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海
我小心地兜着一大堆小纸包,把它们一个个放在讲台上。学生们既好奇又疑惑地盯着讲桌,教室里静悄悄的。“听其他老师说,最近我班总是丢东西。看看你们每个人丢了什么东西没有。”我还未说完,学生们已“窸窸窣窣”地开始检查自己的物品。
待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我问道:“有人丢东西了吗?”学生们有的小声说“没有”,有的摇头。
“你们发现没有,你们每个人都丢了两样东西。”
学生面面相觑。
我指着讲台上的小纸包问:“你们知道这里面包的是什么吗?”
学生们一齐摇头说:“不知道。”
“你们丢的东西就在里面,而且每个人丢的都是相同的东西。老师就是‘小偷’。老师在这些小纸包上写了你们的名字。被念到名字的同学请上来领取,领到以后先不要打开,待会儿大家一看便知。”
然后我把小纸包一一发给学生。迷惑不解的表情出奇一致地显现在每一位学生的脸上。
“同学们,现在可以一起打开看看了。”学生们急不可待地拆开纸包。
学生们全都不以为然地笑了,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因为那些纸包里包的都是我从他们课桌里收集来的垃圾:果皮、瓜子皮、各类小吃的包装袋、果核、以及画着搞笑恶作剧的废纸等等——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我的教育,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经过仔细思量,我便来了这么一招。
水到渠成后,围绕“我们丢了什么”和“垃圾被盗的感受”两个主题,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们踊跃发言。
“我知道了,一样是真正的垃圾,另一样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我们丢的两样东西。”
“多走两步就会使自己离完美更近两步,我发现自己很懒,为什么不能多走两步路呢?”
“我明白了,在生活、学习中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们的发言令我万分欣喜,这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最后,我说:“老师没什么可补充和总结的了。该想到的,也都已经想到了。该说的,你们都已经说了;但老师还想替这些垃圾‘朋友’们说句话,不要让它们浪迹天涯。请把这些‘朋友’送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我们应该感谢它们,因为是它们让我们又变得更成熟了一些。”
寓教于情,寓教于景,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一种伟大的智慧。它的伟大在于,能将学生的思想净化和提高于无形之中。因它能真实地拨动学生的美好心灵,因而会令他们铭记一生,享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