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1800000011

第11章 政府战时新闻政策

一、政府的新闻政策

1.设立五大特级检查处

抗战伊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发布了《非常时期新闻检查规程及违检惩罚暂行办法》,规定:“凡在各省市印行之日报、晚报、小报、通讯社稿及其增刊特刊号外等,于发行前,均须将全部稿件,无论社评专论、专电通讯、特讯、特写、专访、信件及其他一切俯瞰文字,并广告等,一律送由各新闻检查所检查”,对外国新闻机构在华发出的稿件也要检查。①

抗战开始后,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取消《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和《新闻检查条例》,主张言论自由,并着手在国统区发展自己的新闻事业,经多次与国民党方面的交涉,终于在1937年10月,获准在南京筹办报纸。《新华日报》自1938年11月在武汉创刊伊始,就遭到骚扰破坏,直到1947年2月被封。这9年中,《新华日报》不断面临着新闻检查、新闻来源被封锁、发行工作被破坏等问题。②

随着抗战的进行,政府对新闻界的新闻检查日益加强。1939年春,国民党中央将全国新闻检查权统一,成立“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局长由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兼任。该局成立后,在全国设五大特级检查处,分别为重庆、成都、桂林、昆明、西安。重庆首先升为特级检查处,以加强管制。重庆为战时行都,文化人集中,报纸较多,更重要的是《新华日报》在重庆已经出版发行,销数颇大。据说蒋介石每早看三份报,首为《新华日报》,次为《大公报》,最后是《中央日报》。成都因当时地方势力很浓厚,如杨森、刘湘、刘文辉和邓锡侯等残余势力,对逃难来的中央怀有二心者大有人在,“荒谬、复杂、离奇的消息和言论到处俱有”。此地文化人荟萃,报业亦多,因此也设立特级处。

抗战中期,上海等长江中下游一些著名文化人以及像《大公报》那样的大报多迁到桂林,许多进步刊物也纷纷创刊或移此出版,故新闻检查方面也不得不将桂林列为特级处。昆明则是抗战中的后方重要基地之一,原京津著名大学多迁入此地区,西南联大即为其中之一。这里既有著名文人学者,也有大批进步人士,同样受到重视,升为特级检查处。①

2.控制与发展

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也成为抗战初期的新闻事业中心,国民党在武汉的新闻事业中,影响较大的是《扫荡报》和《武汉日报》,②共产党迅速在武汉创办起自己的机关刊物《群众》和《新华日报》。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这时国民党政府迁到重庆,新闻中心也随之转移。共产党在国统区新闻言论的空间,也随着国民党抗战政策的变化而变化。1939年《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出台、1941年“皖南事变”的发生,都直接冲击着共产党在国统区刚刚起步的新闻事业。

重庆新闻检查处的工作大部分就放在《新华日报》上。1940年左右,日本诱降的气氛很浓,全国进步媒体都撰文论及此事。《新华日报》曾多次借古诗为题,以短诗形式表示愤慨,如短诗《咏秦桧》,但送检时,也是一律免予刊登。③“皖南事变”时,《新华日报》被封锁、镇压,发行量曾一度降到每天只有几百份。但在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依靠“打不散、吓不倒、拉不去”的报丁、报童队伍,《新华日报》获得了广大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读者群的支持,④日发行量逐步上升,由开始的1万份增加到后来的5万份。⑤

这些新闻检查处在各地的作用并不相同。以成都的新闻检查而言,据当时负责检查者回忆说,在国事危急、舆论纷杂的情况下,对成都文坛和报纸上的作品,都以新闻检查的标准去处理取舍是根本办不到的。往往形式上送检,实际上仍按其原意语句排版发行。国家主义派头头李璜主办的《中国青年日报》,内容大半采自中央社消息,但每天都有社论表达自己的立场,虽履行送检手续,但绝无一次遵行删改,就连当时在成都的张群等,也对此束手无策。①

二、报界态度的变化

1.接受与质疑

战争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新闻检查政策非常必要。因此,尽管新闻检查给新闻界带来诸多束缚,新闻界基本还是采取配合态度。但由于和平时期新闻界和政府并未建立起良好的联络机制,突然进入战时状态后,双方均需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同时不得不面对新的关系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抗战初期,新闻界与政府缺乏有效沟通,以致双方关系在新闻检查执行过程中一度紧张,后虽有所缓和,但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应加强政府新闻检察机关与新闻界间的联络,由新检机关经常召开有关专题座谈会,在宣传政府方针、指导新闻界的同时,听取新闻界对新闻检查工作的意见和困难之处,使新闻界能彻底明了新闻检查的原则,并主动拥护等。此外,还要求新闻检察机关应使作者和编者明白检扣的理由,并给予被扣检者一种检扣批释的文件,使其不再编送类似稿件,以减少由于检查稿件而引起不必要的摩擦,且能引导编者走上自行检查的道路。②

新闻界人士也多次呼吁,检察机关灵活使用新闻检查法规时,在“不违背国策、不泄露机密、不妨碍邦交、不影响治安”的几个大原则下,不应过宽或过严;同时,除对于因原文辞句除内容欠缺须加以删扣的地方外,检查者不宜任意删改。他们提出,新闻检查是政府法令的一种,新闻界始终遵守,但希望检查技术做到完善无缺,使新闻界毫无不便之感,而新闻检查也能有效,完成宣传战的一部分任务。③

在政府的新闻检查受到新闻界质疑之时,有人提出民主政治下新闻政策的要义应当是:在不妨碍国家最高利益的原则之下,能让国民知道的,就应该让国民知道,这是国家对于人民的天职,其他违反这个原则的一切遁词只是邪说;新闻行政机关要根据这个原则决定宣传政策,报馆与通讯社要根据这个原则决定宣传与自行检查的标准,如若违反则就各自辜负了国民的托付。①

2.强烈要求废止

抗战期间,新闻检查实际成为政府严格控制舆论的手段,曾多次引起新闻界的不满,除了像《大公报》这样有影响的大报享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外,大部分报纸“有消息不能报导,有意见不能发表,每天做应声虫,发公式稿,替人圆谎,代人受罪”,给当时的老百姓造成“报纸上的话靠不住”的印象,时人称这样“圆谎八年”造成的结果是“把中国新闻事业的声誉和地位作践无余”。②

《新华日报》反对新闻检查的斗争,在各报中较为突出。1941年6月,国民党新闻检查局在一次报告中写道,“《新华日报》在6个月中就违检154次”。抗战快要胜利时,《新华日报》更不理会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将一些稿件径直刊出。③

1945年5月,著名学者、教授曹禺、张申府、张静庐等50余人,提出“要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取消新闻图书杂志及戏剧的审查制度”,并提出“拒绝检查、拒绝审查”的口号。

8月31日,重庆八家杂志负责人集会,一致议定,联合起来稿件不再送审。《新华日报》趁“9·1”记者节发表题为“为笔的解放而斗争”的评论文章。9月初,成都新民报晚刊、川康通讯社等16个新闻单位,致函重庆《东方杂志》、《国讯》等八大杂志,响应取消审查原稿的倡议,决定自即日起,有关言论和报道之类,不再送于任何检察机关检查,并呼吁全国要求言论自由的报纸、通讯社和杂志团结起来,共同举起“言论自由”的大旗,宣告压迫一切言论自由的法令和制度的死亡。

此后,新闻界要求裁撤战时新闻检查局、废除新闻检查制度的呼声日高。1945年9月17日,成都共有17家新闻文化团体举行联谊座谈会,并发表宣言,提出取消一切出版法发行的特许制度,取消新闻和图书杂志的审查制度,一个联合“反检、反审”的“成都文化新闻界联谊会”宣告成立。1945年9月20日,军事委员会战时新闻检查局局长贺国光、副局长李中襄出面,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自该年10月1日起,撤销战时新闻检查局,同时废除新闻检查制度,但以战后地区为政策限定范围。

同类推荐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热门推荐
  • 祖迹

    祖迹

    一个宁静的夜晚,雄姿挺拔的昆仑之巅,突然爆发出一道炽烈的光芒,随即便是山摇地动。昆仑山山顶惊现一座天坑!湿热与黑暗并存的山体深处,八座古老的祭坛分八方而落,组成一幅硕大的五行八卦图。正中的太极阴阳眼上,赫然漂浮着一盏古卷????????????一个浩瀚未明的世界,玄秘莫测,光怪陆离。踏着仙神的的骸骨,追寻着远古的足迹,壮怀激烈,饮尽血泪,放眼万年??????
  •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21个财富故事》收集了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创始人的成长故事,比如:3D电影创始人詹姆斯·卡梅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摇滚创始人约翰·列侬、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每一个新鲜事物的诞生背后,必将有一个伟大的创始人,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不循规蹈矩,第一个做出这个世界上还未有存在的东西,并且获得巨大的成功以及财富。在做成这件事之前,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推动着他们义无反顾地勇敢尝试?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平凡人无法超越的奇迹?《谁在创新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21个财富故事》将一一揭秘。
  •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穿越了不要紧,穿越到了大清也没关系。但是,你总该让我在大清熟悉熟悉吧,哪有当天穿来就成亲洞房的啊?!嫁人吧也没关系,嫁到了皇家也没关系。但是,为毛别人嫁的都是四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我却要嫁给皇家有名的炮灰呢?!即然嫁了,就要认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努力,争取不让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给吃了!只不过,为毛大清唯一的太子殿下表现得如此的怪异呢?呜呜,看着好害怕,一点也不像别的清穿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好色嚣张,简直就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啊!呃……只不过有点不着调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际之路

    天际之路

    一曲高歌吟天际,芜湖四海皆荒芜,一段血泪历,不杀魔,怎成佛。
  • 历劫修仙

    历劫修仙

    凡为生灵,一人一兽一禽,一花一草一木者,皆历劫难。历劫而亡者则重入轮回再造,历万劫而不灭者即可得道成仙。书友群:464738311欢迎各位加入,你们的每个支持都是我的动力。
  • 莫问情伤

    莫问情伤

    十六岁,对你一见钟情,你已有个火焰般的她,我在一旁静静关注,不曾想过走入你的视线;十七岁,你父亲结识我母亲,我们命运的轨迹开始有了交集,只是,无关情爱;十八岁,你和她步入大学,继续演绎青春的浪漫,我祝福的心有些空,随时能被冷风吹;十九岁,你成为哥哥,心中的爱恋被我深埋心底,挥手告别昨天,期待未知的幸福;二十岁,一场变故,我成了你的妻,只是,那横亘在我们中间的沟,不知何时才能填平……飞蛾扑火,粉身碎骨亦不退,名为问情的女子,又岂能不问情?莫问情伤伤几许,真情只为有情人取……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上最强阎王

    史上最强阎王

    嗯咳咳,凡事都有但是——但是!如果这些人在阳间多活一天,你就早死一天,你会咋办?嗯对,弄死他们!吼,古惑就正在做这件事,化身阎王,弄死这些穿越者!但在弄死之前嘛,这些大咖总要当当小弟的啦。嗯哼,老子是史上最强阎王!敢不服?一根汗毛弄死你!PS:已完本两百多万字,请放心阅读。
  • 宫途

    宫途

    她不过一介女流,奈何身份卑贱,命途坎坷!小小年纪,她背负着满身的仇恨和鲜血,奔向强权!她说,“谁挡我的路,我便踏着那人的尸体走过去!”身在深宫,冷暖难知,这是一条平步青云的宫途,还是一条人心沦落的宫屠?红颜至尊,坐倚江山,口道哀家却自哀,何去何从间,繁华随逝…………【本文为正剧、且有地雷!奉上青梅竹马、冷酷正直男一号;身份高贵、手段腹黑男二号;强势狡黠男三号;温文尔雅男四号。至于痴情型、幽默型,请君文中自寻!嘻……】
  • 至尊皇图

    至尊皇图

    公元2046年,银宿神降临,地球沦陷。三百年后,被一枚神秘“核桃”砸中的岳云横空出世,打破人类十二重基因锁桎桍,成就神灵!这一世,为地球崛起而奋斗,还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