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5300000011

第11章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东乡县民族经济发展最快的20年。20年来,东乡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足县情,坚持改革开放,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大胆探索、艰苦创业、谋求发展。20年来,东乡县民族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林牧全面发展、扶贫攻坚成绩显着、地方工业从无到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金融财贸繁荣兴旺、工交邮电长足发展。到1999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17%,第三产业比重为38.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262.9万元,比1978年增长7.6倍;财政收入达到679万元,比1978年增长1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087.4万元,比1978年增长2.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6.7元,比1979年集体分配时的人均38.94元净增737.76元;农村贫困面由1979年的95%下降到1999年的13.06%,下降81.94个百分点。

(第一节农林牧全面发展)

一、辉煌成就

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农业县,农业是东乡经济的主要产业,辅之以林、牧、副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新中国成立前,东乡县的农业由于自然条件极差,基础薄弱,生产十分落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业技术落后,加之十年九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亩产不上百市斤。由于历史上砍伐垦荒严重,林木破坏殆尽。畜牧业在东乡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超度开发和战乱等原因,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东乡畜牧业一蹶不振,发展十分缓慢。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东乡县的农林牧各业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全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其间,农林牧各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且高低不稳,大起大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东乡县的经济开始了大发展,而且发展速度很快。根据这一时期的总体发展特征,我们把东乡县农林牧各业的发展分成1979年-1990年和1991年-1999年两个阶段,分别予以阐述。

1979年-1990年是东乡县民族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东乡县全面拨乱反正,彻底纠正“左”的错误,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基本经济方针,使全县农村发生了重大变革。最为突出的就是在全县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广大农民逐步从封闭、僵化的体制下走出来,走向开放、搞活,其生产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农林牧各业走向快速、稳步、全面发展的轨道。

农业方面,走旱作农业之路,建立以稳定、高产为特色的山地旱农耕作体系。到1989年底,东乡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801万元,比1979年增长87.73%;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保持在3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41973.4吨,比1979年净增2144.4吨;粮食亩产达到118.5公斤,比1979年净增7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194公斤,比1979年净增51.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9年集体分配时的38.94元,提高到213元,增长了4.47倍。

林业方面,自治县将发展林业生产作为改变生态环境和干旱面貌的根本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变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办林业为依靠政策调动千家万户种草种树,全面落实“谁种谁有,林权归己,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允许转让”的政策。实行荒山荒地承包责任制,先后给农民划分经营承包“三荒地”30.12万亩,占全县宜林地的80%,并颁发了“三荒”使用证和林权证,充分调动了全县各族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造林专业户、重点户蓬勃兴起。1983年以来,东乡县确立了“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近期奋斗目标,林业被列为温饱工程的重要内容,采取育苗与造林结合,直播造林与插扦造林结合,营造用材林、薪炭林与发展经济林结合,草、灌、乔结合的方法,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指导的原则,川区以发展经济林为主,二阴地区以发展用材林为主,北部干旱山区以发展薪炭林为主,全县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截至1989年底,全县造林面积达到26.76万亩,比1979年增长了4.79倍。育苗留床面积2429亩,苗木实现自给。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9万亩,年产果100多万公斤。4个经济林基地中3个基地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经济效益。全县林业产值达到19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95%。林木实际保存面积13.2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6%(按甘肃省标准折算)。

畜牧业方面,自治县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重要措施,教育群众转变“养畜种田,养羊积肥”的农本思想,树立商品观念,改单一粗放的经营方式为粗放与舍饲相结合,快速育肥,提高出栏率。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号召,东乡县种草养畜事业迅猛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多年生草留床面积达到15.1万亩,饲料加工点发展到107处,大牲畜存栏达到4.1万头,户均1.08头,比1979年增长121.62%。肉类总产量达到2001.9吨。畜牧业总产值为648.5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7.77%上升到23.2%,提高了15.43个百分点。

这一阶段农林牧各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是农林牧各业经济稳步增长,实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逐步改变,林业、畜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农村多种经营蓬勃发展,种养加一起上,产供销共同搞,农村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大大拓宽,极大地促进了农林牧各业的快速发展。

1991年-1999年是东乡县民族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东乡县以综合治理整顿、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建立和培育流通体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东乡县农林牧各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农业方面,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以实施温饱工程为重点,狠抓抗旱保粮生产和洋芋基地建设,通过发展“两高一优”高效农业和多种经营,实现增产增收。1998年,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出台后,广大农民吃上了“定心丸”,进一步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到1999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7189.85万元,同口径比1979年增长103.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5万亩,粮食总产4.65万吨,比1979年净增6667.51吨;粮食亩产128.2公斤,比1979年净增13.6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186.7公斤,比1979年净增44.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76.7元,是1979年的19.9倍。

林业方面,全县把发展林业生产作为扩大植被种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大搞荒山荒坡绿化和以庭院经济、规模栽培为主的经济林建设,形成了大接杏、早酥梨、酸巴梨、桃梨和花椒五大经济林基地,建成了邢家梁、东大坡、奴拉坡等十几处重点造林工程。1999年,东乡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示范县,2000年,又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截至1999年底,全县累计植树造林37.74万亩,比1979年增长了7.2倍,实际保存面积15.78万亩,经济林总面积达到9.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4%。全县林业产值达395.5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

畜牧业方面,把发展畜牧业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千家万户为基础,以稳定存栏、提高出栏、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为目的,组织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建设和以暖棚养畜为主的规模养殖,使畜牧业有了新的大发展。截至1999年底,畜牧业总产值为2601.99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7.77%上升到36.2%,提高了28.43个百分点。大小牲畜存栏23.43万头(只),出栏16.48万头(只)。肉类总产量4677.1吨,规模养殖场42个,规模养殖户5988户,暖棚养畜户4188户。全县商品畜总量达到12.74万头(只),户均3.5个羊单位。

渔业方面,作为畜牧业生产一部分的东乡县渔业生产,因受传统生产方式、人才、技术等因素影响,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东乡县濒临刘家峡水库,四周有黄河、洮河、大夏河流过,境内有水库、塘坝,具有适宜渔业生产的便利条件。据调查,东乡县可利用养鱼的水表面积有1830亩,其中,刘家峡库区沿岸长年性发展网箱养鱼的水面有550亩,占总面积的30%;季节性池塘养鱼的面积有680亩,占总面积的37.2%;大夏河、洮河沿岸开发池塘养鱼的面积有600亩,占总面积的32.8%~1958年,在河滩乡沿大夏河岸进行过池塘养鱼的尝试,鱼大1.5公斤~2.5公斤,获得过收益,后因被洪水冲毁而未能坚持下去。1976年,由县上统一组织调进鱼苗7万尾,分别投放到那勒寺黑庄、果园“九二”、百和何闫家和龙泉阴洼水库,养鱼面积达520亩,但由于缺乏养鱼经验和科学养育知识,只放不管,所以收效甚微。1983年-1984年,河滩乡祁杨村在临夏州科委的指导下,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在库区沿岸网箱养鱼试验成功,投入网箱6只,亩产鲜鱼800公斤,获纯收入400多元,可惜未能坚持下去。1985年以来,个别社队也曾一度建池养鱼,也未能坚持下去。1997年,完成了全县渔业资源调查与分析工作,1998年9月,东乡县成立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渔政管理站,标志着东乡渔业技术的推广和规范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对促进东乡县渔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9年,县畜牧局上报了《东乡县库区网箱养鱼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报告》,进一步加大了库区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以网箱养鱼为主的渔业生产。1999年底,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115吨,比1991年增长2.63倍。

1991年-1999年的9年,是东乡县农林牧各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东乡县农林牧各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是农林牧各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林业和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二是农林牧各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改变了长期以来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不高的状况。

二、发展措施

东乡县农林牧各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除了党和国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以及有力的财力、物力扶持外,还与历届县委、县政府根据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措施分不开。

1.农业方面因地制宜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增产措施,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大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旱作农业优质高产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大大提高了山旱地区土地的蓄水保墒能力,扩大了川塬地区土地的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到1999年底,东乡县新修梯田16.47万亩(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累计修建梯田22万亩。山区人均拥有1亩梯田,建成了汪集、沿岭2个梯田化乡和伊哈池、范家等38个梯田化村。在水利“长治工程”的带动下,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9.35万亩,保灌面积8.32万亩。认真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累计开挖水窖3.58万眼,发展节灌面积3.77万亩。狠抓农电线路建设,大力发展农电事业,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农户通电率达到93%,农村生产生活年用电量达2800万度,是1979年的3.7倍。同时,自治县致力于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增产措施,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温饱工程、种子工程、吨粮田、双千田、沟垄种植、间带套种、日光温室、蚕豆宽窄行种植等,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地膜谷子试验、洋芋引种及示范等试验示范项目,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比重逐年增高。1999年,全县共完成以地膜玉米、洋芋整薯播种为主的温饱工程16万亩,完成间带套种种植9万亩,洋芋沟垄种植17.9万亩。其中整薯播种7.85万亩,种子包衣8万公斤,良种统供44.78万公斤,药剂拌种10万亩,土内施肥5万亩,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促进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此外,全县还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1999年,共投入施用各类化肥11230吨,农膜644.2吨,农药14.3吨,良种205.28万公斤,发放农贷6100万元,积攒施用农家肥679万车,精肥531万公斤。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48万千瓦,农机经营总收入2302万元,农机经营纯收入744.5万元,农机作业量900万标准亩,完成机耕11.6万亩,机播3.5万亩,机收0.55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1.5万亩。

2.林业方面狠抓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经济林基地建设、育苗建设和“三防”建设。

同类推荐
  • 全面战争西庇阿

    全面战争西庇阿

    用生命守护人民的幸福,用鲜血保卫家族的尊严。然纵有盖世之才,亦难阻挡命运的悲剧,一个强大一时的家族,由盛转衰,最后,消失在尘封的历史之中,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段无人记载的历史,和无数将士的忠骨的陪伴......公元前270年,罗马基本统一了意大利,一跃成为了地中海的强国之一,罗马人终于等来了他们渴望的安宁,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周围的国家会对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视而不见吗?元老院的决策将带给罗马繁荣或灭亡?罗马三大家族究竟能否为罗马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着辉煌历史而又满载荣誉的西庇阿家族,一次一次的充当罗马的利剑与巨盾,守护着罗马的尊严与利益,而他们的命运,有以何落幕?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唐阙

    唐阙

    “阙”者,“残”也。大唐煌煌之威,衰于安史,困于藩镇;宪宗皇帝说:“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于是奋起,欲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阙”者,“宫”也。永贞内禅,顺宗暴毙;宫门喋血,宰相横死;拜迎佛骨,潮州流放。欧阳修说:“及其晚节,信用非人,不终其业,而身罹不测之祸,则尤甚于德宗。”“阙”者,“缺”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去其一者,为“阙”。一个原本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无足轻重的人,因为烟霞道人的寻访,终出于尘世,走上历史舞台。话说那是元和二年冬天,武元衡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本书非穿越,只道历史悠悠,如花树横江,零落于水。偶有一籽不溺,或将另有森林。
  • 国共往事风云录(三)

    国共往事风云录(三)

    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坚定一个中国的信念。这期间,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上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中。
  • 父子状元传奇

    父子状元传奇

    该书以简朴自然的笔法描述了北宋年间东平学子梁灏、梁固父子通过刻苦学习、奋发努力,从而在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考取状元,以及从政之后忠心报国、竭力为民、反腐倡廉、严格执法、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见义勇为等等弘扬人间正气的感人事迹。故事以梁氏家族四代十几人为主线,连结北宋四代帝王、皇宫后妃、文臣武将、士工农商、三教九流等等数百余人物,突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及广大民众对和谐安定的企盼。尤其是对梁灏、梁固在处理与君主、同僚、亲属、民众乃至与案犯、敌寇等等诸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绝妙技巧,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给人以启迪。
热门推荐
  • 超级拍卖行

    超级拍卖行

    一个来自异世的强大灵魂闯入了方慎脑海,开启地修之门,成为地球上唯一一名修炼者……修炼之余,大肆开始圈地之旅,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甚至还能连接到其他世界去,得到各种天材地宝,放到自家拍卖行拍卖,让无数人趋之如鹜。你垂垂老矣,需要一年时间安排家族后事?超级拍卖行为你服务,别说一年,增加十年阳寿都不是问题。你花容月貌,却遭情敌迫害,一场大火,从此如同厉鬼?超级拍卖行为你服务,重返青春不是梦。你自小习武,学有所成,却因为一场比武经脉尽毁,成为废人?超级拍卖行为你服务,还你一个强壮身躯,以后世界的和平就靠你了。……
  • 田园小厨娘

    田园小厨娘

    身为农业部门职员,眨眼间,赶潮流,魂穿异世。公婆软弱被欺负,八戒牌的钉耙,上!爹娘极品上门来,如来神的大巴拳,拍!穷困潦倒没法过,萌萌达的小吃货,挣!若有极品来挡道,统统送他见阎王!斗,是一定要斗滴,态度一定是温和滴,手段一定是狠辣滴,极品是一定要被消灭滴!某女:“相公,来非一个!”某男:“娘子,非个啥,我们去瞅办的幼儿园咋样了?”
  • 比婚

    比婚

    这是个没有爱情的时代,能结婚就不错了,凑合着过吧。那你怎么不结婚?
  • 茅山宗师

    茅山宗师

    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谓之茅山正宗!显宗承运千年,密宗伏龙万里,关于茅山派千年来的密显之争,已然成为旷古奇谭,谁人道捉鬼驱邪尽是混吃骗喝?谁人道一方术士密宗威龙尽是虚妄?聚千古仙道之精粹,凝稀世秘术之古蕴,道至简,是谓茅山宗师!禁忌古法、不传秘术、咒语等,为你揭开茅山密显之争的神秘面纱,捉鬼驱邪、降妖伏魔、夺宝斗法、传统殡葬。
  • 英雄联盟之王者之心

    英雄联盟之王者之心

    一代王者,心怀荣耀之心,逆战枭雄,力争巅峰王座!看王者征战四方。
  • 漫雪飞仙

    漫雪飞仙

    欲成风中那一抹永恒道天地之悠悠逍遥无欲欲无所念本无所惧那一抹雪欲漫天飞舞(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普群:563955499)欢迎书迷朋友,兄弟姐妹们来群里,感谢!
  • 闪婚专家:大boss太狡猾

    闪婚专家:大boss太狡猾

    一个叫许书茜的女孩,在上大三的途中,一天,她去上学的途中,一辆豪车刚好停在路边,里面坐着C市最有名的大老板——顾毅深,他不小心看到了她,嘴角轻轻勾起,只有27岁的他,家里只有他和仆人们·······一系列故事即将发生。
  • 我心如水君如月

    我心如水君如月

    萍水相逢,一件风衣却是今生的眷恋。再相见,她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助理,他却是春风得意的BOSS.当爱情遇见病魔时,是悬崖勒马,还是粉身碎骨,死也要在一起?有如悬崖上的爱,一不小心,烟灰湮灭·····
  • 惑乱江湖之好事多错

    惑乱江湖之好事多错

    只想与弟弟平安度日,却突然飞来横祸卷入江湖是非;本想随波逐流,保住小命,却被屡次推上风尖浪口,还成为人人垂涎的禁蛊“冥光”!几张羊皮图,几朵滥桃花,既然我命由我不由天,看她狗腿彪悍小女子如何祸乱江湖,咸鱼翻身!“他人伤你一分,我便还他十分,天下人负你之深,我便为你屠尽天下又何妨!”即使是乱世浮萍,也终会找到停泊的港湾,那她的港湾又在哪里?
  • 吾皇风华绝代天下

    吾皇风华绝代天下

    北遼城门一开,便能听到城门之上悠悠传来深入人心的琴声,一曲知轻云;负珼,城门两边皆放着两幅画,一画探芙蓉;南阳的四个城池中,都放着四副棋盘,无人知何解,一棋论简殷;琴棋书画,独独没有书,世人也叹四国中,唯独花祭国没有出个美人,却不知花祭不需书不需琴不需棋不需画,花祭只需与之一战,便可知那人,“一舞振军心鼓士气,一舞军令如平天下,一舞觉心人魂,”一舞战瑾然。苏瑾然,是四大美人中最为出尘的一位瑾美人,说她可爱却不单纯,说她如画却不纯洁,说她聪明不如说她狡猾,这样一个她让天下男人都想得到,可谁都知,成了那个人的她,已是香消玉损了。可谁也不知道,他宠她上天宠她入地,只为那月亮和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