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0700000031

第31章 不可为了利益去攻击别人——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原典”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易经·益》

“释义”

《益》卦上九爻说:不给他人利益,还要攻击他人。长久持有这样的心态,就会有凶险。

《象辞》说:不给他人利益,说的是思想偏隘自私。还要攻击他人,是因为有外来之人想分享他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不要独占利益,更不要攻击他人,与人结怨,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而应该树立为人着想、不损他人的信念,如此才能长久,才能顺利。

一个人要想真正与人相处和睦,应该具有种种良好的德行,自私、卑鄙、嫉妒都不能赢得人心,还会处处不受人们的欢迎。

“事典”

故事一:智伯索地自取灭亡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贵族叫智伯。他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自己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他还嫌不够。有一回,他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一个贵族,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地。他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对宣子说:“您最好给智伯土地。”宣子不理解,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他便不能这样长久下去了。”

任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见宣子点头称是似有所悟,便又接着说:“《周书》上说,‘将要打败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帮助;将要夺取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甜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您还不如给他一点土地,让他更骄横起来。再说,您现在不给他土地,他就会把您当作他的靶子,向您发动进攻。您还不如让天下人都与他为敌,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把赵国包围了。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进去,赵在里面接应,里应外合,内外夹攻,智伯便灭亡了,果然如任章所料。

由此看来,贪欲不止,喜爱攻击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故事二:邓芝的“双赢”思想

三国时候,刘备虢亭战败,退到白帝城暂时驻扎下来。不久,他就因忧愤悔恨而病倒了。在病势沉重的时候,刘备派人去成都,把丞相诸葛亮等人请到白帝城来安排后事。

刘备让诸葛亮坐在床边,对他说:“我有了丞相,才有今天的帝王事业。可是,我的知识浅陋,没有听丞相的话,自讨失败。想来又悔又恨。如今眼看我就要死了,儿子刘禅软弱无能,我只好把大事托付给丞相。”他一边说,一边把事先写好的遗嘱交给了诸葛亮,并且要求他尽力辅佐太子刘禅。

诸葛亮向刘备表示,一定要尽一切力量辅佐少主,不辜负刘备的重托。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了,死的时候六十三岁。十七岁的刘禅,在成都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建兴元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从此,蜀汉政治上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诸葛亮决断。

联吴抗魏,本是诸葛亮的重要战略决策。可惜虢亭一战,蜀吴联盟遭到破坏。诸葛亮担心孙权乘刘备刚刚死去的机会发动突然袭击,正考虑派人去和东吴修好,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

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目前,主上年幼,初登皇位,民心未安。如果要完成统一大业,就应该抛弃旧怨,和东吴联好。没有东顾之忧,咱们才能北上进取中原。不知道丞相是怎样考虑的?”

诸葛亮一听邓芝的话,十分高兴,觉得邓芝很有见解,而且邓芝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理想人选。他笑着对邓芝说:“我对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很久,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担当起联合东吴的使命。你既然明白联吴的好处,那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使命。”他马上决定任命邓芝为出使东吴的使臣。

邓芝到了东吴,求见孙权。魏国也派使者到了东吴,要孙权联魏攻蜀。孙权正犹豫不决,因此不肯接见邓芝。邓芝写信给孙权说:“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呢。”孙权这才接见了邓芝。

邓芝给孙权分析当时的形势,说:“吴国有长江做天险,蜀国有山川为屏障,两国和好,互为唇齿,力量就大了。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果东吴要和魏国联盟,就必然要向魏国屈服称臣。要是不听它的话,魏国就要借口讨伐东吴。那时候,蜀国也可以顺流而下。江南的广大地区,就不会再是大王所有的了。”

孙权听邓芝说得有理,回答说:“我是愿意跟蜀国和好的,只恐怕蜀主年轻懦弱,在魏国的压力下中途变卦,不能始终如一。既然先生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从此,吴国和蜀汉又结成了抗拒曹魏的联盟,并且多次派遣使者互相访问,不断发展友好联盟关系,从而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在这则故事中,邓芝之所以能够说服孙权联蜀抗魏,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一开始便提出了“双赢”的思想:“不光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而后,他又具体分析了联蜀对于吴国的好处,使孙权不得不同意联蜀抗魏的主张,从而圆满地完成诸葛亮交付给他的使命。

故事三:张禹多交友少树敌

张禹原是汉成帝的老师,汉成帝对他颇为敬重,封他为安昌侯,与成帝的舅舅王凤、王商先后同时主持朝政。王氏兄弟倚仗太后王政君之势,专擅朝政,炙手可热,张禹自觉难以与其争锋,便一再上书辞职,成帝就是不答应。

张禹于是就来个当官不主事,尸位素餐,专心致志于买田置地,广增家产,流连声色,以求自安,可是终于因为买一块好地,与王氏兄弟之一、曲阳侯王根发生了冲突。

这时,由于水旱之灾频繁,地震连年不断,一些不满王氏的大臣便借题发挥,以为这是由于王氏专权所致。汉成帝对王氏兄弟的跋扈也早已暗怀猜忌,便来征询张禹的意见。如果此时张禹附和那些大臣的意见,挑动成帝的不满情绪,对王氏将是很不利的。

老于世故的张禹看出王氏兄弟的权势不可动摇,成帝终究不过是个傀儡,自己已经年老,子弟又都位低势弱,不是王氏的对手,何不借此机会化解矛盾、讨好王氏呢?于是就对成帝说:“灾异之事人所难以理解,圣人也避而不谈;这些新进后辈信口开河,不必信他!”

成帝因此也就不疑王氏。王根兄弟得知此事之后,果然十分高兴,与张禹关系亲密起来。张禹由此不仅富贵终身,而且子孙后代也都官居高位。

为人处世不要攻击他人,这是免祸保身的法宝。权力场上变化莫测,谁也难料穷秀才日后不能中状元,一日之间变成自己上司;谁也难料居高位的自己日后不会直线下降。官场穷通变化,一时难料,高明者能够遵循少结怨、少树敌、多交朋友、多做实事的做官长远之道,不独占利益,不攻击他人,古时官场避锅中的法宝在现代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吉言”

利益使一些人盲目,使另一些人眼明。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只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没有吸引他人的磁力,就会使别人对他感到厌恶,就没有人喜欢与他结交往来。如果能在和谐的气氛中,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而无需争论琐事或竞争势力范围,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好。

一个精明的人必须安排好他的利益等级,使之井然有序。在我们同时急着做许多事情时,我们的贪婪常常会扰乱这一次序,结果因为想得到太多的很不重要的东西,我们错过了那些最为重要的事情。

自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能“人人为我”,即不愿去践行“我为人人”这个前提条件。结果呢,就导致人在社会中没有安全感、关爱感。人与人之间互周互济,互相借重,团结一心,这样,不仅能共同做出一番事业来,还能相互倚重,保全自身。

能成就大事的人,都不会被眼前的暂时的利益所蒙蔽,能够清晰地辨识事务的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进行取舍。有这种慧眼的人一般为官则大贵,从商则大富。

只注重利益的人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做事情,当然不能没有功利心,但也不要太急切。如果你是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就一定要注意周围人的感受;如果你经营一家企业,不能把赚钱作为唯一目的,还要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让大众从感情上接受你的产品。

所以,有了利益,不要独占,而是与人分享;也不要为了利益去攻击别人。当你任由自己卷入人际冲突、玩手段、抢功劳、为小事争吵不休的纷争中,这些事会耗尽你的精力,影响你的态度,另外你还浪费了原本应该用在正事上的宝贵时间。

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对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失去洞悉力,其实,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同类推荐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庄子的享受

    庄子的享受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解读庄子,老王在享受庄子,读者在享受老王。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书从七个方面简述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分别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技能。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问题——“礼仪之邦”其实是别的意思;朱元璋是怎么篡改教科书的;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妖;孟子要搞和平演变;自由主义在齐国;劳民伤财有助于社会稳定……
热门推荐
  • 希望未来我们还能再相遇

    希望未来我们还能再相遇

    我们难以抓住忽闪忽闪的时间,但也许我们都有一个梦,——曾经错过的遗憾让你我心中留下一股忧伤的寒流,希望未来我们再相遇。
  •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本书以作者就读的人文地理学专业为基础,广泛吸收和运用了国内外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翔实数据,对长江三角洲人口和人力资源的迁移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其重点是以空间视角,对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的分布及其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合理性论证,并基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多种经验模型对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结构的适配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些成果不仅对类似长江三角洲的极化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而且在人文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也具有理论意义。
  • 今生是每一生

    今生是每一生

    今生是每一生》收录了作者的情感诗词,其中既有现代的,也有古体的;既有诗,也有词;既有近千字的长诗,也有三十多字的短诗。对“永恒的爱情”来说“今生是每一生”。我是一个爱写诗的人。我将“爱写诗的人”简称为“诗人”,这也是我对“诗人”新的诠释。我是一个以科学为家的人。我将“以科学为家的人”简称为“科学家”,这也是我对“科学家”新的诠释。
  • 异界变身之死亡主宰

    异界变身之死亡主宰

    当艾德文还在战火纷飞,当亡灵界的元素崩坏愈演愈烈,当败者依然不甘地扭动触手,当诸界的阴谋酝酿不休......救世抑或逆亡之人从荒芜走出,江寒只能无奈接受所有,真正对未可知的命途发起抗争。
  • 霸道冰山男:专宠小娇妻

    霸道冰山男:专宠小娇妻

    “少爷,少奶奶跑了!”“什么?!跑了?给我把她抓回来。”“少爷,少奶奶要结婚了!”“结婚,她的婚只能和我结!”“江大少爷,你到底需要些什么,孩子我也生了,这第一次也给了,江少,您还需要些什么?姑娘我可以一一满足你”赵筱高傲的对着比她高的男人说话。“女人,我第一次被你上了,该不该负责?孩子可哭着要喝奶呢”
  • 末璃莫离

    末璃莫离

    此书为转载书,你们如果不愿意看就不要看,别骂人就好--------前世,小小年龄就尝尽人世冷暖;穿越重生,原以为这一片和谐的温暖便是归宿,谁知却只是昙花一现;上天给了她十载安乐,而后笑颜至此定格,突來的变故让她的心再次冰封,孤身一人四处漂泊,只为寻那心中唯一的牵挂,那唯一活下去的理由...今生,拥有前所未有的幸福,曾发誓,要守护这一切。可是,为什么自己所爱的一切总是在自己眼前消失无踪?身负血海深仇的自己怎么会有拥有爱情的权利?明明只是想要复仇,为什么一切的一切变得如此的匪夷所思,迷雾重生?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是要做这乱世的救世主?还是做这荒世的毁灭者?
  • 梦之末日——金雁儿的穿越

    梦之末日——金雁儿的穿越

    幻境之门一般都是在戴戒指的人睡梦的时候打开,而当她进入幻境之后,一般又会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戴戒指的人醒来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只是这个梦实在是太长了,长到你以后都不会想再做梦。所以——它又有一个别名,叫做“梦之末日”!
  • 坏心女配家宅生活

    坏心女配家宅生活

    一个被重生嫡女斗败的继室重生到穿越女的庶姐可惜她只是个女配可怜兮兮的被配给穷家公子什么?被那些女人斗败了也就算了,连你也欺负我?
  • 十三家族

    十三家族

    我离去,是因我已肝肠寸断!我归来,这天下都将会颤抖!我欲舞,则世界跟随我舞动!
  • 六翼龙神

    六翼龙神

    迷幻大陆龙氏家族千百万年来的传说,至高境界——八翼龙神。龙广肃证明,六翼,也可以做龙神。六翼龙神的奋斗史,交织在生存与毁灭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