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中日合资企业,一天,各部门接到电话,下班之后在贵宾厅召开职工大会。有些人感到很纳闷,为什么放着会议室不去,而是去贵宾厅开会?员工感到奇怪,甚至有人议论说:“老板又在搞什么小把戏?”
当全厂人三三两两地走进贵宾厅时,眼前的一切简直把他们惊呆了。只见每张桌子上摆满了水果、饮料等各类食品。尤其是一名60岁的老门卫,看到眼前的一切,以为走错了地方,正要离开时正好碰上老板,老板一看他要走,便毕恭毕敬地把他请了回来。
老板走上讲台,恭恭敬敬地向大家行礼,说:“今天,把大伙召集起来,同大伙开一个聊天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提问题、讲困难,提意见或建议,说工厂的、家里的事都可以。”
老板不时地往工人手里塞苹果,热情地倒饮料,并微笑着同大伙打招呼,员工很是感动,便积极地为工厂出谋划策。
老门卫激动地说:“我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开这样的会。一个看门的,本来就是在厂门口的,再踢一脚就出门了。老板看得起我们,我们看门的一定要好好干,看好这个家。”
此后,老门卫干活更加卖劲了,恨不得能为工厂一天干上25小时。可是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老门卫居然要和日本老板做朋友,他觉得日本老板尊重他是把他当成朋友了,他也要把老板当朋友。结果可想而知,老门卫永远也进不了日本老板的那个阶层,充其量他们顶多是见面点点头的熟人关系。老门卫感觉受到欺骗,便离开厂子回家务农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老门卫没有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造成的。
微软公司的Peters说:“如果你不分清朋友和经理间的界线,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将你的社交生活排斥在办公室门外,要么就别当经理。正如你必须能够管束你手下的员工,你也必须准备好若有必要就开除他们。让某雇员离开公司是任何经理都必须做的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这是经理职责的必要部分。如果有需要,你必须得心狠手辣。”他的话深刻说明了摆正角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这世界上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最难找到的就是适合自己走的那条道。在生活中,谁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行正确的定位,结果角色比较尴尬,遇到很多麻烦,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唐代李绩在高宗立后问题上的角色定位很值得学习。高宗即位后,发生一件事,就是想废掉王皇后,欲立武则天为皇后,全朝哗然并分裂成两派,分别为反对立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的老臣派,及亲武则天之许敬宗、李义府等年轻一辈的官员。高宗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等人入殿商议此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均表示不予赞同,唯独李绩不表达任何意见,高宗见状,便私下询问李绩看法如何。高宗说:“我想立武则天为后,无奈群臣都不赞同,你觉得呢?”李绩却很不以为然的说:“那是陛下的家务事,何必去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之后,便排除众议而立武则天为后,之后便发生了一连串的政争,而结果是支持武则天一派的人获胜,而反对者多半遭罢黜或治罪,下场凄惨。而李绩的暗中支持,给武后一个良好的印象。事后高宗亦对李绩格外恩宠,而日后李绩的仕宦也果然飞黄腾达。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褚遂良则是早期就追随唐高祖李渊立下汗马功劳的旧臣,而李绩是后来才归唐的山东士族,因此,在公开场合他并不与长孙无忌等人唱反调。而在私下,他直接表示了对高宗立后的支持,从而获得了高宗和武则天的垂青。
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尽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跑道。
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只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想法,那么定位就很不准确,有很大的盲目性。
古今中外,还有一些名人是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歌德一度没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树立了当画家的错误志向,害得他浪费了20多年的光阴,为此他非常后悔。美国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为短小精悍的女人,结果走了一段弯路。后来幸亏经纪人的引导,她重新根据自己身材娇小、个性鲜明、演技极富弹性的特点进行了正确的定位,出演《钢琴课》等影片,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大奖。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无论在什么地方,面对怎样的挑战,找准你自己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摆正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是通往成功的起点。有了从自身角度设置的正确定位,在前进过程中就会有了方向感,才不会失落和沮丧,才能避免在人生路上栽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