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湘籍著名歌星应邀到长沙做嘉宾,主持一个义演节目,只见她手持话筒,朗声说道:“那次在中央电视台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我给‘娘屋里’的参赛选手打了最高分,下次‘娘屋里’的伢子到北京参赛,我还要给他们打最高分。”
这话不无失体之嫌。若是在私下场合对“娘屋里”的人说说私情乃人之常情,而在这义演的严肃场合,说的又是严肃庄重的大奖赛评选打分的问题,如此的偏重于“情感”而疏于“理智”的话语,人们不禁会问:作为评委,其公正何在?这样的话显然与自己主持人的身份不符。
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由于说出一些与身份不当的话来,造成“言多必失”的教训是有很多的。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定位”。
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就会把握分寸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说话的时候,说得很充分,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
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尽量少讲话,并讲究“忌口”。看看自己所说的话,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都是最不合算的事。
三国时期,曹操准备征服关中后即回师洛阳,可是关中豪强许攸拒绝率部归顺曹操,还说了许多谩骂曹操的话。曹操大怒,准备下令讨伐许攸。
群臣因此纷纷劝曹操宜用招抚的办法使许攸归服,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蜀、吴的侵扰。曹操丝毫听不进去,横刀膝上,群臣们吓得不敢作声了。
杜袭却仍上前劝谏,曹操劈头喝道:“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说了。”杜袭问:“殿下看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过是凡人罢了。”杜袭说:“对呀,只有贤人才了解贤人,圣人了解圣人,像许攸这样的凡人,怎么能了解殿下的非凡的为人呢?所以,你犯不着跟他生气。现在大敌当前,豺狼当道,你却要先打狐狸,人们会议论你避强攻弱的。这样的进军算不上勇敢,收兵也算不上仁义。我听说张力千钧的强弩,不会对小老鼠扳动扳机;重量万石的大钟,不会因为小草棍的敲打而发出声音。现在小小的许攸,哪里值得烦劳殿下的圣明威严呢?”
曹操听了这番话既体现杜袭谋士身份又契合情理,觉得很顺耳,已经伤害的自尊心得到补偿,面子上也能下得来台,就很爽快地接受了杜袭的劝告,以优厚的条件招抚许攸,许攸果然归服了。
语言文字,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信息的特有工具。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准确把握自己的身份,说出一些得体的话来,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而且还必须以此作为自身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
作为一个现代人,下面介绍一些基本的素养知识: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称呼用语。如“小姐”、“先生”、“师傅”等。不能不加称呼,直接用“喂”来代替;也不能使用一些不礼貌的称呼,如“老头”、“戴眼镜的”等等。
其次,应学会使用体现礼貌的请求语,如“请”、“麻烦您”、“劳驾”等等。问路时,可用“请问”开头;咨询或有疑惑的问题时,可以说“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第三,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
第四,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所以,说话时的神态、表情都很重要。例如,当你向别人表示祝贺时,如果嘴上说得十分动听,而表情却是冷冰冰的,那对方一定认为你只是在敷衍而已。所以,说话必须做到态度诚恳可亲。
以上四条,是体现一个现代人基本文明素养的知识。以此为指导去开展业务与进行社交,彬彬有礼的你肯定会更能赢得大家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