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1000000031

第31章 建设“模范省”(4)

国民党退台的最初几年内,财政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1950年财政收入为新台币168300万元。1951年度其收入为新台币231600万元,支出高达新台币243000万元,赤字为11400万元。蒋介石眼看腰包越来越瘪,虽然历经千辛万苦漂洋过海从大陆带来了厚实家底,但要坐吃山空,不免心里发慌,情急之下他责令国民党“财政部”采取新的举措,谋求财政收支平衡。“经济部”、“财政部”和“生管会”等部门遂联手合作,果断采取措施,挽救财政下滑局面。

首先,整顿税制。在台湾光复以前,各种捐税十分繁多,税种达52种之多。1951年,台湾当局颁布“台湾省内中央及地方各项税捐统一稽征条例”,将税目大大简化,税收主要包括赋税、国税、省市县税、关税、房屋税、货税、所得税、营业税、土地税等。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收税制度,调查税源,明确税基;统一实行发票办法,以发票的数额作为课税依据;实行惩处制度,对偷税漏税或欠税者,施以重罚;大量培养税务专业人才,举办税务培训班,吸收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税务部门。这种统一、严格的税收制度实施后,税收大幅度增加,由1950年的6.9亿元新台币增至1951年的11.4亿,1952年猛增至19.4亿多。税收成为台湾弥补财政赤字、回笼货币的一条重要渠道。

其次,发行公债。1949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制定了“爱国公债条例”,条例规定公债年息四厘,每6个月还本付息一次,分15年还清。从1950年2日至11月底,共售出“爱国公债”15370万元。此外还开始证券交易,发行股票。1961年台当局公布了“证券商管理办法”。1968年4月,又制定“证券交易法”,股票交易得到迅速发展。1962年已有18家股票公司,1972年增至49家,上市股票总面值也由1962年的54亿元增至1972年的68亿多元。

再次,压缩财政支出。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国防、外交”和日常政务支出占主要部分。1950年度,这类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74.2%,而经济建设支出仅占4:8%。这是因为蒋介石在仓皇退台之初,有一种“狼来了”的心理,对共产党怀有天然的恐惧,为了固守保台,他加固防线,维持庞大的军队。同时,不断以美元开道,向各国游说以博得国际同情,而国民党庞杂的官僚机构也从大陆搬到台湾。而要压缩财政支出,在两军隔海对峙的岁月里,“国防”和“外交”丝毫动不得,所以只有简化行政机构,裁汰冗员。蒋介石对这些庸官、闲官也毫不手软,“行政院”的各“部”、“会”等下属机构,前后裁撤掉84个单位,裁退人员5000余人;对“立法院”下属机关也一次裁掉、合并几十个。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负担。

通过这一系列财政金融方面的改革,台湾财经逐渐走上有序运转轨道,从而有助于国民党政权在孤岛站稳脚跟。蒋介石摸一摸日益鼓胀的腰包,终于松了一口气。

四、工业的勃兴

(蒋介石参观公民营工业产品展览)

到台湾后,蒋介石于1953年11月发表《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其中在第一章第一节中提到经济建设时,他认为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起点,是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和印刷工业,要解决台湾近一千万人口的吃、穿、用的基本需要,扩大就业,节省外汇,就必须在资金不足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劳力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依靠美援,发展农业,并相应发展轻工业,逐步以自产品代替工业产品。在台湾,蒋介石放手让尹仲容、李国鼎等人,负责工业的具体规划、充实和执行。

1.两条腿走路

在蒋介石时代,台湾的工业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至1960年,为工农业平衡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从1960年至1972年,为工业起飞阶段。具体说来,在第一阶段内的举措有三:

第一,以农养工,以工促农。

台湾光复以前,在“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殖民地经济形式下,基本无工业可言,农业仅以米粮为主,生产比较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混乱又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迁台之初国民党的经济重心是增加农业生产,尽快解决紧迫的吃饭问题。1953年土改基本完成后,陈诚在台湾省行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口号。具体目标是:增加农业生产,达到自给自足,同时增加农工投资,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蒋介石在曾文水库工地视察)

在50—60年代,在台湾人口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为了解决粮食自给,国民党当局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农业投资,提高产量。1953年8月农业机构的主管人员、有关公营企业代表及外籍专家60余人组成粮食作物、特种作物、林业、渔业、畜牧、水利建设6个审议小组,研究制定两个农业四年计划。计划要求稻米实现出口,小麦、大豆、黄麻等减少进口,发展远洋及近海渔业,推广优良种畜,加强灌溉排水设施建设等,并规定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为平均每年增长4.8%。经过努力,两个四年计划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额完成任务。第一期四年计划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6.2%,第二期为5.3%,稻米、大豆、小麦等均实现大幅增产。

到60年代初,台湾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农业发展带来了如下结果:第一,粮食自给有余,1959年台湾大米产量达到185.63万吨,出口量达9.096万吨;第二,“政府”提倡租税用实物交纳,在粮食的低价和肥料的高价政策下,稻米的1/4—1/3被征收,用于军用粮食和工作人员的实物给付,这就大大减轻了财政负担;第三,支持了台湾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提供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农民的多余资金投入金融领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建立和发展了农产品加工、纺织、塑料、胶合板等轻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外销以赚取大量外汇,购进了工业机器设备和原料。据台湾“行政院”资料表明,50年代台湾外汇收人的来源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出口。

台湾的农业结构一向比较单一,以种植业为主,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求,农业生产结构的变革日趋必要。台湾当局适时实行“开放经济”和“内外结合”政策,以推动农业生产在自给基础上由传统的种植业为主转向发展用地少、价值高的农产品,如洋菇、芦笋、洋葱、鳗鱼等,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50年代中期后,台湾成为世界最大的洋菇罐头和芦笋罐头的出口地区,又是香蕉和凤梨的主要出口地区之一。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出口结构的变化,而出口结构和外贸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动,台湾经济重心由农业向工业转移。

工业的发展使“政府”有足够的资金以支持农业。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世界农业绿色革命的冲击,台湾糖、米、洋菇、芦笋罐头等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的外销受到很大打击。为了帮助农业克服困难,“政府”果断采取降低肥料价格、直接拨款以支持农业建设、高价收购农产品等措施使农业得以渡过难关。

第二,发展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中心的进口替代工业。

经过从1949年到1952年的三年重建,台湾经济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失业严重、贸易逆差巨大等原因,在以农业作为稳固的经济基础上,台湾当局适时采取了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策略。即一方面进口机器设备、原料等生产资料,一方面在岛内发展关系民生、所需资金不多、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并争取大量出口,以挣得外汇,创造就业机会。

进口替代工业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为促进其发展,当局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除了前面提到的进口管制、复式汇率外,还有以下几种政策:

税务方面,实行关税壁垒政策,从1948年到1955年,所有进口货的平均名义关税率增加1倍以上,从20%上升为45%。1951年开始实施外销品退还原料进口税政策,1955年颁布“外销品退还税捐办法”,将退税范围扩大到所有外销品,退税项目也从原来的进口关税扩大到商港建设税、货物税及防卫税等。1955年,国民党政权还颁布“所得税减免办法”,规定凡属“政府”鼓励之工业,新设或扩充设备达到原有生产能力30%以上者,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3年。

资金方面,为弥补资金不足和高利率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当局对某些轻工业实行低利融资补助办法,由台湾银行为之提供低惠贷款。

在“政府”有计划的指导和帮助下,台湾以电力、化肥、纺织三项为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重点。此外,还鼓励私人投资那些加工过程简单、投资不多的其他非耐久性消费品工业,满足岛内市场需要。到50年代末,台湾的纺织、化纤、塑胶、食品、合板、自行车等以进口替代为目的的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第三,官民企业并举,鼓励民营企业。

台湾光复后,原由日本把持的企业统统变成了公营企业。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后又从大陆带去一批官僚资本,同台湾原有的公营资本相结合,形成了公营事业在台湾一统天下的局面。蒋介石到台之初,对公营企业采取优先发展政策。因为,公营企业是台湾的经济命脉,它主要包括电力、机械、钢铁、银行、交通、通讯、炼油等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部门,其重要性决定了蒋介石不可能不对其采取抑制态度,同时,当时的大批美援绝大部分也用来扶植了公营事业。公营事业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实力对50年代恢复和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优先发展电力、交通等,为以后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蒋介石听取“组合会兼副主任委员”李国鼎汇报)

50年代,随着国民党政权的逐步稳定,开始采取官民企业并举的方针,奖励私人在食品、纺织、水泥等所需资金少、回收快、技术含量低的领域有所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杨永贤同志新作《中国古代百名女杰》,一改她的长篇小说《女人韵歌》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形象,一个个英武睿智、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足以使素有“半边天”之称的中国女子扬眉吐气。读了这样的书,使人感到人生充满着勃勃的生气,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晨曦恋

    王俊凯之晨曦恋

    前45章是【王俊凯之晨曦恋】~后面的是【王俊凯的追爱之旅】
  • 终天路

    终天路

    忽然世间风云起,在人间绝迹千年的隐秘之地,纷纷现世。三千年,杀劫起,人妖神魔,应劫而生。刘可的飞船坠毁后,在荒野中醒来。探索求生的道路上,刘可发现这个世界不仅有人类,还有修真道法、魔法……且看一个来自地球文明的人,如何在异世的杀劫之中,叩问天道,一步步踏上天路。
  • 突破领域

    突破领域

    战争与掠夺把我们的一切都剥夺了!我们只能用鲜血去印染残酷的现实,用我们的骨刺去割裂罪恶!自由史419年三月,人类受到了“高等人类”——极人与巨人的侵略,进入了被统治的时代。灾难凶猛地袭击了人类,但人类却只能惊恐地用鲜血接受一切。从那天开始,人类成了奴隶。历史受到改写,人类进入了最屈辱的时代!尼尔为了颠覆这个残酷的世界,使人类重新坐回万物之巅的宝座,与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场生与死的血战。他是角斗士,是人类的解放者。爱与噩梦交织在一起,生与死,梦与现实,绝望与希望,尼尔等人在辗转癫狂之中反复前进……
  • 都市之我是男神

    都市之我是男神

    黑社会:“兄弟,怎么称呼?”“男神。”黑社会大怒:“小子,很嚣张,你凭什么你叫男神?你掌控什么?”“我什么都掌控不了,我能掌控你的性命……”男神即是一个医生、又是一个杀手、还是一个学生……王清婉问道:“你为什么叫男神。”我姓男,要成为神一样的存在,所以叫男神……
  • 黑米的故事

    黑米的故事

    随笔的世界,千奇百怪的事情,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每一个故事,主角的谜题,都一一的在解开~谜就在这里~
  • 问责

    问责

    面临危机重重的副省长,扮演“黄雀”的省政协主席,寻求权力透支的组织部副部长,一心想做“老好人”的教育厅长,本想暗度陈仓的公安厅副厅长,涉及一系列新老官员的仕途生命与敏感神经,诡计密布,一波三折,谁是背后最大的“元凶”一个巨大的阴谋正浮出水面,渐成不可控制之势,“问责”却是一架制约权力的正义天平。
  • 居家超级整理术

    居家超级整理术

    整理术是一种不依靠超高才智,不依靠复杂谋略,不依靠高学历,不依靠超强记忆力,只要不偷懒,并按照简单的方法去做,人人都能学会的方法。用手绘插图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如何快速整理橱柜、客厅、沙发、家具等,并列举了上百种居家整理术和废旧品再利用的方法,为你塑造一个温馨的家和家庭关系,从而自由掌握自己的生活。
  • 我只爱你三天

    我只爱你三天

    作者将青春、爱情编写了故事,再结合当时的法律、已经经济政治局面的背景编写本书,让更多有梦想的人分清事实与梦幻,学会舍得。再者本故事只是纯粹虚构,并没有对此针对当时的背景。若什么不当之处,请多多赐教,以求日后分享更多丰富的文学。
  • 牛魔王传承

    牛魔王传承

    父母离去时,留给楚风《牛神决》,这是上古牛魔王修炼的功法!可是修炼《牛神决》需要强大的精神力,楚风精神力不够,唯有吃草才能提升精神力,他这个习惯被同伴各种鄙视。直到遇见了一个少女……
  • 邪王娇宠:萌物王妃

    邪王娇宠:萌物王妃

    世界上最崔悲的事儿不是一朝穿越,沦为爹不详的小可怜,而是她一个如花似玉的小美人被误认为是男人。最可恨的是这个不识货的二百五直接把她剥光了,面对她玲珑有致的身材,这二货一愣:“小子,你胸口怎么有两个肉瘤,真可怕,你得了怪病,爷帮你割了?”苍天啊,她很想一巴掌拍死他,可郁闷的是,十个她也不是这二货的对手?好吧……小女子报仇十年不晚。她发誓总有一天要把他打成猪头,连他爹妈都不认识的那种……王爷有什么了不起,本姑娘照扁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