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2700000001

第1章 导言

茶艺既是民俗文化之魂,亦是怡情养性之道,若以茶艺论中国人的特质,且不若以茶艺论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友情和中国人的谦和之行。故而茶艺讲幽境品茗增雅兴,啜英咀华方得趣。因为中国人只有在平实的生活中才会有真正的精神愉悦,在中国人的万象生活中,没有一件事像茶事活动这样,自然地、不经意地融入了哲理、伦理、道德,以茶之道陶冶情操,品味人生。

甘甜苦涩壶中煮,湖光山色闲中趣,行走在当今社会,不敢奢望富贵加身,也未曾寄望芳名传世,但记得一哲人说:生活只需有一把茶壶,就有言之不尽的快乐。这其中既有中国人的行俭之德,也有中国人的明伦之礼;“朴实古雅去虚华,奉茶为礼尊长辈”,财富与荣誉虽不言放弃,但为了太和之境,为了美好的人生,仍需斟酌、再斟酌。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中国人的传统生活,就如壶中茶、炉上煮,就如那墨舟画中行,饮罢甘苦方知深。

坎坷半生,人到中年,未忘儿时茶娘解渴之美,更未敢忘这益身之术、人生之趣。

我国是最早懂得饮茶的民族。自从茶叶为国人发现以来,经历了一段很长远的尝试、肯定的时期。

茶树原本是一种野生的植物,最初人类并不知道它的功能与用途。到后来被国人发现而肯定,直到成为世界性饮料后,专家学者才对茶的原产地,也就是茶的始传这个问题,引起一场大争论。争论是起因于1823年,在印度阿萨姆省发现野生茶树,于是就出现了茶树原产地是印度的说法。

自后争论的观点,归纳起来,不外有以下四类的看法:第一类:主张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

第二类:主张中国才是茶树的原产地。

第三类:主张小叶种茶原产地在中国,大叶种茶原产地在印度。

第四类:主张各自然条件允许的地区都是茶树的原产地。

最近多数学者、专家都逐渐承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实际上,中国迄至目前,仍存在为数甚多、年代久远的野生大茶树。

在古代也曾发现过,不仅在南方有,同时北方也有。在唐代陆羽《茶经》、宋代《太平寰宇记》,就已有发现野生茶树的记载,而西南地区的地方志所载尤多。1939年,在贵州婺川老鹰岩发现野生大茶树以来,陆续又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深山大泽中都有大量的发现,甚至在福建、安徽也有。1961年又在云南勐海大黑山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株高约3212m、直径103m、树龄在1 000多年的世界最大茶树,被称为“茶树王”。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山茶科、茶属。据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在中国所属土地上就占了15属、260多种,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尤以云南居多,形成全世界茶分布的中心。也因为具备如此条件,中国人才能最早发现茶叶。

至于茶叶是如何被中国人所发现的,有人从字源上、有人从载籍上来追溯。前者主要根据有茶字意义的最原始的“茶”字,或与茶异名而实同的诸字,如槚、蔎、茗、荈等来推断。茶字,首见于《诗经》;槚,首见于《尔雅》;蔎,首见于《方言》;茗,首见于《晏子春秋》;荈,首见于《凡将篇》。

因为茶字是由茶转化而来的,因此成为常被讨论的对象。茶在古代是个多义词,并不专指茶,因而辨别古书记载,必须依据当时情形而断定所指为何物。到了唐初陆德明、颜师古始改音但尚未改字;而茶字的出现,首见于苏恭的《唐本草》。大约在中唐以后,所有茶字意义的茶字,都已改变为茶字。除茗字至今偶然沿用外,所有别名代名,早已不用,而统一为茶字。

后者从载籍有关茶事的出现去断定,但很多载籍本身著作年代大有问题,如:《神农本草》《尔雅》《晏子春秋》《古文苑·童约》等等,中间的年差将近有2000年。比较可以确定的,大约在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已经有了饮茶的记载。至三国时代(220~280年),长江下游的吴国也有了饮茶的记事。

由西汉时代一直到唐代中叶之间,是茶饮经由尝试而进入肯定的推展时期。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与茶风的开展密不可分,因之至今四川以至江苏、浙江,沿长江流域,极可能是中国植茶与茶风的起源。

此一时期,如《三国志·吴志》所载,茶仍然还是王公贵族的一种消遣,民间还很少饮用。到东晋以后,茶叶在南方渐渐变作一种普遍的作物,文献中有关茶的记载也相应明显地增多。如记载名士生活言行的《世说新语》,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只有部分的南人有此饮茶习惯,北人不但无此习惯,而且常用一种轻蔑的字眼,如:“漏卮”、“酪奴”、“水厄”,来取笑好饮茶的南人。

在北朝达官贵人的宴席上,虽然有时也陈设茶饮,可是北人本位主义的观念很重,皆“耻不复食”,只有远到北朝投顺的“江表残民”的南人,因生活习惯未改变才喜好它。

及至隋代统一南北,以及大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南北的文化又得以再一度的混融。因生活习性相互影响,渐渐地南人饮茶的风气,使得一向嗜乳酪的胡人也沾染了嗜茶的习惯;至于留在北方与南方同种同族的汉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于是形成尔后所谓“于人所资,远近同俗”的局面。

茶因所嗜者多,风气也渐在推展,而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影响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很深。在此我们将上古至这一时期有关饮茶的作用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饮茶的作用依据历史资料,约可分为五个发展时期:(1)荈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时期,主要作为祭品;(2)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主要作为茶食;(3)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4)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成为宫廷高贵饮料;(5)从西晋到隋代,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成为一般人家“一日不可无”的开门七件事之一。

从中唐以后,茶风吹遍大江南北,达到极盛。不但是“穷极新出,而无以加之”,甚至于穷荒之民“不可一日无也,一日无之则病矣”。茶叶大量的消耗,相对植茶的区域也增广了。从此以后,茶叶遂成政府赖以支付财政的大宗财源之一,也就是在诸税中是仅次于盐税的次高税收。

唐中叶以后,茶风之所以如日中天,其原因,归纳出来的有四点:(1)交通发达,运销便捷;(2)制茶方法,日渐改良;(3)僧道生活,间接刺激; (4)陆羽茶经,直接鼓吹。

其中陆羽是最有功于“中国茶艺”发展的始创人,他在中唐时期,将一生对茶有关的知识撰成《茶经》三卷后,提升了饮茶的层次,而成为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一环。陆羽《茶经》既出,远近倾慕,嗜者接踵,无不争学事茶。单就此一点,陆羽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真的是“立言不朽”,值得后人大书而特书。

我们都知道宋代文风很盛,有关茶的相关知识也拓宽并加深了。例如:斗茶风气的开展,茶器制作的精致,植茶知识的进步,制茶技巧的讲究,茶书诗书的创作,无一不表现出宋人智慧的高人一等。宋代的人物,尤其是文人,多半很可爱又可敬,原因就出于当时文化素质高而厚实。像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蔡襄、黄庭坚、梅尧臣、陈师道、朱熹等大家都与茶有一段姻缘。

其中如蔡襄,以擅长书法著称于世,对于茶的品鉴尤其精到,著有《茶录》一书。《茶录》中将建安(今福建水吉)地方上门茶的民俗作了详细的介绍。从此以后,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效法此门,成为一时的风尚。

在斗茶之余,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程度较高,如苏轼“细雨足时茶户喜”的诗句;《东溪试茶录》每年六月锄草以“虚其本,培基土”,“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的论点等等,都说明宋代较唐代的认识又深化了一层,而且早在宋代便达到了宏观世界可能达到的认识深度。

至于日僧明巷荣西在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3年),将中国茶种渡海携回彼邦,由明惠上人栽植成功。自后日人植茶、饮茶渐次开展,成就彼邦的“茶道”,这是尽人皆知的史实。驯至邻近的韩国茶礼,也渊源于我国。

茶艺文化的发展至明代而达于极盛。茶书的著述,数量上超越了任何朝代;茶艺的生活,确立了一个可循的方向;饮茶的模式,有了一个标准;茶器的改良,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而茶艺的精神文化在明代更是表露无遗,如罗廪在《茶解·煮茶》中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未易与俗人言。”

明代文人最擅长于安排生活,既要求其“雅”,又要求其“适”,更要讲求“静””,因此典型的文士多醉心于茶艺。

茶之有书,始于我国。我国茶书,始见于唐。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生产技术获得空前发展的一个时代。在唐以前,我国饮茶主要限于南方,北方初不多饮。但至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由于北方大兴禅教,坐禅夜不夕食,只许饮茶,所以饮茶在北方也很快相效成风。这种突然盛起的茶风,很快地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据史料记载,中唐以后,每到采茶时节,茶商云集茶区,舟车相继,货如山积。“一叶赢得万户喜”,唐代茶叶的日益繁荣,也引起了整个社会对茶的普遍重视。

《茶经》的问世,开创了为茶著书之宗,也为后来的茶书规定了一个大体的著述范围。《茶经》全书谈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名汇考,茶树适宜的生长环境及栽培方法,采茶和制茶工具,茶叶采摘及制造技术,煮茶、饮茶的器具,烹茶用水的品质,茶的煮饮方法,茶叶的种类和各地饮茶的习惯,茶史资料的搜集和各地茶叶的品质等等。可以说,《茶经》中除茶法等以后出现的事项外,几乎凡是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差不多都有叙述。所以《茶经》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也就是我国全部茶书的总目,以后茶书也少有能轶出它的范围。

陆羽《茶经》是一部综合性的茶书。我国茶书除《茶经》和《茶讲》《茶论》等一类综合性的著作以外,还有许多只是就《茶经》中一项或几项内容加以专门论述的专书,如唐代的《煎茶水记》、宋代的《茶具图赞》、明代的《茶经外集》、清初的《茶马政要》等等,这些茶书或只谈各地的水质品质,或专透煮茶饮茶的用具,或者专门辑录有关茶的诗文和茶马政要,专述其一,其他概不兼及。还有一类茶叶的专著也就是地方性的茶书,如专门记述福建建安茶叶的《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以及专门介绍岕茶的《罗岕茶记》《洞山岕茶系》和《岕茶汇》等著作。这类地方性的茶书,是专著一地或某一名茶的历史、生产情况和茶叶特色的。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撰写茶书的国家,也是撰写茶书最多的国家。据万国鼎先生1958年在《茶书总目提要》所列,从唐代的陆羽《茶经》算起,至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为止,我国历史上刊印的各种茶书共97种(原文为98种,其中《本朝茶法》实际上是沈括《梦溪笔谈》的一节)。事实上万氏尚遗漏了唐代斐汶《茶述》、宋代桑尼茹芝的《续谱》和明末无名氏撰的《茗笈》等3种茶书,其中《茶述》《续谱》都只是几百字的轶佚,惟《茗笈》尚完整收录在清顺治的江苏《六合县志》里。如将万氏的总目加上这3种茶书,那么我们现在知道的我国茶书不多不少正好是100种。但这并不是确数,可以肯定,我国历史上所著的茶书远不只是这些而已。

我国历史上编印的茶书很多,但历经社会变乱,散失的也很多。且不说我们现在不知道的那些佚书,即以上面所提及的100种茶书来说,今天可能查见的,包括辑引的残句、残本,尚能见到的也只有58种。一般来讲,大凡成书愈早的茶书,散失的情况也愈发严重。

以唐代的茶书为例,唐代存目的茶书计有:陆羽《茶经》《茶记》和《愿渚山记》,张又新《煎茶水记》,温庭筠《采茶录》,温从云、叚碹之《补茶事》,释皎然《茶诀》,苏广《十六汤品》和斐汶《茶述》等九种。但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剩《茶经》和《煎茶水记》,其他的或佚或残,大部分已经散失了。有的名为一书,可是实际上面目已全非。如《十六汤品》,原书为《仙芽传》,现在的《十六汤品》只是《仙芽传》第九卷中的“作汤十六法”,由后人辑出专作一书另题的。

以上说明我国茶书的这种散失情况,不只为了强调我国现存茶书的可贵,更主要的还在于指出我国现存的茶书和茶叶史料只是历史上已有的一部分或很少部分。因此,现存的茶书资料是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当时茶叶生产的实际水准和全部情况的。一般地说,现存的茶书记载都是迟于历史的实际、低于历史的实际。

另外我们还要指出,我国茶书基本上都是古代的作品。对于古代的茶叶科技著作,无批判地吸收是不对的;但用现代科学水准或观点去衡量和要求,同样也是不对的。我们本着尊重历史的心态,整理、完善古代的茶书,从中汲取精华,使得中国茶道继承发展。

同类推荐
  •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编辑出版这个选本,一是为了展示这一年度歌词创作的佳作,为我国的文化积累作一点有益的工作;二是为尚示找到音乐伴侣的歌词牵线搭桥,希望能得到作曲家慧眼的赏识,为其插上音乐翅膀;三是为音乐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享受中国歌词最新最佳创作成果的机会。这便是我们的初衷和愿望。编完一年一度的这个选本,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这样一年又有许多词作者经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写出了不少佳作,而且这一年又发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他们的作品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却能让人眼睛发亮。新人辈出的词坛一道令人鼓舞的景观,所以每年都有一批新人的作品。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著名协奏曲欣赏

    著名协奏曲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协奏曲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大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十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典、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e调第一钢琴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课外雅致生活-漆作一处倾心

    课外雅致生活-漆作一处倾心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绝世诛神后:傲娇帝上你别跑

    绝世诛神后:傲娇帝上你别跑

    【1对1,宠甜爽】二十七世纪,一个风起云涌的科技时代,争相研究穿越时空,获得诺贝尔奖走向人生巅峰,而她黑手帮的Boss大人,因为一块捡到的墨玉奇葩穿越,上演古代苦情剧!虐贱男搞渣女,根本没什么阻力。过几天好日子之后,知道了自己....有个....儿子!那聪明绝顶的模样枪杀了所有的妖孽。带她穿越的墨玉中存有一缕神识!赠她容纳戒,没想到是三维养成游戏!现实梦幻两边跑!某次那只容纳戒发病失控了,掉入了另一个地方.......
  • 十叶

    十叶

    一个平凡的乡村女孩因一缕奇怪的白光改变了一生飞天遁地经历奇异人生
  • 迷途

    迷途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爱上哥们之杜琵恋

    爱上哥们之杜琵恋

    电视剧《爱上哥们》的同人文,看完前16集后,甜蜜继续……
  • 卡塔拉蒂斯

    卡塔拉蒂斯

    另一个地球,另一个自己,另一个家,另一个敌人,存在于地球之外的星际文明,神族与虫族的世纪战争
  • 魔掌遮天

    魔掌遮天

    这世间何谓神魔?距离神王之位一步之差的他被打入魔界……他从此开启魔界征途。他魔掌遮天。他将,踏平神界…
  • 校园恶少爱上双面甜心

    校园恶少爱上双面甜心

    夜凌轩看着叶紫姗的眼睛,几乎是愤怒的语气:“你要是想要夜魅,我给你,你要是想要银翎,我给你!我的心,早就给你了......”叶紫姗看了一眼身后:“再见,轩,我祝福你们”说罢,毅然决然的上了飞机。
  • 穿越:逆袭大小姐

    穿越:逆袭大小姐

    她,21世纪顶尖杀手。一不小心穿越到古代,成为了凤家的废材大小姐。废材?!好,我会让你们体会到被“废材”打倒的滋味!什么上古神兽,什么上古神器,什么七大元素,我,要定了!他,秦国太子。元气大陆前三者之一,情商高得不得了!俗话说:恋爱中的男人智商最低!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遇到女主调戏她,见到女主撒娇她。最宠她,最爱她。天天虐狗,手下们天天吃狗粮,让单身汪情何以堪?!
  • 狐仙修恋

    狐仙修恋

    俗话说人妖殊途,不可相恋。那仙和妖呢?一只笨蛋狐妖,一个自恋散仙。如何能在一起?一人一狐够别扭了,居然还有第三者?什么?还斗心思?不在宫不在宅,这算野外大乱斗吗?貌似是个悲剧,作者你弄这么多笑点干嘛?好吧,你敢写成悲剧你死定了,作者同学。就这样吧,想知道,就看书吧^_^!~
  • 无上元尊

    无上元尊

    十八年前,武帝强者东方不败屹立东方之巅,却不慎陨落广寒宫。十八年后,后天武者东方凌云强势崛起,重走武帝路,誓要打破九天,成就无上尊位!《返老还童》功法第一页:三生三世,不死不灭;九天十地,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