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0”后、“90”后愈来愈多地进入职场,成为职场中的主力军,职场“老”人对这些新新人类也有了一些别样的称呼,“草莓族”就是众多称呼中的一个。顾名思义,“草莓族”是指那些在工作中抗压能力小、缺乏工作积极性、无组织纪律性的一类人群。这类人群外表精致而实用性差,在工作中几乎没有竞争优势。
“草莓族”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习惯了父母对自己皇帝公主般的呵护,面对社会中的挫折和困难,自身毫无“免疫”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无法做到迎难而上、艰苦工作。工作中的失误,他们也总能找到借口;工作中的困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避开,甚至稍微受到一点批评,就辞职走人。此种行为,正是“草莓族”群的共性。
李楠的“安逸”生活
李楠毕业后到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工作中很多事情需要同客户谈判,李楠从没有接触过谈判,不想做这项工作,于是就以自己为女生、不方便出去为由拒绝了一切外出同客户谈判的工作,只在办公室里整理一些文件。
一次,公司有一项业务要到外地去,这项业务的资料都是李楠整理的,为了方便文件管理,公司决定要李楠一同前去。但李楠在打听到做这项业务的是一位偏僻山区的客户,并且通往那里全是颠簸的山路后,就说什么也不想去了。最后公司让另一位员工代替李楠去了。
如此种种,李楠“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工作中遇到的每一项苦事、难事,一年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长进。
李楠虽然身在职场,但却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李楠拿不出一点应对的办法,甚至连正视困难和挫折的勇气都没有,只会一味逃避,呆在办公室里享“清福”,这正是“草莓族”的一个典型特征。
“草莓族”在工作中显然是不受欢迎的,这种“命令不得”“批评不得”的员工,相信哪一个公司老板也不愿将其录用。而“草莓族”追求个性、情绪易变的特点也让其在与同事的交往中矛盾多多、难以相处。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在工作中表现得有点“草莓”味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很“时髦”,一定要对自己这种“草莓”形象重视起来,改变那些柔弱娇气的本性,让自己成熟起来。
“草莓”人要将心沉下来,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起长远的工作目标,不要频繁地跳槽,跳槽不光让原先任职的公司蒙受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时间上的损失,也让“草莓”人无法积累起足够的工作经验,徒然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一事无成。所以,频繁地跳槽对“草莓”人伤害更大。
“草莓族”的基础还是很好的,只是要更加注重对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勇敢地面对工作带来的挑战,在努力工作之中改变自己,摆脱“草莓”味,增加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优势,实现人生的成功并走向最终的幸福。下面是改变“草莓”特质的四种方法:
1.树立自己的学习榜样
“草莓族”在饱受爱护的“温室”中长大,社会中的风风雨雨一点也没有经历过,对除自己以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在如此情况下改变自己最好是找到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这个榜样不是离自己很远或者很古老的人物,而是要从近在咫尺的同事之中找寻一位阅历丰富、性格坚毅的人,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和时刻追赶的对象,从“偶像”的点点滴滴之中学得改变自己的方法,摆脱“草莓”味。
2.积极参加公司内的职业培训
公司内的职业培训会让自己非常迅速地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对工作缺乏认知和认同感的“草莓族”,还可以在培训中通过与老员工的接触,获得对工作内容的整体认知和对自己职业的全景规划。另外,参加职业培训本身就是一个锻炼自我的过程,可以让自己对工作、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自己更加成熟地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3.设定长短期的奋斗目标
“一口吃一个大胖子”不可能,但每天多吃一点是绝对可以办得到。这种以设定短期目标来完成长期目标的做法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我们在完成短期目标的同时,不但可以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也可以顺利轻松地改掉身上的“草莓”习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信心去完成更大的目标。
4.学会承担责任
“草莓族”弱不禁风的原因还在于自身没有责任感。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快,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一味地发泄不满,却不曾想到自己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完成责任是需要忍耐和坚持的,而“草莓族”也正是缺乏这两种品质才不能承受来自工作的压力。学会承担责任,认清自己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会让“草莓族”更快地融入到工作当中,积极主动地面对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出色地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