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2700000013

第13章 蒙顶茶

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赞扬蒙顶茶的诗句,寓意很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顶上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蒙顶茶爱慕之至,赞语不绝。

唐代茶叶已具相当规模,茶区遍及中国南方13省,出现了许多名茶。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第一,顾渚第二。”顾渚茶产于浙江长兴,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陆羽著《茶经》,就是在顾渚茶区一带写作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酷爱茶叶,亲自种茶、采茶、烹茶、品茶,以“药团茶园为产业”,自称“别茶人”,写了很多有关茶事的诗篇。白居易在《琴茶诗》咏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把蒙顶茶和最有名的古典“渌水”曲牌相提并赞,可见对蒙顶茶评价之高。据与陆羽同时代的查晔在《膳夫经》中说:“始蜀茶得名蒙顶。”白居易在《肖员外寄新蜀茶》中咏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北宋诗人梅尧臣曾有“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的诗句。范成大也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诗情,赞美蒙顶茶。文彦博在《谢人惠寄蒙顶茶》诗中赞道:“茶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腋胜醍醐。”赵怀《试蒙山茶》诗中,还有“色淡香长味自仙”之句。如此赞语佳句不胜枚举,足见蒙顶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声誉。

古有“仙茶”之称的蒙顶茶,关于其由来,有不少神话传说。

传说有一位老和尚得重病,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把病治好。有一天,一位老翁跑来告诉老和尚,说春分前后春蕾初发时,采得蒙山中顶茶,和本地水煎服,能治宿疾。这位老和尚听了老翁的话,便在蒙山上清峰筑起石屋,请了一些人住在这里,遵照老翁所传授的方法,采得蒙顶茶。煎服后,老和尚病果然好了。眉发绀绿,体格精健,相貌看上去好像30多岁的人。于是,蒙顶茶可以返老还童的神话遂之传开。

五代毛文锡在自己所著的《茶谱》(935年前后)曾说,蒙山有五顶,上有茶园,中顶称上清峰。如中顶茶一两,可治宿疾;二两可保无病;三两能固肌肤;四两即成“地仙”。毛文锡的这个记载有虚有实,喝四两蒙山中顶茶,即可成“地仙”,想来也是受上面那个神话故事的影响所致。

据记载,西汉时蜀郡栽培茶树相当普遍,沿邛崃山脉的一些地方皆出名茶。蒙山地处四川成都盆地帝绿,属于邛崃山脉尾脊,风土又很适宜茶树生长,故早在西汉时代,便是茶叶产地、出产名茶之乡。

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说:“西汉有僧从岭表来,以茶实植于蒙山……今蒙顶茶盖自名师所植也。”明代杨慎在《游蒙山记》中也说:“名山之普慧大师自岭表来,流寓蒙山。按碑,西汉僧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杨慎死后不久的天启壬戌年(1622年)所立的《重修甘露灵宇碑》碑记中记明:“西汉有吴氏子,名理真,俗奉甘露大师者,自岭表来,挂锡兹土,随带灵茗之种而植之五峰。”

《名山县志》记载,西汉时有甘露普慧禅师,植茶七株于五峰之间,树高盈尺,不称为“凡种”。根据以上记载和传说,蒙山产茶的历史已有2 000多年了。

“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远在东汉,人们就称蒙顶茶为“圣扬花”、“吉祥蕊”,奉献地方官。从唐代开始作为贡茶,一直沿至清代,1 000多年间,年年岁岁皆为贡品。

“漏天常泄雨,蒙顶半藏云”,这是北宋晁说之在1098年写的诗句,对蒙顶茶所处的生态环境作了高度概括。雨多、雾多、云多,是蒙山的最大特点,经常云雾茫茫,烟雨漾漾,蒙山因之得名。雅安古称“漏天”,蒙山尤其多雨,故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的说法。入春后,常常细雨连绵,很难得有晴天,古人有诗云:“一漏天难望蔚蓝明,十日曾无一日晴,刚得曦阳来借照,阴云又已漫空生。”每年降雨天数多达220多天,其中夜雨量又占总降雨量70%以上,真可谓“漏天中心夜雨多”。冬季和春季,山下暖流和山顶冷气流会合,常在山腰形成大雾,故“蒙顶半藏云”,十分形象逼真。夏季峪地水汽上升,与下沉山风相碰,常凝成雨滴,布成雾帐,一片朦胧。据统计,蒙山平均每年日照只有900多小时,约占应照时数的1/5。

蒙山树木葱茏,植被茂盛,土层深厚,表土疏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正是上有天幕(云雾)覆盖,下有精气(沃壤)滋养,实乃得天独厚的茶之天府。

蒙山,古时属于祀祭的名山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曾致祭于此,《尚书·禹贡篇》中有此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蒙山逐渐变成佛教圣地。山顶五峰——上清、菱角、毗、灵泉、甘露,其命名都与佛教有关。

蒙山有五顶,又称五峰,状如莲花。明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山上古木参天,寺院罗列。整个名山县72寺院,蒙山占了一半。峰顶有天盖寺、永兴寺、千佛寺、静居庵等古刹,其中天盖寺、智矩寺、永兴寺等都是汉末所建。古木苍翠,清泉遍壑,绿树红宇,景色优美。道旁山问,寺院周围,都有茶园分布。古人称:“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有“蒙山之巅多秀岭,亚草不生生淑茗”之说。

据《名山县志》记载,蒙山贡茶茶园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工种分有:采花僧、薅茶僧(负责除草及田间管理)、制茶僧、看茶僧(负责评茶)等。各寺院也有分工,如静居庵专管采茶,千佛寺专管茶园,大佛寺专管制茶,天盖寺专管评茶。

山上专门筑有“石屋”,供和尚采制贡茶之用。迄今蒙山上还有“贡茶石院”遗址。

贡茶每年都规定有任务,为了保证贡品完成,僧侣们特别重视茶园的培育管理,有诗曰:“闲将茶课话山茶,种得新株待茁芽,为要栽培根柢固,故园锄破石烟霞。”同时,还编造许多神话,以防民间上山采茶。如说民间不可烹饮“仙茶”,喝了“仙茶”要遭雷击。

还说山上有白虎巡逻守护“仙茶”,私往采茶必被虎害等等,以致“樵牧不敢撞人”,蒙顶石茶便成帝王和官僚专享的贡品。

蒙山贡茶的采制极为神秘,所谓“仙茶”更视为神灵,采制尤其隆重。每逢春天茶树发出新芽,当地县官即择吉日,身穿朝服,率僚属并全名山72寺院和尚,浩浩荡荡,上山朝拜“仙茶”。待烧香礼拜之后,开始采摘“仙茶”,规定只采360叶,送交制茶僧负责炒制。炒制时寺僧盘坐诵经,在新釜中翻炒,用炭火焙干,贮入两双银盒送京进贡,供皇帝祭祀天地祖宗之用。此谓之“正贡”。除中顶上清峰七株“仙茶”外,其余茶树统称“凡种”。“仙茶”采后,再采“凡种”细嫩芽叶,制成颗子茶,共10kg,装18锡瓶,陪贡入京,此谓之“陪贡”,专供帝王享用。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唐代开始成为贡茶,早期的贡品大都为细嫩的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芽白等。

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曾有诗赞道:“薄润犹含雨露鲜,离披散叶当纷然。请将一副和羹手,捏作龙团与凤饼。”后来又出现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花色品种。

其中石花、黄芽属于黄茶类,其余属烘青绿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蒙顶茶的代表;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

蒙顶甘露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须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等工序。外形美观,条索紧卷多毫,浅绿油润,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

蒙顶石花

嫩芽经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后经摊凉再入锅复炒,最后低温烘干。银芽扁直整齐,汤色黄碧,香气纯鲜,味甘隽永。

蒙顶黄芽

制法与石花大同小异,惟杀青后要经过轻揉捻。色泽黄亮,芽呈金黄色,香醇清,味浓鲜,汤色清黄明亮。

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是用迟采的稍大芽叶制成的。制法与甘露相同,惟茸毫减少。品质较甘露稍次。

同类推荐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隶书字帖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隶书字帖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课外雅致生活-勃拉姆斯生平与作品鉴

    课外雅致生活-勃拉姆斯生平与作品鉴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道源封仙

    道源封仙

    岁月茫茫不知路,仙路漫漫道难求!一座不明来历的青铜古塔,改变了慕凡平凡的人生,造就了修真界永恒的传奇。
  • 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是爱红颜,为博倾城一笑甘愿奉上江山基业,煮史论昏君,前有幽王爱褒姒,商王沉迷妲己,成帝专宠飞燕,玄宗娇溺玉环,后有海陵王纵欲亡身,杨广温柔乡度光阴,可叹这帝王的欲望游戏,造就一抹任谁都到达不了的悲凉沧桑。
  • 青溪色的眼瞳

    青溪色的眼瞳

    女孩的青溪色眼瞳,明亮而又迷人,她看到了什么..........
  • 那些我们留不住的

    那些我们留不住的

    开篇以女主(沐小小)的婚礼开始,,女主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怀念着年少的青春,婚礼上的一场意外让女主陷入了重度睡眠,梦回青春,那些放荡不羁往事,还有那些我们留不住的
  • 天才宝贝的腹黑嫡娘

    天才宝贝的腹黑嫡娘

    她是二十一世界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变成了轩辕王朝五大世家之一的端木世家的二小姐,天生废材,极品花痴,而且,最雷人的就是居然未婚生子,好吧,既然来了,那么就要活的潇洒一点,建立了让江湖中人十分忌惮的神秘组织------彩迷阁,打造了让朝廷都礼让三分的天下第一首富-----幸福一号。当她带着天才儿子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她也不再是“她”,谁要是敢侮辱她的儿子,那就要承受得起着相应的代价,带着儿子闯荡江湖,遇佛杀佛,遇魔则诛魔。试看她在这乱世中,是如何混的如鱼得水?而身边跟着的那么多的美男,到底是谁是儿子的父亲?最后又是谁获得了她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杉

    我和父亲都是小提琴家。在一场公开的演奏较量中,我败下阵来,但我认为不是自己学艺不精,而是我的小提琴不如父亲的。我从一条新闻中得到启发,把杉树种子从鼻子里吸进去,要在肺中种出一棵杉树,以自己的血肉做一把最好的小提琴。为了保守秘密,我离家出走,乘坐一辆在水下穿行的火车,来到了一个古怪的城市,国王住在高塔上,人们住在高墙的两边。我在这里遭遇了一些奇妙的事情,而我身体里的种子开始发芽长大……
  • 苍龙七变

    苍龙七变

    天地不仁、已万物为刍狗!仙路飘渺亦幻亦影、烟雨尘事黄梁一梦!
  • 嗜血公主复仇归来

    嗜血公主复仇归来

    她,冰冷无情;她,是个典型的吃货;他,冷若冰霜;却偏偏只对他一人温柔;他,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勤,却偏偏只对她一人专心。当二位复仇公主遇上二位王子,她们又会发生怎么样改变呢?
  • 绯红的枪姬

    绯红的枪姬

    末日的少年变成了少女,带着双枪灵能来到异世界……激荡的黄昏协奏曲,喷涌沸腾的是热血,冉冉升起的是燃烧的火焰。
  • 神棺葬

    神棺葬

    神棺一出,天下皆葬之。少年强势崛起,谁人能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