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于勤奋做事,而勤奋并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办到的。它要能用之于行动。
我们从小就读过这样一则古代寓言:“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
“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
“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这些就能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过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有人常常感叹世道不公,为何自己囊中空空,但想一想,如果给你换掉“脑袋”,你是否最终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有两个人,一个体弱的富翁,一个健康的穷汉。两个相互羡慕着对方。富翁为了得到健康,乐意让出他的财富;穷汉为了成为富翁,随时愿意舍弃健康。
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要和穷汉交换脑袋。其结果,富翁会变穷,但能得到健康的身体;穷汉会富有,但将病魔缠身。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
但不久,成了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地又积起了财富。可同时,他总是担忧着自己的健康,一感到轻微的不舒服便大惊小怪。由于他总是那样担惊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极好的身体又回到原来那多病的状态中;或者说,他又回到以前那种富有而体弱的状态中。
那么,另一位新富翁又怎么样呢?
他总算有了钱,但身体很弱。然而。他总是忘不了自己是个穷汉,有着失败的意识。他不想用换脑得来的钱相应地建立一种新生活而不断地把钱浪费在无用的投资里,应了“老鼠不留隔夜食”这句老话。
钱不久便挥霍殆尽,他又变成原来的穷汉。然而,由于他无忧无虑,换脑时带来的疾病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样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中描述的“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的道理,引人深思。
[编者点评]
笨鸟也好,聪明鸟也罢,谁先飞谁就能先到达目的地,这是硬道理。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可能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