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5300000006

第6章 第五计趁火打劫

【释义】趁人家失火时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利益。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计名探源】“趁火打劫”计名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

唐僧离开大唐,前往西天取经。一天晚上,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这座庙有上下房间一共七十多间,僧客二百多人,算是一个很大的庙宇。

庙中老方丈一面叫小和尚倒茶,一面和唐僧闲谈。在问到唐僧有什么宝物可以让他开开眼的时候,悟空就把观音菩萨送给唐僧的锦襕袈裟拿出来炫耀。这件袈裟非常精美,方丈看到后,立刻起了侵吞的念头,假装说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要求当天晚上借袈裟到后房仔细观看,就这样骗得了袈裟。

晚上,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将禅堂放火烧毁,把睡在里面的唐僧师徒一起烧死,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可是晚上悟空并未睡着,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他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一个跟头翻进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到“避火罩”,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

到了半夜,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火越烧越旺,把观音院烧得通红,只有唐僧所在的禅堂安然无恙。

观音院正南有一座山,山上有个黑风洞,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他与观音院方丈平常很有交情,便腾云驾雾前来帮众僧救火。妖怪在火光中见前后大殿都被烧成断垣残壁,只有方丈房间的桌子上有一个包袱,里面透出道道霞光彩气,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件彩色的锦襕袈裟,他知道这可是佛门宝贝啊。妖怪一见这个宝物,救火的想法一下子没有了,他顺手拿起袈裟,驾着黑云,回黑风洞去了。

孙悟空防了方丈却没有提防妖怪,被妖怪趁火打劫了。后来,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才取回了袈裟。

【古代战例】

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着名的政治家。他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不能统一。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攻打楚国。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一时很难攻下。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则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哑口无言,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一百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当地人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又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十年前卫懿公喜好仙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制作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想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国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利用购鹿计策让楚国出现饥荒,然后乘虚而入制服了楚国。

【古计今用】

亚默尔囤积居奇

菲利普·亚默尔是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非常具有经商头脑。1975年初春的一天,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阅报纸,了解当天的新闻。突然,一则几十个字的短讯,使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墨西哥发现疑似瘟疫。

亚默尔十分精明,他马上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瘟疫,一定会传染到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而这两个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肉类供应肯定会变得紧张,肉价一定会猛涨。

于是,亚默尔立即派助手亨利赶到墨西哥探听情况。几天后,亨利发回电报,证实那里确实发生了瘟疫,而且很严重。亚默尔接到电报后,立即筹集全部资金,大量购买了牛肉和生猪,并及时运到美国东部某仓库,储存起来备售。

不出所料,瘟疫很快蔓延到美国西部的几个州,美国政府下令:严禁一切食品从这几个州外运,当然也包括牲畜在内。于是,美国国内肉类奇缺,价格暴涨,亚默尔趁机将先前购进的牛、猪肉抛出,在短短几个月里,赚了900万美元。

同类推荐
  • 学校不教,父母不讲,但你一定会用到的社会常识

    学校不教,父母不讲,但你一定会用到的社会常识

    在一个讲究拼爹的时代,要拼什么才能拼出未来?最有效的新生代生存指南来了!旨在为20几岁即将踏入社会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一剂处世良方、一个智慧锦囊,遴选出最为基本、最为必需,同时又最具操作性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与人相处、识人、社交心理学、人脉、办事、送礼、宴请等方面,针对社会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各种情景、事件、场合,深入解析人的微妙心理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各式潜规则、古往今来的老经验。
  • 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培养青少年的高情商是基成长和成才的坚固基石。当今社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人往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不畏困难,笑对人生,从而离成功更近。
  •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别跟自己过不去,聪明人不会和自己对着干什么事都不要太较真,要努力工作更要聪明地享受生活你是不是总在取悦于人,没有人比自己更值得去取悦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每天都要给自己一些奖励等。
  • 随机应变的口才艺术

    随机应变的口才艺术

    本书借助实例向读者展示随机应变口才艺术的魅力,从中学会各种应急口才的技巧。
  • 你在为谁工作(全新升级版)

    你在为谁工作(全新升级版)

    揭秘世界500强企业择人标准,破译高效能人士素质基因。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搞清楚“你为谁工作?”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你是自己命运的播种者。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深深地影响到你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天蓝色末歌

    天蓝色末歌

    她,很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很珍惜现在的友谊,当得知亲友们都已离她远去时,她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他们。“即使活的再长,生命再久又能怎样?有时候我真羡慕你们,能跟重要之人生活在一起。”“你不懂!自己只能眼睁睁地它们逝去而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太难受了!......”“苒熙,这一世能遇见你,真好;希望来世还能再遇......”天蓝色的彼岸末歌
  • 诸天符

    诸天符

    乾坤之途,衍生神魔;诸天神佛,漫天仙魔。超脱三界外,不在轮回中.。乱世之中,群雄争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演皇朝,皇子玄铭。自乱世之中获得无上神物。自此开辟地,颠倒乾坤。他是神,众生皆拜,万魂来朝。他是魔,颠倒阴阳,搅乱日月。天地之间,凡有阻挠,杀!!!!
  • 移魂重生之九十年代

    移魂重生之九十年代

    她重生在自己儿时的年代,灵魂却占据了另外一个人。和自己本尊是嫡嫡亲的表姐妹,看着儿时的自己快乐的成长,终于决定要过自己的人生。岂料好景不长,还在前世的初恋和现在的男友之间挣扎时,又意外丧命。以为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没想到峰回路转,自己的灵魂进入了自己儿时的身体。完美的和她的灵魂融合,最终自己重生的灵魂吞噬了儿时的灵魂,获得了身体的管控。而初恋、现男友、前世的老公,全部乱成一团麻。且看她如何抉择,两不相负
  • 荒界大帝

    荒界大帝

    一个意外孕育而生的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旅程,世界的征战,种族的诞生,智慧的延续,面对爱恨情仇,又该何去何从,一个起点铸就一个辉煌!
  • 鬼音符

    鬼音符

    蓝凯俊是谁?为何千辛万苦都要得到她的爱?宫藤羽又为何丧失记忆,他还能记起她吗?一次的意外,让她离开了人世。他却又在这时才记起了一切,为了让她活过来,他吧自己恶魔的灵魂献给了她...
  • 真灵不朽

    真灵不朽

    九龙锁躯,强者亿万年不死,只为追寻不朽,追忆那英雄愿图。神尸坠地,煞气扑天而去,可是神不是不朽的吗?神是怎么死的。万星一线通天仙神路开启,是白骨埋地一路通仙,还是崩断仙神路成就真灵不朽从此红尘做仙。“或者耸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气,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间而人不识,或者隐其身而莫能见。”--《神仙传》
  • 破天灭灵

    破天灭灵

    洪荒大地,万物皆灵。一切皆有度,凡是都有定数。一个人冲天大喊:“我要走我的路,人挡我,我杀人,天挡我,我破天。”
  • 黎明之阳

    黎明之阳

    两百年前,地球巨变,大地龟裂,火山爆发,大海咆哮。。。天空的巨眼以及丧尸成群,怪兽肆掠让地球变为末日。两百年后,种族林立,世界变为洪荒,科技与修炼体系并存,人族和异族争霸。因为一颗黑珠,看我们的主角如何从复杂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 魔警录

    魔警录

    21个青年男女离奇失踪,为了破案王俊被卷入了一场一个超级富商组织的一场争夺遗产的斗争中,在真相一步步被揭露后王俊在一个个真相面前迷失自己,堕入魔道,然而故事远未结束,真相永远都在背后的背后。
  • 活道

    活道

    花花世界,众生百态,各有各道。活道为始,至死方止。生死之间是享尽繁华荣耀还是受尽苦楚折磨全在自我取舍。试看主角取舍之道求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