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思维传统里面,有这样一个概念,叫做“同行是冤家”,与此相近的表述,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思维方式,每个行业并非只能有一个人来经营,事实上,一个人也无法完成从事本行业的所有经营劳动,但是,中国人就是要觉得,别人和自己一旦成为同行,就会成为自己的威胁,甚至是克星。
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源,就是“抓客观条件”的自欺性思维。此类思维方式十分常见,工作不好就怪同事、事业不成功就怪社会、做人不成功就怪父母……好像别人都是错的,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同样,别人和自己是同行,就会觉得别人在抢自己的生意,而自己做得怎么样呢?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种自欺性思维,具有很大的打击面,不但自己的竞争对手会成为被嫉恨、被猜疑的对象,就连自己的下属、同事,也会成为被倾轧的对象。持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大多都想一支独秀,自己在本行业做出点成绩,但是实力上又不够。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种“自我强迫症”,认为同行者都对自己有威胁,于是,对所有的同行都产生一种仇视心理,并且在实际行动中,把这种心理转化为一种倾轧行为。
在发展道路上,竞争是难免的,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才有自我发展的参照系,如果没有了竞争对手,自己也会失去方向。而真正有实力的人,都会有自信,不会害怕竞争对手,自然也不会产生仇视同行的自欺性思维。只有实力和自信,才会让竞争停留在健康状态,不至于变成倾轧型竞争。
有一个关于美国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最能体现对待竞争对手所应采取的态度。
美国黑人杰西克·库思是当时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记者。那时,美国的石油大王哈默已蜚声世界,报社总编希望几位记者能采访到哈默,以提高报纸的声誉与卖点。杰西克便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独立完成稿子,超过他的几位同事。有一天深夜,杰西克终于在一家大酒店门口拦住哈默,并诚恳地希望哈默能回答他的几个简短问题。对杰西克的软磨硬缠,哈默没有动怒,只是和颜悦色地说:“改天吧,我有要事在身。”最后迫于无奈,哈默同意只回答他一个问题。杰西克想了想,问了他一个最敏感的话题:“为什么前一阵子阁下对东欧国家的石油输出量减少了,而你最大的对手的石油输出量却略有增加。这似乎与阁下现在的石油大王身份不符。”哈默依旧不愠不火,平静地回答道:
“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而那些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知道,关照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他一定会后悔不迭。关照,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最好的路。”
哈默所说的“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关照是一条最好的路”恰恰是他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也是他在诸侯割据的石油工业中能够屹立不倒而且称雄的根本。
我们往往会接受一些错误的说法,比如俗话说的“同行是冤家”。其实,这句话是不自信、没实力的人才会说的。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在处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尽量主动创造良好的竞争气氛。那些破坏良好关系的不正当做法,其实对竞争双方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而如果想让竞争对手减少对你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偏离竞争的轨道,使他的产品对你不构成任何威胁。但竞争对手不可能突然离开竞争的轨道,其实,只要你时时给他一点发展的空间,或者按照哈默的说法,为他修一条“最好的路”,让他朝着最利于自己的方向进行发展,久而久之,他必然会远离与你的恶性竞争,而踏上自身的发展道路。
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纽约梅瑞公司的购物大厅内,有一个小小的咨询服务亭。它的服务有一项内容是令人奇怪而很不寻常的:如果你在梅瑞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它会指引你去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说,它把你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梅瑞公司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是为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更多招徕顾客外,主要是向竞争对手表示一种友谊,以此协调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获得了顾客的普遍好感,又争取了许多竞争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因此,该公司生意日趋兴隆。
其实,梅瑞公司的这个策略非常高明,不但改善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吸引了顾客,更是主动开辟了一条道路给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推荐顾客去竞争对手那里购买的,是竞争对手常备的商品,经过一段时间,竞争对手自己也会觉得在销售这些商品上自己有优势,便会将经营重心向这些商品转移,而将其他的商品销售市场让给梅瑞公司。所以,这种谦让,其实是让路给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让对手把最宽阔的路留给了自己。
无论是为竞争对手选一条“最好的路”,还是主动表示出与对手友好、公平竞争的姿态,其实都出于一种思维观念,那就是“竞争无高下”。在有着良好的心态与思维的人面前,所谓的竞争,只不过是用来检验自己的实力、校正自己的发展方向的一种手段与方法,而不是结果。真正的结果,是自身的发展状态,以及在竞争中体现出的应变力与发展空间。
把竞争看做一个过程,把倾轧看做一种竞争中的恶性现象,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实力补充与发展上,把他人看做自己的参照系,这就是远离倾轧型竞争的最好办法。至于思维上的训练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自信,减少猜疑,去除妒忌心与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