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9100000008

第8章 大脑记录

在公元前4世纪末,亚里士多德成为了第一个提出了有关记忆概念的人。只不过,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

有关记忆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记忆(memory)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我们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感情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头脑中留下或深或浅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长期保留了下来,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如果没有记忆的参与,那么我们就不能分辨和确认周围的事物,作为过去的经验,它是非常重要的。

记忆的基本过程为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任何信息只有通过它们才可能成为个体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经验。

信息编码(encoding),我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交换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拥有不同的水平或层次,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与此同时,信息编码也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它包括了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因为新的信息必须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练习,并汇入旧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获得巩固。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次的经历也可以使我们牢固地记下。比如在某些事物与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情感密切的情况下。

存储(storage)指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情、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通过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脑中。作为记忆的中间环节,存储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记忆。

提取(retrieval)是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记忆的好与坏就是通过它来表现的。

不看不知道

关于记忆的神经机制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布罗卡。对,就是提出了“脑功能定位思想”的布罗卡。我们的大脑皮层上还有一个由他的名字命名的区域,包括了“听觉性运动中枢”和“运动性语言中枢”。恭喜您都答对了,看来您的记忆力还不错。即便您没想起来也没关系,兴许了解了记忆的机制后您便豁然开朗,然后就记住了。

通过研究发现,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关联密切。潘菲尔德(Penfield)在医治眼中癫痫患者的时候,发现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时,可以引起其鲜明的往事回忆。此后不久,鲁利亚(Luriya)指出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到损伤时,患者将对自己的记忆没有信心,对材料的叙述凌乱且不连贯,甚至有时会漏掉部分内容。另外网状激活系统对记忆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证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皮层紧张度或者充分的觉醒状态。

麦克高夫(McGaugh)等人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猴子注视实验者和两个容器,其中一个容器中装着食物,相隔一段时间后,猴子才被允许去拿食物。结果发现,如果猴子的前额叶遭到破坏,它的选择性反应就会发生错乱,导致它将不能摄取食物。用人类进行的研究还表明,人脑左半球语言运动区受到损伤后将造成语言记忆的损伤,这意味着患者可以记住别人的脸而难以记住单词;当额叶受损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缺乏计划能力的症状,而且他将不能形成牢固的行为动机,也不能进行有目的的回忆。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记忆并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Lashley)指出记忆是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拉胥里通过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试验方法发现,大脑皮层被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丧失的就越严重。以此,拉胥里认为记忆的保持并非仅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是整个大脑皮层的共同劳作。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的“细胞集合”理论支持了这一看法。细胞集合理论认为神经元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通路系统,任何一个神经元都不能离开细胞群而独自行动。一个神经元可以是某一个神经通路上的环节,也可以是另一条神经通路上的组成部分。所以,记忆的“痕迹”并不是依靠某一固定的神经通路,而是涉及了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神经元相互联系的。

不知道您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半睡半醒地坐在教室里,努力集中精神,最终以徒劳无功而告终。《自然—神经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中,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和哈佛医学院的合作者,报道了年轻人的记忆形成与夜间睡眠缺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释了这一问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逐渐认识到睡眠和记忆之间的复杂关联。睡眠不仅为编码新的记忆做好了准备,而且为大脑提供了一个巩固、整合信息的机会。因此,睡眠可以使记忆更持久,让记忆可以抵御更多的干扰。举例来说,一个晚上的睡眠可以让你更好地记住前一天晚上学习的东西。但研究显示,睡眠也能识别、选择和保存记忆的关键特征,让第二天留下来的记忆更有用。这样一来,一晚上的睡眠就增加了你发现一个数学演算过程的捷径的可能性,而这可能是你前一天晚上需要很费力地演算才能达到的。

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不管我们是不是试着去记住一些东西,睡眠对于集中精力做一件工作都是必须的。尤其是,睡眠的缺乏导致前额顶叶承担认知任务的注意力网络活性减少。

另外,前额皮质控制的执行功能的能力,在缺乏后,比其他认知能力(如知觉和记忆测验)更弱。这些发现使研究人员怀疑,完全是因为睡眠缺失导致记忆编码不足,从而使人不能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分散似乎可以说明个体睡眠缺失使记忆形成的能力下降。但对动物的研究显示,和记忆形成困难有关的不只是注意力问题。人类和动物研究都表明,海马区对于记忆的形成非常关键。在分子水平上,这些记忆的形成依赖于一个叫做长时程增强(LTP)的程序,它增强了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以更容易的方式在它们之间交换信号,使记忆形成可能发生。

长时程增强过程可以在老鼠海马区的切片上看到。当一只老鼠被“剥夺”了睡眠后,在其海马区的切片标本上可以看出长时程增强过程被弱化了。

很明显,这和注意力没有任何关系,而和海马区的功能有关系。利用核磁共振成像,科学家监视了成年人的大脑活动,他们有的在前一天晚上正常睡觉了,有的根本没睡。他们要求受试者从主题为人、物体、风景等情景的150张照片前走过,并将这些照片分成室内的和室外的两类;同时扫描了这些人的大脑。两天以后,当两个组的人都很好地休息了以后,科学家向他们出示同样的150张照片,又在其中混杂了75张新的,要求他们辨别哪些是他们曾经看到的。结果显示,前两天睡眠缺乏的那一组,忘记的照片数量大约是睡眠正常的那一组的两倍。

后来,科学家又进行了同样的照片观察试验,这一次的目的在于,观察两组受试者在看到照片时,大脑的哪些部分在活动。虽然两组受试者的同一脑区都表现出活跃迹象,但睡眠缺失受试者的海马区的活跃程度明显偏低。即便表现最好的睡眠缺失者与表现最差的正常受试者相比,睡眠缺失者的海马区活跃程度还是要低一些。科学家还注意到,两个组的注意集中程度大致相当。

科学家希望这个发现,能揭示在记忆形成时,哪些区域和海马区共同发挥作用。和睡眠缺失者比较起来,睡眠充足的人的多个大脑区域与海马区有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而这些区域通常和事件记忆程序有关。

当我们被“剥夺”了越来越多的睡眠,而以咖啡因和浓茶来代替必需的睡眠时,我们越想通过熬夜记住的东西,就越是记不住。你必须想想这样值不值得。

不看不知道

回放的记忆

让我们向在记忆实验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小老鼠们致敬——通过研究发现,当我们睡着后,大脑中的海马区似乎能够重新放映我们的经历(额叶前部中层皮质也很活跃,但其回放速度要比海马区内的快得多),科学家相信,这一过程有助于巩固人类的记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被作为研究对象的志愿者们在睡了一晚后比那些不睡觉的人能更好地回忆起一些此前看过的词组。这一新发现证明了睡眠也可以增强“陈述性记忆”,这类记忆告诉人们事实性的信息。营养学家杰弗里·埃伦博根(Jeffery Ehernberg)说,这一发现表明,睡眠可以巩固记忆,其原因可能在于,睡眠能把信息从大脑中负责产生新记忆的海马体转移到其他负责长期记忆的部位。

由美国图森市亚利桑那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卡罗尔·巴尼斯(Carol Barne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注意到,类似于老人的老年小鼠有时会出现记忆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11只年轻小鼠和同等数目老年小鼠在几个迷宫中记住了奖励食物的位置。其间,研究人员利用插入到动物大脑中的探测器记录了小鼠海马区的电活动。夜晚,当小鼠睡觉后,研究人员再次对小鼠大脑海马区的活动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睡眠中的年轻小鼠的海马区活动与它们在迷宫中行进时的大脑活动类似——显然,它们的海马区正在“重放”着这些事情。然而老年小鼠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它们的重放过程受到了影响。

波士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米歇尔·哈瑟尔莫(Michael Hasselmo)认为,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在老年人中,至少一些短期记忆的丢失可能是由于睡眠中的自动重放过程的减弱所致。哈瑟尔莫还说,通过瞄准在重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大脑化学物质,这一发现将为改善老年人的记忆水平提供新的方法。德国吕贝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丽萨·玛莎(Lisa Marshall)也认为这项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延长白天的小睡时间是否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记忆状况,这是因为机体通常都会尝试弥补受到影响的重放过程。

看来保证良好的睡眠的确是保证记忆的简单良方,就此看来午睡的效果肯定也不错。

不看不知道

玫瑰让你睡得香

神经学家发现,闻着玫瑰花香入睡,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研究人员一共招募了74名志愿者,让他们玩一个电脑记忆游戏,记住两张相同卡片在屏幕上的各自位置,然后再让他们戴上面具,吸入一股玫瑰花香。

半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将志愿者送入房间睡觉,并不断向房间中散播玫瑰香气,同时观察他们睡眠时的大脑活动状况。

志愿者醒来后,回忆之前记忆的卡片位置,准确率达到97%。然而,第二次,在没有花香相伴入睡的情况下,他们记忆的准确率只有86%。

在神经学上,人的睡眠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人通常在入睡20分钟后进入深度睡眠,这一阶段一般可以持续超过一小时,并可能重复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人处理信息的效率最高。

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在深度睡眠阶段闻到玫瑰香气,志愿者的记忆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大脑皮层负责思考和计划的部分向大脑深处主管记忆的海马状突起传递信息。

这项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治疗记忆衰退的患者,只需在患者处于深度睡眠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就能有效帮助他们增强记忆。然而,现代人往往不重视睡眠,不能保证深度睡眠,而现有的药物也无法延长深度睡眠,为治疗记忆衰退造成困难。

果糖(经实验证明是最甜的糖,其甜度为葡萄糖的2.3倍,乳糖的10.8倍)是存在于大多数加工食品及饮料中的一种糖,与其它糖不同的是,它几乎都是通过肝脏代谢,产生过多的甘油三酯进入血液。这些甘油三酯会使大脑中的胰岛素信号(对大脑细胞的生存、重塑或者大脑依据新的经历进行改变的能力产生重要的作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记忆力。美国乔治亚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高果糖饮食可能会损害小鼠的空间记忆。

艾米·罗斯(Amy Roth)是乔治亚州州立大学神经学研究所和心理学系的副教授,她给一组大鼠喂养相当于一天摄入卡路里60%的果糖。然后,她将这些大鼠放到一个水池里,测试它们寻找能使它们离开水池的一个水下平台的能力。两天后撤走平台,再将这些大鼠放回水池,看它们能否记得游到原来放平台的位置。结果发现,果糖喂养的大鼠的学习能力没有受影响,但它们对原来平台的位置记忆似乎并不好。

艾米说,尽管我们吃的果糖水平不像试验中小鼠那么多,但添加了果糖的甜味食品,包括餐桌糖、浓缩果汁以及非常有害的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消费在逐步增加。高摄入果糖伴随着许多健康问题,包括胰岛素耐受、II型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以此,实验人员得出结论并给以的建议是:摄入果糖的底线是每天吃一个苹果作为果糖的来源。

印度的瑜伽信奉者有一种说法:不仅硬食物要细细咀嚼,即使是软食物,都要细细咀嚼。在他们看来,食物和饮料经过长时间的咀嚼,会对身体更有益。

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Japan Society of chewing)”在研究中发现,如果让受试者咀嚼两分钟食物,他们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可以比平常增加30%。这个结果意味着两分钟的咀嚼行为可以使记忆力得到提高。

咀嚼可以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海马区细胞——掌管学习的部分,它会随着年纪增大而衰退,因此短期记忆力也会衰退。而咀嚼的动作可以增加海马区细胞的活跃性,起到防止其老化的作用。

此外,咀嚼还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因此,吃饭时多咀嚼、饭后漱口、经常叩齿,都能帮助提高脑活力。对于儿童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中青年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对老年人的好处则是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

我们现在的食物对于加工的要求越来越精细、柔软,也越来越不需要咀嚼。对于一口食物的咀嚼至多七八次,偷懒时就变成了四五次,没等它们在口中搅匀就咽到了肚子里。据相关数据显示,现代人每餐咀嚼的次数已经从40年前的900~1100次(用时约30分钟),减少了近一半,也就是说目前的每餐咀嚼次数大概为500~600次(用时仅有5~10分钟)。现在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着实颇有难度,这样的话不妨尝试在饭菜中多加一些有嚼头的食物,例如在煮饭熬粥时,适当加入玉米、花生、核桃仁、芝麻、各种豆类等;炒菜或凉拌菜时,不要舍弃一些有嚼头的蔬菜的茎或叶,如荠菜、芹菜、菠菜、大白菜、苋菜等,还可以把栗子、瓜子之类的坚果用来入菜;喜欢煲汤的人,不妨多放点海带、莲藕,可大大延长咀嚼时间。

不看不知道

口香糖的威力

口香糖,或称香口胶,是一种用来咀嚼而不是吞咽的糖果。传统上,是由糖胶树胶,一种天然乳胶来制造。

墨西哥专家卢西拉·托里斯(Lucila Torres)说,咀嚼口香糖的动作使负责向大脑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水平提高,从而增进大脑学习、储存和回忆信息的能力。此外,咀嚼口香糖时,人的心跳加快,能量消耗更多,导致压力的激素分泌因此受到抑制。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研究同样显示,咀嚼口香糖的人记忆力比不咀嚼的人高出35%,想象自己在咀嚼口香糖的人在测试中也表现良好。

如果你在工作、学习时感到脑力下降,昏昏欲睡,注意力开始变得不集中时,不妨嚼一下口香糖。这有助于帮助你提高注意力也加强记忆力。但也需要在一些地方多多留意,因为过多、过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包括蛀牙和造成“方形国字脸”(过度使用下颌角的肌肉)。

建议: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选择无糖或木糖醇口香糖;空腹时不宜嚼口香糖,用餐后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忘不了和总也想不起来的

想必大家都读到过这样的故事情节:主人公因为某次头部的撞击(或是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的记忆,有的更是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过上了“别人”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主人公再次意外地受到碰撞(也可能是又受到了刺激),失去的记忆又找了回来,但不幸的是,“失忆”期间他/她的一切经历在脑海中没有留下一点信息……创伤后产生记忆障碍是无争议的事实,临床上有大量的例证可以作为参考,但至于恢复是否也能如此轻易似乎就不大好说了。

不知道您是否看过类似的比喻:大脑是一个有着无数洞孔的蜂巢,记忆就是采回来的花蜜。有的时候,每一个蜂房都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无法找到那份特殊的蜜,于是我们便以为它不见了,这就是遗忘(amnesia)——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即字节)的信息,可是我们往往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记忆的牢固度问题,也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不看不知道

有意的遗忘

人们愿意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是为了使自己感觉更好。当然,人们为了减轻心理的不安,有意识地逼迫自己不去回忆那些引起特别痛苦体验的事件,或者以某种方式有意地歪曲它们,使之不再出现,这种有意识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现的记忆效应称为有意遗忘。

有意遗忘的作用就与人们通常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令人不快的情境中移开,对不愿看到的场景不予编码一样,属于人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心理防卫机制。有时我们提倡有意遗忘,因为每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记得一清二楚,而且你一定不想把不愉快的事情记得非常清楚,所以要将一些不必要的、目前看来无用的记忆抹去,进行有意遗忘。

正常范围内的遗忘并不可怕,而且记忆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学者都很注意用各种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比如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我每天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和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托尔斯泰的“记忆力操”实际上就是反复“复现”。只要你有计划地“复现”,你的记忆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记忆的强化其实也并不用多么专业的技巧,利用零散时间也可以做起有效的训练。下面的方法,尝试一下未尝不可,祝您有好的收效。

暗示法——积极

常听到一些人感叹自己的记性不好,脑细胞代谢是一回事,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信心又是一回事。当面对一连串的外语单词或一大堆材料时,我们难免会想:这么多,我是否可以记住?其实,这就给自己的记忆设了障碍。应该给自己打气说:“我一定可以记住。”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强记法——限时

在规定的时间里记忆数字、人名、单词等,可以锻炼强记的能力。比如,在上班的候车站点,规定自己在车来之前记住广告牌上的几个电话和地址,第二天,做做检验,看看是否全部记住了。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回忆法——精细

还有一种锻炼记忆的好方法就是常回忆,并尽可能精细。毕竟我们平时接触的人和事物太多,但因为很少回忆,很多记住的东西又模糊或淡忘了。所以,当我们结束与他人的会面后,可以试着回忆对方服装的款式、颜色,发型等;也可以回忆一下你最近看过的电影,里面有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局怎样?仔细回忆每一个镜头,越精细越好。

利用零散时间锻炼你的大脑,你的记忆力会越来越神奇。

不看不知道

记忆的四个高潮

人体活动遵循自然规律,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势必也会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奏发生变化。一般是在开始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各器官才能动作和谐,工作和学习能力开始上升,速度也随之加快,工作到一定时间,工作能力又逐渐下降。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天之中,大脑会有四个记忆高潮:

清晨起床后。这时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以后特别清醒,没有任何记忆干扰,此时用来学习和记忆一些难以记忆的又必须记住的知识最为适合。

上午8点到10点,这段时间人的精力非常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又周密的思考能力,所以这段时间安排需要记忆和理解要求较高的事物比较理想。

晚上6点到8点,乃为用脑的最佳时间,还请好好利用。

入睡以前20分钟,适当地回顾所需记忆的东西,可以得到巩固。不过不要回忆过度,一旦大脑再次兴奋起来会导致睡不着觉了。

此外,用以益寿延年的葡萄汁还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记忆力,配合饮用可收到不错的记忆效果,因其具有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输能力。

能够提高记忆固然是好,但是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痛苦是让我们奢求忘掉的。希望能像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的主人公一样,找到一家专业机构,逐条回放以往的记忆并把不想要的记忆删去,就像大脑上使用了橡皮擦。

记忆真的可以删除吗?上世纪60年代,很多心理学家开始消除痛苦记忆的实验,从再次回到恐惧或痛苦发生地的心理治疗到服药阻止长期记忆的形成,都在临床证明部分有效。5月,消除痛苦记忆的讨论集中在一种叫心得安的降压药上。

不看不知道

神奇的大鼠钙

美国佐治亚医学院研究小组联合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用生物化学手段修改记忆的方法,使记忆清除成为可能。

他们从小白鼠大脑中成功分离出记忆分子,并利用这种分子清除了它的不愉快记忆。

研究人员展开一系列实验。首先,他们反复电击小白鼠使其产生与退伍军人在战争中受到烧伤的类似记忆。当小白鼠对轻微电击产生长期的不愉快记忆后,使用一种俗称“大鼠钙”的钙离子活性酶清除这部分记忆。他们还发现,如果药剂过量的话新旧记忆将会同时被清除。在另一项有关物品识别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小白鼠两只小玩具,然后清除掉它对其中一只玩具的记忆。于是,每次得到这两只玩具时,小白鼠都表现得如同其中一只从未见过一样。

基于上述发现,神经生物学家相信,他们很快能研究出一种方法标出并清除恐惧或痛苦记忆,同时保证大脑不受损害。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兰(Alan)至今还觉得仅凭一种药就能让人忘记痛苦的过去简直就像神话一样。

2008年11月初,一个加拿大老兵慕名来到阿兰的心理实验室,希望能够将他16年前的记忆抹掉。1993年,老兵参加联合国维和,被绑架。16年过去了,被绑架时的情形还是难以忘记,放在头上的手、颤抖的双腿和远处光秃秃的树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以至于他只要一看到枯树就会头疼。在实验室内接受了六个月治疗后,老兵对过去的记忆越来越淡了,并且变得开朗起来。

其实治疗很简单,每次老兵回忆过去时,阿兰就会让他服用一定剂量的“心安得”(一种降压药,即盐酸普萘洛尔)。慢慢地,那部分回忆就被“抹掉”了。用同样的方法,一些强奸、车祸等有创伤记忆的患者也得到了治愈。

记忆储存在大脑的神经突触中,这些神经突触是神经元回路的连接点。长期记忆储存在大脑里,每次重现时,它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就像冰会慢慢化成水一样。如果在这个过程干涉记忆,记忆就会被改变,并以改变后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而以前的记忆,就此会被代替。

不看不知道

让人忘却痛苦的降压药

2001年,纳德向脑神经协会提出在记忆重现过程中消除恐惧的假想,很多神经学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很简单,一般的恐怖记忆都已有保持的部分,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记忆就很难被消除。纳德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假想,因为已经有实验证明如果能在记忆重现的过程中阻止参与蛋白退化的分子,就能让动物忘记之前的记忆。

在7年的临床试验后,纳德终于找到一种能消除恐惧记忆的药,那就是已经在临床使用过的降压药心安得。接受纳德和麦吉尔大学治疗的患者,50%的痛苦症状会消退,70%到80%没有了创伤应激反应(在突发性灾难后,延迟或长期出现的精神障碍)。

勒度克斯说当恐怖来袭时,大脑的“思考”部分会本能地服从于杏仁核,恐惧感会先于判断力行动,身体也会下意识地做出相应的行动。在做消除恐惧感的实验时,勒度克斯给白鼠听两种声音,一种是电器发出的高声贝声,一种是数字模拟蟋蟀的叫声。给白鼠分别听20遍响声后,电击一下,如此反复三次,这样白鼠就建立起对两种声音的恐惧感。此后,实验者在放蟋蟀叫声的时候给白鼠注射U0126抑制剂(阻止长期记忆形成的化学药品),过了24小时后,白鼠再听到蟋蟀叫声就不再会产生恐怖的感觉了。

事实上,忘记不仅仅是为了忘记,从大脑里删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对未来的记忆力是有帮助的。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首次用核磁共振的方式记录了删除不相关信息会有利于记忆更重要信息的全过程。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管理者,它控制着认知过程,要不要记住一件事,也是由它来决定。记忆系统有两个特性,既能使进入记忆区域的信息强化,也能使其弱化。记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使人类有了预测未来的能力,利用已有的经验(大部分是从长期记忆中习得的),规避可能的风险。遗忘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人的这种预测功能自动经常地得到锻炼,因为忘记不必要的信息,重要的信息就被更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样的过程对神经信息处理系统非常有用。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重现的过程都会要求前额叶皮层的参与。

在做“忘却不重要信息”的实验中,20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接受了核磁共振,他们的年龄段是从18岁到32岁。在实验中,学生们需要记住不同的单词,有的单词之间有关联性,是重要单词,而有些单词的作用只起干扰作用。核磁共振要记下学生们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结果发现,第一次看到新词时,不管是重要单词还是干扰单词,前额叶皮层都会马上变得非常活跃。然而当学生第二次看单词时,只有看重要单词时前额叶皮层活跃,看非重要单词时,前额叶皮层就处于平静状态。最终,当然是重要单词被记住,干扰单词被忽略。事实上,忽略干扰单词,也有助于更快地记住重要单词。

忘记干扰单词和不必要的信息,才能更牢固地记住重要单词和主要信息。忘记,是为了更好地记得。

不看不知道

“超忆”与“失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永不忘记一生中的所有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世界上却有那么少数几个人,他们一生中经历的每一个时刻,都会被他们深深烙印在脑海里。

美国威斯康星州52岁男子布拉德·威廉斯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罕见“超忆症”的男子,他能清楚地记住过去一生中每天发生的任何大小事情。布拉德也被人称做是“人体谷歌”,因为他回忆某些事件的速度,比别人通过搜索引擎“谷歌”搜索的速度还要快。布拉德的大脑就像是一本关于名字、照片、日期和各种事件的百科全书剪贴簿,过去生活中发生的每样事件,都会在布拉德的大脑中“编成目录”,他任何时候进行回忆,都能立即从“大脑百科全书”中找到需要的东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女子AJ也患有“超忆症”,和布拉德一样,AJ也能记住一生中发生的任何大小事情,她无法忘记任何事,包括那些令她悲伤的事。据美国加州大学大脑研究专家詹姆斯·麦高称,科学家至今无法理解“超忆症”患者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超忆症”患者的大脑对研究人员来说,堪称是一个无穷的宝藏。麦高说:“为了解释一种症状,你必须首先了解这种症状,我们正在对这种罕见的怪病展开研究。”

和“超忆症”男子布拉德拥有惊人记忆不同的是,美国58岁女子贝基·普罗普斯特却恰恰相反,11年前,她遭遇了一次癫痫发作,结果她一生的记忆都在一瞬间全部消失。当贝基苏醒过来时,她成了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她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白,她不再认识任何家人和朋友,甚至不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

贝基的罕见失忆症让美国医学专家们深感困惑,他们所知道的是,贝基的大脑中遭遇了一场“电子风暴”,导致她的所有记忆——过去发生的经历、事件、认识的熟人以及她自己的身份全都被抹除得一干二净。贝基向记者解释说:“如果我是一台计算机,那就好像我的硬盘遭遇了格式化一样。”从那以来,失去过去所有记忆的贝基开始重建了自己的生活,她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她还写了一本书,讲述了自己的失忆经历。

美国科罗拉多州格利雷市神经学家戴维·欧文称,癫痫显然使贝基的大脑遭遇了“短路”,他相信她大脑中储存记忆的区域仍然完好无损,但就是没有“道路”可以进入。

我们是否“似曾相识”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天说好要和朋友出去买书,由于前一天晚上通宵写稿子导致赖床,等起来时已经很接近和朋友约定的时间了。

当我连跑带跳地到达集合的地点,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竟然如此的“熟悉”——当时所有的一切,就连对面投来诧异目光的路人都是如此熟悉,我甚至能够预知马路对面会有一个人过来问路——就像我已经把这些经历了一次似的。

您也有过这样的“似曾相识”经历吗?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某一个动作、场景或气氛被再一次重复,让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经历过这些,虽然我们知道不可能有过(这个现象的发生率在15到25岁的人群中最高)。

法语中用“Déjà vu”也就是“幻觉记忆”来形容以上描述的“转瞬即逝的奇妙感觉”。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已经见过”,它有几个变体,包括déjà vecu(已经经历)、déjà senti(已经想过)和déjà visite(已经拜访)。法国科学家艾米莉·波拉克(Emily Pollak)是首先研究这一奇怪现象的人之一,并在1876年进行了命名。但是它似乎一直更受小说家的亲睐,而很少被心理学家关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们开始就此做社会调查,但是深度和广度都相当有限。不过,最新有关人类记忆力的研究打开了这一领域的新突破口。人们可能会找到这一现象的解释,甚至还能找到测量它的新方法。美国达拉斯的南卫理工会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兰·布朗(Alan Brown)博士在他的著作《“似曾相识”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介绍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对这一看似虚无缥缈的人类精神感觉的研究进展。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著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反倒降低了。

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布朗博士和其他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感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此外,它还可能会与“旧事如新症(jamais 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

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作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了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以神经学来讲,“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和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的。与知觉类似,记忆亦是如此。

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所以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会被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这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与之相匹配,一旦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重合,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通过多种方法的研究表明,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它多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近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我们身上有着相同的发生频率。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当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似曾相识”的发生概率就会得到提升(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期和更年期会使人体的内分泌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个时候就会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

同类推荐
  • 致力行动

    致力行动

    本书收录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
  •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创业的成功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创业的成功

    我们每个人在步入社会后都会有选择职业的困惑,不知道哪一种职业最适合自己。不知道自己所选的职业是否适合自身发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读者朋友。本书将为您的职场定位出谋划策。
  •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热门推荐
  • 死神之继承者

    死神之继承者

    一个平凡的女高中生的不平凡之路。一个奇怪的世界即将到来。
  • 斗神变

    斗神变

    公元三十世纪,人类科技发展到了巅峰,可是人类开始大肆的破坏宇宙,引起了外星文明的不满,地球遭到宇宙联盟的侵入,地球这才意识到错误,可是已经晚了,为了保护地球,地球人运用宇宙科技发明了斗神甲,来保护地球。
  •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急雨之后,蝉翼湿得不能再飞了。那可怜的小虫在地面慢慢地爬,好容易爬到不老的松根上头。松针穿不牢的雨珠从千丈高处脱下来,正滴在蝉翼上。蝉嘶了一声,又从树底露根摔到地上了。
  • 缠丝归梦

    缠丝归梦

    有一个高冷腹黑却又温柔如水的帅公子在身边生活会如何?当女主受伤抱怨时,他轻瞟一眼说:“自己笨,怪我?”然后自己默默跟在女主身后送女主回家。当女主为吃果子爬树受伤依旧死性不改时,他轻蔑道:“还想爬树?”然后玩味十足的贴着女主,当女主一脸警惕的时候他摘下树上果子递给女主一脸“你想多了”的表情。当跟女主一起走路时,他却收敛自己的长腿阔步,将就女主的步子并肩走在她身侧。当女主有危险时,他一把长剑架在对方脖子上:“再动她一下,别怪我不客气。”当有女人靠近他时,他十分配合,然后看着她吃醋的样子微微一笑。当有男人靠近她时,他却一副“我是家长”的黑脸拽走女主。……千丝环,千丝万缕环绕我心,让我怎能舍得放手?
  • 娱乐圈那点事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娱乐圈那点事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我”被娱乐圈富丽堂皇的外表所吸引,在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般的内斗之后,终于无比失望地离开了影视公司。作品通过一个误打误撞进入影视公司的小职员的视角,讲述了光鲜的影视圈背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娱乐圈光怪陆离全景式的画面。“我刚走进漆黑一片的大厅,就不慎与端着托盘的秋怡撞到了一起,香槟酒‘哗——’地洒了满地,酒杯稀里哗啦掉落在地上,发出撼人心魄的脆响。我发誓,这只是一个意外,并不是我事先导演的。
  • 魂傲苍穹

    魂傲苍穹

    少年叶凡,受尽欺凌与冷落,婚约被换,命运被人随意玩弄。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梦想,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坚持,成龙成虫,只在心中一念。欺凌冷落,坚定强者之心。婚约被换,换来一生挚爱。心如磐石,携手共进。仰天长啸,终化龙。
  • 猎魔风舞传

    猎魔风舞传

    怎么会…这到底是为什么……凝雪…为什么你会是……寒…我该怎么办……
  • 烬道无痕

    烬道无痕

    道的存在是真理还是枷锁,当那副画出现的那一刻,一切都将被改写。当申羽再次醒来的时候,他背负起孤独和希望,寻找自己的家乡和真相,然而似乎一切注定,等待他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 云端之初

    云端之初

    传言,一个人死后,会下黄泉渡忘川,一碗孟婆汤,忘却前世情爱纠纷,重新投胎做人。亦有一些人,难以放下前世执念,甘愿徘徊于人世间,成为孤魂野鬼。当命运之轮转动,他与她,是否再续前缘。绝美的残阳下,一场致命车祸,是谁精心酿造的阴谋;绚丽的花海中,彼岸花开满地狱,谁的鲜血在蔓延;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冰凉刺骨,谁在为痛苦声嘶力竭地呐喊;烟火,日出,老街巷,咖啡屋埋藏着我们痛苦并快乐的回忆世人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曲一长叹,一生为一人我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上,再次,爱上你……
  • 恶魔的注定恋人

    恶魔的注定恋人

    她,是父母眼前的乖乖女,外面的野蛮女。双面的她考进了康华贵族学校,可父母中毒进院为了学费和药费去魅影当起了服务员。他,黑道霸主,在别人面前严肃冷漠实际上却是个花花公子,在酒吧玩弄的时候,她不知死活的扇了他一巴掌逃走了。在逃走前听到他说“你永远逃不出我的手掌的。”在意外中她捡了个黑道老大他们之间能擦出什么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