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1200000014

第14章 命运的悲剧

“杏花萧寺日斜时,瞥见娉婷软玉枝,撮得绣鞋尖下土,搓成药丸救相思。”——题仕女图(注一)

唐伯虎那些绮丽缠绵的诗句;画中体态婀娜,古艳照人的美人图,乃至青年时代和游伴所过的放浪生活,人们禁不住会想:这样一个风流俊俏的才子,该有一位怎样风华绝代的美眷?是否像上述仕女图中婷婷玉立在杏花、古庙、斜阳下凝眸远视的少女,惊鸿一瞥之下,便引起他废寝忘食,刻骨铭心的相思?

“潇洒才情,风流标格,脉脉满身口倦;修荐斋场,禁烟帘箔,坐见梨花如霰。乘斜月,赴佳期,烛烬墙阴,钗敲门扇,想伉俪鸾皇,万千颠倒,可禁娇颤……”——过秦楼题莺莺小像(注二)

她,或许也会像唐伯虎画理的莺莺?在宁谧的月光下,步过梨花小径,看来有如凌波仙子。娴雅慵倦中,却掩饰不住埋藏在心中的热情。

若不然,像他“妒花歌”中所描写的少妇;那种春阳一般的明丽与娇憨,如果不是以一颗温柔多情的心去体会、揣摩,他怎能表现得那样贴切而生动: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注三)

此外,也有人认为,似唐伯虎那样清狂不羁的才子之妻,应该如红拂女一般,有着识英雄于风尘中的慧眼,毅然相随于天涯海角的情怀。有李清照和赵子昂妻子管仲姬一般的才华和风韵,在清风霁月间吟咏唱和,对菊品茗,向竹挥毫……

由于对才子佳人的倾慕,人们的心理由猜测、想像,逐渐变成了许许多多言之凿凿的传说;或者说是生活在苦闷、平凡、现实中人们心理的一种投射吧。这种集体的遐想和投射,随着时空的扩展,显得愈加完美而戏剧化。然而,当锣鼓喧腾,舞台帘幕缓缓升起,欣赏那长久生活在人们心中的“唐伯虎点秋香”、“三笑姻缘”等喜剧之前,姑且拨开时空的迷雾,看一看才子唐伯虎襟袖间的模糊泪痕:

在唐伯虎所流传下来的有限诗文中,描写家庭、妻子以及婚姻生活的篇幅,竟出奇的少;少得令人无法一窥其持家的风范和闺阁情趣。

与徐廷瑞次女结婚六年,妻子亡故,二十四年后,唐伯虎的岳母吴孺人病故。墓志铭中,唐伯虎以质朴的笔调,简略叙述这位七十高龄老夫人贤淑勤俭的一生。

她生于长洲,十七岁于归。和苏州多数以蚕桑为业的家庭妇女一样,自幼至老,吴氏几乎有六十年漫长岁月,无分日夜寒暑地,伴着茧丝、纺车和织机。

“陆稟节俭,韮盐之外,不求兼味。”唐伯虎写;这种仅靠素菜或细咸菜丝下饭的日子,对常常宾客满座,丝竹之声不绝,慷慨济急的唐伯虎而言,是一件下可想像的事。

她下信佛,更不像一般苏州人那样,迷信五通淫祠,因此,家中听不到木鱼、磬和梵咒之声。她认为人生的修短祸福,冥冥中自有定数,并不是媚神祭鬼就可以得到的。她也坚守着内言不出于書,咎百不入于闾的古礼;一生当中,也就没有蜚短流长,或落人口实的事。多么恬淡、平和、完美的一生;但却是唐伯虎年近知命——直到生命后期,始能彻底解悟的真谛。他在岳母的墓碑上,写出他三十年来亲身目睹的感受:

“孺人之德兮纺绩自躬,没齿不怠兮茧丝实工;启予全归兮在此曲室之中,福利后昆兮万世无穷!”(注四)

如果相信家世、门风,和为传统所珍视的母敦,对一个人具有薰陶与启发作用;则唐伯虎妻子的性格、生活及处世的态度,也就可以想见一斑了。

因此,可以设想秀才唐伯虎的婚姻生活,并不像他交游的多彩多姿,更没有歌台舞榭,青楼画舫的旖旎而浪漫。他得之于闺阁的,可能是一种安全感,一种淡淡的温馨、柔顺与服侍。但,不一定有他笔下兰房少妇的娇憨明丽;莺莺含情脉脉的眼神,和带有几分慵倦的风流韵致。也不一定有红拂的慧识、蒙气或易安居士及管夫人的耀眼才华……

也许这门婚姻,这小家碧玉的妻子根本是唐广德夫妇为收束长子下羁的性格,改变其奢侈糜烂生活的一种安排。不过,对唐伯虎而言,那究竟是一个可以使身心得到憩息的家。有它的时候,或许并不觉得欣慰;失去它时,才感到空虚和悲痛: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伤内(注五)

伯虎丧偶,不过是结書仅仅六年以后的事,可能是在露零花谢的秋天。这首五古,则是他经过一再散失的遗稿中,仅存的一首对妻子的悼念诗。那哀伤的曲调,有些像“祭夫徐敬业”文中:“霜凋夏绿,雹碎春红”般地,带有几分抑制和雕琢;大概与他早期力追晋唐的文学主张,不无关系。

其时二十五六岁的唐伯虎,所遭遇的不仅是失偶的悲痛,父母和仅有的一个妹妹,也先后亡故,他生活的高塔,似乎在一夕之间,便整个地崩坍了。

弘治元年立夏那天,步入苏州节推樊舜举纤尘下染的书斋,见到乌木案上一前一后并摊着的两幅画卷,沈周心中翻起下一阵波澜。前面一卷,是他失去已久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几年来,那起起伏伏的峰岭、渔舟和墟市,几乎无日不在他脑中盘旋;然此刻看来,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樊舜举以重金购得:富春山居图,他早有所闻,而一旦重睹故物,老眼依然不自禁地一片模糊。后面一卷,是他珍藏着的黄公望不世之作失去以后,于前一年中秋,凭记忆追摹而成;不过却在画后数日之隔,就归于樊舜举手中。

原卷长三丈开外,摹作亦两丈二尺有馀,高度则所差无几。山峦、树石、江流……布置上也有几分近似,只是行笔落墨,有着显着的差异。黄公望一本其独特的性灵,抒写他所居住悠游的山水。画中水墨淋漓,笔触如绵中之铁,寓刚劲于柔和。摹作设色浅淡,线条挺拔苍劲,又是一种气象。沈周一向所临元画,并不刻意求似,目的在透过黄王吴倪四家笔墨,揣摩五代董巨的遗意;追摹而成的“富春山居图”,并下例外。

原卷是黄公望为无用师(郑樗,字无用,号空同生)所画。元顺帝至正十年,这幅山居图虽已历时三载,却仍未完成。无用道士唯恐完成时被人巧取豪夺,捷足先登,因此恳求黄公望先把创作的艰辛,历时的久远,以及此画应有的得主,题写在卷末;使觊觎者知难而退。但出乎无用道上和黄公望想像之外的,百数十年后,一位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隐者,竟饱尝被巧取豪夺的苦痛。

黄公望画后,原有许多元末名士的题跋,可惜岁久脱落了。然而让沈周更为痛惜、懊悔不已的是,他不该为了弥补失去题跋之憾,而送请友人题诗;否则,也就不会被友人之子借机干没;自然,也就不会落到樊舜举之手。

当他知道侵占者谋求出售“富春山居图”时,再次揭起了他心灵的创痛;沈周自己也正为生活所困,无力出资购回,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旧日珍藏,再次转入他人手中,内心的焦急与苦痛,比初遭吞没时,似乎尤甚:

“……其子(指干没者)后不能有,出以售人;余贫,又不能为直以复之,徒系于思尔。即其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迷失真,临纸惘然。”(注六)沈周在摹本中题。

面对着两幅长卷,沈周内心的痛楚,似乎不再是“懊悔”或“临纸惘然”所能表达的。

儿子云鸿构筑“保堂”,“保”者,意味着保持先人馀绪于下坠,包括先人的遗产、志节、德业、学术渊源:而他——个年逾花甲的人,不仅糊里糊塗失去了旷世奇珍,甚至连用以抚慰心灵创痛的摹作,也无能保有;岂不愧对悬在“保堂”堂额上的黑漆金字。

进入樊舜举手中的摹作,除沈周原题外,后面有姚绶(丹丘先生),于旧岁重九前一日加题的“溪山胜处图歌”。姚绶于成化早年由永宁郡守解官归隐后,便以书画自娱。有时,一幅作品售出之后,姚绶会很快反悔,并以重金重新收购回来;其对作品自重之情,想来令沈周汗颜。

“……我将送君北上御史台,画舡凌风挂席来。更与溪山增气象,人识君有磊落澄清才;他时相忆复披展,溪山如旧故人远。”辞意中,这位儒雅、人望素着的樊舜举,即将北上京师,就御史之职。不只“溪山如旧故人远”,这幅人世仅存的“富春山居图”,乃至自己别出心裁的背临之作,也将相见无日。因此,当樊舜举请沈周为原图作跋的时候,无论再怎样豁达,对他而言,仍旧是一件极为残酷的事。

跋中,他叙述私淑半世的,黄公望的博学、人品和笔墨的源流。

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透视黄公望画后的董巨灵魂和风韵,不仅是沈周醉心的主因,也是他今生今世努力奔赴的境界;所以与画诀别之际,依旧无法忘情。

为了倩人题诗而遭友人之子干没的话,自然不便再提;他只能轻描淡写地表示:“旧在余所,既失之。”

书画原本风雅之事,但是,它所带给人的痛苦和灾祸,往往不是作者所能预料得到的。忽然,沈周忆起成化末年,太监王書借天子之名,搜刮江东人家世守书画珍宝,以入私囊的往事。有人为了隐藏,和企图保有祖先遗物而家破人亡。也有人宝物被鹰攫之后,废寝忘食,终日吁叹,毫无生趣。好友沈汝融失去家传两百馀年的米友仁“大姚村图”后,仿佛整个换了一个人似的,脸上再也看不出一丝血色和阳光。

沈周曾经向汝融借临过“大姚村图”那种淡墨写出的铁划银钩,满纸淋漓的墨气,加上当代名家以及胜国诸贤如倪云林、王云浦等后人的题咏;丈馀长的画卷,说是“寸纸寸金”并不为过。即使饥荒之年,有人以三十斛米求让,依然无法打动汝融的心意;曾几何时,竟然化为乌有。

沈汝融渴望这位誉满当代,对书画可以寓目不忘的沈周,能为他追摹一卷,略慰其傀对无祖的内疚,及朝思暮想的苦痛。但是,以前临本既不知去向,沈周搜索枯肠,更有一种茫然之感;“大姚村图”中的景象,远不如多少年来对:富春山居图摩娑披赏的印象深刻。尤其元晖自题的三首行书诗,撚断须髯,也难能忆及。沈周真不知如何抚慰好友的心绪;然而,对着案上的两卷:富春山居图,他又如何平伏自己的心绪?

到了事不可解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似乎是归之于“数”。青年时代筮仕的结果,得書之九五;遂绝心隐書,这是数。文林升御史受阻,是数。沈汝融传世之宝遭劫,显然也是数:如此,他这两幅画的得失,何不也委之于数。

“富春山居图”上,多少名士题咏,岁久尽行脱去,而画独存;“岂翁(按指黄公望)在仙之灵而有所护持耶?”他写。

既有仙灵护持,何以他得而复失?沈周不得不从起伏的心潮,混乱思绪中,自我解嘲:

“今节推樊公重购而得,又岂翁择人而阴授之耶?”

接着,他又不能不在跋中推崇樊节推的人品与识见,以证黄公望仙灵“择人而阴授”之言非虚。短短两百三十馀字题跋,对沈周仿佛历经多少个世代和劫数。其中两个“耶”字,均误书成百无聊赖的“聊”字,漏掉一个节推的“推”字,和一个“以画名家”的“以”宇;都在写后重新审阅或樊舜举指出后,加以补正(注七)。究竟年岁催人,神明渐衰,或一时情绪波动所致!不得而知。无疑地,这不能不说是沈周最痛苦矛盾,且永生难忘的立夏日了。

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直经筵程敏政(克勤、篁墩)来到了苏州。像前几次一样,这位皇帝近臣泊舟胥门,然后入城和沈周在古庙中相会。只是,以前多应吴宽、李应祯、文林之邀,登临虎邱、阳山、玄墓一类胜景。夜里随沈周在寺中听经,诗酒唱和,或静观沈周挥笔作画。有时,游扬州前后,也会途经吴下,作数日盘桓,与好友欢聚。但,这次这位长髯飘洒,气宇轩昂,俨如洞府仙人似的天于师,却表情凝重,并带有几分沮丧、倦怠的神色。原来弘治改元入冬前后,北京一带天气,一反常态的淫雨不止;御史王嵩等纷纷上章,以为如此阴阳失调,必与天子近臣有关,理应罢黜,“以塞天变”。更不知以怎样的推论,竟把天时不顺,归咎到了以学问渊博冠于一时的程敏政身上。迫于台论,弘治皇帝不得不勒令这位家住安徽休宁的才子,一代名士致仕,暂避言官的纠缠。

可是风云难测,谁又能保证从此就冬天不雨呢?

沈周清楚记得,十一月八日;大约正是北京连雨时候,苏州西山,也是阴雨连绵。离妻子落葬仅半月之遥,儿子云鸿正督工构筑茔穴的“灰隔”,倾盆大雨,落得远山近岭,一片模糊。正当他寝食无绪,郁郁不乐的时候,有人以米友仁雨景图出示。图中淋漓的水墨,朦胧烟树,似乎愈发触及了沈周的忧烦。乃提笔在纸上信手仿塗,作“西山雨观图”。题诗中,他只能怨天,却不能像王嵩御史那样,随便就找出替罪的羔羊:

“怪是浮云塞此图,雨声飒欲出模糊;老夫正急西山役,泥滑天阴啼鹧鸪。”(注八)

此外,他亲身经历的,景泰五年、成化八年、十七年,就有三次巨灾,江南人民,已经到了相食的惨境;好友史明古记之甚详。这些哀鸿遍野,饥荒连年的岁月,非但未见御史纠弹那些近臣要员,而且有些守令更无视于饥馑荒歉,加意征求,以酷为能。催租索逋,死于守令杖下或惧责自尽的,几乎日有所闻,末闻百官奏劾。何以迭元伊始,正万事待革之际,竟以天雨,迫使天子放逐大臣?百思不解的沈周,只能以诗慰问好友:

一车马出春明,雨中人独行,人从今日去;雨是几时睛?静阁一杯酒,乱闻千树莺,故山堪注易,天意就先生。——送程宫谕因久雨为言者滥及去位(注九)

程敏政久知沈周有竹居所藏古书画,丰盛而珍贵,离苏州也仅五十多里的水程,但这次依然未能如愿往访,就匆匆启碇而去。也许如沈周诗中所说的,他急于回返休宁,读书注易,让心情早日平伏下来。或者,他也该像历代逐臣一般,“闭门思过”——作出一付“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样子;以免授人话柄,使弘治皇帚左右为难。行前,唯有请沈周为他精心绘制山水一幅,供其卧游,以驱遣家居寂寞。

“人从今日去;雨是几时晴?”当沈周温厚中寓有讽刺的诗句,传诵朝野的时候,沈周也从程氏留给他的一些诗稿,和来自京城的传言中,逐渐了解到程敏政去官的真相:

不过一年多以前吧,某些御史,对十八岁,充满理想和革新意愿的弘治皇帚,联名论奏;请朝廷“退奸进贤”,以符民望;程氏正名列当进的贤良之中。接着,他便以直讲东宫时所奠定的君臣感情、了解和信赖,擢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在直经筵的几个月期间,皇帚对这位从皇储时代,就一直以过人的才华、广博的学识及轩昂的气度薰陶与培育他的翰苑名士,真是礼遇深重,称“先生”而不名。

常常,在文华后殿进讲暡尚书暢、暡孟子暢之后,为求知热望和感激之情所鼓舞的皇帝,会使眼色,命中官取出白金或袍、带为赐。有时,以早熟的桃、杏、莲房、枇杷、雪梨之类,民间尚未得尝的鲜珍来慰劳讲官,以示对师道的尊重。

程敏政印象中最深的,也许是弘治元年七月二十日那次。进讲后,不仅得赐织金云雁排袍、金带、乌纱帽和皂靴,皇帝并亲致慰劳:

“先生辛苦。”

程敏政以诗记述那种殊有的荣耀:

“……久幸清班容宦履,渐渐华发点朝簪,经生职分寻常事,消得君王念苦辛。”(注十)

程敏政被巡抚罗绮,以“神童”荐举进京的时候,只有十岁。复辟后的英宗,召见时先命中官赐食。等到读完他应旨而作的“圣节”、“瑞雪”两首诗和一篇经义后,充满笑容的皇帝随即下诏:给廪馔,在翰林院读书。当时大学士李贤,爱重之馀,更以掌珠相许:算来程敏政已在帚都度过了三十多年岁月;然而却以一场大雨,一种莫须有的罪名,被推下纷乱的政治舞台。

归根结底,除被推为贤良,受皇帝礼遇见忌于人之外,恃才傲物和评诗严苛,可能也是程敏政受排挤的主因。

有好长一段时间,沈周的情绪跌落在为好友惋惜和怅惘之中。然而,他却作梦也想不到,这位休宁才子的未来命运,竟会跟他的门生;一个年方弱冠的苏州新秀——唐伯虎牢牢地纠结在一起。只由于他们耀眼的才华,恃才傲物和大而化之的处世方式,形成了千古冤狱。更巧合的是,他们都像彗星一般,同样以五十四五岁的英年,便结束了闪亮的一生,为夜空留下长长一抹黑暗。

注一、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一曫八,水牛出版社。

二、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一一三,水牛出版社。

三、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二四,水牛出版社。

四、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一八九,水牛出版社。

五、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一二,水牛出版社。

六、暡大观录暢页二四曫三。

七、黄公望“春山居图”,现有“无用”、“子明”二卷,均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编入暡元四大家暢册一曫二图。

八、暡石渠宝笈续编暢册五页二七九五。

九、暡石田集暢页三四四。

十、暡明诗纪事暢丙纤卷五页二,中华书局。

同类推荐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地理学家(新课程百科知识)

    地理学家(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外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的传奇故事。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吉鸿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吉鸿昌

    1995年10月18日,河南省扶沟县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吉鸿昌诞辰一百周年大会。这次会议给每位参加会议的官员、专家、学者和亲友等发了一件纪念品。纪念品是一个小小的瓷杯,上书有吉鸿昌烈士的一句名言:“做官即不许发财”,包装上有吉鸿昌将军的遗墨“国魂”二字。受礼者的感慨殊深地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有的说:干第二次革命,还必须牢记干第一次革命时广泛传颂的话:“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吉鸿昌一生表现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气慨。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 莫扎特

    莫扎特

    本书主要以莫扎特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音乐神童、欧洲之旅、天才少年、热血青年、定居首都、英年早逝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仙本为魔

    仙本为魔

    他拥有修仙界万中无一的龙阳之体,但却没有修仙者必有的灵根,他身为陈家猎头之子,却身体孱弱,招人耻笑。遇到了灵界大魔天尊,拜其为师,修出灵根,少年踏上腥风血雨的霸途,震慑天地的大魔之道。吞虚寿,获灵根,被称魔,却做仙。仙本为魔,傲然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惑乱天下:腹黑九小姐

    惑乱天下:腹黑九小姐

    一朝穿越,成楚家体弱多病的废柴九小姐。人皆道楚家九小姐弱柳扶风貌美如花,事实却是不可一世魅惑天下。正当她坑蒙拐骗辅以美色而无往不胜时,谁能告诉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白莲花是怎么回事儿?她微挑眉梢笑问:“你喜欢我?”他狭长的凤眸眯成一个魅惑的弧度:“你说呢。”~~~~~~~~~~~~~~~当一个腹黑碰上另一个更黑的,某九小姐就只能乖乖的举小白旗投降了~~
  • 凤临天下:王妃要逆天

    凤临天下:王妃要逆天

    听说王妃要逆天?嗯!只是上打了隔壁国家的十四皇子,下揍了某国皇帝,惹了某厉害的阁主又将自家国的风云人物给弄傻了而已。?_?而已?于是贴身丫鬟灵儿表示“我家主子有点不正常而已。。。”意外重生,在一个架空,一个陌生的国家,她该何去何从?“我想要的…我自己都忘了自己想要什么了…”
  • 一间古玩店

    一间古玩店

    我毕业后入股了朋友的一家古玩店,店名叫古玩玉石,没想到却走入了一个从不曾想过的人生。
  • 魂武无敌

    魂武无敌

    感应着身体出现的火热状态,苏武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手里的东西握得更紧……“焚晶,天地间最强大的能量结晶,炼化它,就能拥有无比强大的实力。”……苏家少年,身怀最强魂武,踏上武者的征途。这里没有炫丽的魔法,只有一直修炼至巅峰的元力。从边陲分家,到大陆中心,冒险和收获,笑傲天武大陆。高潮迭起的情节,紧凑和热血的故事,情义浩天的征途,尽在《魂武无敌》一人,一技,斗破苍穹宇内,铸造无敌人生。QQ群:273825295
  • 大唐公主出墙记

    大唐公主出墙记

    她勉强找了个好“相公”,以为自此可以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可老天居然让她……她和他可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啊!可他却明知故犯,不仅亲了她,还罔顾她的意愿、违逆天伦……
  • 做个杀手杀杀手

    做个杀手杀杀手

    国安局里,我振臂一呼,千回百应!名门高校,我身怀绝技,风流千载!都市街头,我一身武艺,惩奸除恶!杀手组织,我装备高端,杀人成神!往小了说,我纵横都市;往大了说,我精忠报国!“我绝不能允许有比我更贱的人出现……那你就实在太贱了!”且看王者强势回归,一步步创造自己的时代!精彩尽在《做个杀手杀杀手》!
  • 冰魂奇缘之白骨独

    冰魂奇缘之白骨独

    她叫张辰,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尚潮女,她执着叛逆,坚强独立,钟爱研究历史神话!她善良痴情,一枚龙纹玉戒将她带到了唐朝,她成了魅惑众生的蛇族公主。“小独,回二十一世纪吧,那里才是你的家!”他白皙温厚的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眸中无限深情疼爱。“那大人呢?”她望着他,心中惊诧,亦深深的不安……一朝穿越纵千年,为情执念煎心苦,火郎虽为佳人痴,奈何一心两用之,撕心迷茫绝望际,一影逐渐入心来,他来占据我的眼,你却长在我心底,蓦然回首长相护,真心竟是属金君,神妖奇情天地变,殊途同归天机现,劫后余生天劫至,唯有真命舍真身!
  • 我的双面王子男朋友

    我的双面王子男朋友

    她,憧憬爱情的幼稚女生,但却误打误撞的碰上了校草,他,外表温柔阳光,内在却邪恶的像恶魔,当她遇上他会摩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穿越时空之道法无极

    穿越时空之道法无极

    一个从地球而来的萧炎,一个成年礼开启了他不同的命运,看他怎样经历修道者,道师,道王,道皇,道宗师,道尊,道帝的故事?看他怎么样斗破苍穹,修炼万古大道,掌控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