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7900000009

第9章 趣闻轶事(2)

吴敬恒的篆书很有名气。在重庆时,蒋介石请他写“蒋金紫园墓碑”。全文八百余字,吴敬恒已77岁了,仍能凝神贯注,用两个半天一丝不苟完成。陈布雷赞赏说:“圆浑凝重,苍劲有力而力不外露,是楷书篆化的精品。”从1941年起,吴敬恒就挂单鬻字,终日挥毫,以供“招待所”的生活费用。胜利后回到上海,还在门口开设云林书社,钮永建、但懋新、邹鲁等数十人都开出了润笔单,一时生意兴隆,被人戏称为“书画托拉斯”。

吴敬恒始终没有脱离教书生涯,教得“疯”也教得认真。常州翰林汪洵特别称赞他的篆隶和经文,聘请他到家里去教书。有人说他是疯子,不能任教。汪洵说:“人疯,文章不疯。”在无锡任教时,讲商群耕战,他穿了草鞋,手持扁担,讲得有声有色。学生莫不窃笑,守旧的先生骂他是怪物,他却毫不在意。

孙中山病逝北平,吴敬恒受孙中山之托,在北平南小街创办海外补习学校,教育国民党高干子弟。学生二十余人,有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还有孙中山的两个孙子。吴敬恒规定语文课要写作文,还必须用毛笔书写,孙中山的两个孙子不肯写,说用毛笔写文章是秘书做的事。吴敬恒很生气,当即写了一首唐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叫他们抄写下来,还要求带回家去同家长一道体会刘禹锡的诗意。

日后他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曾感慨地说:“我吴敬恒活到七八十岁,还没有用过什么秘书。好大的口气呀!官宦缙绅之家的子弟,如不严加管教,是非常危险的!”

到1948年,他已经83岁高龄,仍然在教课。有一天晚上他正讲课,突然晕倒了。恢复过来后,他女儿劝他再不要教书卖字了,说你偌大年纪还要这样劳苦,连做你的女儿也要给人笑话。吴敬恒说:“有什么可笑话的?做做吃吃,死了你把我的骨头磨成粉,掺在茅厕里做肥料,你就是孝女!”

吴敬恒虽自奉节俭,待人却是慷慨的。生活困难者,他周济;无力升学的,他资助。德军侵占法国,青岛大学教授许国园从巴黎逃到了葡萄牙的里斯本,没有回国路费,他接到急电后,即刻提取法币1.6万元汇去了。有人劝他少管些闲事,他笑笑说:“我是乙丑牛(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还债牛。前世欠的债,今世来还呀!”

此外,吴敬恒言行诙谐幽默。民国初年他任“国语读音统一会议议长”时,在会上与王朴出现了争执。王朴也是性情暴躁的人,还加口吃,他辩不过吴敬恒,破口大骂:“老王八蛋,只会嬉皮笑脸,懂个屁!”场面非常尴尬。

吴敬恒态度从容,不动声色地说:“王先生,您别气昏了,稚晖姓吴,非贵本家也。”全场大笑。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敬恒,挑了一副自己最满意的画去请吴敬恒题字。那是抽象画,吴敬恒看不懂,于是写下一首打油诗:“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另一次,他要送一副对联给朋友,准备写“纵横十万里,上下五千年”,可是写“纵横”的“纵”字,一下把字写成“踪”。上句写完,这下为难了,人家也看出来了,明告他是错了。吴敬恒笑笑,再一下笔,下句的“上”,写成“足”,变成“踪横十万里,足下五千年”,成为一时的绝联。

1896年6月26日《苏报》创刊。后章士钊接办《苏报》,大胆倡言革命,吴敬恒是该报活跃的撰稿人。“《苏报》案”发后,吴敬恒逃到了英伦,靠着拾些英人弃之不要的臭鱼烂肉来维持生计,实施他的俭学计划。吴敬恒在英国那个工业先进国接受了现代科学的知识,乃深感物质文明的重要。他曾说:“物质文明者何,人为品而已。人为品者何,手制品而已。故夫手也者,一切人为品之产母也,生类万物之制作,其工具以角,以口,以足。角与口足之外,更无别种之工具。人之初祖,立其两后足,使能支持其全体,乃以两前足转变而为手。自有手,而生类最良之工具,因以出世。”

吴敬恒写文章骂人,酣畅淋漓,正言斜语,不痛快不收笔。他在《猪生狗养之中国人》一文中骂梁启超云:“三年以来,粪味将浓时,纵有一个剿灭人种的梁贼、梁强盗、梁乌龟、梁猪、梁狗、梁畜生,所谓梁启超者,无端倡满洲黄统万世一系之说,洗净了屁眼,拉鸡巴来干,然用其雌雄之声,犹有什么政治革命、责任政府等之屁说,自欺欺人。”可谓无骂不用其极。又如此讽刺“五四”时期的“海龟”:“就像面饼,拿去国外炸一炸,回来就变成蓬松硕大的油条了。”

吴敬恒是相信物质文明重于精神文明的,“他的新宇宙观新人生观,是盼望人们来到宇宙这个大剧场,便要把演戏的脚本做得好好的,用你的双手去做工,用你的脑力去帮助两只手制造机器,发明科学,创造文明,提高智慧,增进道德,然而不枉登场一番。”

吴敬恒是国民党内的元老,与孙中山的私交颇厚。当同盟会成立后在欧洲发展组织时,他经过一番犹豫之后还是参加了。犹豫的原因,倒不是他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什么异议,而是对人会之时,要宣读“当天发誓”等话难以接受。因为他在加入同盟会之前,就已经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成为中国第一批无政府主义者。他说:“我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但把吴敬恒化了灰,也还是个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吴敬恒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要有一个乐无虞的大同世界出现在人间。他认为,一旦无政府时代到达,自然须废除私有财产,人人将平等自由,更无国家之界限,而是一个和乐的大同世界。

吴敬恒主张的是“科学万能”,因此对整理国故、发扬国粹那一套,颇不以为然。二十年代,梁启超写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等著作,并说要造一座中国文化书院,还隐隐约约流露出他若死了,国故就没有人整理了的意思。吴敬恒不客气地说:“我一见便愿他早死了,照他那样的整理起来,不知要葬送多少青年哩!”

吴敬恒对无政府主义这种理想社会作过具体的描述:“凡劳动都归机器,要求人工的部分极少,每人每日只工作两小时便已各尽所能。于是,每天余下的二十二小时内,睡觉八小时,快乐六小时,用心思去读书八小时。在这二十二小时,睡觉、快乐、使用心思之中,凡有对于温厚、鲜洁、轩敞、飞速等条件的享用东西,应有尽有,任人各取所需。到那时候,人人高尚、纯洁、优美。屋舍皆精致优雅,道路尽是宽广九出,繁植花木,珍禽奇兽,豢养相当之地。全世界无一荒秽颓败之区,犹如一大园林”。到那时,人类的形体也将变成头大如五石瓠,这是用脑极多的原故;肢体则变得纤细柔妙,是因行路升高入地都用机器,无需手足劳动之故。

吴敬恒设想的无政府主义理想社会,如此美好,可是到什么时候才有盼头呢?他说:“要经过人们的共同努力,逐渐进化而来。至于时间上,可性急不得,只能慢慢来。”开始还常说:“三千年后才能实现理想的无政府。”后来又嫌3000年太短,说至少要1万年;再后来又说:“一万年还是不够,要三万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1914年吴敬恒参加教育部召开的统一国语读音会议,研拟注音符号,会议结束后,教育部致送与会人士每人200元车马费。吴敬恒连忙将钱退回,并附了便条说:“既未坐车又未骑马,哪来的车马费?”

吴敬恒身材矮胖,秃顶圆脸,终年布衣,钱物放在布包里,红日当头也必夹一把雨伞。一生没有坐过轿子,亦不忍心坐黄包车,也很少坐小汽车。出门也不带秘书随从,独来独往,整个一副土老儿样子。1928年吴敬恒在北平教蒋经国读书。有一天,有人送一部人力车给他,吴要蒋锯掉车子前面的两根长拉杠。蒋经国起初起初以为吴在开玩笑,迟迟不敢动手,后来在吴的催促之下,才照他的话去做。吴敬恒把这部没有拉杠的人力车抬到书房里,一边坐上去,一边对蒋经国说:“我现在有一张舒服的沙发椅。”接著又说:“一个人有两条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别人拉呢?你坐在车上被人拉着走,那不成了四条腿?”

古往今来,年老的男人娶年轻的女孩,有人以为白发红颜,传为佳话。吴敬恒独反对此种老少配。他说:“年轻女孩嫁老头,不是谋财,就是害命。”他的《论房事》诗写道:“血气方刚,切忌连连。二十四五,不宜天天。三十以上,要像数钱。四十出头,教堂会面。五十之后,如进佛殿。六十在望,像付房钿。六十以上,好比拜年。七十左右,解甲归田。”

1931年吴敬恒担任教育部的编审并兼任监察委员。有一天,监察院送来3600元,言明是监察委员1年的薪俸。吴敬恒立刻把这笔钱退回监察院,并致函监察院院长:“弟已领教育部编审俸,不能兼薪,退回。”

抗日战争时期,吴敬恒住在重庆上清寺一间约十尺见方的小屋里,门额上自题“蜗庐”两个字,里面只有一张木板,一张蓝布被,一个硬枕头,一顶旧蚊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住政府配给的洋房。吴敬恒答道:“简陋的房子住惯了,住得太舒服反而要生病的。”

吴敬恒一生写文章、办报纸,鼓吹革命,对民国的建立贡献甚大,但他功成不居,为人谦虚而幽默,经常以“官是一定不做,国事则不能不管”自勉。除了孔子之外,他最佩服汉朝的张良。吴敬恒说:“张良一生为国事而鞠躬尽瘁,却不要权利与地位,倘若人人都能如此,国家必定太平而强盛。”

吴敬恒虽然土头土脑,在茫茫人海中没有一点显山露水的派头,但政治上却丝毫也不含糊,其后半生始终是蒋介石的宠臣和策士,连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后来又成为国民政府委员。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当局在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圆环为蒋介石、吴敬恒(陪祀)竖立了铜像。其用意大概是,吴敬恒在生前为蒋介石出谋划策立了不少功,死后也让他在阴间陪伴着蒋介石,为蒋介石在冥冥世界继续出计献谋。可见蒋、吴关系之深。

同类推荐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皇帝更换频繁,冯道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稳坐皇帝之下第一把交椅,历经四个朝代、十个皇帝而不动如山,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饱受争议、被儒生辱骂次数最多,也是最传奇的一位。本文概述了冯道从籍籍无名到位高权重的奋斗历程,多角度展现冯道的生存智慧、职场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冯道独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当今的公务员、职场人士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

    《季羡林自传(典藏本)》畅销近10年,是季羡林生前亲自授权、审定的版本。当代中国出版社为了表达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隆重推出双色精编典藏本。《季羡林自传(典藏本)》是作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热门推荐
  • 一寸相思

    一寸相思

    她,一个每到20岁就要转世的女子,却背负着重振宗门的使命,斩妖除魔。他,一席红衣,虽是妖,却从不杀人,拼命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前一世,她为他而死,现一世,他拼全力用他一生,换她一命·····一寸相思,一寸灰,虽死,但能换你幸福,我愿意。一段凄美的爱恋,一段前世的孽缘,命运的齿轮即将转动·······
  • 光明角落与黑暗梦境

    光明角落与黑暗梦境

    两个不同的主人公,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现实,一个在现实之中,却完全虚构。青春的脚步,成长的烦恼,微风拂过,谁会去聆听。父母,老师,同学,还是朋友,谁会给一个想要的回答。谁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朋友,到底怎样才算长大,怎样的青春才算是无悔的。长大后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谁是对的。也许根本就没有对错,我们走怎样的路只能由自己来选择。可是当我们走过了,回过头来看走过的路时,却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有先知敢问路在何方
  • 春之田园

    春之田园

    穿越。理想找一个喜欢的男人在这里好好生活。变化太快,来不及谈情说爱,走上逃亡之路,隐姓埋名,女扮男装。很辛苦熬到雨过天晴,才发现已经成为古代大龄剩女,真心想找个好男人嫁了,没人敢娶,她爹出主意,不如你娶夫可行?嗯。这主意不错,娶个夫君来种地,别的没有,就田地多,有人继续出主意,你看这情况,要不在娶个?这个...考虑考虑。本文纯经商种田文。没有金手指。
  • 善恶之辩

    善恶之辩

    黄帝轩辕与皋陶论道,以马子木为赌,论断人性。马子木借由黄帝和皋陶赐予的神通和宝物,体悟人间善恶,书写世间善恶的故事。
  • 原型体末世之光

    原型体末世之光

    末世的血腥,丧尸的嘶吼,统统都是浮云。小小骚年萧索奇遇,中二原型体A哥。意外获得神奇力量。变态血腥技能,应有尽有......第一次写作,基佬勿喷《原型体末世之光》书友群:262828302
  • 离婚三十六招

    离婚三十六招

    结婚四年,我没想到深爱我的老公会和我说,我们离婚吧!好吧,既然要离,那就离吧!可为什么我要离时,他又死活不肯了呢?兵书有三十六计,离婚大战中,过招轮轮番然上演,究竟是离还是不离?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魂穿之夏日如言

    魂穿之夏日如言

    十三岁即将要面临中考的纺织厂单亲家庭的夏言竟然在考试前紧张到魂穿,睁开眼就变成另一个富家女。夏言从小就跟着妈妈生活,从小就领会到重男轻女的等级待遇,因为妈妈生不出女儿而带着自己生活跟父亲离婚,所以从小懂事的她不止成绩好,更是跟妈妈学了一手好的缝补手艺。突然一夜间起来就变成一个身患绝症的富家女,而且还是一个已经二十三的人,一夜之间长大就是这种感觉吗。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 东汉演义

    东汉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念尘埃,浮华如梦

    一念尘埃,浮华如梦

    男子温柔的看着面前的女子说到:“带我称霸天下,汝嫁我可好。”女子面无表情的说到,“肚子里都有你的种了,你还赖账不成”,,“爱妃,我知道你不举,别急嘛!宝宝说他想让娘亲多造一个妹妹陪陪他”女子不淡定了,气咕咕的看着男子,一句话也没说。男子宠溺的看着女子,说到,“要不,一天造一个,好让弟弟不孤单”说着说着,又激动的说到。“不行,一个太少了,要多来几次,爱妃,你说好不好”神啊,收了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