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3500000001

第1章 笔雅——承载历史的记忆(1)

(第一节)毛笔的简史

走进历史文化长廊,在种类众多的笔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特有的种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的特殊韵味上具有特殊的魅力。毛笔与中国的书法有着不解之缘。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它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虽然尚未见西周以前迄今的毛笔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的甲骨上可发现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由此可知,毛笔起源于殷商之前。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两三千年之前。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曾发现过春秋时期的毛笔,该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在历史上,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弗”等许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叫作“笔”。相传,秦国大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

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汉代的毛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

根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不可否认,宣笔时期是我国毛笔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晋时,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而著称于世。宣州陈氏制造的毛笔深受王羲之等人的喜爱和推崇。到了唐代,宣州成为全国制笔的中心,宣笔声誉日隆,此时的宣笔无论在制作技巧、选用材料或在笔杆的雕镂艺术上,都已日臻完善,后来的柳公权、欧阳修、梅尧臣、苏东坡等人都对宣笔有过极高的评价。宣笔在唐朝时被奉为贡品和御用笔,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天宝二年,唐玄宗登楼看南方数十郡特产,众多物品排列楼下,其中就有宣城郡的笔。陈氏及诸葛氏的毛笔跨唐宋两朝,制笔技艺世代相传,所创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的特点,被称为“海内第一”。宋代除了宣州诸葛氏之外,歙县的吕道人、黟县的吕大渊、新安的汪伯立等都名冠一时,留下了许多传说。

随着历史的发展,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渐崛起。我国的毛笔进入了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湖笔时期。湖笔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喜爱,并得朝廷的赞赏。此时的湖笔与宣笔已同享盛名,甚至超过了宣笔,成为全国毛笔的制造中心。被称为“毛颖之技甲天下”的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故这里出产的毛笔称为湖笔,善琏也被誉为“笔都”,并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秀荣、潘又新等制笔名师大家。

到了明末清初,善琏湖笔逐渐外传,善琏人在各地开设了一批著名的笔店,如北京的古月轩、贺连清,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李鼎和,苏州的贝松泉、陆益堂等。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笔业发展的鼎盛期,供皇室使用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制作精致华丽自不待言,就连民间使用的毛笔也十分注重装饰和美观。当时用作笔管的质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珐琅等,在笔管的装饰上,也想尽一切修饰的可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现在众多的爱笔者对毛笔亦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家和写字爱好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有更好的毛笔出现,肯定会让人们为之惊奇。

(第二节)细说早期毛笔

早期的毛笔,特指出土于战国秦汉时期遗存中的实物。我国现存这些笔约20支,它们有三种制法,代表了早期毛笔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种制法在战国时期,是制笔的泛形阶段。制法是将竹笔杆纳锋毫的一端劈成数瓣,夹入兔箭毫,或者将笔毫围在笔杆一端的四周,用细线缠紧,涂上漆,使之牢固耐用。可见,纳毫方法尚未形成定规,而且笔毫多用单一的兽毛制作,书写性能比较单调,显示出一定的原始性。

第二种制法在秦朝时期,比战国时期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对纳毫方式和笔毫的用料都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先是在笔杆的纳毫处挖出空腔,使笔毫和笔杆连接得更加牢固。这使笔头能多蓄墨汁,增加了书写时运墨的连贯性。笔毫还采用了多种兽毛并蓄的兼毫做法,软硬兼备,锋芯相济。笔毫更加富有弹性,增强了书写效果。这种创新,应称为制笔的改形阶段。

第三种制法是汉代在秦代空腔纳毫、笔锋兼毫的制法基础上,加强了对毛笔工艺性和艺术性的追求。流行在笔杆上刻工匠的名字,并较注重装饰效果。《西京杂记》所记皇帝用的笔,在笔杆上装嵌各种宝物,笔毫全采自秋兔的毫毛,由专门的工匠精制而成。连放笔的笔匣,也嵌宝玉和翠绿的羽毛,价值百金。总之,汉代奠定了毛笔在后来两千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制笔的定型阶段。

实际上,除了上述早期毛笔实物以外,我国还发现了一些时代更早的可能与毛笔有关的书写遗存,为探索毛笔的起源提供了间接的资料。一类是用笔绘制在史前时期陶器上的几何形彩色纹样;另一类是在商周时期的陶、玉、石、铜、铅器以及甲骨上,写有朱书或墨书文字。书体风格与商周铜器铭文大体相同,诸如“波磔体”“玉箸体”等。看来,除了甲骨文、金文以外,商周时期还有另外一种蘸用墨、朱砂来书写的书法艺术形式。也就是说,中国早在史前或至少到了商周时代,就已使用了用天然兽毛制作的毛笔。

我国古代的笔就是毛笔,它究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什么时候,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切的定论。不过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彩绘陶器,上面所绘的图案,清晰流畅,粗细得宜,色彩和水饱和,这不是用一般竹木削成的笔所能表现出来的,而必须用蓄水多、柔软而有弹性的裹束起来的毛才能做到的。毛笔的雏形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至殷商时期,在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陶器中,有用笔书写的痕迹。1932年发掘出一片写有“祀”字的陶片,笔锋清晰。1936年又出土了一件用朱笔书写的陶器和一些先写(亦用朱笔)后刻的卜辞甲骨片。这说明,我国的毛笔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代已开始运用于绘画和书写了。

古代制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人们最初曾经利用过各种禽兽、牲畜的毛来制笔,如鸡毛、鹅毛、雉毛、羊毛、鹿毛、猪毛、豹毛、虎毛,甚至还有用人的须和胎发的。但长期的实践告诉人们,兔毛才是制笔的最好原料,尤其以秋冬的山兔毛为佳,因其质坚健。春夏的兔毛则不好用。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毛笔,是湖南、河南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毛笔。竹制笔管,髹以漆汁,用麻丝把兔箭毛包裹在竹杆的外周,形成笔头,笔锋坚而挺。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笔身套在一支小竹管内,笔杆竹制,长18.5厘米,径0.4厘米,笔毛长2.5厘米,是极佳的野兔箭毛所制,极宜书写简牍。还有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支毛笔,其形状特点和战国笔大致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良。该笔在竹管的端部凿成腔,以纳笔头。整支毛笔纳入一个和毛笔等长的细竹筒中,竹筒中间的两侧,镂有8.5厘米的长方形空槽,以便取用毛笔,竹筒髹以黑漆,并绘有朱色线条。

(第三节)考证蒙恬造笔

说起毛笔,人们往往会想起“蒙恬造笔”的故事,认为曾大败匈奴、威震边关十余年的秦代名将蒙恬,是他发明毛笔的。《太平御览》引《博物志》记载:“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蒙恬造笔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蒙恬驻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当时文字书写是用刀锲刻的。由于边情瞬息多变,文书往来频繁,用刀锲刻字速度太慢,不能适应战时需要。蒙恬急中生智,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竿上,蘸着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由此大大地加快了写字速度。之后,又因地制宜不断地进行改良,根据北方狼、羊较多的情况,利用狼毛和羊毛做笔头,制成了早期的狼毫和羊毫笔。唐代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国,俘捉毛颖。秦始皇宠爱他,封毛颖为“管城子”。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此典故也与蒙恬有关。

其实,古代已经有人对“蒙恬造笔”的说法提出质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律’,燕谓之‘弗’。”先秦书籍中没有“笔”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现了,而秦始皇只是统一了笔的叫法,可见笔是早于秦代就存在了。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馀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可见,这一评述还是有所根据的。

现代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在蒙恬之前,人们已经使用毛笔了。在距今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器上,有许多颜色协调的图案,如人面纹、鱼纹、波折纹等,其笔触古朴典雅,线条流畅,清晰可见,显然是用毛笔描绘出来的。在商代出土的甲骨和陶器上,有一些未经锲刻的朱、墨字迹,笔画具有方、圆、肥、瘦的变化,明显可见,也是毛笔所写。甲骨文中“聿”字的字形,像一手握笔的样子,“聿”即笔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出土文物更证明了这一点。1954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市古家公山的一座战国墓群中,发掘出一支毛笔实物,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用细小的丝线缠住笔头和笔杆,外面涂漆加以固定,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中,杆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毛长2.5厘米。这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毛笔,称为“战国笔”,又由于长沙古属楚国,还被称为“楚笔”。它诞生的年代,要比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时间早得多。由此可以证明,早在蒙恬之前,毛笔已经存在。

秦朝名将蒙恬虽然不是毛笔的发明人,但是他一定有改良毛笔的事迹,因此才有蒙恬造笔的说法。

传说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改名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琏的别称。相传农历三月十六日与九月十六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敬神庙会,以纪念笔祖。

(第四节)历史悠久的宣笔

宣笔的产地泾县青戈江上游的花林,是个青山叠嶂、碧水如带、翠竹璧合、幽逸秀丽的地方。泾县产笔,历史久远。相传古代自有书契以来,我国便开始有笔,不过早期的毛笔很简易,也不叫笔。战国时期楚称笔为聿,吴称不律,燕称弗,到了秦代始称为笔。

宣笔一向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著称,具有装饰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尖、圆、齐、健兼全的独特风格。唐、宋时代,宣城兔毫(又称紫毫)笔极受书画名家的仰慕和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脍炙人口的《紫毫笔诗》:“江商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又云:“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诗人耿伟在亲试宣笔后,欣然写了《咏宣州笔》,盛赞道:“落纸惊风起,摇空邑露浓。舟奇与纪事,舍此复何从!”唐律把宣笔列为“贡品”,作了“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二两”的规定。到了宋代,笔工巧匠辈出,制笔技术又前进了一步,笔杆的雕镂艺术也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地步。当时全国制笔业中,以宣城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等名声最重。梅圣俞诗赞:“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应试时用宣州笔,经“终试不败”,遂“以为珍玩”,平生书字每得诸葛笔则婉转可意,自谓除宣城外,不仅岭南无笔,就连“都下”亦无称心之笔。大书法家黄庭坚在接受友人赠笔之后,拍案叫绝,喜书《谢送宣城笔》。可见,宣笔当时在全国的声誉与地位,确实为其他笔种所不及。

但是到了元代,由于统治贵族对工艺美术的严重摧残,宣笔的显赫地位逐渐为浙江善琏镇(善琏古属湖州府治理)产的湖笔所取代。在城笔工多沦为奴隶,一部分流散到徽州依附制墨业谋生,一部分远走浙江、江苏等地。到了20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引进了自来水笔,全国所有制笔业都濒于技绝人亡的境地,更不用说宣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泾县宣笔厂,多方聘请笔工老艺人,使宣笔重新复苏,终于又回到了全国名牌的地位。

今天,宣笔的品种已扩大到200多种,年产量达50余万支。根据选用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紫毫、狼毫、獾毫、羊毫等几大类。过去还用貂毫、鼠须、鸡毛、人须、胎发等原料制笔。一支高级宣笔,选毫尤为精严,制作程序也十分繁杂,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就。从选毫到成笔,还须经过水盆、装套、修笔、检验、装球等五个车间十几道工序。一支上品宣笔至少要修整两次,并用放大镜检查,足见宣笔制作之精湛和笔工艺人的辛苦。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制笔业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目前,除泾县宣笔厂外,尚有六安一品斋、临泉谭棚笔厂等,均各呈其秀,发展喜人。其中,泾县宣笔厂精制的“石獾”“宣州紫毫”“纯紫尖毫”“黄山烟雾”“脱颖狼毫”“乌溪清泉”等各种硬毫笔,以及特选山羊毛峰颖制的“长颈鹿”“鹤颈”“笋锋”等长锋羊毫笔,都受到国内外书画家的赞誉。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非常欣赏“长颈鹿”笔,题诗称颂道:“人人都殡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住。秋水入池花入座,斜笺小草兴无加。新制几支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氛。”如今,泾县宣笔厂制的高级书画笔,除供应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书画店和30多个省市外,每年还要大宗出口,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第五节)中国笔都善琏镇

善琏镇位于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中心,距湖州38公里。善琏镇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0人,系湖州七大镇之一。

善琏为镇历史悠久,据清《湖州府志》记载:善琏镇在府城东南七十里,一名善练(善琏)以市,有四桥,分别为福善、庆善、宜善、宝善,形如束练,故名善练。又据《嘉湖方志》志记载,在清初时期,双林、练市、善琏等镇的住户已达千户至数千户之多,当时这些集镇已经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十分繁荣。由此可见,善琏成为镇早在清朝时期,属江南水乡重镇之一。

《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山巅浮屠,其卓如笔。”

湖笔,即湖州所产的毛笔。毛笔很早的时候就有,春秋时期楚称“聿”,燕称“弗”。到秦朝,大将蒙恬居善琏西堡永欣寺改良毛笔,创造性地改柳枝笔为竹管,纳毛于管内,称之“笔”。因善琏隶属湖州管辖,故曰“湖笔”。

同类推荐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1520年4月7日,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热门推荐
  •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这本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结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新教材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运用大量有趣味的案例说明理论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力求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和不同办学条件的教学需要。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财政税收和金融、社会保障和个人收入的分配与消费、国家制度、民族和宗教、当代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内容。
  • 重生逆袭boss

    重生逆袭boss

    本文是一篇商女小说。一个商业女天才过完自己坎坷一生直到死也还依旧是个老光棍。可能老天怜悯她这个老光棍吧!就重生了呗,成天才了呗!当女boss了呗!就发财了呗!遇男boss然后下不了床了呗!……就和作者一起见证她第二世也传奇的故事吧!
  • 美男不哭:妻主大人你不乖

    美男不哭:妻主大人你不乖

    作为一个杀手穿越成皇帝了怎么办?坐稳了皇位权掌天下似乎不错(≧?≦)作为一个颜控皇帝被小萝莉皇妹夺位了怎么办?乖乖装无知让出帝位好像也没什么损失\(^o^)/作为一介“良民”被别国世子追杀怎么办?惹不起躲还躲不起吗大不了找小萝莉皇妹一起玩耍增进亲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嘛(^_^)v这里是一个杀手穿越成庸君后的逗比一二事,点开有惊喜啦啦啦?───O(≧?≦)O────?
  • 火影之超越之瞳

    火影之超越之瞳

    现代忍者神谷彻人因命运的安排而在火影的世界中重生了,继承了两份意志的彻人开启了写轮眼的力量。右眼寄宿着银色的不灭之风“志那都彦命”,左眼寄宿着跨越“神之境界”的未知之力。战乱的雨之国,势力庞大的五大国,难以捉摸的邪教组织...彻人能否在乱局之中力挽狂澜?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 云伴心君(尔棠)

    云伴心君(尔棠)

    功品貌,哪一样不是十全十美?像他这样的人当然是一帆风顺意气飞扬。可是自从遇到这个玉面神医后,他就处处吃鳖。他是有求于“他”——皇嫂的病非“他”不可。可“他”也用不着这样嚣张吧?首先是和皇妹不清不白、耳鬓厮磨,害他担心自己会被好友兼未来妹婿砍八段。好不容易把他们分开,单独送“他”入宫,害他发现自己有断袖之癖!哇,症状越来越严重了,不知道这个病“玉面神医”治不治得了?
  • XR组合:不要小看萝莉

    XR组合:不要小看萝莉

    她们是吸血鬼的克星,她们是血猎中的王者,她们是XR组合!提到她们的血族不寒而栗,她们是......两个未成年小萝莉?!!“哈?就凭两个小鬼?开什么世界级玩笑?!!”——轻视“哼哼!这里四面八方都被我设了阵法,连苍蝇都飞不出去。再说了,你们分开之后力量就相当于被削弱了一半,你认为你还有胜算吗?”——埋伏“其实...那个告密者是我。”——背叛困难如潮水般袭来,她们是否还能坚持初衷?敬请期待注意注意!!!提前忠告!此文没有名为爱情之类的东东。要看言情小说请勿点击阅读,此文不接受差评.......不是我强硬,这年头当个作家不容易,体谅下呗!
  • 昆仑的后山埋葬着妖怪

    昆仑的后山埋葬着妖怪

    青莲之下,昆仑之侧,横卧妖者无疆!苍茫之地,强者自强,修者自修,但白日已浊,风云已起,英雄当仗剑西行,破道貌岸然,克妖魅鬼仙,超生死之樾,索永恒之道!在这个生命如蚁般存在的时代,看我如何得冥界轮回之灯,掌乾坤之力,领铁流无数,气吞万里如虎!昆仑的后山,史诗的传奇,一切都从那里开始......好吧,以上都是幌子!
  • 岸囚

    岸囚

    二十一岁的大好女青年林熙是一所大三的女学生,和青梅竹马的顾朝阳是一对羡煞旁人的情侣,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认识了文学殿堂级刊物《Memory》的主编Helen,Helen看中了她的写作天赋,给了她可以出国进修三年的机会,林熙犹豫不决,却又对此心动不已。此时顾朝阳因要参加钢琴大赛前去外省但出了一场意外暂时无法联系,母亲的一场急病仿佛在给她下一道急召,她只得马上出国,选择了离开...三年后,二十四岁的林熙再次回到了中国,这时的她已经是一名国内的知名作家林熙,她再次找到了这三年来魂牵梦萦牵肠挂肚的他,可此时的顾朝阳,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顾朝阳了...
  • 复仇公主水晶恋

    复仇公主水晶恋

    她,才15岁,就已经是帝国集团的领头人。但她也是一个被人操纵的傀儡。最狼狈时,遇到了干净阳光的他,爱上他,恋上他,却没有办法和他在一起。她逃避,他追来,不顾一切。终于,他们排除万难,走上了婚姻的殿堂,一声枪响,却结束了所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