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单位的杨姐与马姐来朱某家串门,朱某热情款待,俩人走后突然杨姐来电话,说她的金戒指不见了,是不是掉在她家了。朱某四处寻找也没有发现戒指,就回电话说没有。可是杨姐却语气坚定地说:“你再好好地找一找,这个戒指是24k金的,很贵重的。”听了杨姐的话,朱某顿时感觉自己好像做了贼似的,脸上感到火辣辣的,好像姐妹们的眼睛都在盯着她。在单位看到姐妹们小声说话,怀疑是在议论她拿去了杨姐的戒指。从此,朱某再也不愿意与同事们打交道了。
朱某的这种行为表现就属于过分敏感的心理,生活中常常有类似现象,别人丢钱丢物,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自己却感觉不自在。这种人的感情比较脆弱,情绪过分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往往会引起他们的过分恐慌与不安。他们过分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态度的微小变化,其实别人并没有拿他们怎么着,但他总会以为大家在同他过不去。
人都会长大的,然而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童心的完全消失。事情经历得越来越多,才发现在我们这个不相信眼泪的社会里,敏感并不是最好的处世方法,尤其是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敏感会给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俄国作家契诃夫刻画了一个地位低贱的小公务员形象,在一次看戏时,小公务员没有控制住自己,在一位高贵威严的将军背后打了一个喷嚏。其实将军根本没有在意,可小公务员吓坏了,他以为将军一定生他的气,就一个劲儿地向将军道歉,希望将军说一句原谅他的话。正因为他的重三叠四,使得将军更加生气,更加厌烦。弄得将军不是为他的喷嚏生气,而是为他的打搅而生气了。结果小公务员就加倍地疑心自己触怒了将军大人,整日惶恐不安,不久郁郁而终。
这种现象与当事人过分敏感,或是在性格敏感的基础上,长期过分注意和担心自己的名利,或者长期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有关……
一个人太敏感容易陷入痛苦的困境,有时迟钝一点反倒过得很快活,生活得很幸福。疑心生暗鬼,不要时时敏感。假如自己每天活得太累,就有必要想一想:“这是否是因为自己对社会对别人太敏感?”
要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太敏感,就会活得太累心,太痛苦。敏感与清醒是两回事,要正确加以区分。太敏感是一个人脆弱的表现,既没有一点自信,又没有一点风度。太敏感容易使一个人歇斯底里,更容易使一个人丧失所有的朋友,被人认为是“怪物”。
人的内心有时候确实会有很丑陋的一面,怀疑别人,怀疑自己,胡思乱想,断章取义,连自己也讨厌自己。不知道这是人性还是部分凡人的性格。但要相信驱除这些心魔是所有正常人的愿望,而这又必须依靠健康的思想意识才能得以战胜。这些健康的心态则需要日积月累的修养才能修炼而成。凡人需努力啊!
某君到多年不见面的同事家去探望。这位同事已是商界的知名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劳。因此,对来家的客人,只要是一般关系的,一律不冷不热待之。
某君以为自己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到那里后,发现同事对他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再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过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心态和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了解,促进了友谊。
察言观色的功夫当然是要有的,但不能过于敏感,敏感过度往往会给自己套上枷锁,对办事和处世是没有半点益处的。
治疗神经过敏有一个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多与人交往。当与人交际时,你要少在乎自己内心那些莫名其妙的感受,而要尊重交往者的学识才干。要想治好这种病症,首先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是一个诚实能干、恪守信用的人,这种信心一旦确定,就很轻松地把心理畏惧多疑的毛病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