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1700000031

第31章 陕西广播影视文化产业改革实践与发展问题探讨

如何依托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加快陕西省广播影视传媒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强的目标,这是陕西省广电系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直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陕西省广播影视产业的改革实践陕西广播影视业改革始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198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全国率先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改制使西影焕发了活力,《老井》、《红高粱》等一批电影精品脱颖而出,创造了中国电影的辉煌。1992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组建成立子台——陕西经济广播电台,这是全国最早的广播系列台之一,把多台竞争机制引入到了广播电视媒体《:1993年-1994年,利用社会资金发展有线电视,在全省创建了省、市、县三级约80家有线电视台,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的发展活力。

进入2000年后,陕西省广播影视改革从起步走向成熟,从局部探索转向全面改革,从放开搞活转向制度创新,从外延扩张转向追求质量效益。这一阶段的改革有四个突出特征:第一,资源整合。广播电视属于网络型服务产业,有很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即随着网络规模增大而边际成本递减。同时,还有范围经济的特点,如广播和电视能够共用一个发射系统,广电网络在传输节目的同时,可以承载其他语音和视频信号,提供多功能信息服务。为此,我们从2000年起,用两年时间对全省106个行政区域有线电视网进行整合,通过行政推动、市场运作,在全国第一家组建起了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广电网络公司,解决了网络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服务功能弱的问题,实现了陕西省广电网络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2001年,我们分别对省、市两级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进行合并,尤其是在省两台合并中改传统的中心制为频道制,以新的节目定位对频道、节目、人员、设备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极大提升了陕西电视台节目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两台合并改革七年来,陕台电视在坚持喉舌功能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同时,广告经营收入年平均增长达25%,2007年广告收入已接近6亿元。第二,体制创新。广电网络整合前,各级广电网络都属于事业性质的资产。在陕西省财政的支持下,我们对这些资产进行评估,共同发起组建广电网络股份公司,各级广电部门按资产比例享有股东权益,实现了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接着,广电网络收购上市公司黄河科技,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了借壳上市。去年年底,经证监会批准广电网络传媒股份(简称“广电网络”,交易代码:600831)整体上市,从而,陕西广电网络真正完成了从事业法人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嬗变,公司总资产从整合时的9个多亿增加到28亿。体制创新也让陕西省广播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省电台通过走专业化、系列化办台路子,产业收人去年达到1.6亿,跨人全国省级广播十强行列。陕西农林科技卫视是今年三月开播的陕西省第二套卫星电视频道,是继陕西卫视之后省传媒业参与全国竞争的又一个平台。陕西电视台改变传统管理模式,联合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省供销社共同出资成立农林卫视运营股份,在确保频道所有权、节目终审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公司按市场机制对卫视进行管理和运营,积极探索电视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模式。第三,产业扩张。近年来,我们发展影视文化产业,首先紧紧抓住拥有独占资源的主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媒体广告、广电网络、影视剧生产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同时,依托广电优势加快进行产业扩张。在广播方面,省电台向西代理经营青海省电台的广告业务,向东代理哈尔滨市电台的部分广告,目前正在南下和广州电台商谈合作途径。在电视方面,开办陕西乐家电视购物频道,把产业链延伸到商业零售领域,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与太原电视台合作,在山西开办了电视购物,还正在推进与乌鲁木齐市台的合作。在电影方面,西影与西安外院联合成立了西影传媒学院,在校学生规模到达1500人。利用国债资金1个亿建设的西影数码影视基地,必将大大拓展西影在全国电影、电视剧、动漫等生产制作方面的市场份额。第四,加强调控。市场无疑是有效率的,但是,市场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文化产业领域,资源的国家垄断、资产的国有属性、行业的有限准人、弱小产业的扶持等,都需要通过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来实施。早在2000年,在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的支持下,陕西广播电影电视局成立了局财务中心,向下属事业单位、经营机构委派财务管理人员,把所有经营性收入纳入统一监管平台,指导监督各单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省局归集直属单位经营收入的18%,一是用于事关全局性事业、产业基础项目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省广电中心新编播大楼2个多亿的投资,财政没有给一分钱的补贴。计划投资7000万实施的电视塔改造项目、约2亿元的广播电视综合剧场项目等,除财政给予少量的补助外,都要由通筹经费来解决。二是扶持市县广电事业、扶持弱小产业,带动广电报、音像出版、民族乐团等弱小单位的发展。三是支持重点节目、栏目创新,支持影视剧剧本创作和重点剧、片的拍摄。此外,还通过陕西广电有限公司,参与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利用经济手段实施调控的同时,陕西广播电影电视局还采用行政的手段协调事业、产业的发展,如授权西影集团开办电视频道,借助电视传媒带动电影生产。去年,西影西部电影频道经营收人超过3000万。

经过不断地改革探索和发展,我们依托广播影视主业已初步构建起了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和有一定聚集效应的传媒产业集群,其中包括:2个卫星电视频道、8套覆盖全省的地面电视频道、8套广播频率、一个电影集团、一家拥有390万有线电视用户(含66万数字电视用户、10万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公司以及西部网、广电报、音像出版、广电工程等相关产业,2007年,产业经营收人超过16亿元。2000年以来,陕广电为国家新增资产超过30亿元,直接缴纳税、费累计约4个亿。

二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虽然,陕西省广播影视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距文化强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有很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1.缺少良好商业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从传统看,陕西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没有经历过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没有形成像徽商、浙商、晋商以及东南沿海地区那样浓厚的商业文化。陕西人重“官”,从小接受的是“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启蒙。陕西人重“文”,崇尚的是“书韵琴声”的文人情怀。陕西人重"农”,在家种田也要标榜为“耕读之家”。陕西人贬斥商人,很多人都认同“无商不奸”的旧观念。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陕西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我们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文化氛围。商业文化崇尚财富。陕西人怕富,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就急流勇退,所以陕西鲜有全国知名品牌,鲜有全国百强企业;商业文化尊重商人,因为他们创造财富,通过纳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然而,在我们身边,本应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主,却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商业经济遵从诚信,然而,因为社会普遍存在的“无商不奸”的观念误区,也让不少商人心安理得地放弃了诚实守信的市场准则。这是影响和制约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社会因素。

2.缺少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展次的配套措施陕西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文化大省的美誉。然而,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并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成为陕西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因此需要进一步出台适合陕西省情的推进文化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陕西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在全省文化产业构成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控制着全省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发展陕西文化产业首先必须深化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然而,客观地讲,我们在推进改革上力度不够,缺少政策的保障和支持。一是缺少推进文化单位事转企的配套政策。八十年代,西影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事业转制企业的改革,当时没有文化企业转制的配套政策,西影在改制后很快就陷入困境。与之相比,2004年长春电影厂改制,吉林省给与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仅人员身份转换一项就得到财政补贴6000万元。西影长期为沉重的人员包袱拖累,至今无力在影视剧主业生产上有所作为。体制改革着眼的是市场构建和长远发展,必须妥善解决好相关利益者的既得利益。所以,改革是有成本的,政府要为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埋单”。2003年国发105号文件,出台了鼓励文化单位事转企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陕西只是照转,并没有从实际出发制定更有激励作用的政策措施,没有解决大家关心的改革过程中人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所以,改革的推进步履维艰。二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激励问题,即如何让管理者和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热情和创造性为企业工作。华商报近年来发展得很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激励机制十分到位,管理者的利益与报社的收人紧紧地捆在了一起。我们的陕西二套、广播频率、电视购物等创造出了可以与华商报相媲美的资产收益,但我们的髙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却只相当于华商的普通员工,他们的高管是我们高管年薪的几倍到几十倍。所以,我们在激励制度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这是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通病。三是人事制度改革不配套。我们一边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破除“铁饭碗”,陕西省人事部门的现行录用制度又一边在制造“铁饭碗”。只要是通过人事部门统一考试录用的学生,一进单位就拿到财政工资卡端上铁饭碗。而大量像陕西电台、电视台按照需要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无论你能力有多强、学历有多髙、工作时间多久,却永远是台里“非正式职工”。他们占到两台员工总数的约40-50%,相当多的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骨干。就是因为每年有人事厅分来的正式工,这部分人就成为永远没有归属感的临时工。他们无法不考虑自己的后路,许多人不能一心一意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上,不少骨干有机会就跳槽。同岗不同酬、身份不平等极大的压抑了这部分员工工作热情,同时也容易让一些拿工资卡的年轻“正式工”产生养尊处优的心态而不思进取。

3.缺少推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有力举措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陕西人才济济,发展文化产业有人才资源优势。但是陕西由于民营经济不发达,加之文化产业政策不确定带来的风险,资金短缺是制约陕西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以影视业为例,2006年,我们对全省50家民营影视制作机构中问卷调査,询问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40多家企业把资金不足排在第-位。企业缺钱本应正常,但民营影视公司难在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厂房设备作抵押从银行借钱。陕西有民营影视公司160多家,数量排全国前列,但是2007年只拍了18部共453集电视剧。而北京华谊兄弟传媒股份一家公司今年的计划拍摄就是14部450集电视剧。近些年,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的上升,拍一部大剧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而陕西全省一年全部投拍电视剧的资金只有1.5个亿。这就不难发现为什么陕西缺少大剧大片的原因。北京市为支持文化产业2006年开始设立文化创意发展专项资金,每年5亿元。2007年专项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达386个。另一个是税收问题。陕西省影视制作公司普遍认为,陕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形成一个政策洼地,把文化企业吸引过来、聚集起来。当年国家改革开放办特区,就是制造政策洼地,让全国的资源都流进来。然而,如何出台鼓励性的税收政策,形成这样有聚集效应的洼地,是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陕西仅西影厂一家流失到北京被称为“北漂”的影视工作者就有300人之多。北京市为推进文化聚集区建设,从2006年起三年政府投人专项资金5亿元。浙江、湖南等省市对发展文化产业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海南省对文化企业实行营业税先交后退的税收政策。这些对陕西省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行业分割、条块分割,很难形成以产业为纽带、跨行业、跨地区合作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再者,缺乏对文化旅游景观的整体推介。北京奥运会前许多省,如浙江、福建、江西、贵州等通过电视媒介整体推销本省旅游资源。陕西再不宣传就会落后,河南名不见经传的云台山已经让西岳华山自叹不如了。不仅仅要整体宣传,陕西还要下大工夫开发文物资源的自身价值,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用现代多媒体介绍、展示和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在这方面我们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三加快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克服“官本位”的旧观念,倡导崇尚财富、鼓励创造、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社会新伦理,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第二,大力扶持国有大型文化企事业文化单位和大型民营文化企业,研究帮助他们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其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第三,建议设立陕西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一是支持大剧、大片、大戏的创作与摄制;二是对影视机构提供贷款担保;三是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第四,实行影视文化产业营业税税收返还政策。第五,设立文化产业园区,为人园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建立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和文化产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第六,出台符合陕西省情的鼓励性配套措施,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同类推荐
  • 妈祖文化三十年

    妈祖文化三十年

    本书分引领篇、弘扬篇、传播篇、交流篇四部分。通过对30年来妈祖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亮点、要点、重点的深度记述,提炼该阶段妈祖文化发展过程所留下的闪光记忆,探究其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走向。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中国的文化浑厚深远,有源有流,仪态万千。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此,中华民族才得以长期地存在与持续地发展。然而,尽管中国的广袤大地以及居于其上的居民被共同的主干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他们在外表、习俗、性格上的区别之大,并不亚于南欧地中海人和北欧日尔曼人的差别。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古人称关中为陆海之地,天府之国。这样褒奖如此区域。固然是古人的慷慨,不过也证明了关中之美。
  • 乡村之旅

    乡村之旅

    乡村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生息的地方。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中国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古代的村落建筑、真实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农耕文化、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在乡村地域上形成了“古、始、真、土”的独特景观。
热门推荐
  • 霸仙道

    霸仙道

    一个无门无派的散修少年,秦风,偶得一本修仙界闻所未闻的修仙功法,《阴阳神魔刀》,以刀阵问仙途,踏上修仙路。一柄仙剑的丢失,引发昆仑和崆峒的恩怨,各派因此骚动,群妖闻风而起,修仙界愈发纷乱,看秦风如何周旋其中,如何走上了一条奇仙之路,苦修精气神,成就霸仙道!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方能有立足之地...本书修炼体系:引气入体(引气期)、炼气化神(化神期)、炼神还虚(还虚期)、炼虚合道(合道期)、位证真仙(真仙期)、天仙、罗天上仙、大罗金仙、九天玄仙、仙君、仙帝、正神、天神、神尊。
  • 异警神探

    异警神探

    黎逸方作为特别案件调查组的领头人,带领着一干组员——法医海漫遥,警员苏纤,鉴证人员顾怀钦和莫子瞻,并在好友纪彦朗以及师妹文乐蕊的帮助下,侦破各种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案件。
  • 凡梦仙

    凡梦仙

    赤色的疆土,染血的苍穹,凛冽的寒风,凄清的夜!无处不在的刀兵,白骨磷磷的山河,兵戈铁马的狂啸,末世...睡梦中的少年,时时被梦中的残酷惊醒!一个天生经脉闭塞的少年,在家族的压迫,欺辱中逆流而上,打破一切阻碍,追求自己的道。继而踏上大陆这个大舞台,起舞风云,踏天高歌!一个平凡的少年,一个似真似幻的梦境,一曲追仙的传奇。
  • 我会等你你爱我的那天

    我会等你你爱我的那天

    ‘’少主,夏墨,会等你爱上我的那天。‘’夏墨抬头对上林羽的眸子,喃喃的说。‘’夏墨,可能你等不到了。。。‘’----------------‘’我告诉你,林羽,在这里,夏墨,最重要!‘’林怀红着眼睛,吼道-----------------如果可以,我宁愿,不再爱上你。。。
  • 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名人幽默故事

    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名人幽默故事

    本书精选几百篇内容精彩的中外名人幽默故事,涉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位名人,如伍子胥、孔融、冼星海、林语堂、爱因斯坦、达尔文、萧伯纳、小仲马、海明威、雨果等,内容广泛,故事引人入胜,是青少年休闲益智的首选读物。
  • 校园之热血篮球

    校园之热血篮球

    我记得,在我没有目前的一切,没有这些荣誉和财富,没有这些粉丝和媒体的时候,我所拥有的只有那老旧的球场和忽闪的路灯以及陪我一起度过青春的伙伴
  • 神曲:魔战

    神曲:魔战

    世界自黑暗而生,无尽的黑暗与荒凉的土地。但是…在那个世界里是有一缕光照耀着。世界之后被分成两个部分,暗之区域是暗界,光之区域是光界,中间的是人界。在这很长的一段时光里,这两个世界一直互相平衡,并存着,原本应该这样下来。但是,暗界之王却说“世界原来是一体的,那么将其完整有什么不好”。于是从那次起,黑暗预要笼罩光明,光明则抗争着要从黑暗的魔爪逃脱。但光之界与暗之界中间的居民--人类,他们的身躯是脆弱的,无法与魔界居民--恶魔的力量对抗,就在光中的生气要被深沉黑暗即将啃噬殆尽之时,命运之轮启动了……
  • 孑然一颜

    孑然一颜

    究竟谁对谁错,谁能辨,谁又陷,谁孑然一身执着得追查,谁又宁断情思也要倔强地隐瞒,谁下的诺大的一盘棋,又是谁搅动了这片商场风云......一切,都隐藏在那层层迷雾下,不得而知......
  • 雪刺

    雪刺

    本书以东北为小说地理空间,以东北抗联经典战役为模本,以“扎下根,别伤根,别烂根”为立意,突出东北人的智慧、意志、情义及割舍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总之努力还原当时社会状况,努力与同类不同。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义匪出身的方振山凭借祖传家训和非凡胆识,带领义匪在走上抗击侵略者的道路……烧军火库,炸机场,夺县城,救百姓……在疾恶如仇中展现民族大义与抗日情怀;蹲大狱,藏密林,抢媳妇,美救英雄……在亦庄亦谐中演绎战争智慧与精魂血性。这里有生死相搏的对手,有忠贞不渝的恋人,有唇齿相依的兄弟,有传奇的狭义,有诡诈的机谋,有艰难的选择,有贪婪的人性,更有无数次山穷水尽、绝境逢生的智慧。
  • 都市海洋之王

    都市海洋之王

    简介你说东海属于你们?你说你们有最先进的潜艇?你说你们国家海军最强?你说你们是海上霸主?从现在开始全世界的海域都已经属于我了,我就是海洋之王。温馨提示,在海上不要乱丢垃圾哟,不然我可不会保证你们的潜艇或者船只还可以安全返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