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1300000031

第31章 附录&后记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书云:以羽领徐州。而身还小沛。

译文:关羽字云长,原来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逃亡到涿郡。刘备在家乡聚众起兵,关羽和张飞负责保护他。刘备担任平原国相的时候,任命关羽和张飞为别部司马,统领士卒。刘备与两个人同睡一张床,情同兄弟。在人数众多的场合,整天站立在刘备身旁,跟随刘备周旋应酬,不避艰险。(裴松之注:《蜀记》上说,曹操与刘备将吕布包围在下邳,关羽向曹操请求,吕布派部将秦宜禄外出求救,恳请娶秦宜禄留在城中的妻子,曹操应允了。邻近城破的时候,又屡次向曹操请求。曹操怀疑秦宜禄的妻子一定是绝色佳人,就抢先派人将她接来一看,于是留在了自己身边,关羽为此心中不平。这与《魏氏春秋》的说法无异。)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之后,派关羽驻守下邳城,代理太守之职,(裴松之注:《魏书》上说,以关羽领徐州牧。)而自己回到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傅子曰: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臣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译文: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擒获关羽,班师回朝,拜关羽为偏将军,给予崇高的礼遇。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驻扎在白马(河南滑县)的东郡太守刘延,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望见颜良的帅旗和车盖,催马上前,在千军万马中刺杀了颜良,砍下他的脑袋返回,袁绍的众将没有人能阻拦他,白马之围就这样解除了。曹操当即上表拜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初,曹操钦佩关羽的为人,但观察他的心思,好像没有久留之意,就对张辽说:“你试着问问他的想法。”于是,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说:“我深知曹公待我恩重如山,但我受刘将军的大恩,发誓同生共死,不可以背弃誓言。最终我是不会留下来的,但我要立功报效曹公后再离开。”张辽把关羽的话汇报给曹操,曹操认为关羽非常忠义。(裴松之注:傅子说,张辽想把关羽的话汇报给曹操,又担心曹操杀了关羽,不汇报,又不符合侍奉君主的道义,于是叹息着说:“曹公,君父;关羽,兄弟。”便把关羽的话汇报给曹操了。曹操说:“侍奉君主,不忘本,世上少有的义士啊!你猜他何时会离开?”张辽说:“关羽受您的大恩,一定会立功报效您之后才离去。”)等关羽杀了颜良,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重重地赏赐他。关羽把他的赏赐都封存起来还给他,留书一封告辞,投奔在袁绍阵营中的刘备去了。曹操的左右想去追赶,曹操说:“各为其主,不要追了。”(裴松之注:臣松之认为,曹操知道关羽不会留在自己身边,由衷赞赏他的心志;关羽离开不派人去追赶,成全他的大义,一个人如果没有王霸的度量,能做到这一步吗?这实在是曹公的美德啊!)

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蜀记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臣松之以为备后与董承等结谋,但事泄不克谐耳,若为国家惜曹公,其如此言何!羽若果有此劝而备不肯从者,将以曹公腹心亲戚,实繁有徒,事不宿构,非造次所行;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乎!既往之事,故讬为雅言耳。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译文:关羽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去世后,曹操平定荆州,刘备准备从樊城南渡长江,另外派关羽带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追到当阳长坂坡,刘备从小路逃亡汉津,正好和关羽带领的船队相遇,一起到了夏口。(裴松之注:《蜀记》上说,当初,刘备在许都的时候,与曹操一起射猎。射猎的过程中,众人走散,关羽劝刘备杀曹操,刘备不同意。等到了夏口,飘荡在江洲上,关羽气愤地说:“以前射猎的时候,如果听了我的话,就不会有今日的困扰了!”刘备说:“就是现在,我也是为国家爱惜曹操这个人才啊!如果他能重振朝纲,又怎么知道这不是一种福气呢?”臣松之认为,刘备后来与董承等人密谋诛曹,但事情泄露,没有成功,如果是为国家爱惜曹操这个人才,这么做就是言不由衷了!关羽如果是真的劝过刘备而刘备不同意,是因为曹操的心腹亲友众多,没有经过精心准备,贸然行刺,是不行的;虽然可能杀了曹操,但自身也无法幸免,出于这种考虑而没有行动,哪有爱惜人才一说呢!都是过去的事情,找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孙权派兵帮助刘备抗拒曹操,曹操领军撤回。刘备占据了荆州江南诸郡,拜封有功之臣,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扎在江北。刘备西定益州,授权关羽总督荆州各种事务。关羽听说马超投降刘备,不是自己熟悉的人,就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的人才可以与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争强好胜,不愿屈居人下,就回信说:“孟起(马超字孟起)文武双全,雄武过人,当今世上的豪杰,是英布、彭越一类的人物,应该能与张益德并驾齐驱,但还赶不上你美髯公关羽人才出众、卓尔不群啊!”关羽的胡须美,所以诸葛亮称之为美髯公。关羽读信后非常高兴,还让宾客们传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译文:关羽曾经被流箭射中,贯穿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了,但每到阴雨天的时候,臂骨经常疼痛,医生说:“箭簇上有毒,毒渗入了骨头里,需要割开手臂,刮骨疗毒,然后这个病患就可以治愈了。”关羽当即伸出手臂,让医生割开。当时,关羽正宴请诸将,臂血淋漓,盘子都盛满了,而关羽割肉下酒,谈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于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臣松之以为荆、吴虽外睦,而内相猜防,故权之袭羽,潜师密发。按吕蒙传云:“伏精兵于舳舻之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以此言之,羽不求助于权,权必不语羽当往也。若许相援助,何故匿其形迹乎?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蜀记曰: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臣松之按吴书: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吴历曰: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

译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这年,关羽率兵围攻镇守樊城的曹仁。秋季,天降大雨,汉水泛滥,于禁统率的前来支援曹仁的七支军队都被洪水淹没。于禁投降关羽,关羽又斩了将军庞德。梁(河南汝州)、郏(河南郏县)、陆浑(河南嵩县东北)等地有豪强接受关羽的印绶、封号,成为关羽的同党,关羽的威名震动中原。曹操提议迁移国都,回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蒋济则认为,关羽得志,孙权一定不高兴。可以派人劝孙权从背后偷袭关羽,承诺割让江南的土地给孙权,那么樊城之围就自解了。曹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此前,孙权派使者为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孙权的使者,孙权大怒。(裴松之注:《典略》上说,关羽围攻樊城,孙权派遣使者,请求助攻,他一边命令军队不要快速前进,一边派遣主簿向关羽通报消息。关羽对孙权行动迟缓非常愤怒,自己又俘虏了于禁等人,于是骂道:“小畜生竟然敢这样,如果攻破樊城,我难道不能掉头灭了你!”孙权听说后,知道关羽藐视自己,写了一封亲笔信,假装向关羽谢罪,还承诺说自己亲自带兵助战。臣裴松之认为,荆州和孙吴方面虽然表面上和睦,但暗地里相互猜疑、防备,所以孙权偷袭关羽,是秘密出兵。根据《吕蒙传》的说法,埋伏精兵于船中,让人身着白衣摇橹,穿的是商贾的服饰。以此推论,关羽不向孙权求助,孙权一定不会主动对关羽说要出兵助战。如果承诺派援兵,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呢?)另外,南郡太守糜芳镇守江陵,将军士仁驻扎公安,一直不满关羽轻视自己;关羽出兵,糜芳、士仁负责供给军需,不愿全力支持关羽,关羽扬言:“回去要处罚他们”,糜芳和士仁都惶惶不安。于是,孙权暗地里诱降糜芳、士仁,糜芳、士仁派人迎接孙权。而曹操则派遣徐晃援救曹仁,(裴松之注:《蜀记》上说,关羽与徐晃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在阵前隔着一定距离说话,只聊自己的经历,不谈及战事。过了一会儿,徐晃下马发布命令,“取得关羽的首级,赏金千斤”。关羽惊恐地对徐晃说:“大哥,这是什么话?”徐晃说:“这是国事!”)关羽无法取胜,带领军队撤回。孙权已经占据了江陵,把关羽及其将士的妻子儿女全部俘虏了,关羽的军队溃散。孙权派将领迎击关羽,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斩于临沮县境内。(裴松之注:《蜀记》上说,孙权派遣将军攻击关羽,擒获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孙权想留下关羽来对抗刘备、曹操,手下人说:“狼崽子是不可以养活的,以后一定会成为祸害。曹操当初不马上杀掉关羽,自取其祸,最后到了要商议迁都的地步。现在怎么能留他的性命?”孙权于是斩了关羽。臣裴松之按查《吴书》,孙庆安派遣将军潘璋在关羽逃跑的路上截击,抓到关羽后就地斩首,而且临沮距离江陵三百里,怎么会不马上杀掉关羽,还传信到江陵,孙权和臣属们一起商议关羽的生死呢?又说“孙权想留着关羽来对抗刘备、曹操”,这是不可能的,智者是不会这么说的。《吴历》上说,孙权把关羽的人头送给曹操,以诸侯的礼制安葬了关羽的尸体。)

追谥羽曰壮缪侯。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译文:关羽死后被追封为壮缪侯。(裴松之注:《蜀记》上说,关羽出兵围攻樊城之初,梦到猪啃自己的脚,对儿子关平说:“我现在老了,可能回不来了。”《江表传》上说,关羽喜欢读《春秋左传》,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子关兴承袭其爵位。关兴字安国,很小的时候就有美名,丞相诸葛亮对他非常器重,认为他异于常人。二十岁担任侍中、中监军,几年后早逝。儿子关统继承,娶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去世后没有子嗣,由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爵位。(裴松之注:《蜀记》上说,庞德的儿子庞会随钟会、邓艾讨伐蜀汉,蜀汉破灭后,关氏被灭门。)

后记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对我启发和帮助最大的是田福生老师所著的《关羽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史料丰富、考据严密、观点独到。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作者的看法与田福生老师不尽相同,但书中演绎的关羽一生的基本线索,得益于《关羽传》的考证和梳理。

对于刘备和诸葛亮在关羽失荆州、兵败身死问题上的责任,田福生老师也隐晦地指出了——孟达攻杀诸葛亮的大姐夫、曹魏房陵太守蒯祺,遭到诸葛亮的报复,是孟达后来拒绝出兵支援关羽并投降曹魏、导致关羽败亡的原因之一(第295~296页);孙权趁关羽北伐之机,举全国之力袭取荆州,面对昔日盟友的背叛和荆州危急的形势,“而刘备当时没有任何动作,恰是件不可理喻的事情”(第317页)。这与本书的观点是暗合的。

本书的创作和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领导的支持,感谢刘峰编辑和曹译丹编辑的细致编校。姚尧与陈涛涛两位友人给予的启发和建议,已经成为了本书的一部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本书就是我们团队智慧的结晶。

磨剑

同类推荐
  • City Woman④:三生不幸遇见你

    City Woman④:三生不幸遇见你

    笨笨笨!她真是宇宙无敌第一大白痴!以整她为乐的恶魔回国,不快逃到天涯海角,反而还傻傻的自投罗网让他逮个正着!他用天使脸孔、骗死人不偿命的微笑迷惑世人。只有她看清他隐藏在假面具下邪恶的心。甜蜜初恋被他破坏,还把她贬得一文不值。这回他更过分,干脆直接将她推入婚姻坟墓……嫁给这个大坏蛋,她的人生更是黑暗无光。度个蜜月却遇上飞机失事而流落荒岛,好不容易重返文明世界又受到炸弹威胁。唉!她就知道遇上他真是三生不幸啊……
  • 凶镇

    凶镇

    温馨、和谐的小屋里,正在上演一场热闹非凡的圣诞派对,突然,一个女人酒后中毒身亡……这个女人到底是谁?为何遭人暗杀?谁会在酒中下毒?谁能确定喝酒之人就是被杀的目标?几十杯酒,凶手如何知道谁会拿起有毒的那杯……
  • 寒流

    寒流

    这个小说有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那种味道,一个不名誉的儿子死了,父亲去接他回家。但他对儿子的死却无动于衷。儿子的死因像《罗生门》那样众说纷纭。没几天,父亲也死了。那种爱,那种痛,说不清。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丝丝心动

    丝丝心动

    谁说神仙就一定不食烟火,清心寡欲,温柔贤良,三从四德?偏偏我就寂寞芳心,情丝未尽怎么咩?!他们都说穿越下凡必有后福,像本宫这种绝色美姬小奇葩肯定能福上加福。所以,我立志要在人类的世界腐败一下,可是命运像剥洋葱般,一片一片剥下去。总有一片让人流泪。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斗转星移

    秦时明月之斗转星移

    曲终人散,伤心人懂。叹过尽帆,凡生怎般。柔情似水,婉转低回,不绝于耳。盛夏枝头,于堤岸旁,垂柳送情。峨眉轻敛,袖舞岁月。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今昔永别,几度流连,花事渐远。过眼云烟,温柔时光,沉醉流年。
  • 专情校草的蜜宠甜心

    专情校草的蜜宠甜心

    蓝悠悠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美丽素雅的樱花树下,年迈的安浩宇静静地牵着老伴顾朵朵的手,笑着说:“也是在这样美丽祥和的景色中,你把给柯俊熙的情书递给了我。当时,你知道我的心情么?”(先虐后宠)
  • 再婚女子

    再婚女子

    她们是三个正值花样盛年的女性,性格迥异、命运多舛,经受了人生不同的际遇和磨练。她们曾经因为少不经事,因为单纯痴迷,因为骄纵霸道,结束了第一次婚姻。离异后,她们有的很快找到了新的归宿,有的找了比自己年长的大老公。有的找了比自己小10岁的小帅哥。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

    【正文完】他有爹?当然有啦,他爹是琉璃国的祸害?当然啦,他爹就是个混蛋嘛!他爹曾经想把他打死在娘胎里?他知道的啦,娘都说了,妖孽的思维和正常人不一样,咱们要理解。哈?他爹满城满世界的找人他和娘?吼,找得正好,他早想和妖孽爹地过过招~
  • 人生65个致命的谬误

    人生65个致命的谬误

    给懦弱者带来勇气,给困惑者指点迷津,给聪明者提示警醒,给愚昧者带来智慧。认识了人生的谬误,就可以减少奋斗的坎坷;删除了思想的谬误,就可以洗涤心灵的迷茫。廉者常乐无求,是真理决定你光明的一生!贪者常虞不足,是谬误让你一生受尽烦恼。
  • 红妆错

    红妆错

    豆蔻之年,樱花树下,他许她十里红妆,说要让她穿上他送的凤冠霞帔风光进门。多年后,她穿上了那件嫁衣,却是他送给她与别人的新婚贺礼……一句承诺,一生纠缠;一眼相望,一生寻觅!回首看走过的路,错的,究竟是时光,还是那懵懂的年少情怀?
  • 小故事大财富全集

    小故事大财富全集

    可谓是小中见大,亮点多多,定会让你受益匪浅;让我们共同打开虚掩的财富之门,创造财富神话吧。别轻言放弃机会,因为人生中大多数成功,都是来自于“机会”。不要忽视身边的每一个小故事,因为每一个故事里部蕴藏着一个小小的智慧,拥有了这些小智慧,就会慢慢地积累更多的经验和阅历,总有一天,这些小故事会给你带来大财富。
  • 仙起源灭

    仙起源灭

    他生与村落,因辱字离村寻仙求道,当得知白驹过隙,繁华异老,为心爱之人,斗苍天,求不死。
  • 栀虞

    栀虞

    《栀虞》暗夜里,墙角的血色栀子花正在悄然开放。它开的娇艳欲滴,她笑的貌美如花。那株栀子花,是用血灌溉的,是用心培育的。但那颗心,却已因为那株花,而不再跳动。那株花可怕,那个人,更可怕。有一天,那株栀子花,枯萎了。轻轻,掉落的栀子花。你是否,闻到了她的香。你是否,看到了她的心。是啊,那颗早已不再跳动的心,又有谁,能看到。枯萎的栀子花,是否,会再次跳动。是否,会再次凋零。是否,会再次在暗夜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