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7000000029

第29章 不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

其实,和孩子进行沟通是一门艺术,父母不能只顾自己说,也要学会放下家长的权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多倾听一下他们的想法,当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说教方式才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所以,要做孩子喜欢的家长,首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当父母放下架子的时候,自己会轻松许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唠叨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百般关心、万千叮咛他们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可是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对孩子的教育,当然需要适时的点拨和提醒,可绝对不是总是唠叨。给孩子讲道理同样需要讲究技巧和火候,最好就事论事,别把问题扩大化,有时候点到为止才是最好的办法,孩子同样需要时间自己去体悟,才能把你的大道理消化成自己的感受,假如父母从来都是一味说教,就会让孩子觉得絮叨,孩子的耳根子都磨出茧了,也就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董嘉家的早晨永远是这样的景象。

妈妈早上起来,一边收拾房间,一边为她准备早餐。6:30,牛奶、鸡蛋、面包准时端上桌,妈妈就开始一遍一遍地叫董嘉起床。不知妈妈叫了多少遍,一直到7:00了,董嘉才懒洋洋地起来。胡乱刷刷牙,抹两把脸,董嘉坐到饭桌前用最快的速度对付着这顿早餐。这时,妈妈在为他叠被子,收拾凌乱的衣服、物品,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看看你,老是把这儿那儿都弄得乱七八糟,让人跟在你屁股后面收拾。每天叫你起床都得喊破嗓子才动,早饭都凉了吧?总吃凉饭,还这么狼吞虎咽的,胃要坏的,天天跟你说也没用。要是妈一叫你就早点起来,不是就不用这么紧张,也不会迟到挨批评了……”

董嘉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只顾把吃的、喝的填进肚子,用手背抹抹嘴,抓起妈妈早已经为他放到客厅沙发上的书包,转身就往外走。妈妈追在董嘉的身后喊着:“着什么急呀,就吃这么几口呀,一上午的课呢,会饿的。哎,上学的东西都带齐了吗?别又落点儿什么,每天得让人提醒也不行……”

等妈妈追到门口,董嘉已经没影儿了。妈妈站在门边,无可奈何地摇着头:“你为他忙活来忙活去,他连理都不理你就走了……”

这就是孩子的父母,这种情况在中国最常见、最可怕的错误——唠叨。做父母的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的孩子,每天把叮咛嘱咐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当孩子没有做到位时,更是不停地说,没完没了地抱怨,直到招至孩子的反感。

父母总是全心全意地为孩子着想,大小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唯恐由于自己的疏忽、不周和提醒不到而影响了孩子。父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很累、很辛苦,可是孩子却往往不怎么领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些被父母安排好的事情,是孩子不愿意做的。因此,孩子当然没有积极性、自觉性。父母越是频繁地提醒、唠叨,孩子就越是反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不管是对是错,全部当作耳旁风。而一旦出现问题时,孩子就往往会把责任推给父母,认为是父母没有为他想周全,或者是没有提醒他。

2.有的时候,父母的要求比较笼统、含糊,例如:“你要好好学习”、“你要乖”之类的话,让孩子不知道要领,当然也就无所适从了。而当父母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往往会增加唠叨的次数,甚至不断地抱怨。因此,就会慢慢形成不良的循环,使得父母和孩子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3.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安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决定,找到自己长大成人的感觉。假如父母还是把他们当作小孩,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嘱咐”着,孩子肯定会感到厌烦,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会因此而产生逆反、对立情绪。特别是父母在外人、同伴面前数落他时,他的逆反会反应得更加强烈。

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的唠叨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对孩子不断地叮嘱、提醒、督促。这种爱唠叨的现象,在家庭生活里特别普遍。事实上,虽然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可是却不怎么喜欢父母的唠叨。那么,指导和唠叨又有那些不同之处呢?

1.指导是言简意赅而亲切的;唠叨中则通常会有责怪、警告的成分。

2.指导可以说是一种促进,是引而不发,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但唠叨时常对孩子表现出不尊重和不信任。

3.指导可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悦;但唠叨对孩子则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唠叨还会造成儿童的行为惰性,你不重复说,孩子就不会去做。这样的恶性循环,有可能导致子女独立自主的积极个性被破坏。

一个人之所以唠叨,首先表现的是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说出去的话,做了的事,因为不放心才会多次进行重复。就好像是一封信投进邮筒,有的人还要重复看几遍一样,这种人在语言信息传达上也一样不相信自己。软弱和紧张型的人就非常容易唠叨。很多事实都证明,唠叨和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是完全相悖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避免对孩子的唠叨呢?

第一,不可信口开河。例如,规定孩子做好作业再开饭,可是有的父母话虽然说出去了,但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不停地说:“你饿不饿?”“快做作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上述的自相矛盾的话,其实也反映了父母自己感情的软弱,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父母要克服唠叨,就要在对孩子讲话前经过一番理智过滤,切记不能信口开河。

第二,不可强行命令。父母要多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亲子关系和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对避免气氛恶化也有利。比如想让孩子做什么事,不妨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这不但是命令,而且也是感情的信任,很多时候,悄悄一句话比你大声训斥的作用要管用得多。

第三,不可事事叮嘱。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话尽管多,但很多都没说到点子上。事无巨细,都一定要反复强调叮嘱多次,搞得家里上上下下都不得安宁,大人会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也不能安下心来做功课,结果肯定会适得其反。

一个可靠的方法是:对子女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活动,但是要坚持定期检查,记得及时表扬成绩,纠正不足。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妨忽略不计,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太多的指责会使他们无所适从。

家长一定要明白,其实你的唠叨和训斥大多数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唠叨和训斥属于习惯性批评。家长批评孩子的话,说来说去总是那么几句话,没什么新鲜的,家长每多说一遍,孩子就多一分反感。事实上,在家长平时批评孩子的一百句话里,有九十九句都是可以免开尊口的。因此,假如真能不说,家长还是让自己的唠叨少些吧,那样,你的孩子也会更快乐的。

家长的唠叨其实会伤害到青少年的独立性与自尊心。家长之所以不停唠叨,就是由于对孩子缺乏理解、信任与尊重。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餐桌边、睡觉前、上学时、外出前对已日益成熟的孩子不变腔调地千叮咛、万嘱咐,就像背台词一样乏味。言教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少而精,简洁的语言才是智慧,但唠叨则是低能的表现。所以,在言教时在提高语言质量的同时,减少数量,使得每一句话都能起到它的作用,都能在孩子心中引起一定的反响,每句话都有重重的地分量。

同类推荐
  • 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本书总结了亲子沟通失效的原因,揭示出父母教育子女的规律,列举了父母说话不当的表现,介绍了亲子交流的语言艺术。我们希望更多的父母成为孩子的模范教师,期待更多的孩子成为未桌的社会栋粱。会说话,让父母的谆谆教诲悦耳动听,善交流,让父母的切切叮咛入耳人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必定融入父母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孩子的成才之路,始终伴随父母循循善诱的谆谆教诲。孩子的健康成长,必定融入父母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
  • 做个蒙氏好妈妈:美国“蒙氏教育之母”的育儿经

    做个蒙氏好妈妈:美国“蒙氏教育之母”的育儿经

    1907年,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罗马创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多罗西·坎菲尔·费雪赴意大利罗马,亲自考察和研究蒙台梭利教育,她目睹了“儿童之家”真实的教学场景,并与蒙台梭利博士本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回到美国,面对“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真的管用吗”的置疑,她坚定自己的信念,推广蒙氏教育思想,正如她在书中所言,“蒙氏教育法”是一种新的信仰多罗西翻译介绍蒙氏教材,并从事写作,结合美国教育的状况,大力推广蒙氏教育思想。如今蒙氏教育盛行于世界,仅美国便有5000多所蒙氏学校,这当然离不开早期的蒙氏教育推崇者。
  •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在《父母与孩子》中认为,在受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机会。只要按照孩子应走的道路去培养他,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偏离这条轨道。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布道者,为孩子们的成长培养坚定不移的信心,按照孩子的思维规律来引导他健全心智的发育。尤其强调,优秀的品质需要培养,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帮助父母养育出对社会有用的孩子,书中贯穿大量生动的事例和富有启发性的技巧。
  •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个体间又存在差异,但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是健康的。《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介绍新生儿、0~1岁、1~2岁、2~3岁孩子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体格发育值,帮助年轻的父母正确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测和心理呵护。
  • 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

    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

    本书从哈佛大学教育理念中的育儿思想精髓中,甄选了优秀哈佛毕业生的经典故事,汇集了商界、政界精英经验之谈。对哈佛精神与先进理念着手进行深度汲取,了解现今教育机制中的不足,寻找经典育儿方式,总结适合中国学子迈向哈佛门槛的捷径。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

    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叫我懿先生

    叫我懿先生

    阴阳化气阴阳通,阴阳原本是相同。莫向身外寻秘术,万法自然在心中。聚念风水皆力量,起意草木手下兵。生灭繁简归真处,梦幻无形造有形。他不是人,他来世间只为传道!虽然他不知道这一切,但这一切早有定数!
  • 演员的不凡之路

    演员的不凡之路

    明星、枭雄,两个差距极大的角色,,看他如何相互转变!!!;四位美妻,看他如何一碗水端平!!!!人生路上曲折多坎,看他如何披荆斩棘!!!霸道、柔情,看他如何笑傲站立在世界的最高峰,俯视众生!!!!!!!!
  • 呆萌女神养成记

    呆萌女神养成记

    “我不是酸奶,我是皮卡丘!”呆萌可爱的九岁女孩安沐希嘟嘟嘴哼道。身为全国首富的高家少爷高哲寒却冷笑了一声“有本事你就放电呢!”她是调皮捣蛋的小鬼头,而他是“人格分裂症”。啊!拿个男神把她收了吧?
  • 合魂

    合魂

    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圆珠从何而来?合魂重生的小乞丐,怎样修成仙位?小乞丐的身世又隐藏着什么呢?
  • 末世彪悍人生

    末世彪悍人生

    末世弱者的地狱,强者的天堂!!!!!!!!!!!!
  • 七域风云

    七域风云

    帝国起于千年前,位于七域中的第三域,七域之中又以四大帝国,藏剑谷,巨石山岭,几大隐世宗门为尊。而当有一天,帝国动荡,叛乱丛生,天灾人祸来临,域外来客,究竟怀穿着什么心思,而他们,又来自哪里?正逢大乱之时,少年水无月,高举大旗,怒而高呼:“我拥护帝国皇族为王!”就这样,几个少年,踏上一条远去的伟大之路。PS;简介实属胡说八道,详情请见正文。
  • 今夕月引思

    今夕月引思

    现世,一人孤身,背负前世的秘密,却在今夕阁,葬送了一生。异世,再度苏醒在今夕阁,身躯尽失,乱世之中的一缕魑魅,且试风云,步入神族后尘。只是,当她闯尽异世的风花雪月,最终能陪伴她的,依然还是前世的那个,朝她开枪的故人。“思思,你可知,我依然念你未遂?”
  • 凤凰重生:孽障,看我收了你

    凤凰重生:孽障,看我收了你

    只是想在现代好好的生活,却莫名其妙的穿越时空,嫡女?很好,沦落成被人人打的过街老鼠,老娘就不信这个邪。妹妹,二娘,各种千金大小姐个个要老娘死,老娘偏偏不如愿,欺负老娘定让你们10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