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3100000001

第1章 第三世界的时间焦虑症

“第三世界”一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刚刚开始使用。但是就在一个短时期中,这个词的用法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政治的内涵转变为经济的内涵。在1945年战争结束以后的“冷战”年代,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之间划出了一条严格分明的界限。从外交上营垒分明的意义上说,所有的国家不站在这一边,就得站在那一边。大多数国家的确如此,但仍有少数还在坚守着不稳定的中立立场,其中有铁托的南斯拉夫、纳赛尔的埃及、尼赫鲁的印度、恩克鲁玛的加纳和苏加诺的印度尼西亚。这些自行其是的国家渐渐被统称为第三世界,以区别于西方集团的第一世界和苏联集团的第二世界。随着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解冻,“第三世界”一词失去了其政治含义的理论基础,逐渐被赋予经济的内涵,并用于称呼世界上那些欠发达的地区,以区别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第一世界(如美国、日本、西欧和前大英帝国的诸自治领地)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世界(如苏联和东欧)。这一意义上的转变使“第三世界”成为一个含义更为广泛的范畴,包括了一百多个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特别是今天,第三世界囊括世界上以下各个地区:整个拉丁美洲,除南非以外的整个非洲和除日本、以色列以外的整个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今天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被划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那时用来修饰这些殖民地的形容词是“落后的”,而不像今天这样带有外交辞令的术语——“欠发达的”,尽管这个用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通过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第三世界的欠发达和第一世界的发达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现象,二者在机体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的。欠发达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追随以西方国家为先驱的工业化进程而追赶不上(的结果)。第三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冷战初期区分敌友的政治阶段,呼吁朋友们团结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二是冷战后期区分发达与欠发达的经济阶段,强调东西方展开对话与合作;三是随着“依附理论”兴起的新政治经济阶段,同时展开政治批判、外交斡旋、经济协调。

第三世界的崛起的确意味着传统殖民主义世界的终结。“一战”削弱了宗主国的实力。“二战”为民族独立创造了有利条件(日本人赶走了在东南亚的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荷兰人,并在撤离之前将大量武器留给当地民族主义武装组织)。1944年叙利亚脱离法国而独立,此后的25年间,6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先后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一般认为,这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的先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大量遗留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第一,民族冲突。“宁要带有危险的自治,也不要平静的奴役。”这是非洲加纳民族主义运动领袖恩克鲁玛的口号。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一开始就伴随着激烈的民族冲突。1947年的“印巴分治”是最典型的例子,它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印度学者布塔里亚·乌瓦什在《沉默的另一面》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次灾难。几个月中,1200万人在新成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迁徙,“估计死亡人数在20万(当时英国的数据)到200万(事后印度的估计)之间……到处都有性暴力行为:约有7万5千妇女遭到不同信仰的男人的劫持和强奸……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家园被毁……”。20世纪90年代以前,真正的对抗并不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是在美苏两个超级集团之间。“冷战”时期,在美苏两个超级集团之间排队,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作。在大国集团的军事和经济绝对优势的垄断下,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是表面上对抗,实际上依附。

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实现,而是落后的农业国度率先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但是,在发展问题上,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碰到了新问题。让我们来看一组简单的数据,就能了解全球财富分配的状况。1960年,发达国家占67.3%;发展中国家占19.8%;苏联集团占12.9%。1970年分别是:72.2%、17.1%、10.7%。1994年分别是:78.7%、18%、3.3%。殖民地的终结不但没有影响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使其经济出现了繁荣的趋势。这使历史学家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葡萄牙因拒不放弃殖民地,所以一直处在其特有的贫困之中。因此,可以断定,发达国家的繁荣并不依赖于对海外不发达地区的征服——事实上,一切正相反。这一后期帝国主义时代的一个迫切问题,是如何利用发达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来完全改变富国愈来愈富、穷国愈来愈穷的趋势。”

承认自己的欠发达地位,利用发达国家的已有资源来改变自己的贫穷落后状况,是欠发达国家的基本心态。但知识界(特别是左翼)一直在质疑这件事。质疑的理由有两条:第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达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掠夺的结果。第二,“零博弈”理论告诉我们:你之所得就是他人之所失。这是“对抗”的理论依据。在第三世界国家,要“对抗”还是要“发展”(依附),一直是其内部的一个重大政治分歧所在。这一分歧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就出现了。在这次会议上,除了裁军和经济合作问题之外,没有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任何协议。在出席会议的29个国家中,谋求发展的亲西方国家和中立的国家就有20个。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平等发展状况的批判,并不能阻止发展中国家在依附发达国家的前提下谋求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将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投放到“自由市场”,以换取发展和进步。第三世界并没有结成一个统一的联合阵线。接下来,随着第三世界领导人(毛泽东、苏加诺、尼赫鲁、恩克鲁玛等)的逝世或下台,“第三世界”的声音也就渐渐趋于缄默。这些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实践的发达和理论的贫血。

几乎与“第三世界理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的同时,巴西学者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的《帝国主义与依附》、德国学者安德列·冈德·弗兰克的《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等著作的部分章节开始发表,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出版了《不平等交换和价值规律》、《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体系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出版了《现代世界体系》的第一卷。这些学者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而且经常使用“第三世界”这一概念,但并不将这一概念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吸收了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的史学方法,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发现了世界体系内部的不平等关系,比如“依附论”的“中心——边缘”结构,“世界体系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第一世界”是指美国统治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世界”是指苏联统治的社会主义世界。“第三世界”是泛指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非工业化国家。阿明、多斯桑托斯、詹姆逊等当代理论家,在涉及“第三世界”的问题时,也基本上持这种划分方法。美籍印裔学者艾贾兹·阿赫默德,在一篇批评詹姆逊的文章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是根据生产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来划分的,第三世界则完全是根据一种纯粹外来插入现象的“经验”来定义的。这在理论上不成立,也不能解释亚洲“起飞”国家和地区(印度、中国内地和港台、韩国、新加坡等)出现的现象,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而走向“市场化”道路。根据20世纪下半叶国际形势的变化,甚至有人提出“第四世界”的概念,特指原来“第三世界”内部的经济停滞型国家,比如非洲和伊斯兰世界的一些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内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尚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与第一世界处于绝对的对立状态(即“第四世界”,特别是伊斯兰世界);另一部分半工业化的国家与第一世界的关系则变得越来越暧昧。半工业化国家已经自动地屈从于资本主义发展(或资本积累)的时间逻辑。

“时间”是变化、发展和一体化的概念。“空间”是结构、共存和对峙性的概念。原始资本主义通过扩大交换空间(地理大发现、跨国贸易、海外市场)的活动得以成型和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则将空间关系转化为市场活动中的时间关系(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进而将这种时间关系抽象为历史模式(社会发展进化阶段论)。“三个世界理论”的本意,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资本“时间逻辑”的抵制,并曲折地表达了一种追求文化“共存空间”的强烈愿望。但是,第三世界国家一直试图通过对“时间”(“现代化”)的诉求,来保存或巩固自身“空间地位”。就像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通过“空间”活动(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经济一体化等)来巩固自身的“时间优势”一样。

问题正出在这里。在“空间”(地缘政治和民族文化)上是对抗,在“时间”(“现代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上是依附。这种矛盾状态是第三世界国家心头的一个巨大阴影,其表现形式就是一种强烈的“时间焦虑症”。这种症状不但表现在国家的宏观决策中(每年以百分之十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往前赶),更深深地潜入了文化和民众的意识深层,进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以各种奇异的形态表达出来(最典型的就是拜金主义)。传统“第三世界理论”在缓解这种“焦虑症”方面显得简单、浮躁而软弱无力。因此,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安德列·冈德·弗兰克、萨米尔·阿明等人为代表的“依附理论”,是对传统的“第三世界理论”的重要补充。“依附理论”建立在理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它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性的结构;将发达与不发达看作是一种结构性要素(中心——边缘);将历史资本主义问题,转化为全球一体化经济中依附性压迫和剥削的现实问题。同时,欠发达国家的内部结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也带有浓郁的依附性,原因是外部因素(全球性的技术分工和跨国资本运作方式)在制约和操纵着内部因素。

萨米尔·阿明指出,商业依附并不是因为欠发达国家只会生产和出口基础产品,而是因为他们只能是基础产品的生产者,因为他们无法形成一种“自主中心的工业结构”。金融依附是因为欠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生产性资金来源于跨国资本,而剩余利润的主要部分是朝向中心国家回流的。这也就是沃勒斯坦所说的受世界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器支配的“剩余转移”。结果是,中心国家的货币汇率完全控制着欠发达国家的货币体系,阻碍着欠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它还左右着这些国家内部的工资体系。欠发达国家的工人必须承受双重剥削:在全球经济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他们受制于本地买办,接受资本原始积累的剩余价值规律。在非正常状况下,他们又要承担全球资本周期性波动的后果,以保证“剩余转移”不受损害。技术依附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通过特殊设备和零部件、售后服务、专利等方式的垄断。“依附理论”通过这种结构分析,展示了中心国家与外围依附国家之间的根本矛盾,达到批判资本主义的全球垄断的目的。“依附理论”认为,对方(发达资本主义中心国家),就是边缘国家“时间焦虑”这一病症的根源。这种空间上的对峙状态,似乎是缓解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时间焦虑症”合乎逻辑的表现,其特点是将“焦虑症”部分地转嫁给空间中的另一方。

“时间焦虑症”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焦虑症”。缓解“历史焦虑症”的方法,是将时间长度(历史跨度)加大,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对短暂的历史事件(革命、战争)的执迷上离开。这种缓解“时间焦虑症”方法的代表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世界体系论的三个重要理论资源之一,就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另两个是康德拉捷耶夫周期理论和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布罗代尔将历史时间分为三种类型:1.短时段,即事件,今天大众传播所热衷的东西。这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极具欺骗性的时间形式。2.中时段,即局势,比如资本主义发展周期研究(价格波动、人口增长、生产增减等),时间跨度是20年到50年不等。3.长时段,即结构,重视对日常物质生活的结构研究,时间跨度是500年乃至5000年,在时间的静止状态下,发现历史的稳定结构。当目光愈拉愈长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欧洲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不过是1600年之后才形成的(通过地理大发现、资源掠夺兼及跨国贸易),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经济世界”,也因此变成了“世界经济”的代名词。在此之前出现过各种其他类型的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和阿明特别提到以中国和埃及等古老国家为代表的“朝贡体系”。这是一种前资本主义的世界帝国体系。

“朝贡体系”是否是一个“经济世界”、“经济体”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中华帝国一直对国际贸易兴趣不大,这已经是常识。亚当·斯密通过传教士和旅行家的介绍也间接地了解到这一点,“中国人不重视国外贸易”。中华帝国无论是接受“朝贡”还是“出使”,都是“耀威德”的特殊方式,本意并不在获取利润和积累货币资本。大手大脚的“耀威德”的方式,吸引着“朝贡体系”边缘的众多国家,使朝贡者越来越多,并夹杂着大量的私人商业交换和海上走私行为。朝贡,已经不再是对“高高在上”的中华帝国的仰慕,而是一种商人牟利的重要手段。中华帝国对内鄙弃商人阶层,对外又要保持礼仪之邦的风度,使得他们无法应酬这种“跨国贸易”的不断入侵。其结果造成了“朝贡体系”内部的“生产剩余”,不断地向海外转移。这就是明清海禁的原因之一。清朝政府开始对朝贡贸易进行诸多的控制。比如,严格规定朝贡的船只和人员数量,对各国朝贡的频率也有规定,比如,规定荷兰朝贡者“八年一次来朝,员役不过百人”。海禁与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海外市场的欲望是格格不入的。于是,西方国家用枪炮(鸦片),打开了“朝贡体系”的大门,并宣布:“西方资本主义体系”才是世界的中心,你们不过是一个落后的边缘国家。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起源。

本来,这种“焦虑症”在“朝贡体系”内部是不存在的。长期以来,中国人通过对中华帝国日常生活结构的“长时段”观察和总结,发现了一种分合循环的历史时间。中国的朝代更替,短则几年十几年,长则几百年,规律都相似:初期的“休养生息”——中期的积极进取——后期的强权统治三阶段,最后通过暴力改朝换代。它在“兴起—发展—衰落”的波动周期中周而复始,延续了几千年(生产方式没有太大变化)。“朝贡体系”内部的波动周期,对中心之外的边缘朝贡国家并不适用。直到晚清,边缘国家才以武力的方式进入。就中华帝国“朝贡体系”的局部范围而言,“历史分合论”(循环时间)的宿命色彩,既消解了因朝代更替和权力控制过程中的残暴而导致的道德焦虑,也是消除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焦虑症”的一剂良药。当范围扩大到“世界体系”的时候,它顿时失去了药效。它被迫进入了另一个时间体系,并且被边缘化。

“世界体系论”者认为,随着“朝贡体系”的瓦解,今天的世界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形成“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边缘、半边缘国家受体系中心国家的支配,其强弱程度是一个动态概念,与他们同中心国家的距离成正比。通过对资本主义几百年来的经济波动周期(发展—膨胀—停滞)的分析,他们认为,当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国家处于停滞阶段(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边缘国家应该趁机发展,直到“需求大于供给”。这种观点尽管可以解释一些“起飞”国家(比如亚洲“四小龙”),但对大多数落后的第三世界边缘国家并不适用。“世界体系论”不一定能够缓解第三世界的“时间(历史)焦虑症”。就目前的整体局势而言,第三世界国家将要在焦虑中走过更加漫长的路程。

同类推荐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武汉大学是诗歌的王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革的春风,有百年学积淀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武大校园诗人向缪斯之神献出了心中最艳丽的玫瑰。在王家新、高伐林等第一代校园诗人冲向全国诗坛之后,以马竹及南方诗派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又红遍校园,嗣后,以浪淘石文学社与珞珈诗派成员为主的文学青年,则构成了武大的第三代实力强劲的校园诗人群体。樱花诗赛自发起举办之日起就一进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武汉以及整个湖北文学界和高校文学精英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武汉大学将其列为人文武大建设的内容,给予了调度的重视与扶持。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先秦散文研究

    先秦散文研究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与繁荣、《尚书》《春秋》与《国语》、《左传》、《战国策》、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先秦说理散文的早期作品等。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本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大约在明代的隆庆至万历年间成书,全书共一百回,约九十多万字,其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大概有八百五十多个,被清初著名理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历朝历代,多次遭受毁禁,命运多舛,而对于其作者的身份也是众说纷纭。
热门推荐
  • 休闲养花养草

    休闲养花养草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扑朔迷离胡小姐

    扑朔迷离胡小姐

    到底是怎样的缘份,才能成全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呢,一个从古墓走出来的狐狸,她来到人间,却发现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于是她来到一户汇集着三教九流的人家,开始学习和感受现代人的生活……生如蝼蚁,美如神明,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侯爷要出嫁

    侯爷要出嫁

    这是一个从村女到侯爷的华丽转变的故事,当她以男子的身份站在帝都的最顶端,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嚣张的,高调的,让所有欺侮过她的人都不得好下场。当天然呆御姐小侯爷对上天然萌忠犬小王爷,是老草啃嫩牛,还是嫩牛啃老草,激情四射,一切皆有可能。
  • 霸宠美男之凤倾天下

    霸宠美男之凤倾天下

    这是一个爱看女尊小说的王牌杀手,穿越成九岁吃货大小姐,萝莉成长,收割美男、玩翻江山的故事。想打发时间的看客们,点下收藏,谢谢木马!当,长大的过程真的好无聊时——女主大人,闲闲的调戏了下隔壁孟家的正太做竹马;闲闲的搭救了个男扮女装的腹黑皇子做奴婢;闲闲的招惹了个清傲冷俊的未婚夫做闺蜜;哦,当这样欢脱的日子被黑势力的推波,湮灭后。女主大人被个模样帅翻的师兄救起,说了句让她三天不想吃饭的话;他说,女人,你这身肉包子是因为有只千年冰蚕在体内……于是,成功的让女主大人吐翻了胃。本文女主,呆萌偶尔冷傲、经常抽风,却也英勇机智。男主们,个个赏心悦目,本文NP,女主真心,不喜者勿入;
  •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想我就是心底太过善良了,才会不顾淋着雨,在路边捡了这么一个外星来的变种生物!真是好狗不挡道,挡道非好狗啊!“喂!死丫头,你厨房没打扫呢!”“死丫头,滚出去。趁我睡着,吃我豆腐。”“死丫头,烦死了。要是我继续睡在这里,你该不会想要强X我吧。”偶买噶!我不是捡的宠物狗么,有这么叫主人死丫头,死丫头的?!
  • 凤凰倾帝天下

    凤凰倾帝天下

    她是一缕魂魄,生前被当做棋子,用完后残酷被杀,阴阳差错附到一个天生无材的安府三小姐身上。他是一府大少,却有着不可告人的身份。她用自己的能力告诉天下人,弱者不会永远弱,所有人都会有大方光彩的时候。他是人人羡慕人人爱慕的大少,倾国倾城,俊美无比,本一颗利用的心,却不知不觉爱上了那颗心……她狂傲又霸气,他绝色又强大。他浅笑,用一生一世换她的幸福,可终究还是负了她……
  • 黑道校园之路遇虐恋

    黑道校园之路遇虐恋

    简介:一次落水,他们相识,一起上学,他们相知,一次绑架,他们相爱。他,冷酷霸道,黑道世家的少爷,可谁又知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冷血?无情?恶魔?他不在乎。冷酷校草,却恋上野蛮小丫头,宠她,爱她,甘愿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娴,又怎么了?”他看着倔强的小丫头,无奈的问道。“哼!她们怎么都盯着你看!你明明长得很丑有木有!”意外,却让虐恋开始………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黑玫瑰酒吧

    黑玫瑰酒吧

    黑玫瑰酒吧里,发生了什么样的爱恨情仇?一时之间,商海风起云涌,股市变化莫测!情人变仇人,伙伴成间谍!黑玫瑰酒吧四大花魁各领风骚,高富帅竞争相拜倒在石榴裙下。商战、情战、谍战、战战高潮迭起!友情、亲情、爱情、情情联网交织!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为了报仇,甘愿论为豪门高富帅的情人。为了实施她的报仇计划,与妹妹争夺丈夫。匹夫之怒,血流五步,帝王之怒,生灵涂炭。美女之怒,又该当如何?敬请关注长篇小说:黑玫瑰酒吧!
  • 幻想之外

    幻想之外

    不会再后悔了,不会迷茫了,再也不会失去了。这是我仅剩的一切。————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