脸上洋溢出无比舒畅的表情,真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年代。我从他的脸上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即使生活再艰难,头顶上也有一片梦想天空的寻梦者;我从他的脸上又一次看了一个“头悬梁锥刺骨”的追梦者;我从他的脸上又一次看到了一个逆境之下,依然对美好理想不抛弃不放弃的的圆梦者。

郭景兴降生在一个动乱纷争的年代,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日本入侵横行霸道,让他过早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但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让他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尤其是郑伯平老师的出现,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以至思想有了一个质的转变。他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郭景兴兴冲冲地跑到了丰台军管会,郑伯平老师果然在那里,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景兴,你来的正好。”郑伯平穿着一身解放装,扎着一条皮带,英俊中透着儒雅。他看到郭景兴进来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亲热地拉着他的手,端详了好半天,说,“瘦了,一晃都快两年了,这么长时间,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郑老师,那些日子,我每天都想着您呢。”郭景兴不知为何有了一种要哭的感觉,他强忍着没有把眼泪流出了,说,“我是早想回北平,可又不知去哪找您呀。”

“景兴,你来的正好,我还愁联系不上你呢。这下子好了,穷苦人的好日子到了,我们一起来办教育。”

“办教育?”郭景兴一愣,说,“我能行吗?我才有小学文化的。”

“能行,没问题!”郑伯平笑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天我们就一起去接管宛平简易师范。”

“宛平简易师范?”郭景兴好奇地问了一句,“是在宛平城卢沟桥那边的那所学校吗?”

“不是,就在原来咱们建民小学的位置呀。”郑伯平说,“这就叫物归原主。”

原来在郑伯平被国民党要员赶出建民小学后,那个新派去的心腹校长,就将这所小学改名为丰台镇小学。没多久,宛平简易师范也搬迁过来,丰台镇小学就改称为简易师范附小。宛平简易师范当初是设在宛平城西门外卢沟桥南。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宛平简师的校舍也遭到日军炮火的轰击,毁坏严重,一度搬到了大兴。

“连我也没想到,我与卢沟桥的缘分有这么深,自从1945年到了北平,我就一直与卢沟桥有不解之缘。”郭景兴说,“当时的丰台在行政区划上仍然属河北省宛平县,但当时的北平军管会所辖的区域已将长辛店、丰台、门头沟、南苑等地区划入了北平市,”

第二天,郑伯平带着郭景兴几个人乘车来到了宛平简易师范,旧地重游,郭景兴不禁感慨万分。这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当年抗战一胜利,郑老师就想带着他举办教育,没想到内战的爆发,梦想成了泡影。这次郑伯平来这儿可是带着上方宝剑的。他怀揣着北平军管会南区分会主任柴泽民签发的“任命郑伯平担任宛平简易师范校长”的任命书。柴泽民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大使。

来之前,郑伯平告诉郭景兴,简易师范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卢沟桥事变后,有部分简师学生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但前任的刘姓校长却是个反动的家伙,解放军一围城,校长就带着学生跑到城里去了。在军管会的严令下,他才将一部分学生带回了学校。

26 穷孩子当家作主的兴奋滋味

郑伯平主政了宛平简易师范,很快就将一个乱摊子收拾得像样子了。1949年1月宛平简师开始复课。1949年9月简师建立团支部,第一任团支部书记为梁树勋。1949年10月1日,全校师生去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从1949年11月起,简师改名为北京市立丰台简易师范学校。1951年7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郑伯平继任校长,他也是更名为北京十二中后的首任校长。

郭景兴跟着老师进了简师,从而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型。那天开完了简师校工大会,郑伯平带着去了卢沟桥。郑伯平站在卢沟桥上,指着永定河东岸的龙王庙说:“你看,那座古式庙堂建筑就是简师先前的校址。1934年由当地士绅季惠之、巴小泉等在那儿筹建,由宛平县教育局长崔以均兼任校长,我们党干部申伯纯等曾为这所学校捐资助学。”

郭景兴和老师从卢沟桥上走过,心想:“这是两年之后又一次来到了卢沟桥,但这一次的感觉就会上次不一样了,完全有了做主人的感觉。那些长眠在卢沟桥畔的抗日英灵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初到简易师范的那几天,我每天都像过大年的样子,在宿舍里想着想着就笑出声来。你知道一个穷孩子当家作主的滋味了吗?”郭景兴对我说,“那是一种可以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的滋味,那是一种可以在屋里自由自在练习书法的滋味,那是一种可以发自内心吹打弹拉的滋味。在过去,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些滋味。”

郭景兴又重新拿起了久未摸过的笛子、二胡和笙,呆在宿舍里放声地吹,放声地拉。一天让路过的郑校长看到了,笑着说:“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好,那我们就在简师组织一个业余乐队,我也参加。”于是,在简易师范就出现了一个教师乐队,郭景兴理所当然在成了骨干。他和郑伯平的笛子合奏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了乐队的保留节目。

郑伯平担任了丰台简易师范的校长,郭景兴跟着老师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转型。教育的职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事业。他不禁想到了他在苗庄那段短暂的教育生涯。尽管他来到学校,一开始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而是从事学校的行政、后勤和财务管理,可他却向往日后能做一名教师,北平的解放,让他朝着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他对郑伯平说:“老师,您当年给我寄了那么多教材,就是希望我将来能做一名老师,可我现在还不称职,我想在学校里自学,实现我的愿望。”

“好啊,你的想法不错,你可以随班听课,补习文化。”郑伯平说,“听老师的课,你可以近水楼台呀,多向别人请教,我相信你会成为好教师的。”

“老师的话我记住了。”郭景兴点点头。从这儿以后,他开始自觉高中课程,时不时利用闲暇时间到班上听课。也正是这儿让他遇到了不期而至的爱情。

那天,郭景兴去听语文课,悄悄地坐在了后边。随着上课的铃声,一位梳着短发,穿着列宁服的年轻女老师走上了讲台。郭景兴一愣,她不就是在团支部会上刚刚认识的小蒋老师,蒋亚娴吗?那次会上,她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听说她刚刚毕业于全国妇联主管的中国妇女干部学校,原本是去南下工作队的,可当时她在北师大的父亲死活不愿女儿去外地,她就只好到已经改称北京市立丰台简易师范当了一名语文老师。由于当时学校的团员老师没几个,就让她兼职做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工作。郭景兴当时还在想:“父亲不让去就不去,真是落后!”

郭景兴很快就给蒋亚娴出色的口才和语调所打动了。没想到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课讲得那么利落。下了课,他想上前夸奖她两句,可不知为啥,没等说话,自己脸先红了,就急忙跑出了教室。一连好多天,他都不敢在她面前露面。

不久,郭景兴参加一次全市中小学财务人员培训,认识了北京育德中学的会计蒋亚男,感觉她和蒋亚娴长得很像,就顺嘴问了一句。蒋亚男笑了,说:“像吗?我就是她姐姐呀。”郭景兴就在她姐姐面前夸起了蒋亚娴。蒋亚男说:“巧了,我妹妹也提起过你的名字,说你多才艺,吹打弹拉样样通,还写得一手好字呢。”

27 当不期而至的爱情袭来之后

郭景兴听了这话,心里美滋滋的。可当郭景兴从她姐姐那里得知,蒋亚娴祖籍浙江诸暨,出身于明清两朝的显贵家族,一连多少辈都声名显赫时,心里又打了鼓,有点不知所措了。我在郭老家采访时,翻阅了蒋亚娴的家谱,得知她的始祖是蒋贵明,明宣德年间征伐麓州,因功封定西侯,后追封泾国公。其次子蒋忠,因父功荫封辽东卫指挥使,举家迁往辽东牧羊城。历经几代,至隆山公蒋世瑚,于顺治元年自辽东锦州卫随清入关,定居固安县,隶属汉军镶蓝旗。又过几代,高公蒋浩德官至云南督标右营游击。高祖蒋毓英官至江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举家始定居满城。祖父名不详,号向云,在山东德县任侯补盐大使,祖母叶赫颜扎氏,生子女各一人。祖父去世后,祖母携子女到河南四祖父家寄居,十一岁母子三人回北京定居。父亲蒋丰图,号稚云。北平解放后曾市教育局任秘书,后到北京师范学院(北师大前身)做办公室工作。蒋亚娴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郭景兴了解了她的身世,心里开始惴惴不安了,自己一个乡下的孩子,人家是名门望族能看得上他这个穷小子吗?

“时间久了,我和她渐渐熟悉起来。当时学校里的党员不多,我和亚娴都是团员,又经常在一个党团员联合支部过组织生活。同事们看我俩年龄相当,又都很上进,就有意撮合我们。没想一提,她还就同意了。”郭景兴说,“那个年代可不像想在的年轻人谈起恋爱就粘粘糊糊的。我们坐在一起更多谈的是事业、理想和前途。亚娴是老师,团支部成立后,还当过团支部书记和学生辅导员。我们俩在工作上是比着干,生活上相互关照,却不好意思说那些甜言蜜语的话。”

“郭老,您在恋爱上就没遇到什么阻力吗?”我有些好奇地问。

“当然有了。你想啊,两家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差异那么大,亚娴的父亲能没想法吗?”郭景兴说,“他当初是坚决反对这门婚事的,甚至为此事断绝了父女的关系。亚娴为了我,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我,让我感动了一辈子。我俩结婚非常简单,没有什么仪式,我的父母特意从老家赶了过来,住在了郑伯平老师家里。结婚那天,她父亲过来坐了一会儿,我父母亲也来了见到了亲家。那会儿郑伯平校长已经调任北京十中校长,婚礼是由我们北京十二中新校长主持的,学校共青团,教导处的领导和亲密的同事坐在了一起,吃了顿饭就算结婚了。结婚不久,岳母就病逝了,岳父后来又结了婚,父女很长时间都没有来往。”

郭景兴接着回忆说:“我的爱人下面有两个弟弟,当姐姐的一直很关心他们的成长,平时也尽力帮助他们。岳父是个门弟观念很强的人,我夫人想冲破这个牢笼,就采取了抗争的行动。也是啊,人家蒋氏家族几代都风风光光的,虽说到了爷爷那辈有些衰败,但船破也有三千钉呀,到了我岳父那一辈,家庭彻底破落了,他成了一个普普通通通的落魄文人。但他还不是愿看到女儿与一个只有小学毕业的农村孩子结婚。”

“郭老,那您记恨您的岳父吗?”我又往前引申了一步。

“我并不记恨我的岳父大人,他也是为女儿好啊,毕竟是血浓于水,文革期间,父女的关系反而缓和多了。我和亚娴也时常回家看望老人家。当年在北师大,我国书法大师启功被打成了右派,我岳父被批成了右顷,岳父和启功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在文革期间,我在岳父家经常看到他们老哥俩在下棋。我也有机会当着启功先生的面欣赏他挥毫书法,请教书法的技巧。”郭景兴说,“其实,我岳父也是个挺有骨气的人,1935年他随梁季述县长赴香河县政府任秘书,不料12月殷汝耕叛变,宣布冀东独立,县长辞职回北平留他代理县长一职,结果他因不想卖国,被殷逆扣压了四个月。1947年他调到北平教育局人事室任股长,其上司冯绍颜动员他加入国民党。他风趣的说:‘国民党已经成蜡头了,我入它干什么!’我岳母是个蒙古族,她是一个勤劳俭朴、心地善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但长期患重病,我和亚娴结婚没多久就去世了,我和老人家也只见过两面。”

我悉心地倾听着郭老的讲述,心想:“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的文化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我看过蒋丰图先生的墨迹,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古体诗也写得非常棒。如果不是生在那个动乱纷争的年代,他也许会很有一番作为的。”

郑伯平去了北京十中,让郭景兴心里有些失落,但不久心态就调整了过来。新婚后的夫妻二人很和得来,结婚以来连嘴都没吵过。郭景兴和蒋亚娴那会儿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工作和事业上,不管是教学也好,工作也好都是一门心思地干好,完全顾不上照顾远方的父母和弟弟妹妹。直到有一天晚上,蒋亚娴回到家开口说:“景兴,乡下的孩子读书不易的,要不把把三弟接到这边来上学?”

“我听了这话,心里特感动。”郭景兴对我说,“说心里话,这心思我老早就有了,只是没好意思说出口,本来她嫁给了我,就够委屈了,我一个穷孩子,挣得又不多,还要补贴点家用。一个大男人不能给自己的妻子一个好的生活,还要她继续为这个穷家付出,这怎么能行?”

郭景兴不禁又想起当年离开江石沽村时,对弟妹的承诺,“等我在外边立住了脚,就回来接你们。”现在他人在了北京,结了婚,也算立住了脚,父母和弟妹的生活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好在二弟郭景隆在他结婚前已经从江石沽村走出来,在他的帮助下到了北京,进入北京十二中读书,抗美援朝一开始,他就鼓励二弟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两次报名参加“军干校,”,最后被录取。二弟到了军校,学习优秀,毕业后,来到云南某部给一位政委当了秘书,最后转业到了北京工业局。当时三弟郭景茂正在孟旧窝村小学读书,家里人也正在为他的学习费用犯愁呢。

“亚娴,那可就苦了你了。你要知道,我们家是穷得很呢。二弟先前在北京你就没少费心,三弟要来北京读书,你的负担不就更重了?”

“得了吧,你心里想的什么,我能不清楚?”她笑了笑,说,“我说出来,总比你闷在肚子里强。”

“那我就把三弟接到咱家来?”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去吧。这还有什么可商量的。”她笑了笑,说,“你这个人啊,想得太多,都是一家人嘛,还客气啥?”

“就这样,我就请了两天假兴冲冲地赶回宁河老家,把三弟接了出来。”郭景兴对我说,“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啊,就甭提有多开心了。”

28 两个人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

2013年6月2日那天早晨,在宁河江石沽村旁的蓟运河大堤上,我与刚从北京赶过来看望大哥的郭老三弟散步,郭景茂指着村边的水塘说:“那是1953年夏天,我光着小脚丫正在这附近的河沟里摸螃蟹,哥哥走了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跟他去北京上学。当时,我只念了几年书,什么也不懂,还有些胆怯的样子。但北京有天安门,有高楼大厦,还是吸引了我,我当天就跟着大哥去宁河办了户口迁移,当年在北京没考上初中,第二年在哥哥嫂子帮助补习后,考上了北京的十二中。后来,我还考上了北京体育学院,当时本来可以申请助学金的,我却多了一句嘴,大言不惭地说我哥哥在北京能抚养我,结果那几年一直是大哥给我掏生活费,其实他当时也很困难,现在一想起来我就有些愧疚。后来,我毕业当了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当了大学体育教师。我很感激大哥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也感谢大嫂的养育之恩。我们哥几个和小妹都是大哥一手抚养大的,长兄如父,我们都非常敬重他。”

几年后,郭景兴又在妻子的帮助下,把父母和妹妹从老家接到了北京。先是在离家不远处给老人租了房子,后来又把老人接到了身边。郭景兴夫妇后来的三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都是老两口帮助带大的。老人回忆说:“我和亚娴都整天忙于工作,还多亏二老帮了我俩的大忙。我母亲对亚娴最满意了,对我说过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儿媳妇。婆媳这么多年从来就没红过脸。我母亲和我在一起过得日子最久,每天都乐乐呵呵的。我妹夫夸我母亲心胸大,开玩笑说老人家要有文化可以当总理。”

说到妻子,郭景兴充满感情地说:“我眼里的亚娴也是天底下最好的贤内助。她是那么善解人意,尽管家里人都反对我们的婚姻,不愿意‘公主下嫁’,可她还是坚决地嫁给了我这个穷小子,尤其是在我人生走入低谷时,她丝毫也不改初衷。我们恋爱时,谈得都很投机,我会为她吹笛子,我们的感情一直都非常好。她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后来做了丰台三中的副校长,丰台区成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离休后又帮我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我四出奔走采访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兵,直到几年前她病逝,我们俩一直都相濡以沫,互相搀扶着走过了人生之路。我现在就在想:当年她要南下,父亲阻挠,她让步了;之后她要和我结婚,父亲又阻挠,她却抗争了。这也许就是我们俩一生的缘分。”

我在采访郭景兴时,老人还披露了他短暂的艺术生涯:“我的爷爷是民间歌手,还会做笙,我的父亲笙吹得也特好。他们的艺术细胞也遗传给了我。小时候,家乡一到春节就办高跷会,我父亲吹打弹拉样样精通,我也跟在后面凑个热闹。所以,解放后我就成了学校和教育局的文艺骨干。大小演出总少不了我登台亮相。那年,中央要成立军委文工团,因为我笙吹得好,市教育局就推荐我去,我一考就考上了,但最后我却没有去。原因是,当时我二弟景隆参了军,虽说不用我接济了,但三弟景茂还在十二中上学,穿衣我要管,零花钱我也要管,我一走,就是供给制,没了工资,谁来供养他?”

郭景兴器乐演奏的天赋很快就展露了出来。他可以用一个笛子吹七个调,中央民族乐团当时组建一个业余乐队,郭景兴也一考就考上了,团长对他挺赏识的,重要演出都想着让他出场。他们业余乐队的赵春亭后来成为了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他擅长吹奏“箫音”,演奏的《小放牛》等八首乐曲录成唱片,广为流传。他们平时在单位上班,有时会到外边演出,往往一到夏天就去了中央音乐堂。业余乐队的演奏占了中央民族乐团的一定比例,其中大笛子、小笛子都是由郭景兴来领衔演奏。他们有时也和相声界的郭全宝、刘宝瑞等名角联袂演出。中央乐团当时也注意到了这个业余乐队的演出,有意识从中发现一些人才招收进来。有一次,中央乐团的领导看中了郭景兴的演奏技巧,对他很感兴趣,想吸收他去团里当专业演奏员。郭景兴当时也满心想随着中央乐团去周游世界,但一了解,他的工资比他们团长还高,而他当时家庭生活压力也很大,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有一次,乐队要到北京饭店去给周总理演出做伴奏,郭景兴当时还在十二中,为了演奏好,他每个周日他都要骑车去鼓楼排练要演奏的乐曲,最后他终于给周总理演奏了笛子独奏曲,他心里兴奋了好几天。

熟悉郭景兴的人都知道,老郭走到哪儿都要办一个乐队,后来去了黄土岗中学,也办了个乐队。“我四十岁以前喜欢音乐,之后就不行了。主要是家搬进了楼房,怕影响人家的生活,我从此就没再练演奏了,转而继续攻书法。不过,到了节假日,我们全家人还要凑到一块,办个家庭小型音乐会。我妹妹歌唱得好,我二弟快板说得好,我二儿子十四岁当兵,是文艺兵,我大儿子吹笛子、吹小号,在内蒙巴林右旗下乡时是农垦兵团宣传队员。有一年我们家自办了一场春节家庭音乐会。有人吹笛子,有人吹笙,有人唱歌,很是热闹的。”郭景兴中间接了一个电话,回来又接着说,“前些年,我到香港去,认识了一个朋友陈洪雁。他是香港乐团首席笛子,后来他到北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我们全家都去了。他还专程到来了我家,交流了吹笛子心得,连他出的光盘名字都是我来题写的。”

同类推荐
  • 左邻右舍

    左邻右舍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安塔拉传奇(第六部)

    安塔拉传奇(第六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告诉我你是谁
  • 毛公案

    毛公案

    小说叙述了明代嘉靖时期直隶巡按毛登科私访断案的故事。本书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抄本《话本十四种》。据《储仁逊抄本小说十五种》整理而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
热门推荐
  • 炮灰逆袭计划

    炮灰逆袭计划

    每一个炮灰逆袭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神辅助,他们就是——系统。以下是非常剧透的名言留念(╯‵□′)╯︵┻━┻墨抬安:“为什么,你要背叛我,每一次都是这样,让我生活在欺骗之中。”祈欢瑜:“情是什么?我从来都不需要哪种践踏尊严的东西。”风旭:“最后一次对你说谎,就是我一直都在你身边”花谭予:“所有人,都只是在互相利用,而你,为什么要和他们一样呢。”拓跋虞:“废弃的替代品,是永远不会被胜利者同情的,小女真是活该呢。”风姌:“究竟是哪里出错了,我为什么还是没有习惯哥哥的死亡,我明明,没有心脏啊,但是却不住地痛苦。”
  • 妈咪靓汤

    妈咪靓汤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篮坛黄金一代

    篮坛黄金一代

    (说一下本书群号大家加一下吧。462736287)刘明,一个理想就像他名字一样的平凡大学生。他希望在历史上他的名字能够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不是成为历史书上的路人甲。热爱三国历史,热爱打篮球的他在一个意外后,实现了这个愿望。他成为了NBA历史上的一个标志。不在江湖却流传着北卡,东艾,南麦,西科,中刘明的传说。看了科比退役,想写一本96黄金一代的篮球小说,希望大家支持一下我这个粉嫩嫩的新人,谢谢大家。
  • 猫生十年

    猫生十年

    我是一只老猫,来到这个世上已满十载,十年的生命,留给我的只是一段段记忆,像漂浮在时间大海上的小小岛屿我从千丈的幽暗潭底艰难上溯,去寻觅那一丝若隐若现的微光。这是一只老猫的自述,它跟中的芸芸众生定会有所不同,它体验的人生百态也许发人深省,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听听老猫阿赳讲述的人生故事。
  • 美男,请收留我吧

    美男,请收留我吧

    悠悠急忙出门去找欧易,竟然忘了敲门就直接闯了进去,入眼就是欧易半裸上身的画面,下身只围了一条很短的浴巾,只堪堪遮到大腿,悠悠瞬间僵化,然后开始口水横流。欧易刚从浴室出来,就看见悠悠闯了进来,接着那丫头竟然把自己从头看到脚,既没有尖叫,也没有夺门而逃,竟然就站在那里大大方方的看起来,竟然还流口水!欧易怒了!咆哮道“给我滚出去!”悠悠被欧易的咆哮瞬间震醒“啊,哦,我马上出去!”出去关上门,悠悠倚在门上,摸着发烧的脸,低低痴笑。然后就听见门内传来怒喊声“给我滚进来!”
  • 我的恐怖传奇人生

    我的恐怖传奇人生

    全世界的恋我都失一遍,我的恐怖呻吟惊动全世界。然尔除了他们两个,谁都没有不怕落尘的人。告沂你们后面有惊喜哦。
  • 一千零一剧

    一千零一剧

    一千零一个剧本,还不错的,穷逼剧组可供参考
  • 中国名关

    中国名关

    在中华建筑宝库中,有一种璀璨夺目的建筑奇葩——关隘。本书集其大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穿插大量十分珍贵、精美的照,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中国的关隘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地理、建筑艺术知识。
  • 逍遥武途

    逍遥武途

    踏入武途,不求名利,无意天下,穷究武道,逍遥不羁。
  • 学生版时文选萃: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

    学生版时文选萃: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成功的密码,在于懂得怎样避开障碍,让我们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热情执著,从一时的失意中进发出一生的拼搏。把心径扩大一毫米,避开障碍的密码,用一片星光来照亮前方,有一缕阳光就更要灿烂!一则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一段平凡的对话浓缩着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