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7000000028

第28章 不要迷信“神童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神童”的确有,但那仅仅是个别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随意夸大。但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广告介绍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的“早智力开发”。事实上,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若是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神童教育”要把握好分寸

如今,有些孩子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早期教育,在两三岁,四五岁或六七岁时,就表现得智力超出一般儿童一大截。这些能认识很多字,读过很多书,有的还会算数或初步掌握了其他方面的才艺(如琴棋书画、体育特长……)于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报社、电视也竞相报道,进而获得“神童”的美誉。

孩子成为“神童”以后,父母又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

很多父母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可是也有一些家长竟然以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天生的“神童”。虽然没做“哗众取宠”的事,但是也不免有意显摆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天才”,因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后期教育。于是几年之后,应了“江郎才尽”的典故,“神童”最终蜕变为普通的孩子,甚至远远落在他人之后。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一位曾笼罩在“神童”光环下的女中学生因为“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不看课外书籍不可能”而自杀。她的名字叫覃瑶,是湖北人,两岁上学,十二岁被保送进重点高中,在当地被誉为“神童”。十四岁的花季,她在校内池塘自杀。而自杀的原因竟然是她认为不看课外书不可能,但她在上英语课时看《格林》杂志受到老师批评,为此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她的遗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人才成长自有规律,拔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上面的案例就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

事实上,对于“神童”的痴迷一直是中国教育界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很多人不但自己对“神童”教育笃信不疑,而且只要可能就会使之成为强行推广的人才工程,直到现在,依然能看到有人在不断复制着所谓的“天才班”、“神童中心”之类的机构。再看每年高考后,众多媒体对高考状元不可遏止的猎奇冲动,骨子里正是这种“神童情结”在作怪。

其实,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否认的确有个别儿童智力超常,中外教育史上也有无数研究“神童”教育的著作。可是,并不能以此证明“神童”能够超越人类智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更不能据此奢望在其他儿童身上克隆“神童”的历程。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父母若是对孩子“神童教育”的做法失去分寸,就极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负面效果。

其实所谓的神童,首先必须具备潜在的超常智能。而具有潜在的超常智能还只是为培养“神童”提供了较好的自然素质,决不意味着他们都能成为“神童”,更何况是常态儿童呢?话说回来了,常态儿童通过适度的早期教育,其学习潜力也是可以得到相应开发的。比如正式入学前,就认识若干个汉字,懂得简易的加、减法,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简单的对话,等等,通常都是能够做到的。若是父母非要将自己的孩子和超常儿童进行盲目攀比,势必会拔苗助长,给孩子造成无限的压力。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把“双休日”变成孩子的“双学日”就是这种攀比心理的具体体现。这种做法不但打造不出“神童”,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畏惧的情绪,反而会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一位智者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五彩斑斓,人生道路千变万化,人的志向情趣更是各有不同,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出无数“神童”或“天才”,不但不现实,更没有必要,这不但违反教育规律,更是在扼杀孩子天性。所以,家长们不妨看一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段话: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自由自在的天性,比什么都重要。

“神童教育”要慎行

报纸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这是幼儿园老师教的。于是,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原因就是,在此前,孩子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但是,自从认识了26个字母,她的这种能力就丧失了。结果,法庭判决幼儿园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可以想象,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这位家长一定会在官司中输掉,而且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站在幼儿园这边,幼儿园老师辛辛苦苦教你的小孩认字,你还要告她,这家长是不是神经有问题?

在今天,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神童、热衷于制造神童,“神童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方兴未艾。尽管现在“神童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也缺乏一定的“教育标准”,可是简而言之就是加大学习量、加快学习速度,让少数有天赋较高的孩子早成才、早成功。这从表面看好像没有错。但是问题在于:16岁的博士与26岁的博士除了有年龄的差别之外,还有其他本质的区别吗?

通常8年内学完的教育课程,在4年时间里读完,就算教育者宣称的教育方法再“灵活”和“科学”,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显然要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时间,就算他们是所谓的“神童”。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作为“神童”,他们却失去了孩子本该有的天真烂漫,只能说,超常和超长的教育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天性。以压榨儿童的长远潜力作为代价,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仅仅是取得了一时的荣耀。纵观这么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16岁博士”也很多,可是真正能“成器”的又有多少?

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孩子会对“神童”的桂冠感兴趣,趋之若鹜的不过是家长和教育者——“神童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家长意志和教育者意志双重推动的产物。家长希望孩子早成才、成名,教育者需要以“神童”来证明教育成绩,结果双方一拍即合、一哄而上。这种功利的心态助长了短视的教育,“神童教育”其实只是一种“载体”和“工具”,而不是“教育”。

常言道:“小时神童,大时庸才”、“小时聪明,大必了了”,虽然这并不是规律,但是,假如大人对孩子的教育有所马虎和放松,孩子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全过程的刻苦学习,那么,这种可能性就是随时存在的。望子成才的家长们,请你们当心。

同类推荐
  • 10位优秀父母的独特家教方法(感动中国的教育)

    10位优秀父母的独特家教方法(感动中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肩负着重大责任。普天之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无不为自己的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任劳任怨。然而,孩子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不听话、成绩差、逆反、早恋、网瘾、存在心理障碍,等等,一系列问题让父母们愁心不已、束手无策。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教育好习孩子呢?有一种很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向那些成功的家长“取经”。本书介绍了10位优秀父母的家教经验。他们所创造的教子成就,在神州大地上影响广泛;他们的家教经验,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父母;他们的家教主张,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
  • 陪孩子轻松走过初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初三

    作者是一位智慧的家长,同时也是帮助许多初三家庭成功中考的指导师。本书从初三学生和家长的常见困惑入手,结合作者的亲身体会和感悟,详细介绍了中考复习、体检、体育测试、填报志愿、备考、录取等各个阶段的应对经验与技巧,以及可能遇到的诸如早恋、失眠、逆反等“疑难杂症”的解决窍门,为考生和家长轻松度过初三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南。阅读本书,让初三孩子轻松,家长放松,中考成功。
  • 孩子腼腆害羞,妈妈怎么办?

    孩子腼腆害羞,妈妈怎么办?

    如今是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时代,任何人都不能靠单打独斗而获得成功,所以人际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也是如此。为了让妈妈们了解解让孩子远离腼腆害羞、学会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本书引用了很多案例加以说明。同时,还阐述了帮孩子克服交往障碍,变得活泼、善于交往的方法。具体来说,本书从语言沟通、交往礼仪、倾听他人、交往技巧、交往行为、交往心理、交往品质等方面,把教孩子学会大大方方地与人交往、不再腼腆害羞的秘诀传授给广大妈妈。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紧紧围绕人生这个话题,精选古今中外有关佳文佳作、名人轶事、传说故事,均富教育意义,颇具收藏价值,可读可看,可思可考。将精彩哲理故事如颗颗珍珠贯串在人生这根红线上,每则故事后附加一二句短评,使历史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让古代中外名人“变活”。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热门推荐
  • 连神都被打败的世界真是太恐怖了

    连神都被打败的世界真是太恐怖了

    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呢...............
  • 老家故事

    老家故事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异世界什么的还是从零开始吧

    异世界什么的还是从零开始吧

    穿越什么的,为什么总是那么被动,难道我就不能选择了?不行,不行,我不服,我要自己选择穿越的世界。若小爷过的不高兴,那就从零开始!你问我先去那个世界,等等,让我想想,先去斗气大陆看看如何?熏儿,熏儿,我来了!!不对,不对,你们听错了,我是说萧炎兄弟,我来帮你了!
  • 冥战风暴

    冥战风暴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面各种嗜血妖兽、风云门派、万年王朝、古老宗族共同演绎天地间生存法则。少年唐风,一个不甘于向命运低头的卑微生灵,在面对家族将灭的危机,他凭借脑海中的一本神秘金书,毅然决然地将振兴家族的使命担负起来。从此开始了清理家族毒瘤、毁灭凶狠敌族、踏平强势宗门、覆灭古老王朝、轰杀各路天才的逆天之路!武技、宝器、阵法、练功升级、泡尽天下美女、感动、爱情、亲情、热血……,一样都不能少!“爱你只是借口,守护你才是我的使命!”且看《冥战风暴》如何带大家引爆这异世的狂潮!
  • 九剑帝尊

    九剑帝尊

    九剑凌空,我为帝尊!睥睨天下,傲视群雄!一代帝尊,漫漫成长路!
  • 破凡封神

    破凡封神

    相传,宇宙是一头茫茫不知几亿万里的青色大鸟叼来的种子生长而成!而这宇宙内,修仙强者一眼可使岁月停转,一击令其星辰崩塌,而弱者只能为了不被强者踩在脚下而挣扎!男主出生于寻常富贵世家独子,嚣张跋涉,俗世凡胎,本无缘修仙,但直到被从天而降的一粒石头砸中,莫名引出青鸟叼种的天地异象,成就不死体,悟道根基,举世震惊,无数门派前来收其为传人,但一场宇宙初开的阴谋也由此展开。。。。。
  • 打开宝宝的聪明穴

    打开宝宝的聪明穴

    本书荟萃和创新了多元婴幼儿智能游戏。在游戏中,需要父母的教和宝宝的学,需要对规则的领会和游戏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多做这些游戏,能使父母和宝宝之间经常有机会互相观察和模仿各自的行为与情绪。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本书的游戏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难易得当、重点突出、丰富多彩的原则,为家长提供较多的选择。这些游戏可以有效地开发宝宝的智力,打开宝宝的聪明穴,让宝宝在甜蜜与欢笑中成长。全面提升婴幼儿的发展水平。父母可因材施教,在游戏中开发宝宝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塑造智慧型、创造性与竞争型人才,共创美好明天。
  • 超级猛禽分身

    超级猛禽分身

    我捡到一只鸟,被雷劈后,我能附在它身上,结果,我能打猎有肉吃,我能作弊考高分,哈哈,还能偷窥满足我……
  • 银幕后面的真英雄:李云龙、李向阳等英雄的真实故事

    银幕后面的真英雄:李云龙、李向阳等英雄的真实故事

    本书通过对李云龙、李向阳、郭建光、洪常青、阿庆嫂、李侠等原型人物的采访,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之魂。他们以自身的英雄业绩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本书故事生动,事迹感人,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将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 连城璧传

    连城璧传

    记忆中总是有一颗红豆几度相思不曾摧折记忆中还是有你的面容君子如玉我曾相守相思相见不相识这太温柔的伤口写尽一生痴绝梦谁可拼却醉颜红谁在远方呼风唤雨能将风月看破相思相见不相识这太温柔的伤口拂乱了万里江山且醉送君从此去繁花零落总如许问别再问别再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