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1200000015

第15章 薪传

不知从何时起,文徵明开口闭口惯称“我家吴先生”、“我家沈先生”;语气中,不仅亲暱,对吴宽、沈周两位世交长辈和老师,更流露出无比的敬意。学诗、学文之外,文徵明决心跟石田老人学画,则是弘治二年八月间的事。那时,寓居双峨僧舍(按即承天寺,注一)的沈周,正进入了创作的高潮,埋首于“长江万里图”的长卷。

看白发皤皤的石田老人忘情挥洒的神情,凌霄的峭壁、惊涛骇浪、烟云树木、天际间隐约的帆樯……一一从腕底涌现,使文徵明有一种随笔踪墨韵、神游太虚的感觉。祖父和父亲珍藏的画卷,虽然也引起他的兴趣和遐想,唐伯虎作画时那种敏捷的才思,引起他的羨慕;甚至不画画的祝枝山,偶而也会在文后像插图似的涂抹数笔;但从没有像沈周画的那样使他欣悦、赞叹及神往。

他几乎是情不自禁地,向沈周提出学画的愿望;但后者,却以一种慈祥、含蓄的笑意,劝他不要把春青岁月,等闲地投注在绢素笔墨之上:

“此余从来业障;君何用为之!”(注二)

满案满箧的纸张、画债。

拥塞在桥边、柳树下的大小船只,古董掮客、慕名的投靠者,无休无止的纠缠。西湖僧舍不断响起索画者的扣门声;使他连旅途上也得不到片刻安宁。

为思念失去的黄公望杰作而追摹的:富春山居图,自己竟无能保有;使他心头不时揭起隐痛……

也许,这就是沈周所说的“业障”。

祝枝山曾经把他亲自目睹的沈周种种困扰,写成一篇“沈石田先生杂言”(注三),以作为未来画史的见证。最使这位弟子痛心和惋惜的,是沈周假画的充斥:

片缣朝出,午已见副本;有不十日,到处有之,凡十余本者:

作假画者,竟然变本加厉,得寸进尺地要求沈周在伪作上亲笔落款;义愤填膺的祝枝山和友好,有时不得不加以劝谏;但心地宽宏的沈周却以为:

“吾意亦有在耳;庸绘之人,恳请者岂欲为玩适,为知者赏,为子孙之藏邪?不过卖钱使用。吾诗画易事,而有微助于彼,吾何足靳邪!”

沈周虽然以宽厚怜悯的胸襟,把到处流传着的假画,寄望于历史上有巨眼者自行分辨。然而,真鉴博识的人何可多得?假画终不免成为盛名之累;是否也是沈周口中的“业障”?

年方弱冠的文徵明,正为沈周的神采与画境感动而亢奋,一时还领会不到这些隐藏着的困扰;自然也无法接受石田老人那种温和而含蓄的劝阻。久而久之,作老师的也只好尽心尽力加以指授。

他告诉这位年青的爱徒:画法自然是以意匠经营为主,但最后的境界,是气韵生动:前者,可以学,也容易讲解,后者就全靠体会和修养。

比起祝枝山、唐伯虎,或沈周另一位家住常熟的富有弟子孙艾(世节、西川),资质上文徵明属于寓巧于拙,大器晚成型,文学、艺术的表现,处处显得稳重和锻炼的痕迹,缺少一种通达顺畅,风流蕴籍的感觉。

有一次,他在文徵明精心绘制的荊关小幅上题:

“莫把荊关论画法:文章胸次有江山。”文徵明知道,老师的奖许和鼓励背后,期望他在艺术路途上,除了勤于技法、布局、意匠等有形的修习之外,多在开阔心胸和文学陶冶上面下功夫;短短十几个字的题跋,为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五十余年之后,仍旧念念不忘,作为修身立业的准则。

沈周深知,书法上受挫的文徵明,和自己早期习画,可能有着同样的困境;无论画中的笔致、题跋与绘画风格的配合,都难能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调和感。多年来,自己花在山谷老人书体上的心力,已逐渐弥平了两者之间的痕迹。徐有贞、祝颢下世之后,以后起之秀的祝枝山书法成就最高;但气性上,两位爱徒有着难以逾越的差异,枝山对征明书法的影响,不一定能有太大的助益。终于,他想到了南京尚宝司卿李应祯。

“三月沈公已有孙,九月李公亦有子。”是祝枝山为沈周、李应祯所作颂歌“喜哉行”(注四)的首句。

继“石田记”之后,这是另一篇为沈周喜悦赞赏的妙文。他形容六十三岁得孙的沈老师和五十九岁始得子的岳丈是:“陇西东阳见复始,厚积迟发惟天理。霜余木果甘而硕,茯苓神力系松齿。”颂德祝祷之外,并劝二老“人生有后乐莫乐”;从此不妨多近美酒佳肴,少为世事操劳,以度安闲恬淡的岁月;惟有表现天地灵秀的诗篇、书画,不可中辍。

三月十日,绘制“长江万里图”的前四五个月,沈周一年一度的在葑门西北东禅寺中赏玩牡丹。忽然有人驾舟来报,云鸿再度生下一子。得孙之喜不仅冲淡了沈周客中寂寞,想来对地下老妻也是很大的安慰。当下提笔在盛放的牡丹栏边,作七古一首。比起多年前一面聆听隔室新诞孙儿的啼声,一面在灯花下写信给亲友,别是一种情境。

由于得孙后的心情不同,这年中秋他在双峨僧楼为友人书写传诵一时的“八月十四夜赏月诗”(按,六十岁作)时,有意无意间节去了“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注五)一段过份悲凉感伤的诗句。

在太学时代的李应祯,就以善书、博学、熟知掌故闻名于世。当权势炙手可热,多少士大夫争相交结攀附的中贵人牛玉,闻名前往太学看他的时候,李应祯却远远地避开,不屑与之相见。

成化初,李氏官拜中书舍人。为了皇帝赐燕百官时,礼部大臣未按常规;竟将中书舍人席次安排在给事中和御史之下,李应祯一再上章,毫不畏避地指斥大臣昧于礼法。

为了拒写佛经,上章极论让朝廷命官书写佛经的不当,触怒成化皇帝,结果饱受廷杖的摧残……

弘治改元之后,南北两京乃至民间,到处盛传着这位风骨嶙峋的书家不畏权势,违命抗旨的故事。

然而,赞扬他的节操,钦佩他的真知灼见之余,无论上司或同僚,又不免带有几分忌惮地对他敬而远之。是以成化十四年调职南都之后,虽然几度升迁,不过一些闲职,更难有所作为。任官已二十年,时而赴人之急,李应祯自己却落得既无田产,又无居宅;其生活的潦倒不难想见。只有金石刻版、名贤画像、古老的书画和汗牛充栋的书卷,成为他精神上的财富。

“……伏望阁下亲之,信之,保全之,扶持之;以为国家受惜人才。”(注六)成化二十二年,少保王恕致仕之前,史明古曾上书力荐,请重用李氏。但,未几王恕被诬去职,李应祯则潦倒如故。

长子李系早卒,二女均嫁,因此多少年来,李应祯心境像失去长孙的沈周一样,始终蒙着一层暗影,感受那无可言喻的空虚。一旦宿愿得偿,喜获麟儿;沈周想像着李应祯在婴儿宏亮的啼哭声中,吟诵长婿祝枝山善颂善祷的“喜哉行”的愉悦。性情严毅,书风劲健的他,倘若再增添一位沉稳、深富书画潜力的文徵明为弟子,岂非双喜临门,成了更深一层的慰藉?

弘治元年九月的一场大火,史明古不但房屋全毁,历年珍藏着的书卷和字、画,也付诸一炬。一目失明后,又惨遭回禄,壮游之兴,自然减淡。在极度艰难中,和长他三岁的老妾萧兰征,儿子永锡:永龄,胼手胝足,重建家园。

家居寂寞的沈周,无法像往日那样和史明古往复唱酬:在苏州古庙中,相对而坐,边饮边研讨书中疑义;有时,相访途中,却在娄江相遇,于是并舟缓驶,在牧笛声中,据舷吟咏。也不能在爱婿永龄陪伴下,登虞山,游剑门,驻足拂水崖畔,看满天飞溅的珠玉。

记得成化二十年四月,翁婿偕游虞山至道观。在史永龄前前后后的扶持下,沈周心中,别有一种乐趣。遗憾的是亲翁史明古未能同游。回到有竹居,他画了幅丈二长卷“虞山古桧图”,供这位姻亲卧游;沈周不知此画可能逃过火劫?

成化末年腊月三日,岑寂中与东床快婿相对夜坐。溪楼外面涛声雨势,雨相呼应。草阁中灯光摇曳,与溪树远峰,掩映成趣。沈周画兴忽发,抽笔点染之际,由于空气潮湿,墨色浑化无迹,云烟飘渺,林木迷蒙;整个画面仿佛自然泼洒而成,使他愈加体会到漫山风雨烟树,挥笔捕捉灵思时的胸襟和气象。沈周在这幅赠史永龄的“雨意图”中题:

“雨中作画借湿润,灯下写诗消夜长,明日开门春水阔,平湖归去自鸣榔。”(注七)

在妻子去世,他所钟爱的三婿史永龄,亲翁史明古为生活、家务所累的时日里,常熟弟子孙艾;又老又禿的书家陈瑄(廷璧),和嗜画如命,对他需索无已的朱存理,填补了他生活的空虚。

写生画风颇有钱选(舜举)意趣的孙艾,是沈周弟子中少有的富家子弟。他的慷慨好客,作事魄力雄浑,也为沈周所仅见。

“开门延万里下羁之客,赤手凿千仞未辟之山;平生知己,东湖(钱士弘)、石田。”沈周八十三岁那年,为这位高足画了一幅小像;从时人邓文度的“西川像赞”中,不仅可以看出孙艾的气度,更可以看出师生间的情谊。

孙艾为沈周写真,则是弘治三年五月间的事。绿阴中,秀目丰颊的石田老人,穿着一身紫袍,仿佛在对景微吟。红润的脸色,衬托着一缕随风飘动的白须;似乎只能用“神仙中人也”来加以形容。这幅生动传神的画像,连三岁小童都可以一眼认出图中的人物。题跋更多一时名笔。沈周自己对这六十四岁的影像,也珍视异常;所题诗句有:

“绿阴如水微吟处,紫袷含风半暖时。”诗后,沈周更进一步显示出那浓厚的师生之情:

“世节以余有一日之长,不鄙不学,或相问难。又过于爱,为陋容于此纸;尚期永藏之,百年后,犹屋梁落月耳。”(注八)沈周晚年,频游庐山;虽然不像苏州那样每月必去,但一年当中,也总有一二次之多。去则多与孙艾、顾应和、桑民奇互相唱和。孙艾往往为东道主人,以其庞大的家财,尽力供奉老师,使他有一个舒适无比的吟诗作画的环境。

陈廷璧这位年长沈周十二三岁的书法家,又穷又老;却像他的号“梅雪翁”一样,有着安贫乐道的情操。他不画画,但对画的了解和鉴赏,连沈周也不得不加以称道;他深信书法和画法一脉相通。沈陈二老,更有着同样的风趣;沈周那传诵一时的“戏陈廷璧角巾落水”诗,陈廷璧自己也时加吟咏。他极爱沈周的绘画,索求的方式,却和朱存理大异其趣。常常,这位七十六七岁的老人,穿着儿童般又短又破的衣裳,捧着他的八分书和小篆,向沈周换画。一旦沈周首肯,为他挥写一幅花卉或山水小景,会高兴得不管画纸干湿,也等不得题诗用印,卷起来便疾走如飞而去。

一个风雪之晨,冻得沈周十指,像蛰虫一般伸展不开。陈廷璧却突然而至:

“趁此梅清雪淡天为容,传神正须及此际。”不仅要画,且指定要画梅、画雪、画大雪飘飞,北风怒号中的“梅雪翁”像。尤其令沈周怪异的,是画上一定要题诗——题上长长的古诗。沈周无法确知,他是想用以表现他那种清高超逸,不畏酷寒的梅雪精神,传为后世的典范;还是唯恐在风雪中冻饿而死,想为亲友留下一抹可资纪念的遗容。但首要的是加填松枝,吹旺炉火,烘暖僵硬十指和冰冻了的石砚。

梅花怒放,雪片纷飞,奇寒彻骨的香径上,幅巾策杖的老者,独自徘徊:沈周一面构想布局,并在脑海中琢磨着一首既风趣,又能表现出亲密的友情,和此老气性的“梅雪图戏陈廷璧”诗篇(注九)。

年近知命,近视越来越严重的朱存理,以静态、动态双管齐下的方法,猎取知识和友情。

从弘治二年夏天起,他便在门前松下,摆设一张桌子,几只竹凳。桌上摊着墨砚和纸笔,松边另设茶具。客过时,啜茗清谈,总不离品砚、借书和鉴赏书画一类的话题。客去之后,他再吮笔醮墨,记录所得,名之为暡松下清言暢。

经常过客中,有远自阊门一带的杨循吉、都穆、祝枝山、史引之、吴次明……来自东西邻舍的少不了朱尧民。晚一辈的如唐伯虎、文徵明自不待言;是属静的一面。至于动的,大约也是这数年之内的事,在好友的劝募、资助下,他建了一艘木船,名为“野航”—野人之航,似乎也是漫无目的之航。

“野航谁谓小,恰受野人身,载我欲何向,五湖烟水滨。”——野航(注十)

王鏊不仅为他撰写“募造野航跋”一篇,更以一首五言绝句,抒写出对野航号的亲身体验。然而对“野航”体验最深的,却莫若杨循吉。

餐具、卧具之外,舟中满载他所收藏的古书、字、画和石砚,堆叠着他四处抄录来的手本。因此,除了浏览两岸风光,更可左右逢源,沉醉在书香墨海中。既然行无定向,它可以不计时日,随便停泊在洲渚、岸苇之间,举杯邀月,或是品茗听笛。野花野鸟环绕左右,钓艇、渔舟悄然地来去。比起求官、应试时的在舟中一住月余,昼不得伸腿,夜不得展足,辗转难寐,思之作呕的旅程,杨循吉觉得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他乐而忘归地感叹:

“今登于是航也,神和意畅,不知其乐之至是也……”(注十一)同时,也愈发坚定了这位“颠王事”的隐志:

“吾盖深思而得之,较然知富贵之多忧,而贫贱之易悦也;而使吾忽将忘世而逃乎山水之中焉。”

有了轻快、舒适的“野航”后,朱存理便可以随时沿江而下,航向五十里外的有竹庄去。

先是弘治三年六月,盛暑之中,两人日夕相对。他那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度,加上适当的奉承;沈周似乎也乐于被他敲诈,一次为他画了十幅山水。其中第三幅题:

“满地纶竿处处缘,两人同业不同船,江风江浪无凭准,相并相依是偶然。”(注十二)沈朱两人虽然也是同业不同船,但是他们的相并相依,可并非出于偶然;大有斩获的朱存理,不出半个月的工夫,就再度扬帆北上,蒞临有竹庄的避暑溪楼。这次胃口更大,带着好大一卷茧纸,希望得到讨索已久的,仿倪云林墨法的溪山长卷。由于时在七夕,陶醉于含饴弄孙之乐的沈周,雅不愿意扫远客之兴,只好以诗来安抚这位贪得无厌的旧日同门:

“随时逐节且追欢,酒满山尊瓜满盘。一种钝根谁乞巧,两肩诗骨自担酸。奈多白发笼无帽,有好黄金买亦官。膝上抱孙天遣慰,不知星汉夜阑干。”(注十三)那知,朱存理素画的意志坚定,索画的耐心也可圈可点,节日的欢乐,满桌的美酒和果鲜,无法使其忘怀此来的初衷。

第二日,两人同舟航向苏州,朱存理再次出纸苦苦相逼,沈周才后侮不该误上贼船。好在江南仍是暑闷正浓,无以排遣,沈周也就不再坚拒,在轻风细浪拂拭着的“野航”上,提笔挥洒起来。不知不觉间,已是涂得满纸满卷;虽是摹仿云林墨法,却仍旧不离石田本色。然而,朱存理倒也心足意满地说:

“谓为云林亦得,谓为沈周亦得,皆不必计较,在寄兴而已。”(注十四)

弘治三年,文徵明到滁州省父。至于他如愿跟李应祯学书,则是次年春天的事;为时也只有短短两个月而己。

由南京尚宝司卿升任太仆寺少卿的李应祯,也许因为有好友文林为伴,诗酒唱和,心情也好像江南的春景,豁然开朗起来。忽然一天,他把目光投射在年方弱冠的后生文徵明身上。多少人谈过文林仲子幼年的鲁钝;在众人对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却奇迹般的开了窍,成了吴宽、沈周的得意门生。尽管在县学中,并无太好的成绩表现,甚至为书法拙劣,被置于三等,但他一直是老友文林口中大器晚成的“白眉”。自从迁进太仆寺官舍之后,他就注意到那年轻秀才对他的恭谨,诸多琐事,也自动地承担。当李应祯以三个指尖搦管,悬腕疾书的时候,文徵明看得更加出神,脸上流露出无比的钦敬。有时,李应祯会谈论一些书法理论,书家的修养、风骨,和一些掌故给左右围观的后生们;不过对文徵明并未加以特别的指点。

那天,文徵明正埋头书写“魏府君碑”,无论执笔、运腕的方式,间架、起落: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受到这位父执书家的影响。眉宇间更流露出一种诚敬,一种蕴蓄着的灵智和刚毅。他有着和祝枝山锋芒毕露,玩世不恭全然不同的性格。他的领悟力也许会慢些,但他的执着,使人可以断言,是块可造之材。一向严厉、刚直,对后生少假以辞色的李应祯,竟为之感动起来:

“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矣;子其及目力壮时为之。”(注十五)

在得子与暗庆书学得传的双重喜悦中,李应祯倾囊相授,为文徵明讲授书法要诀数百言之多。更把凝思、吮毫、濡墨各种基本功夫,一面讲解,一面示范给文徵明看。至于字的起落、转换、大小、向背、长短、疎密、高下、疾徐……各种法度,文徵明以前固然曾听人谈论,书中也常有论及,但一直无法心领神会。李应祯的书诀,虽同样得自古法;然无论小楷、行、草和篆籀,均有其别出心裁之处,所以能独步一时,称为有明以来的第一人。一代宗师的悉心指授,文徵明手抄:心识,不眠不休的习练,薪火相传的节奏,顺畅而轻快,一如雨后的溪流。

文徵明家藏苏东坡“楚颂帖”石拓一本,心中极为喜爱;从李老师的珍藏中,更得见此帖真迹。东坡书一向有“墨猪”之讥;甚至在徽宗面前自称“臣字为墨猪”。但此一真迹中苏氏却一反积习,以淡墨书写;弄笔草草,愈发显得烂漫天真。一次,李应祯批阅文徵明书法,发现字迹中带有苏学士的笔意,不由得声色俱厉地呵斥他这心目中的传人:

“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注十六)

经此当头棒喝之后,文徵明突然领悟张融所说的:“不恨臣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臣法。”老师所授笔诀和古法,不过引导入门,并逐渐启发个人的潜能和气秉;并非一成不变,随人脚踵。于是这位青年秀才,在学书历程上,有了新的领会:

“自书学不讲,流习成弊:聪达者,病于新巧;笃古者,泥于规模。”此后学书,极力避免这些弊病,以稳健的步伐,不标新立异,更戒规行矩步,泥古不化。同时,文徵明在“我家吴先生”、“我家沈先生”口头禅之外,又加上了“我家李先生”。

注一、按暡苏州府志暢寺观志一页十,“承天寺”又名“承天能仁禅寺”,在阊门内皐桥之东。寺前有二土阜,故又称“双峨寺”。时人诗文中,更有“双娥”、“双蛾”不同写法。

二、暡文入画粹编暢册四图五五“文沈合璧图”跋。

三、暡祝氏诗文集暢页二二八。

四、暡祝氏诗文集暢页一曫三。

五、暡吴派画九十年展暢页二三八。

六、暡史西邨集暢卷五页二五。

七、暡故宫藏画精选暢页一九二,读者文摘版。

八、暡石田集暢页八八六。

九、暡石田集暢页二九二。

十、暡震泽集暢卷七页五,四库珍本。

十一、暡野航附录暢页五,“杨南峰野航记”,四库珍本。

十二、暡故宫书画录暢卷六页三八。

十三、暡石渠宝笈暢页三八七。

十四、原题末句为:“在寄兴云尔”。

十五、暡甫田集暢页四八二“跋李少卿帖”。

十六、暡甫田集暢页四八三—四“又跋李少卿帖”、“跋东坡楚颂帖真迹”。

同类推荐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你在,世界就在——林徽因诗传

    你在,世界就在——林徽因诗传

    浪漫古典型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林微因卷。此卷写了一个世人心中有才又有貌并收获完美爱情与婚姻的女子。带我们细味一代才女的文字缠绵,品读文字深处的落寞传奇。爱情、亲情、友情的种种交集,邂逅、相遇、错过的种种选择,构织了一段锦般繁华瑰丽却终归于平淡的人生传奇。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福特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福特白手起家,用内燃机尝试制造了内燃机车,并且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百姓用的T型车。福特从一个打工崽到把汽车工业推到顶峰,在成长过程中,福特也像一个平常人一样经历过失败、沮丧等种种不可避免的挫折,福特的成功不是运气,与他做人的思路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福特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丰臣秀吉套装

    丰臣秀吉套装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超级炼气士

    超级炼气士

    特别组织的高手,拥有终极杀人技能;超级美女,拥有无敌催眠术;古玩名人,一眼玩尽天下收藏,而这些,穆统范只需要,吞噬!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我就能够吞噬,你的技能,全部都是我的!
  • 傲娇竹马:唯爱萌萌小青梅

    傲娇竹马:唯爱萌萌小青梅

    6岁那年因为不小心亲了洛白曦,从此夜西辰身边多了一团小肉肉。然而愈发璀璨的小白曦夜西辰表示控制不住了!
  •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主要讲述了:遵义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投了赞成票。会后,陈云受到毛泽东的委派赴上海恢复党组织,并赴苏联取得同共产国际的联系;在苏联,陈云假托被俘的国民党军医撰写《随军西行见闻录》,最早客观、公正宣传毛泽东,宣传红军长征。陈云敢断家务事,明确表示不同意毛泽东和江青草率结婚;经过慎重考虑,陈云和于若木结为夫妻,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高饶阴谋篡权时,陈云主动揭发;事件处理时,毛泽东提议搬陈云作救兵;事件处理后,陈云强调: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毛泽东逝世后,陈云提出要客观公允地评价毛泽东一生中的是非功过,尤其是对其晚年的失误,要作出公允而又科学的评价。
  • A Millionaire of Rough-and-Ready

    A Millionaire of Rough-and-Re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王之平凡之路

    网王之平凡之路

    【网王封笔之作】【少女蜕变史】那本破旧的本子终于被她发现,上面的字迹很是潦草,可是她却视如珍宝。我爱你,即使你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那就由我当你的眼睛,牵着你的手,回家。/越前龙马[虐心大作][我爱你时,你不知道我;我不爱你时,你忘记我;我爱你时,在一起过;我们约定之时,你离开我——究竟怎样我们能在一起?](文文很少涉及网球情节,不喜勿看。)
  • 铁甲轰鸣

    铁甲轰鸣

    这是什么?一个可以升级的系统?可为什么没有说明书?自己摸索?你玩儿我吧?一个得到了一套可以升级的军事系统的年轻人,以后路就应该怎么走?
  • 萝莉娇妻宣BOSS

    萝莉娇妻宣BOSS

    “老公......我饿......"她拽着他的衣服,”好好好,我带你去吃东西。“他服了这个惹人喜欢的小妖精抱着她去楼下,”嘻嘻,就造老公最最最好了。“她满足的躺在他的怀抱里,告诉全世界,他,他,素她的,谁都抢不走。他,一个高冷大BOSS。她,一个可爱小萝莉。最萌身高差,最帅最萌的组合,不错。他爱着她,她爱着他,谁都抢不走,谁都分不开,他们在相爱。
  • 德诺大陆之乱世之臣

    德诺大陆之乱世之臣

    在德诺大陆东面有着秦齐魏三国西面又有着马其顿和拜占庭。东西两种文明在不停的交战的同时内部也在不停的纷争中,而姜云作为一个混迹市井的小屁孩不仅认识了大将军,神秘医生,和富家子弟竟然还和穿越者混到一块去了..........
  • 法神的飞刀

    法神的飞刀

    一代奇葩景辉同学,爽歪歪进入游戏玩法师,你说法师只会拿法杖?错了!他还可以玩飞刀,货真价实的小李飞刀!这里有宿舍F4非人般的思维,有捧腹大笑的人才,有为了成神不言弃的信念,更有不再改变的纯真。天才和庸才只有一线之隔。你说行不行?我看行!蓝猫都说它行!那么,奥特曼给了我勇气,小怪兽带给我自信,此刻我与你同在,这就是我的书,我叫2弦,我为我自己代言。=======================================================================PS:满地打滚求推求收求点击
  • 无尽虐杀

    无尽虐杀

    墨瑟复活,陨石降临,纽约再临危机,海勒与墨瑟,谁才是地球最强者,虐杀无尽,王者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