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1000000032

第32章 建设“模范省”(5)

台湾很早就有私人企业,但比重不大。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上海游资没有出路,纷纷以台湾为避难所,涌入岛内。在国民党的土改中,部分地主把卖地的收入转到工业领域,又为台籍私入资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0年,台湾当局以“尽量缩小民生工业之公营范围”作为制订经济政策的指导原则,美国也改变了援助台湾的资金使用方向,努力指导台湾按照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来发展经济,这直接影响了台湾当局发展私人资本的政策。

很快,国民党政权在财政、税收、外汇等政策上对民营企业加以扶持,并接二连三出台了一些法令条例,如“对民办企业贷款办法”、“扶持民营企业办法”、“公营事业转移民营条例”、“奖励投资条例”等等。1959年宣布除国防和外销事业外,一律向民营开放。这样民营企业活动的范围、空间和环境更趋宽松,民营企业迅速兴起。在50年代初,民营企业产值仅占台湾国民生产总值的15%,到1959年其产值已超过公营企业,1964年民营企业产值上升为56.3%。从1953年到1962年,民营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6.2%,比同期公营工业产值增速高出0.8倍。

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易于调整业务方向,对新市场、新产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应变弹性,从而为台湾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逐渐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出口扩张的主导力量,形成台湾所谓“大厂主内,小厂主外”的经济形态。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存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家族式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其发展也受到一定局限性。

2.台湾特色的现代化

进入60年代,在“军事反攻”无望的情况下,蒋介石开始提出“建设台湾,反共复国”的口号,同时将施政重点集中于建设台湾、经营台湾。如何建设台湾呢?蒋介石在国民党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必须先经由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社会和现代化生活的建设,才能确实根基。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呢?蒋介石提出惟一的途径就是发展“实业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其方针是:

由初期的以农业为重点建设,安定农村经济,支持并助进工业的发展,乃进而至于以工业为重点的建设,促进农工商事业,并以促进国民经济建设。

根据蒋介石的讲话基调,在50年代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60年代,国民党政权又采取一系列加速工业发展的策略,即从发展内向型经济为主转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拓展对外贸易,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由此,台湾工业发展进入第二阶级——起飞阶段。在此阶段内工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首先,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扩张。

5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已能满足岛内市场需求,并拥有少量出口能力。但是,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岛内自然资源贫乏,以本地原料为主的初级工业发展难以为继,投资和增产已达极限。而岛内面积小、人口少、市场狭小,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有限,生产出现相对过剩。另一方面,进口替代经济的发展,虽然改善了进口结构,但进口货物总额却没有减少,并且建立在管制基础上的一些制度也限制了出口竞争工业的发展。此外,农业的发展虽为工业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但农业人口过剩和隐藏性失业,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在此背景下,50年代后期,当局决定将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工业转向出口扩张的外向型工业,并通过健全金融体系、降低台币定值、简化汇率结构、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出口。结果到70年代初台湾工业顺利完成了这种转变,出口急剧增长,农产品的出口由1964年的6.5亿美元增至1973年的33.76亿美元,工业产品的出口也相应地由18.4亿美元增至379.5亿美元,出口总额由43.3亿美元达到448.3亿美元,至此,台湾的海岛型经济初具模型。

其次,创立加工出口区。

60年代,台湾经济的起飞与加工出口区的建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台湾借鉴香港经济发展经验,早在1956年就提出设立出口加工区的设想,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付诸实施。1963年,台湾当局根据美国教授保罗·弗凯姆的建议,再次考虑建立高雄加工出口区。“行政院”认为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遂责成“美援会”专门拟订“加工出口区条例”。“加工出口区条例草案”拟出后,经过“行政院”、“经济部”、“立法院”层层把关,经济、财政、司法三个委员会联合审查后,于1965年1月30日公布“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规定在运输条件良好、劳动力充足、土地宽松的地区设立加工出口区,并给以加工出口区诸多优惠,如简化行政手续、放宽外汇和外贸限制、提供完备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放宽外汇和外贸管理、减轻税收等,吸引岛内外的投资者到加工区投资设厂。

1965年2月,台湾“经济部”设立高雄出口区筹备处,谢贯一担任筹备处主任。1966年9月,筹备工作告一段落,便正式成立高雄出口区管理处,谢贯一担任首任处长。12月,高雄加工区举行正式开工典礼,共有12家工厂开工生产,52家工厂获准设厂。此后,随着投资企业的不断增多,当局决定另增辟新区。到60年代末,台湾共建成三个加工出口区:高雄加工出口区、楠梓加工出口区和台中加工出口区。

(蒋介石参观公民营工业产品展览)

加工出口区,是国民党政权的一个重要经济步骤,目的是为了依靠这些“工业飞地”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就业机会,尽快地确立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确实,加工区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到1979年底,台湾加工出口区的加工业类别已有2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子制品业、塑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成衣业、针织编织业等。加工区的设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1978年加工区共有企业295家,投资额为2.55亿美元,出口值达9.48亿美元,进口值为5.58亿美元,增加就业7.73万人。加工出口区带动了整个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

再次,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

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日增,为补充资金来源的短缺,台湾当局及时调整外资政策,一方面继续鼓励引进华侨直接投资,同时以接受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性贷款为起点,开始举借外债。

为诱致外资侨资到台,台湾当局先后颁布了“华侨回国投资条例”、“外国人投资条例”、“奖励投资条例”和“技术合作条例”等,建立起完备的投资法律体系,从法律上对外资或侨资在出资比例、税收、建厂用地、公共设施等方面给以各种优惠和保障。

除了吸收外资的法律规范比较齐全外,当局还注意从其他方面优化投资环境。例如,保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加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自由竞争机制,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改良投资者的生活环境等,尤其注重提高劳动力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针对侨资外资对职工在文化、技能、纪律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的特点,台湾当局通过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程度来改善劳动力素质,并且积极进行职业技术训练和在职培训,以适应外商、侨商的要求。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大量侨资、外资涌入台湾投资市场。据统计,华侨和外国人在台湾的私人直接投资总额,从1952年到1977年底,累计为17.11亿美元,占同期台湾民营企业固定资本的10.15%,其中60年代中期美援停止后,侨资外资的投资额急剧增加,由1965年的约0.4亿美元增加到1975年的约1.18亿美元。在进入台湾的侨资外资中,又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外国主要投资重点为电子、化工、纺织、水泥、金融、旅游及服务部门。

除了吸引外商投资外,台湾还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大举借款。从1961年至1971年,累计借外债9.5亿美元。当局把这笔款项主要用于官营企业部门,如电力、钢铁、石化、交通等,以弥补资金的缺口。

数额庞大的侨资外资对台湾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带动了产品的出口,并创造了就业机会,带来了新技术、新市场,对台湾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0年代,在台湾市场已趋饱和的情况下,产品要想生存必须走出小岛走向世界。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市场,台湾当局在工业方面着眼于增强管理效率和改良生产技术,努力使产品物美价廉。因此,引进先进技术成为台湾工业发展的又一支撑点。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依靠引进生产设备、聘用外国技术和管理人员、派岛内人员出国学习和考察等来实现,这使台湾产品以质量好、更新换代快而著名。

在台湾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到60年代末,其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台湾的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业为主,以进口替代工业为主转为以出口扩张为主,另一方面,工业内部电子、电器和纺织业发展尤为突出。

总之,60年代是台湾经济的起飞时期。据台方资料显示,这时期台湾经济的综合年增长率为10.37%,农业年增长率为4.99%,工业年增长率高达19.67%。10年中有5年工业增长率超过20%,台湾经济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持续之久,不仅在亚洲地区少有,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从1960年到1973年,平均每人每年国民生产值增长率高达7.7%,每人每年收入也从1955年的121.67美元增至1976年的965.83美元。人们的饮食、服装、家用电器等消费也得到改善。储蓄能力以当年币值计算,1973年比1960年增加了22倍,民间储蓄达新台币658亿元。

台湾经济何以在五六十年代能够得到迅猛发展呢?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日据时期比较好的基础设施为台湾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美国的经济援助则是台湾经济起飞的一支“强心剂”;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发展需求,为台湾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国民党从大陆带走的大量黄金、美钞、工业设备与技术管理人员,是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筹码;蒋介石吸取大陆失败的教训,并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策略,是台湾经济起飞的主观因素;台湾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成为经济起飞的重要杠杆。

同类推荐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 一代圣贤——杜甫

    一代圣贤——杜甫

    本书对杜甫这样一位唐代伟大诗人的一生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这位伟大诗人的曲折成长道路,以及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
  •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她们是华语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女主播,对于经常在电视屏幕里侃侃而谈、风姿绰约的她们,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她们从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优秀女主播的艰难和她们在幕后的奋斗与艰辛,却知之甚少。本书将为你展现柴静、董卿、侯佩岑、谢娜、柳岩、朱丹、阿雅、王冠等18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带给读者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希望、勇气与力量。
  • 西晋贾皇后北魏胡太后传

    西晋贾皇后北魏胡太后传

    贾皇后贾南风其貌不扬、丑而短黑,因为晋惠帝白痴,作为皇后的她乘机谋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她独揽朝政,使西晋陷入“天下咸怨”的局面,最终她因杀害太子而被毒死。北魏胡太后美貌倾城,临朝达十年之久,在政治上恣意专权,生活上放荡不羁,害死亲子,最后被沉尸黄河,她葬送了北魏江山,将北方统一大业推向分裂的深渊……本书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两位恶后合传,通过她们的权诈狠毒、不得善终,勾勒出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全貌。
热门推荐
  • 武道遮天

    武道遮天

    这是个酣畅热血的时代,拥有斗灵阵,便能获得荣耀!一心想出人头地的普通少年,得到一颗可以存储无限能量的水滴石后,一路前进不止!所过之处,皆是一段铿锵有力的热血传奇。
  • 君御十重颠

    君御十重颠

    血肉铺就强者之路,谎言编制诸神之冠,含怨恨而死的少年重生于大千世界——诸天界,一步一步触碰到世界的真实而残忍的一面。六国,圣城,联盟,部落,自由领,惑乱之地……纷争不断的乱世之境。人族,妖族,灵族,异族,魔族……百族林立的无尽之界。三万年前的隐秘,道祖与魔尊的传奇,传说中的十重天之境,长生不老之谜……三万年的布局与博弈,以大小千世界亿万生灵为注的赌局,纵横交错的棋盘之上,那个来自于小千世界的少年又有何等变数?诸天界的征途就此开始!
  • 鳖有洞天

    鳖有洞天

    怎样才能获得自由?“我”提出疑问。即将毕业,身处异乡,经历过两段与纯粹自由者的爱情后,“我”却发现自己与自由渐行渐远。一直以来都成长在别人的目光中,并在独木桥上努力奔跑,当“我”接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后,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获得自由的能力。“我”游走于边界之上,在理想与规则中间苦闷地挣扎。穿插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我”被人引领着发现,原来这样的挣扎并非“我”一个人在经历。“我”发现自己竟从未曾孤独过。这样的发现令“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如何能够通向自由。怎样才能获得自由?爱别人吧。什么是爱?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爱。
  • 柔弱小妃子:病弱王爷勾勾缠

    柔弱小妃子:病弱王爷勾勾缠

    她,从天朝而来。一朝穿越在这个落后但神奇的世界。本来对着干世界很有好感的说,但踏马的抢婚这规矩是谁定的!有问过她同意吗!就莫名其妙的被病弱七王爷给抢回去做王妃了,有问过她的感受吗啊喂!瞬间对这个世界没了好感啊有木有!话说七王爷你真的病弱吗!哪里病弱了,外面那些人眼瞎吗!
  • 通天魂帝

    通天魂帝

    一颗报仇的坚心,一本神异的古籍,一位离奇的师尊,少年不变的心看透了世间万道,掌握了万千生命,强大,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唯一不变的永恒,就是世间那亘古执着的——情!
  • 御天神王

    御天神王

    天生龙脉,身世成迷。他是启元门百年练气垃圾,机缘巧合拥有太古龙脉纹身。却屡遭屈辱,被赶出师门……看少年玄脉如何逆袭,异日羞辱我的人将双倍奉还…修人脉,地脉,天脉,大地之上我为王,再入仙道……终成万古之尊……
  • 我的风和雨和夜和雷

    我的风和雨和夜和雷

    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天,夜里风雨交加时而打雷,也就是这里我见到了你。
  • 天下锋芒

    天下锋芒

    穷秀才弃文从武,力抗朝廷,百废俱兴,妖兽横行,却是慢慢走上一条不归路。修真的世界,光怪陆离,百族林立,未知的命运,如何踏上彼岸?我以吾之本心,诛以天下之锋芒!**************************空卫军(新群):150755476
  •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本书精选了徐先生古代戏曲小说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33篇。这些学术论文对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和重要环节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体现了徐先生的治学特色和学术贡献。
  • 腹黑男神:擒拿入怀

    腹黑男神:擒拿入怀

    秦漱在九年之后,第一次遇见路晏兮是她在他怀里哭泣,彼时,她对他来说只是个挂名相识的人,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对她突然生出了别样的情愫——就是想揽她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