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5300000035

第35章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1)

彻底地改变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过上富足充裕、幸福美满的日子,是东乡人民千百年来迫切的希望和真诚的追求,也是党和政府在东乡族自治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摆脱贫困,不仅事关东乡县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问题,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以及社会的稳定等等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富裕,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第一节贫困的现状及其原因)

东乡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建国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苦、二穷、三差、四缺、五难”的问题仍困扰着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具体说,东乡是个农业大县,总人口25.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6%,而农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是:人均耕地1.52亩,正常年景下亩产粮食100公斤-200公斤之间,人均纯收入近几年在600元~700元之间徘徊。截至1999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76.7元,人均占有粮食181公斤。这些数字说明,全县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是勉强达到或越过温饱线,而全县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的平均水平尚未达到温饱线。这足以说明东乡农业基础条件的脆弱。尤其严重的是,全县至今还有约十万人常年缺水,不得不到较远的地方驮水买水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同时,至今还有3.3万农村人口尚在温饱线以下,人均产粮不足3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元(1991年不变价)。城镇建设、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均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东乡县是国列重点贫困县,也是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七县一片”之一。

分析东乡县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没有摆脱恶性循环的怪圈,没有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具体就是经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三大系统的交互影响没有重大的突破,缺乏积极的良性的影响和推动促进。比如在经济系统中,基础设施,包括农业基本条件差,这就直接地制约了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如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使经济总量难以提高,财政收入低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科技水平差,这又使农业生产很难有一个高速的发展。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气候的恶劣,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匮乏,又使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局限;又由于植被的破坏使气候干旱,气候的干旱又加剧了自然条件的恶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信息闭塞、教育落后、小农经济意识、观念陈旧等等消极保守因素的影响又限制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使人们不思开拓和创新,这又进一步限制了发展经济和摆脱贫困,使东乡难于实现富裕。即使各系统间有一定的良性影响,而得以缓慢的发展,而又由于某一系列的某一要素影响而得不到彻底的良性发展,如人口发展过快、水利问题、教育和科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生态破坏严重等等,使经济仍然处于徘徊状态。由此可见,这三大系统之间、系统内部之间的互相影响,使东乡经济始终没有走上持续良性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东乡贫困的主要原因。

要实现富裕,第一步必然是摆脱贫困,贫困问题不解决,富裕就无从谈起。而摆脱贫困,更是东乡人民的当务之急。只有搞清楚东乡贫困的主要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对策。东乡县贫困的主要原因和矛盾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严酷,农业基础薄弱

综观东乡县的地理环境,主要困难就在于土地和水源两个基本条件极为恶劣。自治县虽四面环水,但境内大部分地区却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干旱缺水、植被稀少、土地支离破碎。境内有大小1750条山梁、3083条山沟,“山高没尖子,沟深没底子”。全县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5米。冬长夏短,无霜期平均138天,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年均降雨量只有350毫米-53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1800毫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是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

60年代后期以来,全县持续不断地狠抓农田水利和水平梯田建设,现有大小水利设施90多处,水平梯田累计达到21.8万亩,但实际发挥效益的水利灌溉仅为十几处,保灌面积9.34万亩,真正优质的水平梯田只有18.4万亩。

二、自然灾害频繁,贫困不断产生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东乡从历史上就是一个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其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涝灾、山洪、山体滑坡、冰雹、暴雨、虫灾等,而自然灾害中给东乡人民危害最大的当属旱灾。自1993年以来,上述灾害每年造成约2万农民脱贫后又返贫。其中比较严重的如1998年-1999年的特大旱灾。自1998年7月份至1999年5月份,全县境内连续10个月未降一场透雨(雪),旱情涉及全县22个乡镇、19.3万人、18.5万头(只)牲畜,干旱使土地干土层普遍在20厘米-50厘米之间,耕地层土壤含水量在9.5%以下。由于土地墒情极差,全县有25.5万亩耕地无法按时下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4%。因为持续干旱,全县299眼山泉干涸或出水不足,有27981眼水窖断水,致使8.2万农民,10万头(只)大小牲畜,87个乡村和机关、学校的近千名干部职工和群众饮水发生严重困难。全县32处提灌工程因无水源,使7000亩可灌耕地未能灌溉。同时,因干旱缺水,大面积牧坡返青晚,缺草缺水,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县因旱灾而过早出售大小牲畜2.89万头(只)。据初步估算,这场旱灾给东乡农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300万元,损失种子23万公斤,减产粮食1900万公斤,总产比1998年下降27.5%。经各乡镇和县扶贫部门统计,1999年约有2.8万农民返贫,重新加入了贫困行列。

三、劳动者素质低下,生产力水平落后

东乡人无论男女,大都眉清目秀、仪表堂堂,而且头脑敏捷,观察力敏锐,身体健壮,耐力很强。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闭塞的交通条件、低下的文化水平、落后的生产力极大地限制了东乡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加上县乡政府和人民群众双方的贫困窘迫,使之在发展教育和提高素质上投入不足。其突出表现为:教育因投入不足而发展缓慢,普初率为5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7.6%,而辍学率高达10%;全县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高达30%;在总人口中,初中以上的人口占7%,大专以上的不足0.3%。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完全在于人的操作,可目前在东乡县有近8万文盲和半文盲,使用二牛抬杠、铁铣、镢头之类的简单工具,在支离破碎的土地上,沿袭着原始的耕作方法,沿袭着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业基础和思维方式,这就是东乡县难以彻底摆脱贫困最基本的原因。

四、农业科技推广缓慢,职业技术培训力量薄弱

河滩乡的一位农民经县乡组织动员,于1998年用5000元扶贫投资贷款搞了一个塑料温室,经营一年多,所种蔬菜不是枯萎,就是因病虫害而大面积坏死,仅收入500多元,症结在于不熟悉技术知识;北岭乡的一位农民为消灭麦芽虫,所喷洒农药的剂量为正常量的十多倍,结果使所种小麦全部枯死,原因是看不懂说明书。县乡农业科技部门和历届县乡领导在推广农业科技方面凭心而论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比如1999年县政府在干部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仍挤出15万元补贴洋芋种籽款,从渭源引进优质洋芋种籽31万公斤。又如县农林局1999年停掉两部电话,挤出8000元引进小麦品种8个,试验棉花1亩、谷子30亩。正因为长期不懈抓农技推广,使粮食亩产由建国初期的50公斤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70公斤左右,从而使农民生活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但是和先进地区相比较,农业科技的推广仍十分缓慢。如1999年推广地膜覆盖16万亩,占总耕地的44.9%;其中间作套种8万亩,占26%;洋芋整薯播种7万亩。普通的农业科技推广尚且如此缓慢,其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就可想而知。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十分缺乏,乡一级农技站机构不健全,大部分乡无农技站,有站的也无资金、无办公地点、无设备;其次是农民文化知识落后,文盲半文盲比重大,加之东乡族有语言无文字,对汉语的理解不够透彻,因而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接受较为困难。在扶贫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力量薄弱,主要是受资金和人才缺乏的限制。东乡县虽具有一定的农林牧土特产资源,但大多仅在出售原始产品,只有6家小型深加工企业。着名的东乡羊肉如加工成真空软包装,可增值4倍;东乡大接杏如加工成杏脯、罐头,可增值5倍。如果说这样的加工和设备难以解决的话,将洋芋加工成粉条和淀粉本不是复杂的技术,设备也很简单,但就这种简单的加工业,全县农民也仅有5家小规模作坊,其他农林牧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更是无从谈起。

五、扶贫投资缺口大,物资严重匮乏

根据国家标准,对每个贫困农民每年须投入200元人民币,才能助其开发而摆脱贫困,国际标准则是500元。自扶贫开发工作开始以来,国家、省、州共向东乡县投入扶贫资金20791.3万元,其中扶贫贷款7268万元,平均每年1223万元,每年人均48.8元。应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发资金,但由于这些资金投入时间长、面积大,年人均标准又低,对东乡这样一个特殊的极端贫困地区,只是杯水车薪。而县财政收支的实际是:从1987年开始至今,连续13年入不敷出。特别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形势更为严峻,累计赤字已达1894万元,自给率仅为12.4%。东乡不仅民穷,而且县穷,多数贫困农民无力自救,县财政更是无力自保。整个东乡县就像一个先天营养不足、后天疾病缠身的病汉,除非大量输血,精心治疗,再加自身努力,才能缓慢恢复元气,自食其力。如果缺少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大规模的财政和各类投资支持,其稳定脱贫的目标将遥遥无期。

六、某些工作操作环节不配套,影响脱贫工作顺利进行

第一,政府和银行之间合力不足。政府对扶贫工作承担着主要责任,直接领导着群众去脱贫。但银行是企业,它的原则是要收回投资,在贷款上具有最终决定性的权力,因而两者很容易在具体扶贫项目与对象上产生扯皮。

第二,县乡政府对扶贫项目的决定权力不足。省上规定:对50万元以下的扶贫开发项目,县上具有决定权;5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经省上有关部门审批后立项。县乡政府承担着千家万户的脱贫任务,但在如何进行攻坚战的立项问题上,支配权力不足。扶贫立项由全省统一审批,它的优点在于防止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但是,单凭职能部门有限的人力和精力,很难准确地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及其项目的确实可行。对重点项目由全省统一控制掌握是正确的,但县乡的决定权力究竟有多大才比较有利于扶贫攻坚?县乡政府是扶贫攻坚前线战地指挥机构,对战斗的胜败负有直接责任,但对粮草弹药的支配权力不足,就很难保证打赢一场战争。

第三,扶贫资金中无偿部分比例太小。在东乡扶贫投入资金比例中,1994年无偿资金投入为49%,有偿51%,到1998年,其无偿资金为45%,有偿贷款资金高达55%。由于东乡农民极端贫困的特殊性,往往是尚未脱贫,就面临还本付息。

第四,有偿扶贫款期限太短。省上统一规定种植业的扶贫贷款期为1年~2年,养殖业为2年~3年,乡镇企业为3年~5年。但金融部门却另有自己的规定,首先是按最短的期限索要贷款,再就是缩短期限,如养殖业,有时甚至也按1年~2年期限发贷。常常发生的情况是,脱贫正在进行,但贷款期限已到期了,只好张罗还债。

第五,扶贫资金到位太迟。在扶贫项目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项目,但项目报上去批下来,再到资金落实到位,这一系列的环节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个别地方往往是种植业项目待资金下达就到了七、八月份,误了农时。

第六,扶贫中存在“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在有偿贷款资金发放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县乡政府着急贫困户的脱贫,银行信贷部门操心的是如何归还贷款。银行本身是一个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也有自身的许多难处,在这种背景下,贷款发放的对象主要以是否具有归还能力为标准,谁能还钱就贷给谁。而在农村中暂无能力归还贷款的人,则正是急需发展资金的贫困户,不给贷款,这些人就无法发展,势必影响整体脱贫目标的实现。

第七,“穷帮穷”。为了动员全社会扶贫,省、州、县各级组织动员安排党政机关单位参与帮扶。这是一项正确的决策,也收到明显的扶贫效果。仅1998年,省地单位为东乡扶贫共投入128万元,积极推进了扶贫工作。但存在的某些问题是,部分单位因自身资金困难而无能为力,容易走过场,达不到预期的帮扶效果。

第八,某些统计数字不准确,给扶贫工作造成被动。某户农民购了一辆小型拖拉机,偶尔跑一下乡间运输,被统计成一个乡镇企业,这种不准确的统计数据,很容易导致上级领导决策的偏差或注意力的改变,从而影响有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观念上的落后与束缚

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和文化教育的落后,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又因为闭塞的环境和传统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极端贫困的生活,更容易禁锢人们的创新精神,因而在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一些传统的、落后的、狭隘的旧观念,这些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又束缚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从而延缓了东乡人民脱贫的步伐。

八、所剩贫困户是硬骨头,很难突破

目前东乡所剩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中,除了因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返贫户之外,其余大都是历年扶贫攻坚所剩的硬骨头、特困户。其主要类型是:第一,因为严酷恶劣的居住环境和自然条件,山高地陡、缺水、交通闭塞等环境制约型为50%;第二,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人均占地不足1亩、又无一技之长的资本限制型为20%;第三,因为意外事故病残、超生等多种原因的综合约束型约占20%;第四,自身缺乏主观努力和上进,以及能力特别缺乏的智力影响型约占10%。

同类推荐
  • 元首之路

    元首之路

    这是一个英雄与枭雄并存的大时代,一个穿越者来到民国,他是当英雄?或是成为枭雄?冯乐:“我来了,你们统统都要被踩在脚下!”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无论是英雄亦或是枭雄,首先,他只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小人物。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之路!
  • 续汉

    续汉

    首先,这是一本好看的书,能让大家轻松地享受厚重的历史,后面的内容会越写越好看的。一个小人物在乱世中奋斗崛起的历程,一次不容错过的三国之旅。请看萧遥如何笑料百出,历尽险恶,依香偎翠,游走官场,改革弊政,经商济农,精兵强将,角逐天下,创造历史……*******忍龙已完本小说《异世霸王录》书号:88355《续汉》读者1群:4076392《续汉》读者2群:85803112请大家不要重复加群。
  • 放言有忌

    放言有忌

    《放言有忌》分为三辑:读史,回溯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多维度看待历史事件,评点古今历史政治文化的得失;读书,遍寻中外名家、经典,汲取智识,从书中探寻走出现实困惑的蹊径;读世,既有对“盛世修典”等热门事件的述评,又有对故人的追忆,冷眼记录亲历世事的感悟。
  • 穿越之历史篡改者

    穿越之历史篡改者

    我刘辰,既然穿越成为一代英雄人物,不搞出一番腥风血雨,不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就对不起让我穿越过来的老天爷,什么变数!统统去死!老子可是天命之子!篡改历史?改了又何妨?人死化成灰!进入黄土堆!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谁还记得谁是谁!
  • 十辰石

    十辰石

    长生锁,谓之迷锁,亦作锁魂符,留魂续命之用。秦年间初现,初传乃是始皇帝命方士,以天降奇石打造而成。然大成之日,诡异消失,后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奈何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迷锁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不想此物竟牵连着无数个巨大的秘密……
热门推荐
  • 修真归来

    修真归来

    十年前,女友被抢,带着耻辱意外身亡。十年后,他从不可思议的修真世界归来。本想过平静的生活,然而太善良总会受到欺压,唯有重新绽放光芒,化身恶魔!翻云覆雨,从现在改写历史,开始逆袭之路!
  • 智取:办公室气场的秘密

    智取:办公室气场的秘密

    天资平凡的女子,有没有麻雀变凤凰的可能?心气比天高、运气比纸薄的女子,有没有在职场博弈中化腐朽为神奇的机遇?“团队里有个心情不好的人,为什么我的心情也变得不好了?”“为什么我好心帮助同事却得不到回报?”“为什么同是搭档,受惠的总是别人?”“为什么上司总是不顾情理地站在别人那边?”“为什么我总是那棵受忽视的办公室小草?”……揭开职场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最大秘密。最能拉动办公室制胜气场的非常之道,让女人受益一生的职场成长课。
  • 王妃改嫁:王爷请小心

    王妃改嫁:王爷请小心

    穿越醒来,即让人五花大绑!什么?!她的夫君年仅十二岁,刚去世了?面前这个冷得跟冰块一样的男人,是她夫君的哥哥?!他带她回府做什么?照顾遗孀?!天啊,照顾就照顾,管吃管住就好,他吻她做什么?!【蓬莱岛作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生者传奇

    生者传奇

    圣器坠,乱世起。圣书毁,末路开。残酷末世中,唯有生者才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废材倾天下

    废材倾天下

    顶级杀手一夕成了废材还有一副妖魔相,遇一妖孽竟束手无策,姐还不信了收拾不了你!只是这妖孽咋越看越脸熟呢,到底哪见过?
  • 臣密不可分

    臣密不可分

    师大高材生李蜜蜜,在迎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到两分钟时间就被一根电棒砸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竟然穿到了大中华历史上最混乱最多变的三国时期!!!!这下让我一个纯种逗比加米虫怎么活?!明明是女儿身却要扮作男儿?!哼!男儿又怎样,既来之,则要让这三国为我倾倒!!!且看我如何扬名天下!!!(作者:咳咳…蜜蜜,咱们这个不是女强文,只是单纯的逗比穿越记…虽然你不小白,但也是个狗腿的人…蜜蜜:…………………作者:你放心,你家不是还有个强的变态的大冰山吗,你安心做米虫就好~蜜蜜:我是那种欺软怕硬的人?某男:嗯?蜜蜜:有时候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人家只是个小女子~)
  • EXO之那些花季错过的人

    EXO之那些花季错过的人

    离开这座城市的那天,她没有去和任何人道别。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无暇,她的心却完全像是透明了,她的身体轻盈剔透,脚步蔓蔓。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每个人都看不见她了,她冲撞着每个路过的人和车,可惜什么都是虚幻的,;什么都是奢望了;什么都错过了…………满天飘雪的时候,那片花海再次扬起青春的气息,她的眉眼,她的唇角,她的身体终于在千年冰榻上有了生命的迹象……“我来了,你们还好吗?”再次苏醒的她,只为前身的一个梦,可截然不同的她们却意外都爱上同一个他们,是注定还是错误……
  • 大泼妇

    大泼妇

    泼妇是怎么炼成的,一个农村姑娘的转变,看我大泼妇笑战江湖,智斗色狼客户······!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泼男人不乖,看我大泼妇休夫、骂街、揍小三,痛扁美女二奶·····!无数男人拜倒在我大泼妇的石榴裙下,想上老娘的床,哼哼······先看看你的诚意······!
  • 感悟人生全集(励志珍藏版)

    感悟人生全集(励志珍藏版)

    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作、一直企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令人遗憾的是,直至他去世以后,世人才发现其杰出的思想与文学才华,于是他的作品陆续问世,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发人深思,省悟人生。正如作者所言: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写出一些作品,去帮助普天之下的人们,无论是男是女,是贫是富,有无渊博的学识,老于世故或涉世未深,在他们自身之内发掘所有成功、所有幸福、所有业绩、所有真理的源泉。
  • 国殇

    国殇

    本书收录有《绿叶的荣誉》、《万家忧乐》、《小巷匹夫》、《白衣上校》、《真情绝唱》等报告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