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7700000008

第8章 六韬——韬略鼻祖武经

《六韬》:韬略鼻祖武经

释典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隋书,经籍志》注云:“周文王师姜望撰。”

姜太公,商周之际军事谋略家。因立国于吕的姜姓部旅后裔,故为姜姓,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周初任“太师”,被尊为“师尚父”,因此又有“吕尚”之称。又以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综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最著,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共60篇,近2万字。

其中,第一卷《文韬》包括“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十二篇;第二卷《武韬》包括“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五篇。第一卷和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战略问题。

第三卷《尤韬》包括“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等十三篇,重点阐述了将帅问题。

第四卷《虎韬》,包括“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十二篇,主要论述了在一般地形条件下的作战指导原则和战法。

第五卷《豹韬》“林战”、“突战”、“敌强”、“敌武”、“鸟云山兵”、“鸟云泽兵”、“少众”、“分险”八篇中,着重论述了各种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作战指导原则和战法。

第六卷《犬韬》“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十篇中,论述了车、骑兵的组编以及各兵种的作战特点和协同作战的原则和方法。

由上述可见,《六韬》内容丰富,论述详瞻,涉及到当时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而构成了一个较完备的兵学体系,堪称先秦军事著作中之集大成者。它在不少问题上,具有独创性的启迪意义,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六韬》在国外也有深远影响,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六韬》今译本有毛元佑的《白话六韬》。

《六韬》与企业管理

作为一部兵家“武经”,《六韬》里有许多思想值得现代企业家们好好琢磨。

领导者的个人修养:

组织内部成员的关系往往可以决定组织的发展去向,所以《六韬》开篇就讲了领导者与组织成员的关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要求组织领导者关注组织内部成员的要求,而不能以一己之喜好行事,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应该从“道”的层面上对自己严格要求。

领导者的这个“道”就是“仁”“德”“义”。“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六韬·文韬·文师》)。意思是说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们共同享用的,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免除人们的死亡,解决人们的苦难,消除人们的祸患,解救人们的危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道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六韬》的答案是“六守”。依《六韬》的观点,所谓“六守”,即“仁爱、正义、忠诚、信用、勇敢、智谋。”

人才战略:

任才使贤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才能。那么,什么样的人是领导者可以任用的优秀的人才呢?《六韬》提出了“五材”,“十过”说。

“五材”即勇、智、仁、信、忠。因为“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六韬·龙韬·论将》)。

“十过”即“勇而轻死”、“急而心速”、“贪而好利”、“仁而不忍人”、“智而心怯”、“信而喜信人”、“廉洁而不爱人”、“智而心缓”、“刚毅而自用”、“懦而喜任人。”因为如果一个人勇敢而轻死,就容易被敌人激怒;暴躁而急于求成,就容易被敌人拖垮;贪婪而图谋私利,就容易受敌人贿赂;仁慈而偏于姑息,就容易被敌人动摇;聪明而胆小怕事,就容易被敌人胁迫;诚信而轻信别人,就容易被敌人欺骗;廉洁而近于刻薄,就容易被敌人轻侮;多谋而犹豫不决,就容易遭敌人袭击;刚强而过于自信,就容易被敌人利用;懦弱而依赖他人,就容易受敌人愚弄。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识人,将不同的人安排于不同的职位上,使其名实相符。“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六韬·文韬·举贤》)。意思是说将相分工,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根据官吏的职责考核其工作实绩。选拔各类人才,考查其能力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同德才相称。这样就掌握了举贤的原则和方法了。

可见,在用人这个问题上,《六韬》的思想是格外理性的。

当然,这种理性还表现在它对物质激励的重视。“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六韬·文韬·文师》)。意思是用香饵钓鱼,鱼便可供烹食;用爵禄网罗人才,人才就能尽为所用;以家为基础取国,国就能被据为己有;以国为基础取天下,天下就可全部征服。

瓦解竞争对手:

任何一个组织,其内部的和谐是取得外部竞争胜利的基础,其外部竞争的胜出也会为其内部的稳定提供肥沃的土壤,二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对外的关系处理上,《六韬》提出“文伐”。当组织与外部发生冲突时,不仅需要靠自身的过硬的条件,更应该通过一些非常的方法去削弱对方的力量,瓦解对方的意志。

《六韬·武韬·文伐》里列举了12种方法: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奸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即依照敌人的喜好,顺从他随志愿。这样,他就会滋长骄傲情绪,而肯定去做邪恶的事情。如果再因势利导,就必定能把他除掉。

二曰,亲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中必衰。廷无忠臣,社稷必危。亲近拉拢敌君的近臣,以分化敌国的力量。敌国近臣如怀有二心,必然降低忠诚程度。敌国朝中没有忠臣,他的国家必定面临危亡。

三曰,阴赂左右,得情甚深,身内情外,国将生害。暗中贿赂收买敌君大臣,和他建立深厚交情。这些人身居国内而心向外国,敌国就必将发生祸害。

四曰,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卑辞委听,顺命而合。彼将不争,奸节乃定。助长敌国君主的放纵享乐,扩大他的荒淫欲望,用大量珠宝贿赂他,赠送美女讨好他。言辞卑下,曲意听从,顺从他的命令,迎合他的心意。这样,他就忘记与我斗争,而放肆地发展自己的邪恶行为了。

五曰,严其忠臣,而薄其赂。稽留其使,勿听其事。亟为置代,遗以诚事。亲而信之,其君将复合之。苟能严之,国乃可谋。故意尊敬敌国的忠臣,送给他微薄的礼物,与他出任使者前来交涉时,故意加以拖延,而对所交涉的问题不予答复,极力促使敌君改派使者,然后再诚心解决所交涉的问题,向他表示亲近以取得他的信任,从而使敌国君弥合与我国的关系。这样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敌国的忠臣和奸佞,就能够离间敌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谋取敌国了。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敌国内侵,国鲜不亡。收买敌国的大臣,离间敌君在朝外的大臣,使其有才干的大臣里通外国,造成敌国内部自相混乱,这样敌国就很少有不灭亡的。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左右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蓄积空虚。即要使敌国君主对我深信不疑,就必须赠送大量礼物加以贿赂,同时收买他左右亲近大臣,暗中给他们好处,使其君臣忽视生产,造成财粮匮乏,国库空虚。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即用贵重的财宝贿赂敌国君主,进而乘机与他同谋别国,所图谋的又对他有利。他得到利益后必然信任我们,这就密切了敌国与我的关系。关系越密切,敌国就必然会被我所利用。他自己有国而被外国利用,最终必遭惨败。

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大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圣人,国乃大偷。用显赫的名号尊崇他,不让他身临危难,给他以势倾天下的感觉,顺从他的意志以博取他的信任。使他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先夸耀他的功绩。再恭维他德比圣人,这样他必然会狂妄自大而荒废政事了。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即对敌君要假意卑微屈从,这样必然获得他的信任从而获得取其内情。秉承他的意志顺从他的要求,就象兄弟一般亲密。获得他的信任后,就可以微妙地加以控制利用。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像得到神助似地轻松把它消灭。

十一曰,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死与咎,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内积甚厚,而外为乏。阴纳智士,使图其计。纳勇士,使高其气。富贵甚足,而常有繁滋,徒党已具,是谓塞之。有国而塞,安能有国?用各种方法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凡是臣民没有不爱好富贵,厌恶死亡和灾祸的。暗中许诺尊贵的官位,秘密赠送大量财宝,来收买敌国的英雄豪杰。自己国内积蓄充实,外表却装作贫乏。暗中收纳敌国的智谋之士,使他与自己图谋大计。秘密结交敌国勇士,借以提高我方士气。尽量满足这些人取得富贵的欲望,并不断使之滋长。这样,敌国的豪杰、智士就转而成为我的党徒。这就叫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敌国君主虽然还拥有国家,但视听已被闭塞,还怎么能维持他的统治呢?

十二曰,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遗良犬马以劳之,时与大势以诱之,上察而与天下图之。扶植敌国奸臣,以迷乱其君主的心智;进献美女淫乐,以迷惑其君主的意志;进献良犬骏马,使其沉溺犬马声色以疲惫身体;经常报以有利的形势,以使他高枕无忧。然后观察有利时机,与天下人共谋夺取他的国家。

《六韬》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对企业的目标管理、组织结构、用人战略、激励措施以及决策、执行等一系列的管理过程都有很好的借签意义。

大家眼中的《六韬》

姜子牙(太公)这个人很了不起,一切鬼神都可以收拾,我们要多加研究他。

——毛泽东

看太公《六韬》,太公圣人也。观敬胜怠之言,决非阴谋者也。而后世以为阴谋者祖焉,以其有鹰扬之功也。

——王筱汀近代学者

所谓的民主可以追溯到林肯1863年所讲的民优民智民强。实际上中国在3000年以前,姜太公的《六韬》里面就讲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后来过了几百年,到了孟子,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以民为本的思想中国人比美国人、比发达国家早几千年,真正讲以民为本思想的老祖宗在中国。

——潘承烈经济学者

《六韬》中的管理智慧

1.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六韬·文韬·文师》

[译文]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们共同享用的,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免除人们的死亡,解决人们的苦难,消除人们的祸患,解救人们的危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道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2.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六韬·武韬·发启》

[译文]有大智的人不夸耀他的智慧,有深谋的人不显露他的谋略,有大勇的人不只凭血气之勇,图大利的人不只顾自己利益。

3.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六韬·武韬·发启》

[译文]想取得天下的人,就像猎取野兽一样,天下人都有分享猎物的心;好像同船渡河一样,渡过了,大家就达到了共同的目的,失败了,大家都受害。这样做,天下人都只有欢迎他的理由而没有反对他的理由了。不掠夺人民利益的,可以取得人民的拥护;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可以取得别国的拥护;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可以取得天下的拥护。不掠夺人民利益的人,人民归向你,这是人民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别国归向你,这是别国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天下人归向你,这是天下人给你的利益。

4.文王曰:“主听如何?”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六韬·文韬·大礼》

[译文]周文王说:“那么做君主的要如何判断呢?”姜太公说:“不要轻率接受,不要简单拒绝。轻率接受,容易丧失主见;随意拒绝,容易闭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使人仰慕效法,要像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英明正确,镇静公正,就是准则。”

5.文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六韬·文韬·大礼》

[译文]周文王说:“那么做君主的要如何才能明察秋毫呢?”姜太公说:“眼睛贵在能看清事物,耳朵贵在能听到消息,头脑贵在能考虑周详。如能使天下人的眼睛都去看,就没有看不见的事物;使天下人的耳朵都去听,就没有听不到的消息;使天下人的心思都去考虑,就没有考虑不周的事情。四面八方的情况都汇集到君主那里,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6.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六韬·文韬·明传》

[译文]见到善事却怠惰不为,时机到来却迟疑不决,知道不对却泰然处之,这三种情况就是先圣治国之理废弃的原因。能柔能静以待己,能恭能敬以待人,能强能弱以接物,能忍能刚以待机,这四种就是先圣治国之道能推行的原因。所以正义胜过私欲,国家就昌盛;私欲胜过正义,国家就衰亡;勤恳胜过懈怠,国家就吉祥;懈怠胜过勤恳,国家就会灭亡。

7.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六韬·文韬·赏罚》

[译文]用赏贵在守信,用罚贵在必行。如能对于你所见、所闻的事都做到赏信罚必,那么,那些你所未见未闻的事,也都自然会潜移默化了。

8.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六韬·龙韬·将威》

[译文]主将以诛杀地位高的人来树立威信,以奖赏地位低的人来体现明察,以严明惩罚来作到所禁必止,所令必行。因此,杀一人能使全军震惊的,就杀他;赏一人能使万人欢喜的,就赏他。诛杀,重在诛杀地位高的人;奖赏,重在赏赐地位低的人。能诛杀那些有权有势的重臣,说明刑罚能及于最上层;能奖赏到牛僮、马夫等饲养人员,说明赏赐能达到最下层。刑罚能及于最上层,赏赐能达到最下层;这就说明主将的威信能够贯彻上下了。

9.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六韬·龙韬·论将》

[译文]所谓五材,是指勇敢、智谋、仁爱、诚信、忠实。大臣勇敢则敌人不敢侵犯,有智谋则国家不会混乱,仁爱则能关怀人民,诚信就不会蒙上欺下,忠实就不会对国君有二心。

10.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好利者可遗(赂)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廉洁而不爱人者可侮也,谋而心缓者可袭也,刚毅而自用者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可欺也。——《六韬·龙韬·论将》

[译文]所谓十过,是指勇敢而轻于牺牲,急躁而急于求成,贪婪而好利,仁慈而流于姑息,聪明而胆小怕事,诚信而轻信别人,廉洁而近于刻薄,多谋而犹豫不决,坚强而刚愎自用,懦弱无能而好依赖别人。勇敢而轻于牺牲的,可以激怒而战胜他;急躁而急于求成的,可以持久作战拖垮他;贪婪而好利的,可以贿赂他;仁慈而流于姑息的可以袭扰疲惫他;聪明而胆小怕事的,可以胁迫他;诚信而轻信别人的,可以欺骗他;廉洁而近于刻薄的,可以轻悔他;多谋而犹豫不决的,可以突然袭击他;坚强而刚愎自用的,可以用言词奉承他(使他轻举妄动,疏忽大意,然后打败他);懦弱无能而好依赖别人的,可以愚弄他。

11.夫士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十五:有严而不肖者,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湛湛而无诚者,有好谋而无决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有诡激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而反易人者,有嚆嚆而反静悫者,有势虚形劣而外出无所不至无所不遂者。天下所贱,圣人所贵,凡人莫知,非有大明,不见其际,此士之外貌不与中情相应者也。——《六韬·龙韬·选将》

[译文]士的外表和内在才华不相一致的情况有十五种:有的外似贤良而内实不肖,有的外似善良而实为盗贼,有的外似恭敬而内有不逊,有的外似谦谨而内不至诚,有的外似精干而内无才学,有的外似浑厚而内不诚实,有的外多计谋而内不果断,有的外似果断而内无作为,有的外似老实而内无信用,有的外似动摇而内实忠诚,有的言行过激而作事却有功效,有的外似勇敢而内心惧怕,有的外表严肃而内实平易近人,有的外貌严厉而内心温和厚道,有的外表虚弱、貌不惊人,但受命出使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没有完不成的任务。那些外貌不扬,而内在品质好的人,往往为天下人所看不起,却独为圣人所器重,一般人不知道他们内在的才华,非有高明的见识,是不能看清这些人的实情的。这就是士的外表和内在才华不相一致的情况。

12.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选将》

[译文]识别人才有八种方法:一是提出问题,看他知道得是否详尽清楚;二是详尽追问看他应变的能力;三是用间谍考察,看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借以考查他的品德;五是让他管理财物,看他是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试他,看他的操守如何;七是把危难的情况告诉他,看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的酒,看他能否保持常态。这八种考验方法都用了,一个人的贤与不贤就能区别清楚了。

13.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二曰,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五曰,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得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伤农事,王者必禁之。七曰,伪方异技,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六韬·文韬·上贤》

[译文]所谓“七害”包括:第一,没有智略权谋,为了获得重赏高官,强横恃勇,轻率处战,企求侥幸立功的,君主切勿用他做将帅。第二,有名无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掩人之善,扬人之恶,到处钻营取巧的,君主必须慎重,不能与他共谋大事。第三,外表朴素,衣着粗劣,自称“无为”,实是沽名,自称无欲,实是图利,这是虚伪的人,君主切不可亲近他。第四,冠带奇特,衣着讲究,博闻善辩,空谈高论,以此装点门面,处在简陋僻静的地方,专门诽谤时俗,这是奸诈的人,君主切不可宠用他。第五,谗言谄媚,不择手段,以求官爵;鲁莽拼命,不计后果,贪取俸禄;不顾大局,见利就行,高谈阔论,取悦人主,对于这种人君主切不要任用他。第六,凡从事雕文刻镂、技巧华饰的奢侈工艺而妨害农业生产的人,君主必须加以禁止。第七,用骗人的方术,奇特的技艺,巫盅左道,符咒妖言,迷惑善良百姓的人,君主必须禁止。

14.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矣。——《六韬·文韬·举贤》

[译文]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再根据各种官职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在职人员,甄别其才智的高低,考查其能力的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与德才相当。这就掌握着举贤的原则与方法了。

15.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六韬·龙韬·励军》

[译文]为将,在冬天不穿皮袄,在夏天不挥扇子,下雨天不张伞。以此表示同士卒共寒暑干湿。这就是守礼之将。为将而不亲自守礼,就无法知道士卒的寒冷和酷热。在行军时,行进在狭隘险阻的道路上,跋涉于泥泞滩涂之中,将军必下马步行,同士卒共艰苦共劳作。这就是勇健之将。为将而不亲自劳力,就无法知道士卒的艰辛与劳苦。军队安营时,全军都已安定营次,将军才进营安歇;士卒的饭都煮熟了,将军才开始进食;军队未举火煮炊,将军就不举火。这就是节制欲念控制安饱之将。为将而不亲自节制欲念,就无法知道士卒的饥饱。为将者,能与士卒同寒暑、共劳苦饥饱,则三军没有不愿意为其效死力的。所以,士卒听到进军的鼓声则踊跃而喜,听到退兵的锣声,则忿忿而怒。敌人的城高池深,雨箭弩石纷纷射下,士卒无不奋勇先登。若正在野战,白刃既已相交,士卒无不踊跃前趋。三军之众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死亡,高兴受伤,而是因为他们的将领能深深地了解士卒寒暑饥饱和劳苦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心、感情已同将领深深地交融在一起了。

同类推荐
  •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营销的形成与发展、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营销系统、网络市场购买行为与购买决策过程、网络市场调研、网络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网络市场促销策略、网络广告策略、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本书可以作为电了商务与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从事网络营销工作的人员培训使用。
  • 马云内部讲话Ⅱ

    马云内部讲话Ⅱ

    书中收录了最近三年马云的19场未被公开讲话,10封内部紧要信件。2010年至2013年,正是互联网江湖风生水起之时。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也历经了诚信风波,人事变局,淘宝分拆,隐退转型等等考验,终于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顶级互联网企业。
  • 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大凡卓有成就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智慧。领导智慧是见微知著的眼光,是对大局的把握和操纵,是勇于决策的胆略,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的手段和技巧。丰富、修练领导智慧是提高领导水平的捷径。
  • 直销心理与行为

    直销心理与行为

    本书综合运用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以及直销客户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详细阐述。全书共12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直销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第2~6章结合普通消费者的特点对直销客户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分析,以供直销员和直销企业在采取营销策略时有的放矢;第7~10章主要对直销员的心理与行为、直销员与客户的心理沟通以及直销员与客户的行为互动作了系统介绍;第11~12章针对直销群体心理和行为、直销企业领导者与组织行为以及直销企业形象和沟通进行了系统归纳。
  • 雪球专刊第077期:业绩为王

    雪球专刊第077期:业绩为王

    六月底七月初的股灾正在慢慢远去,灾后买什么股票才靠谱显得尤为重要。股灾之后,业绩为王。随着2800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中报,上市公司的业绩重新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如何选择业绩好,成长性强的股票?如何才能坚定信心,长期持有优质股,并获得丰厚回报?本期《雪球专刊》或许能为你提供部分答案。
热门推荐
  • 复仇战记之阴谋

    复仇战记之阴谋

    一个曾经霸绝黑市拳击的高手:教官,竟然为保护不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而沦落?而他为了一个重于生死的承诺,却又无法在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报仇的愿望、、一款名为《梦之传说》的全息网游的出现,却正好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于是他决定在游戏中报复那个在现实世界他一拳就可以打死的“仇家”,然而他却想不到,当他接到一个奇怪的隐藏剧情任务时,才发现所谓的游戏里竟然有一个欺世盗名、现实与虚拟世界中双重的惊天阴谋、、、如果你没有读完本书,那你只能看表面上单纯的“复仇”,而看不到所谓的“阴谋”究竟是什么?一场游戏一场梦,某些骄傲、专权、强横的人,总以为可以撑控一切、成为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的主宰,却不知万物自有规则,到最后却不知是人玩游戏,还是游戏玩了人呢?本人是第一次写书,求高人指点一下,有意的请加QQ群号78697811。
  • 凌纱:凤戾九天

    凌纱:凤戾九天

    “纱纱,你在乎他吗?”“不,我想......我爱他。”凌,你知道吗?我爱你需要多大的勇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背叛还是信任,甚至是敌对的身份,我都可以抛下一切,为了你。那就这样吧,我们一起走下去。
  • 失落的公主

    失落的公主

    她,本应该在皇宫中享受富贵的公主,却因为后宫权利斗争失落宫外。心爱的男人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消失无迹。选秀入宫,却要与自己的亲父为敌。当查清养父母惨死真相,她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巾帼神断1:边城盗案

    巾帼神断1:边城盗案

    国有法,无人可逾!民有律,始有公正!第一部《边城劫案》已经完结。
  • 卡能时代

    卡能时代

    卡武大陆,一个卡能发展到极致的世界,修炼卡能的人被称为卡牌武者!卡武等级:卡徒、卡兵、卡士、卡尉……
  • 神武至尊

    神武至尊

    诸神,拥有天赐血脉,立于苍穹之上,掌控众生命运;林阳,一个平凡少年,却立誓逆天改命!毁灭轮回,扭转生死之宿轮,只为亲情长存;魔阻屠魔,神挡杀神!战诸神,只为坚守一份万古沧桑终不移的承诺。“天既阻我,我便将这天穹纳入掌中。天不容我,我便自创一方宇宙。”
  • 末日里请别放弃

    末日里请别放弃

    末日里从来没有弱者你若不强,谁会在乎一个女子开始踏上了血路一个男子承担了所有担负在血海尸骨中的生死恋不期而遇却不知上天安排他们怎样的未来……无非,生与死。活在末日里请你别放弃书友交流群532543908
  • 泄天机

    泄天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奥拉星英雄之路

    奥拉星英雄之路

    穿越异界,走向时空。让我们去感受游戏生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