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1400000009

第9章 威胁中年人健康的几大疾病及防治

概述

一、中年保健的紧迫性

人到中年,生理曲线下降而负担曲线上升,两条曲线相交于40~50岁之间;是所谓的“人生剪刀”阶段,也谓之“中年剪刀”。中年人在生理上是人生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是人一生中的脆弱年龄段,是疾病的易感年龄段。近些年来,中年人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老年人还高,老年期的恶性疾病也是中年期埋下的隐患。所以,中年人务必要提高警惕才是。

曾几何时,人们发现一颗又一颗闪耀的巨星突然陨落,陈景润、施光南、路遥等中年科学家、文艺家溘然猝死,使人惋惜不已。上海一份病理解剖资料显示,160例猝死者中,30~59岁的中年人竟有123例,占76.9%。尸体解剖证实,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而猝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所患的冠心病,平时无自觉症状,医学上称为隐性冠心病。经研究发现,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少运动、情绪紧张以及过分激动等。

另一个可怕的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日本很流行的过劳死。过劳死是指精力旺盛的中年人在已患有心脏病或脑血管病而本人不知道或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因工作负担过重、过度劳累而诱发猝死,也是职业应激反应蓄积的结果。1988年,日本有21万人死于心脏病,有关专家分析,至少有20%的人是为公司操劳过度而死去的。日本中央大学劳动心理学教授斋滕良夫通过调查提出了过劳死亡的十大信号:①不断自叹疲劳;②屡次表示工作不顺利;③回家后马上就不想再活动了;④觉得头或胸闷痛;⑤时常表示要辞职;⑥经常痛骂上级;⑦休假日外出觉得是负担;⑧假日也不休息;⑨忙忙碌碌工作总做不完;⑩晚上经常失眠。

有史记载以来,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短。如遇天灾人祸,身陷逆境,女人总比男人能熬。运动员极限训练,男人累倒了就很难再爬起来,女人却可以挣扎起来再练。著名德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统计,欧洲男人自杀率比女人高二三倍。美国遗传学家拉姆梅提出一个有趣的科学论据,“妇女的优越性部分是由于简单的生物学原理,她有一对X染色体,而不是一个X,一个Y,因而不患一个X染色体有缺陷基因所引起的疾病。”他进一步论证道,“整个哺乳动物类都是雄性比雌性虚弱。男人是脆弱的。”

男人的脆弱不仅仅存在于生理的特点上,更多的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

一是工作压力:由于男女生理的差异,大凡竞争激烈、风险性大、身心消耗大的工作,自然地落在男人身上。从政坛到商坛,从战场到球场,从上天到人地,哪里惊险激烈,哪里就是男人的天下,激烈伴随着危险,成功需要付出代价。因此,男人的心血管疾病、意外伤亡等大大高于女人。

二是性别压力:这一半来自男人自身,一半迫于传统。一般来说,男人的事业心、成就感、统治欲比女人大。如果一个男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或事业上无所作为,都会被老婆孩子瞧不起。如果男人一旦下岗或失业回家,心理压力大大超过女人。

三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凡不良嗜好都与男人有缘,酗酒、抽烟、暴饮暴食、长期夜生活、不注意自我保健等等,特别是一些男人把这些当做潇洒,作为追求的目标。

“活得累”曾是一句很时髦的口头禅。对于既是社会中坚又是家庭支柱的中年人来说,竞争的激烈与残酷,社会责任感的巨大与家庭负担的沉重,成就事业的艰辛与失败的痛苦,追求远大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青春不再,时光飞逝的紧迫感,生理功能的日益下降,精力的逐渐减退,无一不令每个中年人“活得累”。的确,人到中年,常常诸事劳形,万事累心,身心负担极重。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长此以往,必然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诸多损害,中年人必须尽快地清醒起来:保护健康,这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二、中年人容易患哪些疾病

中年期是机体开始走向衰退的时期,是老年期的前期,凡老年人容易发生的各种疾病,在中年人都有可能出现。

1.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高血压病在40岁以上的发病率比40岁以下高3倍以上。到了中年,因体力活动减少或缺乏体育锻炼,加上饮食过盛,就会发胖,继而可能引起高脂血症、心律失常、早搏或阵发性心房颤动等。中年人突然出现的胸闷、胸病,常要想到可能是冠心病所致的心绞痛。中年人突然发生眩晕,要警惕—过性脑缺血发作,如果不加防范,中年时期也有可能发生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一类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往往存在遗传因素,并且常在中年时期显露出来。

2.癌症:常见的有胃癌、肺癌、肝癌、肠癌等。40岁以上是某些癌症开始高发的年龄,35岁以上的女性还要警惕乳腺癌、宫颈癌。

3.糖尿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年是二型糖尿病高发的年龄段。

4.骨关节病:中年人也常有颈椎病、腰背痛、腰椎病等。

5.其他疾病:主要有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慢性肝炎、胃炎、胆石症等。年轻时长期患肺结核或反复发作的气管炎、哮喘,到了中年就容易形成肺气肿等。疲劳,失眠等综合征状也容易产生。中年人某些突发的急性病,也往往使人感到措手不及。因此,中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三、中年人患病的特点

中年人患病的特点常与他的生理特点相联系。中年人正处在事业蓬勃向上而体质和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和下降阶段,这些工作与生理的矛盾特点就形成了中年人患病的某些特点。

1.积劳成疾:中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不得不但负起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更为繁重的担子。繁忙、紧张、急躁、烦闷、焦虑等所积蓄起来的过度紧张和疲劳,常常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或病因。

2.隐蔽性:潜在的疾患在体内缓慢地发展,症状不明显,或是因工作繁忙而被忽视或掩盖,难以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大部分已到后期。中年人常以自己的精力充沛而自豪,担负起工作和家务两副重担,对自己的一些轻微的病痛或不适往往不加介意,总以为体力强,精力盛,可以顶得住。其实,中年人的生理功能正由盛转衰,生命细胞的再生能力,人体免疫力,以及内分泌功能等正在下降,心、肺、脑、肾等的功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减退。中年人一旦患病,症状常常容易被忽视,有时因工作繁忙而被掩盖,使某些疾病悄悄地发展而不自知,直到症状比较明显或影响工作时才被发现,常常耽误了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期治疗的良机。

3.突发性: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情况下,隐蔽性的疾患突然爆发出来,来势猛,病情重,一旦发病,令人措手不及,如中风、猝死、癌变等。由于中年人常常耽误一些常见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很容易造成一些严重后果。如患冠心病的中年人,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还来不及建立和心功能代偿不及时的状态下,可因心律失常,电生理紊乱而突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猝死。患有慢性病的中年人,因防治不力、保养不当等原因,常使病情日趋严重,如对高血压病抱无所谓态度,不坚持治疗,后期影响到心脏和大脑,导致中风或心力衰竭;对慢性胃炎不注意治疗和自我保健,最后发展成为胃癌。

人到中年为什么应定期进行体检?

俗话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中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顶峰时期,是为社会作贡献的黄金时期。但中年又是承受事业压力、家庭压力、角色压力最重的阶段;同时,中年时期也是处于许多重要变化、重要转变的时期。人们常说,中年时期是多事之秋,这是对中年时期身体变化的生动写照。

人到中年,身体内部的很多结构都已开始老化,例如皮肤松弛,皱纹增加,色素沉着;头发稀疏,须发花白;两眼发花,视力减退;牙齿脱落,听力下降;身长缩短,脊柱弯曲;性功能减退;脑细胞数量减少,记忆力降低;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活量逐步下降;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力减弱,冠状动脉硬化等。同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恶性肿瘤也都是在中年时就埋下了祸根。

另外,中年时期一方面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另一方面承受的压力分外沉重,这就会使身体发生迅速的变化。上年度感觉还不错,这个年度可能就会感觉很不好。甚至上个月,还觉得浑身很有劲,但到了这个月,可能就会出现这里疼痛,或者那里不舒服。

因此,中年人坚持定期进行体检,是十分必要的。定期进行体检,是中年人预防发生常见病和早期发现潜在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五、中年人体检应检查哪些项目?

中年人全面体检,一般以1年1次为好,有些项目,则需短期进行。体检主要应检查的项目如下:

(1)体重测量:中年人的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男)或100(女)。体重出现明显减轻是发生消耗性疾病的重要信号,如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往往是以体重减轻开始,一些老年肥胖则也是从中年人开始的。定期检查体重,就会发现有无体重减轻或肥胖的趋势,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岁之后,每月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中年人正常的血压为17.3/11,3千帕(130/85毫米汞柱)。

(3)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脂血症。血脂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严重后果。故步人中年后,每年至少应检测1次血脂。

(4)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概率越多,发生

癌症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受到致癌环境的影响较大,步人中年后即有形成癌症的可能。另外,中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防癌能力相应降低,这就为细胞癌变创造了条件。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现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

(5)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及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1次眼底。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6)前列腺、子宫颈检查:人到中年,由于性腺开始衰退,前列腺和子宫组织开始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因此,中年男性应每年至少检查1次前列腺,中年女性则应每年至少检查1次子宫、阴道和乳房,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7)甲胎蛋白检查: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肝癌的准确率高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以后,每年应检查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每半年检测1次。

(8)胸部X线检查:X线胸片检查,能发现0.5厘米左右的小肺癌、结核瘤和矽肺等病变。对于那些烟龄较长的中年人来说,如果在X线胸片上发现肺纹理粗乱、肺透亮度增加、心界扩大,那么,就很可能是患了肺心病。

(9)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确定肝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如肝癌、肝吸虫)及病变的大小、位置等,对较小肝癌(早期肝癌)的诊断较准确。

(10)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确定心脏是否正常的一种简单检查方法,特别对于发现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11)血、尿检查:糖尿病是通过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含量来确诊的。对于可疑或伴有泌尿系统症状的腰痛,常规查尿,也可以判断出是否为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所引起。同样,通过血液化验,可以查出那些“没有原因”的贫血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往往可能查出一些早期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12)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检查:CT可以清楚地显示腰部的解剖结构及这些区域的病变,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内肿瘤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女性更年期须知

更年期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其临床表现的个体差异很大,症状轻重各不相同,症状轻时可能被忽略,症状重时则需到医院就诊。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月经紊乱月经紊乱是更年期妇女较普遍出现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是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与性腺功能衰退有关。根据月经紊乱的特征又可分为3类:

(1)月经周期不规则:最常见的是周绍缩短,月经持续时间缩短,经量逐渐减少,然后完全停止。这时的阴道流血,并不是真正的月经,而是黄体功能低下,由于雌激素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雌激素撤退性出血。

(2)长期无排卵出血:临床表现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经后又出现子宫出血。其持续的时间可达数天到1个月以上,出血量可多可少,量少时仅表现为每天点滴样出血;量多时阴道流血汹涌、似水流,有时一次出血即可引起患者严重贫血。这是由于无排卵,在体内长期低剂量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缓慢增生,当子宫内膜缓慢增生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不能相应升高、不足以支持子宫内膜继续增生,于是发生突破性子宫出血。

(3)月经突然停止:到40岁后,月经周期、经期及月经量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然后周期性的月经突然停止,这种情况较少见,仅占10%。

2.潮红出汗这是由于更年期妇女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多在烦恼、生气、紧张、兴奋、激动时发生。发作一般比较突然,患者自觉有一股热气自胸部向颈部、脸部上冲,继之出现局部发红、出汗现象,也有少数表现为怕冷、面色苍白。每次发作一般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有的几天发作1次,有的一天发作几次。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学习、睡眠和身心健康。

3.心慌气急表现为胸前区不适,心慌气急,喉头发急,出现叹气样呼吸,有时也可出现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这些症状常与情绪有关,而与体力活动无关。有时与潮红出汗同时发生,但与冠心病和心绞痛不同,不能用亚硝酸类药物缓解,心电图亦无心肌缺血的改变。

4.血压改变一般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并且波动十分明显,多数与潮红多汗同时发生。血压升高时可出现头昏、头痛、两眼发胀、胸闷、心慌等现象,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这些症状呈阵发性,发作一段时间后即可自行缓解。

5.感觉异常常见的感觉异常有走路飘浮感、醉感,登高有眩晕或恐惧感。有时皮肤出现感觉异常,如蚁行感。还有不少人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患者咽喉部似有异物堵塞,检查则无异常,与精神状态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咽喉部肌肉收缩异常,少数人还可能有嗅觉、味觉、听觉异常。

6.神经精神症状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抑郁型,精神抑郁、失眠多梦、情绪低落、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常丢三落四,或无端惊恐,胆小怕事,疑神疑鬼,无病呻吟等;另一种表现为兴奋型,精神兴奋、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激动、敏感多疑、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争斗不休、哭笑无常,甚至神志错乱,损人毁物。

7.心理改变

常有孤独、空虚、寂寞感,或疑病感、濒死感;不少人出现自暴自弃、自责自罪心理;有的人疑神疑鬼,终日坐卧不安。这些心理上的紊乱有时表现得相当突出,需与神经精神疾病相鉴别。

(二)更年期的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包括3个方面:一般性治疗、激素替代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

1.一般性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精神症状可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因此应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选用适量的镇静药(如安定片)以助睡眠。谷维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口服20毫克,每日3次。另外要坚持体格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吃含蛋白质、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2.激素替代治疗正确应用性激素是控制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关键措施。性激素治疗中以雌激素的补充最为重要。不论补充雌激素还是孕激素,都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用药,若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加重月经紊乱,增加肿瘤的发生概率。

3.性激素使用的适应证

(1)与绝经有关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包括血管运

动功能不稳定,如潮热、出汗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的症状如尿道刺激症状、性交痛、外阴阴道炎症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失眠等。对前两种情况,应用雌激素治疗均有特效;对后一种情况,则因人不同其疗效有个体差异。

(2)需要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3)需要预防冠心病。

4.性激素使用的禁忌证

(1)有肿瘤史者,特别是恶性肿瘤史者。如乳腺纤维瘤、乳腺癌、子宫肿瘤及其他生殖器肿瘤等应禁用。

(2)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如脑血栓、脑血管痉挛、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疾病史者,应禁用。

(3)患胆囊炎者应禁用,因雌激素能使胆汁淤积,使病情加重。

(4)阴道出血诊断未明确者禁用。

(5)急、慢性肝功能损伤禁用。当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结合、灭活或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雌激素蓄积,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增高。

(6)心衰、肝肾疾病引起水潴留者禁用。雌激素能刺激肝脏使血管紧张素原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的合成增加,后者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加重水钠潴留。

(7)家族性的高血脂或既往有高血压病患者,均不宜应用。

(8)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不宜应用。

(9)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5.雌激素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正确运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于更年期妇女的确有非常好的疗效。但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有时还很严重。另外雌激素本身也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合理选择用药剂型和用药时机,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的更年期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未使用者高3~10倍,但是如果每月加用足量的孕激素10~14天,并使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人工月经),发生子宫内膜增生或腺癌的危险性就小于不用雌激素替代的妇女。长期的雌激素替代治疗(使用5年以上者)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加用孕激素也不能降低乳癌发病的危险。在我国更年期妇女由于骨质疏松症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远高于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从总的角度来说,雌激素替代治疗利大于弊,因此应大力宣扬和提倡,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在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症状:①子宫出血。补充一定量雌、孕激素后,可作用于子宫,使子宫内膜增殖及脱落出血,特别是采用序贯方案时,每月都有周期性子宫出血。有时雌、孕剂量配伍不当,也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②用药剂量过大时,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浮肿、恶心、腹胀、体重增加等不适。这些症状一般可通过医生调整剂量或方案等措施加以纠正。

其他药物治疗:①钙制剂,可选用氨基酸螯合钙胶囊。②维生素D,适用于户外活动少的更年期妇女。③降钙素:是作用很强的骨吸收抑制剂,可缓解骨痛,稳定或增加骨量。④双磷酸盐类:可抑制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抗骨吸收作用,从而提高骨密度。

更年期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更年期妇女常见、有破坏性的疾病,表现为骨质密度下降,骨组织损坏,骨骼脆性增加,容易骨折。

这些表现可能隐藏多年才被发现,比如提重物时引起的脊柱的微小骨折、疼痛或驼背,这些表现常被误认为到一定年龄的自然现象。骨质疏松症本身不危及生命,但由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是更年期妇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50%椎骨骨折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其中30%一年后不能再走路,有5%左右的妇女在这期间死亡。

骨质疏松症是引发骨折的严重威胁,预先对此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骨的形成过程需有一定的钙和磷从血中沉积至骨。雌激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能促进骨的形成。进入更年期后,由雌激素缺乏或不足,使骨的破坏大于合成,这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其他容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还包括:

1.钙的摄入不够。牛奶、奶酪等奶制品中钙的含量丰富,如不吃奶制品又没有补钙就易缺钙;长期食用含蛋白质和钠丰富的食物,会增加钙由尿液中排出,如不搭配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更易引起缺钙。

2.体型纤弱、骨骼小的妇女比略胖、大骨架的妇女患骨质疏松的几率大。

3.长期无月经或月经不调,卵巢不能正常产生雌激,素,雌激素缺乏会严重影响骨骼的生长。

4.吸烟会阻止骨骼生长。

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如可的松、合成甲状腺激素等。

骨骼组织总是处在一个骨质破坏和骨质形成的动态平衡之中。骨骼表面的破骨细胞不断溶解矿物质;形成细小的洞穴。由胶原质和很多矿物质以及造骨细胞填充这些洞穴形成新的骨骼。30岁之前骨骼密度一直保持增珈,在接着的15~20年保持稳定。绝经期间每年骨质密度下降2%~4%。到六七十岁时下降的速度减慢下来。

更年期骨质密度的下降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为了延缓这一过程,减少骨折的发生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在医生的指导下

正确使用雌激素补充治疗。雌激素是目前惟一被证明能预防骨质疏松的疗法。在更年期补充雌激素会降低骨骼密度下降的速度,甚至会增加骨质密度。当然并不是建议所有的妇女都采用雌激素补充疗法,特别是有雌激素禁忌证的患者一定要慎用。补充雌激素一般在10年后停止。

2.多食含钙量高的食品,如牛奶及排骨汤等。

3.药物补钙。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每天摄入的钙最好能达到1000毫克以上。这时可口服钙片500~1000毫克/日。

4.加强户外体育锻炼。

5.不吸烟及过量饮酒,不饮用大量的咖啡及茶。

更年期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在育龄女性的发病率远比同龄男性低,进入更年期后,发病率迅速上升,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雌激素不仅能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与排泄,还能促进血浆及大动脉血菅壁中胆固醇向肝脏转移,使其在肝脏中被降解和清除,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详见第十三章冠心病。对于更年期妇女而言,适当运用雌激素补充治疗,不但能预防冠心病,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更年期防癌

更年期是女性肿瘤的好发年龄,易患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如果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一)常见肿瘤

1.子宫颈癌发病高峰在45~54岁,早期常无特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白带增多,不规则出血或性交后出血;晚期可有水样白带,白带恶臭,阴道不规则出血和下腹痛。

2.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又叫宫体腺癌,约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0%~30%。

患有肥胖、不育、绝经期延迟、糖尿病或商血压的妇女患病率较高。其主要症状为子宫出血,有时可有异常白带,下腹部可扪及肿块。

3.卵巢癌好发于50~60岁,早期不引起任何不适,常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卵巢癌生长快,易转移,恶性程度高。

4.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在洗衣或洗澡时扪及乳房肿块而就诊。局部皮肤可有橘皮样外观,有的乳头有血性分泌物,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向身体其他器官扩散。

(二)预防

更年期为预防其他肿瘤,应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1.不吸烟、不酗酒,营养平衡,经常运动。

2.吃新鲜黄绿色蔬菜与水果(每人每日300~500克),低盐(每人每日5~10克),饮食是人人可以做到的防癌措施。

3.改善居室通风条件,预防肺癌发生;咳嗽带血应及早就医。

4.适量进食蛋白质、脂肪食品,少吃熏、硝、腌、泡、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可预防消化道肿瘤。

5.既往有胃痛的患者,如果胃痛的规律、性质改变,反复出现黑便、隐血阳性者,应主动就医。

6.每月坚持乳房自查,如扪及包块应及早就医,这可能是乳腺癌的前兆。

7.勿食入过多的脂肪。脂肪摄入过多,易导致乳腺癌、大肠癌。

8.大便习惯改变、变形、有粘液、带血者,应到医院检查,防止大肠癌的发生。

9.控制肝炎、预防肝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和患乙型肝炎5年以上者。每4~6个月应主动接受甲胎蛋白和B超监测。

10.成年妇女,应坚持3~5年做1次妇科防癌普查。

11.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肿瘤发生。

12.对曾发生过肿瘤的患者,经正规治疗治愈后,还应定期随访,防止复发。

肥胖——并非福音

中年人容易发胖,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到中年出现了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如更年期前后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的变化),容易使脂肪堆积;另一方面由于中年人的活动量比青年时已大大减少,消耗的热量随之减少,其摄入的总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多余的一部分热量就转化成脂肪贮存在体内,造成体重增加。

一、肥胖的标准

肥胖没有很绝对的标准,一般来说,男性中年的标准体重(千克)为身高(厘米)-105,女性的标准体重(千克)为身高(厘米)-100.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偏胖,超过20%为肥胖。

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是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BMI法,这是针对成年人的。该法是以人体的体重公斤数傲分子,用身高米数的平方作为分母,相除所得的数字就是体重指数,这个指数在23(适用于亚洲人)以上就算超重;25以上就是肥胖;30以上就算是严重肥胖了。指数到了25~30,健康的危险就会轻度增加。但除指数外还应该看腰围大小,即使指数在25以下,但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也会增加对健康的危险。

二、肥胖的现实

现在无论是在我国的大城市还是在中小城市,甚至是在城镇郊区,肥胖者越来越多。我国的肥胖人口已经超过7000万,特别是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肥胖者就更多。据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的超体重人口已经从6年前的58%上升到了66.8%;而可以戴上“肥胖”帽子的男性从36.1%上升到了51.6%;女性从41.5%上升到了42.3%;严重肥胖的男性从3.8%上升到了7.4%;严重肥胖的女性从6%上升到了9.8%。

全世界超体重和肥胖的人超过了12亿,在美国每年至少有30万人因肥胖相关疾病死亡,在我国,肥胖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三、肥胖的类型

医学上把肥胖分为两大类: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神经—内分泌失常性肥胖又叫继发性肥胖,主要是由于身体器质性病变引起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障碍或代谢失常而产生的肥胖。单纯性肥胖就是我们所讲的肥胖,此类肥胖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均匀性肥胖,但没有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的现象。目前认为单纯性巴胖与遗传、精神、内分泌、饮食过多、活动过少等因素有关。

四、肥胖是“发福”吗

中国自古有句俗话,把身体肥胖叫做“发福”,也就是说“有福”的人才会胖,胖是“有福”的标致。的确,在那挨饿受冻的年代,身体能够不是“骨瘦如柴”就不错了,如果还能偏胖一点那的确是会让很多人羡慕的。因为起码能说明此人没有挨饿,能够吃得饱。然而,时过境迁,当绝大部分人已经有了温饱,甚至许多人营养过剩的时候,肥胖不应该还是为人们所羡慕的事了。相反,科学证实肥胖倒能带来许多的健康问题,肥胖不再是“福音”了。当我们当代人把健康放在人生各项追求目标的首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肥胖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自己的身体肥胖起来才是科学的。

五、肥胖带来哪些健康问题

1.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

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是高血压,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有30%患有高血压。血压升高与脂肪细胞分泌的一些血管活性物质有关,也与胰岛素拮抗有关。轻度高血压会随着体重下降和减少食盐的摄入而恢复正常,可以不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已经由160/95mmHg降低至大于140/90mmHg。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肥胖还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高,腹部脂肪增厚而导致的向心性肥胖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温床。

2.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与冠心病大部分肥胖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包括遗传和饮食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减肥治疗可使血脂恢复正常。高脂血症必然导致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冠心病。

3.糖尿病

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主要指Ⅱ型糖尿病)。当人肥胖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拮抗”现象。胰岛细胞就代偿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数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开始逐渐衰竭,分泌的胰岛素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能把身体血液里的糖及时转化,血液中的糖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就发展成为糖尿病。

当然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内在机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减肥措施的确能够在糖尿病的的治疗保健方面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4.癌症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胖人更容易得癌。女性肥胖者感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宫颈癌的危险性比体重正常者增加了3倍,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了7倍。男性肥胖者患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有明显增加的证据。

5.其他

肥胖导致脂肪堆积体重过大,活动时消耗能量及氧耗过大,故大多数中、重度肥胖病人少动嗜睡、轻微活动或劳动易疲乏无力,又因胸壁增厚、横膈抬高,故有二氧化碳滞留、缺氧,以至气促,严重者可发展为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

肥胖病人还能引起支重方面的问题,如腰痛、骨关节炎加剧等。肥胖病人也容易患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肥胖可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引起妇女患者闭经不育、男性阳痿不育,以及消化系统症状如易饥多食、便秘腹胀等。

近30%的肥胖病人患有胆结石。

在肥胖病人中,许多疾病、意外事故以及手术引起的死亡率明显上升。

胖人的喉头和悬雍垂比较松弛,睡觉打呼噜,睡眠时还容易发生呼吸暂停,造成脑细胞缺氧。

胖人寿命短,从总的人群来看,在标准体重之外每增加1公斤体重,平均寿命将缩短1个月。

心理方面,肥胖的人容易感到疲劳,时常感到抑郁焦虑。

六、中年人如何避免身体发胖

中年人要对身体的发胖趋势提高警惕。刚刚有发胖趋势时就应该注意采取某些措施来对肥胖加以控制,而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旦体重超过太多要减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中年人怎样避免自己身体发胖呢?

1.控制饮食

在控制饮食的问题上并不是单纯的节食少吃,让自己老饿着肚子,而是吃饭要选择食物品种,多吃热量低和含纤维多的食物,如各种蔬菜及粗粮。饭量要适可而止,不要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不可过饱,有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还要注意不吃肥肉和过于油腻的副食,还要特别注意控制甜食和甜饮料。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零食。

2.坚持运动

平时要坚持体育运动,多走路,少坐车;多爬楼梯,少乘电梯。还应该每天安排时间作一定运动量的活动,特别是晚餐后不要坐下工作或看电视,要在躺下睡觉前消耗掉身体里多余的能量。

3.生活规律

生活不规律也可能造成身体发胖。要正常起居和饮食,该吃饭时就吃饭,该起床时就起床,而不能太没规律。

糖尿病——甜蜜的杀手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美国的糖尿病病人有一千万,每年有60万新病例发现。全球糖尿病病人超过了1亿,约90%为2型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据预测,到2010年,2型糖尿病人数将超过2亿1千5百万。我国近年糖尿病增长的速度是十年前的三倍。目前,我国糖尿病病人逾3Qm万,患病率达3%以上。1997年我国报道每年新增50万糖尿病病人,1998年这个数字又增至75万。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由1975年的不足1%增长到1994年的3Ql及以上。根据预测,到2010年,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超过4500万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这种快速增长趋势亦可从不久前在北京市城郊开展的一项人群糖尿病现患率调查的数据得到进一步印证。该调查表明:北京两个郊区县大兴及昌平县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3%及4.55%,高于城区2.49%的平均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在这些一向低发的农村地区的快速上升,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较大转变有直接关系,包括饮食行为由传统型向西方式饮食结构的转变、运动的减少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等、除此之外,在我国有相当大比例的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的成人不能得到早期诊断,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危险,不懂得预防糖尿病的知识,也不了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所以,预防糖尿病的任务十分紧迫。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在医学中是划分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一类;现在有的科学家在强调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作用时称糖尿病为生理—心理疾病;此外,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我们又可因为它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把它称为“生活方式病”。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但又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由于胰腺所产生和释放的叫做胰岛素的物质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是该物质本身质量及其他原因造成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主要表现为易饥、多食、多饮、多尿并伴有体重下降。化验检查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二、糖尿病的几种类型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病人的身体只能产生少量或者不能产生胰岛素。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在儿童和青年人中更易发生。症状通常在短期内出现。在中国糖尿病病人中,1型糖尿病只占一小部分。临床症状主要有:极度饥饿感和口渴、小便频繁、体重减轻、虚弱及疲乏。

2型糖尿病又称作成年发病型糖尿病。患者均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以供身体之需,或者是对其分泌的胰岛素反应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超重和年龄较大的妇女,有将近35%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的妇女以后可能发展成为Ⅱ型糖尿病,保持良好的体重将减少患病的危险性。

三、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由位于胃后方的胰腺中的胰岛细胞所分泌。进食后可促进胰岛细胞释放出胰岛素以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从血中摄取葡萄糖和脂肪。患2型糖尿病时,胰岛既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机体又不能正常地利用胰岛素。

胰岛素能使肝脏从血中摄取葡萄糖,并加以贮存备用。假如胰岛素不足,肝脏就不能贮存葡萄糖,就会使大量葡萄糖释放人血,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胰岛素能使肌肉细胞摄取贮存葡萄糖,以便为运动提供能量。

脂肪细胞摄取食物中的脂肪也需要胰岛素。脂肪细胞把脂肪贮存起来,当人体需要能量时则通过脂肪的分解生产出所需要的能量。

四、血糖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血液中的糖类以葡萄糖为主,其他糖类如:果糖、半乳糖等因含量极微,故不计量。血糖随着进食及活动情况的变化,时有波动。正常人的血糖处于动态平衡中,维持较为稳定的水平。正常水平的血糖,对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极其重要的。空腹血糖是指在未进饮食情况下,所测得的血糖浓度,称之为空腹血糖。是临床上检测糖尿病的最基本方法。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4~6.2毫摩尔/升(60~100毫克/分升),饭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这里所指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空腹血糖能反映胰岛的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空腹血糖不超过11.1毫摩尔/升,B细胞尚能保留分泌少量胰岛素的能力,否则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极低,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已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空腹血糖也可反映药物的使用效果,并可根据空腹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及用量。

五、糖尿病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1.急性代谢紊乱:主要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2.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主要涉及心、脑、大中动脉,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病人的3~5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的死亡原因。此外,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可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

3.糖尿病外周血管病: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严重供血不足,导致肢端坏疽。糖尿病病人的截肢几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5倍。

4.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晚期肾病中,糖尿病占第一位。

5.糖尿病眼病:主要为视网膜病变,轻者表现为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在美国,糖尿病是20岁以上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另外,糖尿病还能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6.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表现为四肢末梢麻木,灼热感或冰冷、刺痛,重者热伏天需穿棉裤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植物神经病变也较常见,表现为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腹胀、便秘或腹泻,站立位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尿不尽或尿失禁。在所有器质性疾病阳痿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7.皮肤病变:表现为无痛性皮肤溃疡,好发于足部,不易愈合。

8.感染:反复发生的皮肤疖痈及由霉菌性阴道炎瘙痒常是许多糖尿病病人的第一症状。另外,皮肤霉菌感染如甲癣、足癣及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也是糖尿病病人常见合并症。

六、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得到及早诊断与治疗,对于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极为重要的。如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需警惕糖尿病的发生,应及早到医院检查血糖。

1.有典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症状。

2.无原因的体重下降,特别在食欲增多而体重下降时更需注意。

3.妇女经常有外阴瘙痒者。

4.反复有泌尿系感染者。

5.反复出现皮肤疖肿及顽固性下肢溃疡者。

6.肺结核病人病情不易控制者。

7.有低血糖反应史。

8.有四肢感觉异常、麻木等末梢神经炎者。

9.年轻人患有白内障者。

10.年轻人患牙周炎、甚至牙齿松动、脱落者。

11.有多次流产、生产巨婴儿、死胎及畸形儿病史者。

12.年龄在40岁以上的肥胖者。

13.有糖尿病家庭史者。

七、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的预防分三级:一级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因子的危害程度,防止发生糖耐量减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二级预防指预防糖耐量减低者进展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三级预防是要尽可能早期诊断出糖尿病,规范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急性并发症,防止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加强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全民对糖尿病的警惕性,加强自我保健,尽可能达到防患于未然。具体措施是:

1.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节制饮食,控制食量,尤其是要少食过于甘甜的食物,人到中年以后更要注意这一点。

2.经常适当运动,锻炼身体,避免久坐,防止肥胖,提倡餐后适当活动半小时。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释放心理压力,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精神刺激,以免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失常而诱发糖代谢紊乱。

4.每年作一次健康体检,每半年作一次血糖和尿糖的化验。

三级预防主要是指糖尿病病人以预防并发症为目的的,具体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做到:

1.认真监测血糖,积极配合治疗,正确用药,切不可突然停药。

2.合理控制饮食。

3.适当从事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4.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戒烟戒酒。

6.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裤,防止皮肤感染。

八、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坚持健康的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1.应切记:糖尿病患者的机体不能很好地代谢葡萄糖,所以应避免吃含糖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糕点、冰激凌、布丁和软饮料等。这些食物中的糖会使血糖浓度很快升高,加重胰岛的负担,这是一定要注意控制的。

2.每顿饭都要多吃绿色蔬菜,增加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

3.主食要选择粗糙的粮食为好,如糙米、全麦淀粉类食物较为适宜,也就是说不要把粮食搞得过于精细,那样并不有益于健康。

4.可吃少量的水果,如橘子、苹果等以酸味为主的水果,但不要吃太甜的,如香蕉、荔枝等。

5.少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全脂奶粉、黄油、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蛋黄等。

6.要根据血糖情况控制进食量,但可以少食多餐。

九、如何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降得太低,其主要表现为:如果低血糖症状很轻微,你会有虚弱无力、出汗颤抖、自觉心慌、头痛、精神难以集中的感觉。但如果血糖降得太低,则会导致昏迷。经常发生低血糖会造成对脑细胞的损害。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发生低血糖总是有原因的,知道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就可以进行有效地预防,防止其发生。产生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注射过量的胰岛素或服用过量的降血糖药物。

2.进食量过少,或者比平时运动和体力活动增加等原因。

3.喝酒可影响身体对血糖的控制,而且喝得太多还会使人忽略低血糖的先兆症状。

因此,只要针对上述情况进行预防,就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但有过低血糖经历的糖尿病病人最好随身带一点食品或糖果、巧克力,一当觉得有头晕、腿软的感觉时就赶快吃一点,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

一、概述

中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中风)。我国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40年来不断上升。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致死的首要原因,占总死因的百分比已由1957年的10%上升到1999年的近40%。每年全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约有200万人,死亡率约为200/10万,高于多数欧美国家及日本。部分幸存者则因疾病和伤残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1.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夜间或早晨起床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可发生血压变化,造成直立性低血压,极易发生意外,因此应注意做到“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时”:“三个半分钟”即夜间醒来或早晨起床前先静卧半分钟,之后再坐起半分钟,之后双脚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这样经过三个半分钟,机体有了一个适应过程,就不会出现意外了,这时可以下地活动。“三个半小时”即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餐后步行半小时。

2.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综合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病因十分复杂,不仅各自有许多危险因素,而且还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心脑血管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综合预防措施主要为:

(1)积极防治高血压:这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对于发病前就有高血压或发病后血压仍然较高者,都应规律服药。要经常测量血压,以找到合适药量,不能服服停停或感觉不舒服了再服,要将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上,这样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2)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阵发性脑缺血发作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各种疾患。

(3)禁烟限酒。

(4)饮食营养要合理:限盐(6~8克/天);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肉、海味等和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等,饮食应多样化,保持营养平衡。

(5)坚持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即能增强体质,改善心脑功能,又能防止肥胖。

(6)保持情绪轻松愉快,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心理压力。

(7)定期体检,并警惕心脑血管病先兆症状的出现。争取早期发现病情,早期开始预防性治疗。

实践证明,心脑血管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人们在思想上重视,措施得力,必然会获得良好效果。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逾一亿,仅深圳就有40万人患高血压,而上海的高血压死亡率为290/10万,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左右。

高血压发展为脑卒中(中风)者占脑卒中病人70%,确诊高血压者出现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32倍。临床长期随访结果证实:高血压患者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由于长时间的血压升高,脑部已经硬化的小动脉痉挛或血管闭塞,造成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点状出血和脑水肿,使血管易于破裂而发生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即脑血栓的形成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脑血栓形成病人中,血压增高要比其他病人高4倍,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硬化过程,高血压病人发生脑血栓的危险性比血压正常者要大得多,所以控制高血压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不容忽视的有效途径。

1.血压与血压升高

人体靠血液循环供给全身营养,维持生命,推动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压力叫血压,血压是人体的重要生命体征。常测部位为右上臂动脉血压,以毫米汞柱(mmHg)为计算单位。

心脏收缩期的血压叫收缩压(俗称高压),成年人正常值低于140毫米汞柱。心脏舒张期的血压叫舒张压(俗称低压),正常值低于90毫米汞柱。

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血压可因强运动、精神紧张、突然兴奋而有一时性升高,饱食后也有上升,都是正常反应。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对高血压进行了重新定义: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均划为高血压。并将正常血压分为最佳血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及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

3.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本病的发生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因素、肾脏等也参与发病过程。职业、吸烟、饮酒、肥胖、遗传因素、高盐饮食等与本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关系。普查资料证明,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紧张繁忙的职业、脑力劳动者、吸烟、肥胖及平日进食钠盐较多者发病率高。高血压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达59%。资料证明,父母均无高血压,其子女仅3.1%发生高血压;若父母中一人有高血压,其子女有28.3%发生高血压;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5.5%。因此,目前认为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遗传因素、年龄、肥胖、吃盐过多、精神紧张、吸烟及饮酒等。

4.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病人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称之为缓进型。1%~5%的病人病程进展迅速、血压升高明显,称之为急进型。缓进型者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轻度而暂时的血压升高,去除原因或休息后可恢复。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的加重,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头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失眠、健忘、乏力、心悸等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血压的高度不一定成正比。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逐渐升高并趋向持续性,可伴有心、脑、肾、眼底等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5.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

(1)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又是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2)高血压是脑溢血的重要发病因素,也是脑梗死的病因之一。

(3)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4)高血压引起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导致视力障碍。

总之,高血压的结果是引起心、脑、肾、眼等许多重要脏器的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根源。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经常检查血压,尽早发现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尽早治疗和控制早期高血压。这对于保护中年人的健康十分重要。

6.高血压的预防与保健

(1)中年人即使血压不高也应每年测量血压一次。

(2)高血压患者都要长期与医务人员合作,找出自身的发病危险因素(如吸烟、家族史、肥胖、体力活动少等),听取医生和健康教育人员的建议,采取预防保健对策,并坚持执行。

(3)高血压患者均需要经常服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可以调整剂量,但要保持血压稳定。不可血压一下降就停降压药,血压上升又服药,血压波动对健康很不利。

(4)高血压患者应每月找有关医生复查指导,不可自作主张,要把自己的感觉体会和想法如实告诉医生。

(5)高血压是可防可治可控制的疾病,关键在本人重视,加强自我保健,既不可麻痹大意,也不必成为精神负担。

7.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耐心而积极的治疗。要克服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消除对血压升高无所谓的麻痹大意思想。采取运动、饮食、精神、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性治疗: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体力劳动。当症状多、血压较高或有并发症时,可根据病情和工作性质适当休息或减轻工作。除非并发症使病人丧失劳动力,否则应尽量避免长期休养。要注意饮食的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食物为宜。要限制饮食中的钠盐的摄入,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应多食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肥胖者应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吸烟者必须戒烟,也要戒酒。应坚持适合个人身体情况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步行和做体操等。

(2)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人经上述治疗而血压不下降者宜用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通常是采用长期服药的方法,治疗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的不良反应,要根据血压水平和身体情况合理地使用降压药物,选择抗高血压药物一般应遵循卜面几条原则:首先要对高血压的程度进行摸底,然后作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的决定。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应在医师指导下首选5类第一线的降压药物,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以及α受体阻滞剂等,其他药物可酌情选用。

首选第一线降压药,以作用时间长、副作用较少者为佳。

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剂量与降压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根据医生的指导酌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兼顾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治疗(如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等),并预防或缓和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等器官损害,不以单纯血压降低为惟一目的。

用药因人因病而异,根据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其他相关情况选用和调整药物。

药物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逐步下降。

降压药物一般均需长期用药。

抗高血压药物应在医师经常监测和指导下应用,不能单凭感觉用药,否则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

三、冠心病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中年及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因此,中年时期应积极预防冠心病。

1.心脏与冠状动脉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器官,是全身血液循环的总枢纽和原动力。心脏不断收缩与舒张,像抽水泵一样,将压力较低回流人心脏的静脉血泵至压力较高的动脉系统,不断地供给全身各脏器组织以氧气和营养物质。一个人的心脏在母体妊娠4~5个月出现胎心音时已开始跳动,出生后更是不停地跳动。心脏一旦停止跳动,生命也就告终。心脏之所以能这样不停地跳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它必须经常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这就要依靠从主动脉根部发出营养心脏身躯的动脉血管即左、右两支“冠状动脉”来实现。因此冠状动脉的畅通无阻、供血充分是心脏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反之,则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2.什么是冠心病

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影响了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影响心脏的功能从而产生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国外又叫缺血性心脏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猝死)。

3

。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胆固醇过高,血甘油三酯过高,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缺乏体力活动,肥胖,此外还与遗传、体质、年龄和性别有关。上述各种因素中,除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外,其他大部分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个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使用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加以调节和控制的。

4.易患冠心病的人群特点

(1)有冠心病或高血压家族史者,特别是自己父母及同胞中有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

(2)中年以上的男性。

(3)患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者。

(4)身体肥胖者。

(5)长期吸烟、饮酒者。

(6)从事脑力劳动、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者。

(7)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者。

5.预防冠心病

前面已经提到,肥胖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首先就要从预防肥胖和高血压做起。具体的建议是:

(1)注意饮食调配,控制体重,防止高脂血症:少吃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内脏(肝、肾、脑组织),其他如蛋黄、鱼子等。

应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炒菜尽量用植物油。食用的米、面不要过于精细。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品。避免暴饮暴食,晚饭应进易消化食物,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运动锻炼,这对于肥胖者、经常坐办公室的中年人尤为重要。体力活动及运动可以促进全身及冠状动脉内的血液循环,调节心血管功能,加强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中年人可做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慢跑、保健操、打太极拳、散步等。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于繁重或连续的体力活动。

(3)应积极治疗、及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4)戒烟和节制饮酒。烟内含有烟碱(尼古丁),有使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还可使血压升高、脉搏加快;酒也可使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

(5)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以便随时服用。若有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应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急诊。

(6)情绪乐观,注意调整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尽量保持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

(7)保持大便通畅和充分的睡眠。

四、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阵发性绞痛,轻重不等,一次发作持续几秒到几分钟,病人要赶快坐下或躺下休息,含一片硝酸酯类药后不久才会慢慢恢复。因主要是心前区或胸骨后短暂的阵发性疼痛故称之为心绞痛。但也有不典型的发病,如疼痛主要在上腹部、颈及左肩部,或仅感胸闷、心前区不适。有的发病无明显诱因,或在安静卧位时发生,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很长,可超过1小时或数小时。硝酸酯类药不能缓解疼痛,如发作频繁持久而严重,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1.发生心绞痛后的应急措施

心绞痛主要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受寒、饱餐或大量吸烟饮酒等因素诱发下发病。因此,当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使室内空气流通,保证环境安静,一般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可自行缓解。若病情较重时,应迅速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如家中未备药物时,可以指代针行穴位按摩。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直接按压患者的内关,心俞,足三里等穴位,每次10分钟,家中备有氧气者,可予输氧。

心绞痛在给药输氧情况下,持续不缓解者;休息或熟睡时突然发作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症状重者;或以往有室壁瘤形成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者,均应急请医生就地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立即护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由于心绞痛的发生不可预测,因此心绞痛患者身上应随身携带药物,家里要备保健盒,并学会使用保健盒内药物,这样可以有效而及时地控制心绞痛发作。保健盒内常备的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心痛定、安定等。并应掌握其性能及其用法。

2.心率和心律失常

心脏是使血液不断循环的动力器官,持续呈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心脏具有特殊的传导系统,窦房结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在整个传导系统中,它的部位最高、自律性最强,正常心脏收缩舒张的节律受它控制,因此窦房结发出的自律性兴奋而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窦性心律,即正常心律。心率是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每分钟发出60~100/次激动,故正常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

当心脏自律性异常或激动传导障碍时,可以引起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这些我们都称之为心律失常。引起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本身的因素(如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一般心律失常服药可以控制。

3.心肌梗死

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类型。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导致局部心肌变性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但比一般心绞痛更为剧烈持久,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下降等。严重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悸、气短、咳嗽、咳痰、口唇发绀、不能平卧,呈急性左心衰竭表现。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也简称“急性心梗”。急性心肌梗死者绝大多数同时并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

4.心肌梗死病人的家庭保健

(1)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第1周,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后每周可逐渐增加一些轻微的活动至恢复较轻的工作。(如:在床上坐坐→在床边慢慢活动→在室内走走→外出散散步等)。

(2)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愈后的第一年内死亡率很高,一年后死亡率才逐渐减少。因此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第一年1~2个月复查1次,一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

(3)要保持大便通畅。因为大便秘结必然导致屏气用力,增加心脏供血的负担,易引起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4)注意精神上不要过分激动,体力上不要过分劳累,工作上不要持续紧张。

(5)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痊愈后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坚持服药。因为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并没有消除,许多诱发因素随时都会出现。为了避免心肌梗死再次发生,必须坚持服药。

(6)痊愈后还应进行一些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便促进心脏侧支循环(通过冠状动脉的侧分支建立的新的循环途径)的建立。

5.怎样确定心脏骤停(猝死)及如何抢救心脏骤停是心脏突然丧失了泵血功能,导致循环完全停止的临终状态,临床上叫猝死。

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并伴有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皮肤粘膜发绀,血压测不到。对于突然丧失知觉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应考虑到心脏骤停(猝死)的诊断。心脏骤停(猝死)病人恢复生命的惟一希望在于发病6分钟内在现场得到有效抢救(心脏体外按压及人工呼吸)。因此此症突发后应立即进行初步急救。

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要采取“一看”即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即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即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如有假牙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婴儿)。吹气频率为12~20次/分;吹气量为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毫升。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术者左手掌根部按压,肘关节伸直、手臂与病人胸骨垂直,借助身体重量,有节奏地按压,每次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突然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弹回,但掌根不要离开按压处,每分钟70~80次。

五、脑卒中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栓塞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和脑损害的一组疾病。由于此病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出了毛病,故也称作“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病人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好像风一样善变而莫测,所以祖国传统医学又称之为“脑中风”。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昏迷、半身瘫痪、讲话困难等。有人把各种原因造成的半身不遂、肢体瘫痪都叫做脑卒中,这是不够准确的。例如,面神经炎可以引起歪嘴,脑瘤、脑外伤等可以引起偏瘫,但不是脑卒中。

1.脑卒中(中风)主要类型

脑卒中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都属孑此类。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多为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引起,这类卒中占总数40%左右;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动脉血管本身的硬化、狭窄,逐渐发展为阻塞;也可由心脏部位的栓子脱落后顺血流流到脑内血管时阻塞,从而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脑组织缺氧或坏死,这类脑卒中占总数60%~70%。

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叫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或“小卒中”。虽然它也属于脑卒中的范畴,但由于脑缺血是暂时的,没有形成完全性的血管堵塞,一般可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除上述类型外,其他如炎症、血液病、恶性肿瘤以及空气、脂肪进人脑血管形成栓塞均可引起脑卒中。

2.脑卒中(中风)预兆特征

脑中风虽然发病急骤,使人猝不及防,但在发病前多数必然有一个或长或短的病理演变过程。因此,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多少会感觉一些身体不适的前驱症状。这种前驱症状就是脑中风的先兆。人们如果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再结合平时注意饮食、控制血压、加强锻炼、戒烟少酒等就可大大减少脑中风的发生。脑中风发生前最有意义的危险信号来自于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主要表现为:

(1)突然出现头晕,目眩,或突然跌倒。这些症状有时也会伴随着视觉方面的改变,如出现复视,幻觉等。

(2)突然出现一过性黑朦现象。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此时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黑朦现象,可能是由于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所引起的。所以黑朦出现被视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3)短暂性视力障碍,即视物不清,或视野缺损(视野中有一部分看不见物体),视力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它被看做是较早的中风预报信号。

(4)突发性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如站立时一条腿突然感到无力,闪了一下,但马上又正常了;吃饭时拿筷子的手或端碗的手突然感到手握不住东西,筷子或碗从手中滑了下来。)走路跌跤或晕倒。或同时伴有说话不清,流口涎,几分钟后可完全恢复常态,这是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狭窄,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诱发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已经出现了一过性偏瘫或单瘫,伴有或不伴有失语,只是持续时间短暂,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是进展性脑中风和完全性卒中的先兆。

(6)整天昏昏沉沉,困乏无力,呈嗜睡状态。脑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人嗜睡。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狭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人特别嗜睡。千万不能忽略这种信号。

(7)少有的严重头痛,恶心呕吐。

(8)短暂的意识丧失,性格改变和智力的突然变化(如突然丧失判断力或者出现少有的健忘等)。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征兆,都必须立即请医生或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抓紧治疗,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则可避免中风症的发生。

3.有人发生脑卒中该怎么办

脑卒中的发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场所。一旦发生脑卒中,病情进展很快,紧急抢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掌握抢救脑卒中患者的知识很有必要。

首先,发现病人突然发病不要惊慌失措而应保持镇静,派人速请医生前来抢救或立即送医院诊治。

第二,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两三个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应避免震动。对于呕吐病人应将头部侧向一侧,解开病人衣领并取出假牙,用纱布或手帕垫手上,将病人舌头拉向前方,以保持气道通畅,以免呕吐物误吸人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胶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分泌物。

第三,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切忌用椅子搬运。如果病人从楼上抬下,要头部在上脚朝下抬,这样可减少脑部充血,整个搬运过程,动作要轻柔稳健,尽量减少震动。在救护车内,应轻轻托起头部或上半身以减轻车辆行走中的震动。不要随意让病人坐起和站立。任何过多的活动都会使病情加重。

六、动脉硬化

1.何谓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脂质(胆固醇等)长期增高并沉积于动脉血管内壁。沉着于动脉壁的脂质刺激动脉壁使动脉血管壁增厚及纤维化增生和钙化,逐渐使血管变硬、弹性减退、严重时使管腔变狭窄甚至阻塞。由于内膜增厚发展成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故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2.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灶内大量沉积的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主要来自血液中的脂蛋白;35~44岁中年人,血清胆固醇超过6.86mmol/L者,其冠状血管病发生率比血清胆固醇低于5.7mmol/L者高出5倍。

(2)高血压:高血压病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

(3)吸烟: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2~6倍,且与每天吸烟支数成正比。

(4)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

(5)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青壮年也可患病。

(6)职业: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多、经常有压力工作的人较易患本病。

(7)肥胖:超标准体重、以及体重迅速增加者易患本病。

(8)其他:微量元素铬、锰、锌、钒、硒的摄入量减少,铅、铝、钴的摄入量增加,A型性格,动脉壁内酶的活性降低,维生素C缺乏等因素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3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动脉硬化为缓慢隐匿地发展,可以长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在早期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在20岁左右即可开始有脑动脉弹性逐渐减退的趋势,40岁以后逐渐明显,50岁以后会出现早期症状。因此,为了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早期发生动脉硬化,最好从儿童时期起就要开始预防,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逸结合与精神调节: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用脑过度。

(2)合理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量,总热量勿过高,维持正常体重,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摄入动物脂肪不宜过多,少吃肥肉和大油。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鱼肉类、植物油、豆制品等。另外,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钾、钙等有益营养素及植物纤维的供应。盐的摄入应适量(6~8克/天)。

(3)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

(4)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防止肥胖。

(5)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宜及早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七、高脂血症

1.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超过正常高限的一种病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而运转达全身,故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2引起高脂血症的因素及预防

血脂水平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饮食、运动和体力活动、肥胖(超重)、饮酒、吸烟、年龄、性别、精神情绪及应激、激素、药物、疾病、季节等等。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脂血症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避免增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如饮酒、吸烟等。

(2)调整饮食习惯,采用低脂饮食。

(3)控制体重。

(4)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

(5)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为什么说肿瘤是悄然而至的魔鬼

一、概述

肿瘤是全人类的公敌,各国每年为攻克癌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全世界每年有六百多万人患癌症,五百多万人死亡,而且癌症死亡率在逐年上升。我国70年代每年每10万人中约84人死于癌症,90年代初每年每10万人中死于癌症数已达到110人以上,目前,我国每分钟就大约有2人死于癌症。而且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到中年期便出现一个发病高峰。中年人易患的肿瘤主要有: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因此,中年人了解肿瘤的防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肿瘤与癌症

肿瘤是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在一定内外因素(放射线、病毒、化学物质、情绪……)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不按机体需要的病理性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一旦出现,即使外界致病因素被排除或停止作用,肿瘤仍然会按其自身规律继续发展,直至危及人的生命。肿瘤和别的疾病区别的显著特点是表面看肿瘤一般都有个肿块。

根据肿瘤对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慢、不会转移,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与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生长快可以从一处转移到其他部位。癌属于恶性肿瘤中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恶性肿瘤根据来自不同组织而有不同的命名。如凡以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间叶组织和淋巴造血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胚胎或神经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则称为母细胞瘤。由于癌的发生率比肉瘤或母细胞瘤高得多,且非常普遍,因此,人们习惯地把癌症作为恶性肿瘤的代称。

2.肿瘤的十大警告信号

任何一种疾病在其发生前都会出现一定的征候,肿瘤也是如此,根据我国的特点,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出了肿瘤的十大警告信号:

(1)乳腺、皮肤、舌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可消或不消的肿块。

(2)疣(赘瘤)或黑瘤明显变化(如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毛、渗液、溃烂、出血)。

(3)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5)耳鸣、听力减退、鼻塞、鼻出血、抽吸咳出的鼻咽分泌物带血,头痛,颈部肿块。

(6)月经期不正常的大出血,经期外或绝经期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

(7)持续性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不明原因的大便带血及粘液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9)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10)原因不明的较长时间体重减轻。

总之,一旦身体出现了上述某一信号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肿瘤的预防

众所周知,当今尚没找到一种根治癌症的有效办法,因此,癌症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尽管目前肿瘤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针对已知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还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

(1)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自我保健学习保健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前人总结的“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的健康生活方式格言对大家防治疾病和保证健康很有益处,同样对肿瘤的防治也有指导意义。

坚持适量、适度的体育活动。中年人进行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机体过早衰老。有了健壮身体才能抵抗癌症侵袭。

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吸烟是一种有百害无一益的不良习惯。据调查证明,长期吸烟的人易患肺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并有可能发生膀胱癌。许多致癌物与吸烟有协同作用。大量饮酒对口、咽、食管和胃都有较大的刺激和损害,长期刺激可能是一种促癌因素。过量饮酒可引起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容易诱发肝癌。(见“吸烟”和“酗酒”章节)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谱广泛,营养合理,素荤搭配,进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吃过热、过冷、过硬、难以消化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不吃陈旧、发霉的食物;不吃熏制的鱼、肉等。

积极治疗慢性病,减少长期慢性刺激。如胃溃疡、肝硬化、白斑病、乳腺纤维瘤、子宫颈糜烂、慢性皮肤溃疡等,均应积极治疗,以防癌变。

提倡晚婚晚育,实行计划生育。早产、多产引起的子宫颈损伤、撕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不论男女都应洁身自好,注意保持性器官的清洁,女性应注意防止产伤,及时治疗产伤等。

肿瘤病因学中也谈到精神过度抑郁或紧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中年人应该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解,保持愉悦的心情,要拥有豁达的胸怀,不大喜,不大悲,特别是要避免长期的抑郁。

(2)保护环境,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做好个人防护广不受有害因素的作用,包括粉尘、放射线、寄生虫、有色的苯胺色素蒸气等。

农业生产中应妥善保管、科学合理地使用有毒的化肥、农药等。

重视工业“三废”的处理,并积极化害为益,综合利用。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加强绿化,减少空气的污染。

消除污水臭垢,保证水源清洁卫生。

消灭血吸虫病,以预防因血吸虫及其虫卵沉积所引起的直肠癌和肝癌。

二、胃癌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皆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人。因此,中年人对胃癌应保持高度警惕。

1.胃癌的早

期信号

胃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癌变是一个渐进过程,虽然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但只要我们加以注意,还是会从一些早期信号中发现问题的。

(1)左上腹部隐痛或钝痛,多为最早期的症状。

(2)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带血。

(3)身体容易疲倦。

(4)食欲下降,饭量明显减少。

(5)左上腹痛,饭后加剧。

(6)原先胃痛的规律改变,如饭前痛变成饭后痛。

(7)呕血。

(8)吞咽困难。

(9)不明原因的贫血。

(10)反复出现黑色粪便。

(11)不明原因的发热。

(12)不明原因的逐渐消瘦。

如果身体出现上述情况,应怀疑可能患有胃癌,应尽早到医院检查确诊。

2.胃癌的预防

预防胃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现代医学证明,生理上的疾病与心理上的失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人体,胃与大脑活动的联系尤为密切。任何不良的外界精神刺激和内心的创伤都会立即或者稍后在胃里引起无形和有形的病变。如过度悲伤,忧虑和紧张,轻的引起食欲丧失,重的引起胃部痉挛疼痛和出血。长期的慢性心理失调,情绪波动,是许多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也容易发生胃癌。

(2)多吃绿色蔬菜和黄色蔬菜。绿色蔬菜,如青菜、荠菜、菠菜、芹菜、冬瓜、黄瓜、番茄、茄子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维生素C。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花菜、土豆、大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维生素能够阻止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产生和吸收,保护胃粘膜,增强抵抗力。科学实验证明新鲜大蒜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所以,经常吃生大蒜可以防癌。

(3)食用新鲜食品。新鲜的天然食品,除了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外,还有效地保存了抗病和抗癌因子。因为任何食品,时间过长都会腐败变质和分解,产生有害、有毒、甚至促癌和致癌物质,如喝茶能防癌,但长期喝浓茶及隔夜茶亦会致癌,因浓茶长期刺激胃粘膜日久亦可导致癌变,而隔夜茶中含有二级胺能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而致癌。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胃像人一样,有工作时间,也需要有休息的时间。中年人一日三餐,每次进餐后,胃都要不停地工作1~3小时,然后休息,在休息中为下一餐准备力量和消化酶。如果没有节制地进吃零食,胃就无法休息,久而久之,导致胃疲劳症,最终引起胃病。另外进食过少,甚至不吃早饭,或暴饮暴食,对保护胃的正常功能都是不利的。要选择合理加工的食品,还必须细嚼慢咽,这样不仅对营养的吸收有好处,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对胃的保护就可以减少胃的伤害,就可以起到预防胃癌的作用。

(5)不吃霉变,腌熏食品。因为霉变食物、腌熏食品常常含有对胃有刺激作用的硝酸盐类化合物,这种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有些地区的人很喜欢吃腌制食品,如腌制咸菜、发霉后又腌制的豆腐干等,这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改变。

(6)减少食盐用量,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肉、火腿等,对胃粘膜有相当大的损害,易造成致癌物质的吸收。

(7)多吃牛奶、豆浆。牛奶、羊奶、马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蛋白质;豆浆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和丰富的营养,对胃粘膜都有良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8)积极治疗慢性病,首先要积极防治口腔和慢性上呼吸道疾病,这些部位有病,大量的细菌就会被经常吞进胃里。积极防治慢性胃病,如胃溃疡,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方法,一旦胃部有不舒服的感觉,就应该积极治疗,按时用药,直到疾病痊愈,并且定期作必要的复查。

三、肺癌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全球每年约77万男性和26.5万女性被确诊为肺癌。发展中国家的肺癌上升幅度最大,死亡率最高,成为各种恶性肿瘤增幅最大的一类,我国肺癌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所排的位次已由70年代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1.引起肺癌的主要因素

肺癌发病原因主要为:环境因素、职业接触、吸烟、厨房污染、绿色蔬菜摄入量不足、呼吸道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

2.肺癌的早

期信号

如果身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应怀疑肺癌的可能:

(1)持续性的干咳为最早期的症状,用药治疗无效。

(2)咳出的痰液为白色泡沫状,或痰中带血。

(3)不规则胸痛,一般为钝痛或隐痛,压迫或咳嗽时加重。

(4)经常感到胸闷和气急。

(5)不明原因的发热。

(6)不明原因的日渐消瘦。

3.肺癌的预防

(1)戒烟:因香烟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和释放许多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对支气管有强烈的损害、致病和致癌作用。吸烟不仅损害吸烟本人的健康,而且对周围人群即被动吸烟者的健康也有很大危害。因此,预防肺癌首先就是要不吸烟或戒烟。(详见“吸烟”章节)。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前面所提的有害物质,在有毒物或尘土多的场所工作时,要戴好防尘口罩,穿好防护衣帽。脱工作服前要彻底除尘之后方可将衣帽放人除尘衣柜中。

下班前要洗手,有条件时要全身淋浴,平时亦需多饮茶水,清洗体内外玷污的有害物质。

(3)加强环境整治,防止大气和环境污染,加强绿化建设。

(4)注意居室通风换气,特别是厨房的空气污染,食用菜油烟雾的凝聚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有条件的要安装抽油烟机,没有条件的要保证做饭烹调时厨房里的通风。还要注意少用油煎、油炸等烹调方法。

(5)常做深呼吸,锻炼肺部功能。晨起直立在花园、树林中或阳台上,随着深吸气的动作,双脚踮起,双手缓慢上举,然后屏气片刻,接着慢慢吐气,脚跟渐渐落地,重复动作可锻炼一刻钟左右。如咯血量多时则不适宜此种锻炼。

(6)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悲伤忧郁。

(7)及时治疗慢性肺部疾患。

四、肝癌

肝癌有“癌中之王”的称号,对生命威胁极大,肝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全国每年至少有12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中国肝癌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癌死亡总人数的44%,一般以30~60岁发病率最高。

1.肝癌的早期信号

一般而言,如果中年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应警惕肝癌的可能:

(1)右上腹持续胀痛或钝痛。

(2)腹胀,右上腹明显隆起。

(3)肝区压痛。

(4)厌油、食欲减退。

(5)皮肤或眼睛巩膜出现黄疸。

(6)身体容易疲劳。

(7)不明原因发热。

(8)不明原因的消瘦。

2.哪些人容易患肝癌

研究表明:肝癌的高发人群为:

(1)年龄在40岁以上者。

(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

(3)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史者。

(4)有饮酒嗜好者。

(5)经常酗酒者

3.肝癌的预防

肝癌的预防主要是在预防肝炎和少饮酒两个方面,因为肝炎致使肝脏的结构和功能都遭到损害,本身就容易引起肝细胞结构的改变,如果受到诱癌、致癌物质的侵害很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长期大量饮酒,加重肝脏的负担(详见“酗酒”章节),如果肝脏本身就不是十分健康,也很容易诱发肝癌。因此,中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性卫生(因为性接触也可传染乙型肝炎),不饮酒或少饮酒,再加上前面提及的防癌方法,就是预防肝癌的措施了。

五、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不仅在女性生殖器官癌中占第一位,而且在整个女性恶性肿瘤中也居首位。在35~55岁的中年人中发病率最高,因此,中年女性应该特别注意子宫颈癌的发生。

1.子宫颈癌的早期信号

(1)阴道点状出血,这是宫颈癌最早期的症状。有时性交后阴道分泌物(白带)中混有点状鲜血,有时呈条丝状,有时呈暗红色,但不一定每次性交后都出现。有时便秘用力、剧烈活动或妇科检查后也可出现阴道点状出血。

(2)白带增多,色如淘米水样,且伴有恶臭味。

(3)非经期阴道流血或滴血。

(4)绝经后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中年女性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就应该怀疑宫颈癌的可能,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2.哪些危险因素可能诱发宫颈癌

(1)18岁以前性交、结婚。

(2)早婚并多次生育。

(3)性生活紊乱,性交频繁。

(4)男性包皮过长且不注意包皮垢的清洗。

(5)性病。

(6)性激素失调。

(7)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长期不愈。

3.如何预防宫颈癌

(1)提倡晚婚晚育,实行计划生育。早婚、早产、多产易造成子宫颈损伤,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子宫颈反复损伤、修复与增生,易引起细胞突变、引发癌症。

(2)妇女要自贞自爱,因为淫乱者经常损伤子宫颈,发生感染,容易癌变。

(3)平时要注意保持性器官的清洁。提倡穿白色短裤,以便及时发现不清洁之处,防止污染和感染。

(4)男子包皮过长应到医院做环切手术,经常用水清除包皮垢,以保持清洁。

(5)积极治疗慢性炎症,处理癌前病变。如有宫颈糜烂,可在医院做冷冻治疗,亦可用氯己定栓剂,每晚阴道内塞1粒,10天为一疗程。有宫颈息肉应及早到医院手术摘除。

(6)如因其他原因作子宫切除者,术前应作子宫刮片检查,如有明显的核异质,术时应当同时把宫颈一起切除。

(7)预防宫颈癌也要禁烟少酒。

六、乳腺癌

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肿瘤之一,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发病年龄以35~55岁的中年妇女为多,但55~65岁也是高发年龄段。据统计,独身妇女较已婚者发病率高;婚后未生育和未哺乳者发病率也较有生育和有哺乳经历者高。

1.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1)乳房部位摸到肿块。

(2)乳房皮肤局部出现橘子皮样改变。

(3)乳头内陷(回缩)或乳头抬高。

(4)乳头溢液(流黄水或血水)。

(5)乳晕周围长期生湿疹不愈并溃烂。

(6)乳房固定性的持续性疼痛,多为胀痛。

(7)单侧腋下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一般无压痛。

(8)不明原因的发热。

(9)不明原因的消瘦。

2.乳腺的自我检查和乳癌的早期发现从临床资料中可以发现,医生检查到的乳腺肿块中约90%是妇女自行检查出来的。由于她们对自己乳房的变化最了解,也最敏感。因此,妇女学会和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妇女进行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如下:

(1)凡年龄在30岁以上的妇女,最好每个月对自己乳房检查1次,应于月经干净几日内进行。

(2)外形观察:脱去上衣,面对镜子、挺胸站立,然后将双上肢同时上举,抱头,观察乳房外形是否对称,有无隆起或凹陷。乳头有无偏移下陷,有无溢液、湿疹和皲裂,皮肤有无水肿、增厚、粗糙等。

(3)触摸有无肿块:平卧,手指并拢子坦地放于乳房上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顺序触摸乳房各个部位,(注意勿用手指抓捏或用手指点按乳房)注意有无肿块,如果发现肿块则要注意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还要注意肿块的边界是否清楚;是否能够移动和有无触痛等。

(4)正常乳房有时也能触到柔软的“结节”和肿块。若肿块质地柔软,良性的可能性大;若肿块摸起来表面高低不平,坚硬似“额头”,肿块界线不清楚,推时与乳房共动,则应尽早请医生检查以明确诊断。

尽管要重视自我检查,但自我检查不能代替医学检查。中老年妇女应该每半年或1年到医院去做一次乳腺检查,以免错过早期发现的机会。

3.乳癌的预防

同预防其他癌症基本相同,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环境。

七、大肠癌

1.大肠癌的早期信号

大肠包括结肠、直肠和肛门三个部分,其中以直肠部位的癌最多。大肠癌不管发生在哪个部位,它们的早期信号大致都是一样的:

(1)大便习惯改变,粪便变细,每天次数明显增加或减少。

(2)排便困难,便秘,经常便中带血。

(3)粪便形状改变,变细、变稀、不能成形。

(4)固定性的腹部某一处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

(5)不明原因的发热。

(6)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明显消瘦。

2.大肠癌的预防

(1)定期普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正常人每天蔬菜的摄入量不得少于250克。因为纤维素在肠道内形成多孔网状结构,可以大量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纤维素团还能使肠道产生蠕动,加快排泄,减少有害物的吸收。

(3)多食新鲜蔬菜,成人每天应吃500克蔬菜。如洋白菜、水芹菜、油菜、白菜、胡萝卜、萝卜等。

(4)原因不明的腹泻、下痢等要及时就医。

(5)大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要及时治疗。

(6)积极防治血吸虫。在血吸虫病患者中,大肠癌发病率很高。

八、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种恶性肿瘤,俗称严噎食,好发于中年人,男多于女。我国以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区为高发地带。据1978年肿瘤防治研究资料,男性食管癌列为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女性食管癌则占第三位,次于胃癌和子宫颈癌。可见食管癌是严重危险人民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

1.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1)突然表现噎食及进行性吞咽困难。

(2)吞咽痛或胸骨后烧灼痛。

(3)咽干发紧。

(4)食管内有异物感。

(5)胸后闷胀。

(6)食物通过食管时比较缓慢,有时有停滞感。

(7)剑突下有时有痛感,有的人上腹有干痛感。

如有上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确诊。

2.食管癌的预防

食管癌的预防主要在饮食和精神两个方面。

(1)防霉:特别是在农村,要加强对粮食的保管,快晒快干,防止霉变。平时不要吃霉变食品,特别是不吃黄曲霉菌污染的食品,如发霉的玉米,花生等。少吃腌制品,如咸鱼、咸菜、酸菜、腐乳、酱油等。

(2)少吃油炸熏制食物如油条、麻花等,也不要吃烧焦的鱼肉,因为鱼肉等动物蛋白烧焦盾其中的色氨酸可形成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氨甲基衍生物);高温加热,油炸食品可使食物热解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

(3)要吃新鲜食物。绿色蔬菜贮存过久,可氧化生成亚硝酸盐,也有致癌作用。多吃新鲜肉、新鲜蔬菜等,因为新鲜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B、E及芳香烃经化酶,可以破坏亚硝酸盐而起防癌作用。萝卜等根茎蔬菜中木质素可提高机体中吞噬细胞的能力而抗癌。

(4)要戒除烟酒,特别是烈性酒长期对食管上皮的刺激,易使之重度增生,导致癌变。

(5)进食时如果感觉吞咽疼痛、食道有烧灼感、吞咽时有噎的感觉等不正常的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

(6)因为精神忧郁与食管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注意调整情绪,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

(7)纠正维生素A缺乏也很重要。

九、鼻咽癌

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此病多发生在南方,两广(广东、广西)为鼻咽癌的高发区。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

1.鼻咽癌的主要症状

病人早期多数无明显的症状,有极少数人偶有耳鸣或涕血。以后会出现鼻塞、涕血、耳鸣、中耳炎、视力减退、眼外展运动障碍、复视、牙痛、偏头痛、声嘶、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有远处转移时所引起的相应症状。

2.鼻咽癌的预防

(1)定期普查:对高发家族和人群每年进行一次普查,对鼻咽部位有慢性病变者应注意追访。

(2)增强体质,预防流行性感冒,积极防治鼻咽部慢性炎症。(如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发生鼻炎咽炎时外出要注意保护)。

(3)在感冒流行季节,对居室可用食醋熏蒸的方法进行空气消毒。

(4)鼻塞流脓涕时要积极治疗,口服抗生素,(如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口服抗病毒冲剂,每次10~20克,每日3次,抗感染治疗,保持鼻腔通畅。

(5)加强自我防护,平时尽量避免在有害物质环境中停留,如不可避免时要带好防护面具或口罩。

(6)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咸鱼类腌制品。平时多吃含有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番茄、茄子、香菇、蘑菇、红枣、胡萝卜及绿叶蔬菜等。

(7)鼻咽癌病人应禁忌烟酒、辣椒等刺激食品,慎用生葱、芥末,少用热性补品,如桂圆、牛羊肉等。

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绝大多数(95%)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所以又叫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均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而得名。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很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中年患者最多。

1.引发消化

性溃疡的主要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产生的情绪波动都会影响胃粘膜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在突然的精神刺激下可以引发应激反应,在长期或反复的不良精神因素影响下,也会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从而损害胃粘膜。同时,长期的精神紧张,又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胃粘膜下血管痉挛和胃平滑肌痉挛,造成粘膜局部缺血,抵抗力减弱,而形成溃疡。

(2)饮食因素:不良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对胃粘膜起物理性(如粗糙食物、过烫、过冷等)或化学性(如过酸、辛辣调料、烈性酒)损害作用;咖啡、浓茶常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多;不规则进餐时间或暴饮暴食可破坏胃分泌的节律,都可导致溃疡的形成。

(3)胃炎影响:经常患胃窦部炎症可削弱粘膜抵抗胃酸的能力,从而形成胃溃疡。

(4)吸烟与饮酒:吸烟可削弱机体保护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机制,因此长期大量吸烟,不仅引发溃疡病,而且也不利于溃疡愈合。酒精可破坏胃粘膜的屏障。

(5)季节因素:本病的发作常与气候因素及季节有关,一般在寒冷时或秋末、春初较多发作。

(6)药物不良作用: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利血平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可通过各种机制引起消化性溃疡。

(7)遗传因素:本病患者常有家族史。在胃溃疡患者的家族中,其发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特点

(1)慢性经过:一般病程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甚至几十年。

(2)周期性发作:在患病过程中多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发作期可达数周至数月不等,其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因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而异。缓解期反映溃疡非活动性或在愈合中,甚至已愈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数年。

(3)典型特点是上腹有节律性的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持续1~2小财,呈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十二指肠的溃疡则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餐后可显著减轻或完全缓解,呈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故亦称空腹痛,一般出现在午餐或晚餐前,疼痛也可于晚睡前或半夜出现,称夜间痛。溃疡疼痛的性质不一,可为饥饿样痛、钝痛、灼痛或刺痛;绞痛等。有10%~15%的溃疡病患者平时可无疼痛,称为无痛性溃疡,因而不容易发现,这些患者常常是在出现了溃疡的并发症后才发现患有溃疡病。

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1)大量出血:消化性溃疡并发大量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出血的表现是呕血和(或)黑粪。原来的溃疡病症状在出血前可加重,出血后可减轻。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头昏、心慌、出汗、口渴,甚至晕倒。严重时可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2)穿孔:溃疡病变深并且继续发展,可穿破胃或十二指肠壁,使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溢人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其诱因有饱餐;粗糙食物、引起腹压骤然增加的剧烈动作如强力咳嗽、用力大便等。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上腹剧烈疼痛,继而全腹痛,腹壁板样硬,压痛明显。

(3)幽门梗阻: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通道——幽门发生痉挛、水肿或因瘢痕形成而产生狭窄,使胃内容物通往肠道发生暂时性的障碍,此即为幽门梗阻。其临床特点表现为餐后上腹痛,轻重不一的呕吐。

4.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1)精神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做到心情舒畅开朗,精神愉快,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避免过度的情绪变化。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有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随意增减食物的数量,切勿过饥过饱,俗话说得好:“吃饭留一口,活到九十九。”合理地调配主副食,平时宜食低脂、低蛋白食品。胃酸过多者平时少吃酸性食物,如腌菜、番茄、赤豆、橘子、山楂、橄榄、石榴、葡萄等。每天早、晚各喝200毫升牛奶。

(3)戒烟酒:烟酒对胃粘膜有损害,烟中所含的尼古丁可导致幽门松弛、胆汁返流,酒精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吸烟还容易使溃疡转变为癌症。

(4)注意劳逸结合:休息能使人解除疲劳,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如散步、做工间操、坐、卧、听悦耳的音乐等,有劳有逸,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弛张适度,不可使精神与体力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中。

(5)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中年人睡眠时间每天以7~8小时为宜。睡前不要考虑问题太多,用脑太过,也不要与人进行争辩,使情绪激动;也不要看使人激动、兴奋的电影、电视和书刊;不要喝浓茶、咖啡或吸烟,睡前用温水洗澡或洗脚,这样才能入睡快,睡得好。同时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舒适的床铺、安静而暗的环境都有助于睡眠。

(6)不要随意乱服药,诱发消化道溃疡的药物要特别忌用和慎用。

(7)秋末、冬、春季节要注意保暖,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定期检查,积极治疗慢性胃窦炎。

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特别是中年以上年龄最为多见,50岁以上者发病率可达50%。慢性胃炎一般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病可同时存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

1.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病程较长,患者临床症状因人而异,一般表现为:

(1)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胀闷不适或钝痛,进食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腹泻等。

(2)似胃癌样症状,如短期内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厌食、消瘦、疲乏无力、并可伴有贫血;体重减轻等消化道外的症状。

(3)明显的消化性溃疡病样的症状,如上腹、剑突下或胸骨后疼痛或压痛,腹胀、泛酸、嗳气,并可反复发作,(但无溃疡的明显周期性),甚至发生出血而出现呕血和黑便。

慢性胃炎的严重性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由此导致的一些较严重或预后恶劣的并发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

2.慢性胃炎的预防与保健

中年人患慢性胃炎的原因除了饮食上不按时进餐、时饿时饱、吃得太快、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吸烟、嗜酒以及服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等因素外,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心情压抑等也容易引起胃炎。预防胃炎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调节饮食,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能经常饿肚子,少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还要少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等。

(2)要戒烟,少饮酒或不饮酒。吸烟可以使胃酸浓度增高,导致胃粘膜损伤,易引发胃炎。酒能刺激胄粘膜,引起胃粘膜水肿和充血,引发胃炎。

(3)保持精神愉快,生活有规律。身体过劳,精神紧张等都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功能,应注意劳逸结合,缓解精神压力。

(4)应该针对某些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40岁以上患颈椎病者占84.7%,男性较多见。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即是俗称的“脖子骨”,颈椎病主要是指因颈椎椎间盘的变性突出,突出的椎间盘与颈椎骨质增生的复合物压迫颈椎侧方的神经,(如颈脊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椎旁交感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者。本病早期可见颈部发僵,活动不便,反复落枕,颈部疼痛可牵涉到肩臂上肢,手指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亦可有眩晕,少数有猝倒;或—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于四肢瘫痪。

二、什么人易患颈椎病

由于颈椎

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颈部组织退变,劳损所致。因此易患颈椎病的人多为:

1.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如会计、缝纫工、编辑等,颈椎经常处于违反生理曲度的紧张状态,天长日久,颈部的韧带、肌肉、椎间盘等组织牵拉时间过长,容易发生劳损、老化改变。这时,如再感受风寒,或颈部受伤,则易诱发颈椎病。

2.长期夜间睡觉喜用较高枕头的人。因为高枕就像白天工作时头颈前届过度一样,加重颈部劳损的机会。

三、颈椎病的防治

1.日常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做颈部的前后屈伸、左右转动等活动。

2.日常工作时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仰头看电视等。

3.对必须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要注意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适当地活动头颈部,使颈部肌肉、韧带的紧张和疲劳得到适当休息和缓解。

4.睡眠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而且枕头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是只枕在脑袋下面,而应该让颈部也受力,这样颈部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5.有颈椎病时要注意避免颈部过于遭受寒凉。如夏季颈部久吹风扇、冬季睡觉颈部暴露在被子外面过久等。

6.得了颈椎病不必过于紧张,不要盲目地按摩和推拿,以免导致难以治愈的瘫痪。应找骨科医生医治,或在其指导下做一些自我锻炼和康复治疗。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细胞炎性病变损害,在我国慢性肝炎的患病率比较高。因为病程较长,所以在中年人中更为常见。慢性肝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可以发生肝癌,所以是一种严重危害中年人健康的疾病。慢性肝炎一般可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

一、慢性肝炎的症状特点

慢性迁延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患者多有急性肝炎病史或输血史,病程较长,常超过半年以上,有的可迁延十年以上。多表现肝区不适或隐痛,腹胀,胃纳不振,乏力,下肢酸软等。部分患者有头晕、失眠、心悸、胸闷、思想集中能力减退等神经官能症表现。腹部可触及肝脏轻度肿大,有轻度压痛,少数病例脾脏轻度肿大。

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上分轻型和重型。轻型起病大多潜隐或缓慢,表现为全身乏力、肝区疼痛、低热、头昏、失眠、食欲不振、消瘦等。重型除轻型症状外,还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还可见面色黝黑,面、颈、胸部有蜘蛛痣,两手掌樱红呈肝掌,下肢浮肿,可有出血倾向或者女子闭经,痤疮,多毛,男子乳房发育等表现。腹部可触及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有压痛。

二、预防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是当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乙型肝炎。由于目前对慢性肝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肝炎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经血液、精液传播,所以在预防肝炎方面首先要把住血液关。医院注射或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因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都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第二,我们提倡能够用输液解决时就不要输血;能够用注射解决时就不输液;能够口服药物解决问题就不要打针。不要轻易使用血液制品,更不要轻易使用私人从国外带进的血液制品。如果必须使用血液或血液制品,应该通过医院购买,并要求使用经过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防止使用被乙型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第三,切不能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毒品。

第四,注意经性途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性伙伴感染了乙型肝炎,在传染期一定要停止性活动。

第五,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分餐,个人食具要专用。

第六,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合理饮食,适度休息,保持精神愉快。

第七,切忌饮酒,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八,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痔疮的康复体育

痔疮生长于肛门内外边缘,是直肠下部静脉淤血或扩张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柔软瘤。它的形状就像一颗颗山葡萄。痔疮有大有小,有内痔,也有外痔。痔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加重,严重瘙痒不适。当肛门周围有慢性损伤而感染时,肛门部位会有灼痛感。当外痔破烂灌脓形成溃疡时,会感到行走不便,在大便时疼痛加剧。内痔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时带血,但与大便不相混,只是在大便表面。因为内痔的表面只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粘膜,大便通过时,常会把这层柔嫩的表皮挤破而引起出血。病人常因反复出血而继发贫血现象,严重的可终日头昏脑涨,眼发花,全身无力。

康复体操是痔疮的体育疗法中较重要的手段:

(1)仰卧,全身放松,再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同时肛门向上提收(像忍便一样),配合吸气,然后放松,配合呼气。早晚各1次,每次15~20下。

(2)仰卧,双膝屈曲并拢,使足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肩、足支撑抬起骨盆,同时提收肛门,配合吸气,然后放松,骨盆放下,呼气。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12~15下。

(3)仰卧,交替直膝抬高—腿到40度角,稍停,然后放松,骨盆放下,两腿交替做8下。

每日早晚各做1次。

(4)仰卧,两腿伸直抬起向两侧分开,放到最远的地方,然后回收。每次做8下,每日早晚各做1次。

(5)仰卧起坐。

也可以做腹部自我按摩:仰卧,松开裤带,屈曲双膝,足跟靠近臀部。将两手掌搓热后,以左手平放在肚脐上,右手按压在左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作螺旋状按摩。开始时轻一些,以后逐渐加重。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5~6分钟。

便前做深呼吸3~5次也是有效的方法。

以上各种体育疗法都有利于增强腹肌和骨盆底肌的力量,有利于调节神经活动,使精神状态稳定,从而改善神经系统对血管运动的调节。以上各组动作,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有利于痔静脉的血液回流,改善腹内和骨盆腔内静脉淤血现象;可以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强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另外,要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少喝酒,少吃辣椒等刺激食物,多吃水果、青菜、白薯,多喝开水。这些都是配合体育疗法防治痔疮的好办法。

同类推荐
  • 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好心态成就好人生、心态关乎健康大问题、积极心态是身心健康的基础、让自信和乐观赶走自卑、做情绪的主人、做个知足常乐的人换个角度看幸福等。
  • 美食与保健——肥胖病食疗药膳

    美食与保健——肥胖病食疗药膳

    一部难得的健康养生保健科谱读物,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饮食健康研究的一个尤物
  • 美食与保健——大众菜谱

    美食与保健——大众菜谱

    食品在治疗作用方面虽然往往只起辅助疗效,但长期食用,对预防保健具有天然的作用,其最大特点就是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起到固本培元、祛病强身的功效。为此,编者根据中医的药膳理论,特别编辑了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本册为《大众美食菜谱》。书中介绍了如何制作家常菜、大众菜,这些美食都有预防保健的作用。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家庭医生手册

    家庭医生手册

    《家庭医生手册(加强金装版)》从日常护理、日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日常用药常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应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病的药方和日常常用医学知识。
  • 一生的健康计划书

    一生的健康计划书

    我们人体最需要的,往往是最便宜的。本书是一本奉献给大众的自我养生保健之书!药补不如食补,讳疾忌医要不得,但是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健康是可以实现的。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只要坚持下去,回归自然,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就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本书一改健康养生类图书晦涩枯燥的风格,以一种朴实、平和的语言征服读者,从普通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入手,传承老祖宗的养生智慧之法,在观念、饮食、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特别针对中年男人、中年女人以及孩子和老人四类人群的健康养生进行讲解。内容全面新颖,语言生动平易,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日常饮食、情绪、习惯等会导致的疾病,告诉读者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建立可行的健康计划。
热门推荐
  • 踏雪而行

    踏雪而行

    站在高高的云端,俯瞰大地众生。世途渺于鸟道人情堪比鱼蛮,每个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刽子手,而每个人都是待宰的牲畜
  • 沐爱之下

    沐爱之下

    十年前,夏季,在蝉的知了的声音中,在大榕树树的树荫下,在点点淡黄色的光斑下。莫若沐和时暮安的心在那一刻走在一起。五年前,莫若沐懦弱了,在不留一丝音讯下,带着一颗受伤的心走了。现在,还是在一大片树荫下,还是炽热的夏季,重新相逢的他们,隔着千山万水,他们有何去何从。
  • 来吧末日危机

    来吧末日危机

    一场辐射,将地球改变,郑兴,一个高中生,不得不提前面对世界,不断成长的他,走向了王者之路,即使这条路很坎坷,布满荆棘,充满了杀机。
  • 圣战天元

    圣战天元

    吴凌是世界4大家族之一吴家家主的唯一儿子,但父亲因3年前的圣战牺牲,家主之位被父亲2第夺取,从此遭到吴家上下所有人的嗤笑。被欺骗、被侮辱、被赶出家门、被暴打。吴凌以亿众曙目的天赋,站在了巅峰!“我!要让所有嘲笑我的人跪在我的脚下,让他们看看我的巅峰实力,哈哈!”
  • 可是,我爱上你了

    可是,我爱上你了

    我的网店开张了,再一次外出做工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美丽女孩的身后是一群不为人知的族群,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在与女孩的相处中,我发现自己爱上了她,这不为世间所接受的爱情,终究让我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 骨云

    骨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呵。白尚云从来都不觉得这是真正的莲花。明明是个从污秽里长出的怪物,却用了最清纯,最温暖的模样欺骗世人。无论花香怎样芬芳,心终究是苦的;无论笑容怎样灿烂,灵魂终究是麻木的。莲花是,她白尚云也是。嗯......这是一个神经病纠结症患者和一个矿泉水一样的男孩子之间的故事,这是一个拯救与拯救,在寒夜中两个灵魂默默相依,互相守望的故事。本文zhiyu画风奇怪请自带避雷针......
  • 不许动你露馅了

    不许动你露馅了

    我喜欢你,是全世界最透明的秘密。地球人全都懂了,你怎么还不明白!年少时你的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聪明,帅气,金光闪闪地让所有人侧目偏偏他唯独喜欢欺负你,让你恨得牙痒痒,但却有点甘之如饴五年后,他与她再次相遇当受伤的倦鸟归巢当爱情渐渐漫入人心你给我个不看的理由!!!
  • 家有娇妻:神秘老公别乱来

    家有娇妻:神秘老公别乱来

    “求求你,要了我好吗?”厕所里,她偶遇他,卑微下贱。可是一转身,她竟然不认识他了。这个小女人,撩完了就想跑?没那么容易。结婚了?抢过来。不管上天入地,她这辈子只能属于他。“你你你,别过来。”她紧张到结巴。“不过来,怎么帮一诺生小包子?”他邪肆一笑,将某人打包扛上了床。
  • 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

    一个行踪不定的网络黑客,一个神秘莫测的解密网站,引爆了外交界的“9·11”,颠覆了世界旧秩序。
  •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效率达人——高效工作50招

    我想把工作做好,也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但就是提不高工作效率,没有业绩和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天赋不够还是才智不足呢?其实要成为职场中的精英,获得骄人的成绩,天赋和才智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更不可缺。本书教会你提高工作效率的50个好方法,通过树立高效意识,矫正不良方法,培养良好方法,重塑自身、改变命运;工作业绩、奖金、甚至晋升全都会在认真阅读本书之后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