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迈克尔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袖手旁观,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转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迈克尔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他如此做的一切原因似乎不言而明了。从此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太假,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威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嘴是用来吃饭、说话的,除此之外别无它用,但偏偏有许多不该发生的事都是出自于这里……
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认为自己聪明,有才华,能干,因此,很多人言谈举止之间,总是有意无意显示一下自己某方面的优势。
为人处事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但是又要避免产生矛盾。一个真正成熟有修养的人,应该懂得收敛自己身上的棱角和锋芒,也应该懂得摆正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形成符合自己的潜规则。
历史上常有这样的事情:偶然的机遇,会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庸小人,骤然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清代巨贪和珅虽是公认的巨贪,但其发迹是与他能够抓住机会恰当表现自己分不开的。和珅,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钮祜禄氏,其父曾任副都统兼三等轻车都尉。但到和珅时,家道已趋衰落。和珅19岁承袭三等轻车都尉,3年后被授为三等侍卫,旋即挑补粘竿处侍卫,即管理皇帝銮舆的侍卫。这在当时“正途”出身的官僚看来,仍然是一个卑贱的差使。
粘竿处侍卫虽然位卑但可亲近皇帝,从而使他得到了意外的发迹机会。有一次,乾隆偶然要出行。因事出仓猝,伞盖等仪仗一时未备。乾隆很生气,厉声喝问:“是谁之过欤?”太监及侍卫各员一时惶恐,不知所措。和珅则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听其声音洪亮,又见其仪态清雅,怒气稍减,喃喃自语:“这班人中竟有如此聪慧之人!”从此,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印象,运气接踵而来,得以步步高升。
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不要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很是别扭,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这样就会让人觉得太假,反而不好。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适当地表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握适度表现的原则,要做好以下几点:
1.凡事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要过于固执,“求同存异”是最好的调节方法。
2.不要认为事情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要知道很多事情都在两种极端之间游离。
3.不“以人废言”,最好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4.不要把自己太当人,也不要把自己不当人,必要的时候,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
5.即使对别人有意见,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情,不要直接告诉别人“我很讨厌你”。
6.即使一件事情99%都是你做的,也要把99%感激的话送给那些做了1%工作的人。
7.逢人只说七分话,但是你自己要心中有数。
8.意识到刚刚起步的新人不熟练,这时你不妨也想想自己刚开始时的手足无措和内心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