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3500000002

第2章 笔雅——承载历史的记忆(2)

蒙恬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当地人家几乎家家操笔业,人人会制笔,且量多质优,名扬天下,所以,善琏又有“笔都”之美称。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现湖笔厂区)建造“蒙公祠”,改小河名为“蒙溪”,改石径名为“蒙溪街”,命笔名为“蒙氏羊毫”“香水、香块”(根据蒙恬及其夫人卜香莲的姓名而命名),一直沿称至今。此外,每年还要举行两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届时天下笔工纷纷响应,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湖州府志》记载:“蒙恬造笔,制法胜于故,至今善琏者必祀恬为笔祖耳。”

善琏湖笔从秦代到今天,已经历了2200多个春秋的兴衰沉浮。汉、晋、隋、唐、宋、元时期的湖笔工艺各领风骚,都受官方学者所青睐。明清时期已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工艺品了,并且逐步地向外扩展经营,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的“戴月轩”,上海的“周虎臣”,苏州的“贝松泉”,杭州的“邵芝岩”,湖州的“王一品”等。郭沫若为苏州笔厂亲题的“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即为善琏笔业拓展域外的真实写照。民国初年,善琏笔业为兴旺时期,全镇从事制笔业达300余家,笔工1000余人,毛料行、笔杆行各4家,年产量约48万余支。抗日战争爆发,狼烟四起,蒙公祠遭劫难,历代墨宝付之一炬,仅存清同治年间的一块匾额(现已收藏),笔工纷纷外出避难,笔业停业重整旗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笔的生产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现在正在创造着“笔”世界的新天地。

善琏湖笔之所以工艺精湛名扬天下,这和历代书画名家、政界人士的指导、关心是分不开的。历史上曾在湖州参政为官的王羲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赵孟兆页等名人学者都为湖笔的发展作出过卓绝的贡献。特别是隋朝的大书法家智永禅师,唐《兰亭记》记载他居善琏永欣寺阁上临书30余年,写秃笔头五大簏,埋于善琏晓园,亲题“退笔冢”。他还自制大笔一支,圆寂时“抱笔而终”。据年迈者忆,民国初年还可见那支齐人高的石笔。湖笔工艺精湛,制笔高手辈出。村西冯应科的笔曾被称为“吴兴三绝”之一,即赵孟兆页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湖州府志》载:“善琏村西冯应科,陆文宝善制笔,其相专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外众多的书画家或光临善琏,或为厂家题字作画,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中间有郭沫若、李苦禅、启功、叶浅予、诸乐三、程十发、沙孟海、冈田瞳(日本)等。

湖笔的先祖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工艺财富,这不仅是笔都善琏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如今随着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进一步兴起,古镇善琏这朵奇葩的文化瑰宝将更加光彩夺目,让世人领略她的古风古韵。

(第六节)笔的典故

毛笔是用来书写、绘画的一种传统文具。它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有关“笔”的故事也特别丰富。下面的几个故事就从不同侧面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清官能臣的赞颂。

一、投笔从戎

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业,争取封侯的功名,哪能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班超弃文就武,发奋立功,被历代青年奉为学习的榜样。

二、王梦笔

东晋大臣王珣曾梦见一个人将一支椽木般粗细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王珣告诉别人说:“大概要有大手笔之事落在我身上了。”不久皇帝驾崩,朝廷果然要王珣负责起草重要文告。后人就用“如椽笔”“大手笔”来称誉著名的文章家及其作品。

三、江郎才尽

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斑斓的笔,从此写诗作文文采斐然,进步特快。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婉惜,称之为“江郎才尽”。

四、判笔断案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内,曾受理了一桩民事纠纷案。原告指控对方欠了他两万绫绢钱逾期不还。苏轼将被告传来一问,才知道欠债人是做扇子的,因父亲病故。加上连续阴雨后天气转凉,扇子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拖欠债款。苏东坡思索片刻,让欠债人从家里拿来20把白绢团扇,取过案头签署公文用的判笔在扇面上挥毫作画,画完后吩咐欠债人拿去卖了还债。要知道苏东坡是当时的书画大家,人们往往不惜重金寻求他的墨宝。所以扇子刚拿出府门便抢购一空。爱民如子的苏轼用判笔巧断扇子案,赢得了杭州百姓的衷心爱戴。

(第七节)探究毛笔如何制作

自隋唐以来,我国制笔工艺就有很高水平,到了明清制笔技术更有提高,达到我国制笔工业的鼎盛期。制笔工艺大致要经过浸、拨、并、配等70多道工序。毛笔是由笔尖和笔杆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笔尖的制作

制作毛笔笔尖的材料主要是兽毛禽羽,即动物纤维,少量也有用植物纤维的。“笔之所贵者在毫”,毫的选用对于笔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选毫不同,决定了笔的长短、粗细的不同特点。

兔毫——用兔毛制成。古代出自宣州(今安徽省宣城)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15里。制笔精妙,见《元和郡县志》载《右军笔经》:“中山兔肥毫长故可用。”《初学记》引王羲之《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唯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有巧拙。”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

羊毫——用羊毛做成。古代以浙江嘉兴、硖石生产的羊毫为第一,秀水等县次之,多以青羊毛为之。羊毛其质柔,于黑夜择光取之,谓之宿羊毫(此毫能受墨,但不易使用)。取之乳际者,谓之乳羊毫,其质柔和,只是毛短不能作大字。取诸小羊者,谓之子羊毫。保存日久者,谓之陈羊毫,陈毫柔中有刚。

紫毫——用紫色兔毛制成。又名“紫毫笔”“紫霜毫”。兔毫有紫和花白之分,紫毫取自兔脊及尾。纯用紫毫,软而圆健,若兼花白,则坚强劲利。唐白居易有“紫毫笔”诗。

狼毫——用狼毛制成。狼毫其力介乎羊毫、紫毫之间。质较脆,不耐摩擦。南笔通体狼毫,佳者用狼尾,用水发开全毫,用之最宜;北笔内用狼毫,中实以麻,外覆兔羊毫,发透全笔,实用稍差。

兼毫——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毫制成。一般以狼毫或紫毫与羊毫合制而成。有直称兼毫的如紫兼毫,有表明配合成分多寡的,如三紫七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各种。紫、狼兼者曰紫狼毫,狼、羊兼者曰狼羊毫,鸡、狼兼者曰鸡狼毫,鹿、狼兼者曰鹿狼毫。紫兼花白者仍曰紫毫,以同用兔毫也。兼毫制法:以一种毫为芯柱,他种毫覆也。也有掺杂为之者,如作大字用之鬃笔,即掺杂羊毫。

鹿毫——鹿的细毛所制笔。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云:“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笔,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唐段公路《北户录》云:“鹿毛笔,晋张华尝用之,不下兔毫。”由此可知在古代鹿毛常被用以制笔,其效能和兔毫相仿,但总不及兔毫普遍。

貂毫——即紫貂之毛。又分黑貂、林貂,形似黄,体色暗褐,其尾末端毫较长,宜用作毛笔原料,所作笔较圆劲丰满。

马毫——取于马身各部位的毛。有马尾毛,较长,劲健,宜做特大笔;有马鬃毛,毫粗壮直圆,硬度比猪鬃弱,宜做匾牌大笔之毫。

猪鬃——以猪颈部的长毛为毫料,多制排笔和漆笔,或兼掺其他毫用,也可作抓笔毫。

胎毛发——用婴儿第一次理发时剪下的头发作毛笔原料。发质细柔,锋颖尖,可聚而成笔尖。

至于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笔尖,首推白沙茅龙笔,又称茅笔。此笔以茅草捶细,取其草茎扎束而成。传为明代陈献章所创作。

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山居,广东新会人,所居村名叫白沙,世称白沙先生。黄佐《广州人物传》载,献章“尝束茅代笔,人争效之,谓之茅笔字”。白沙茅龙笔今广东还有制造,有大小数种。其他用植物、动物纤维制成的笔尖还有藤笔、竹笔、狸毫笔、须笔、人须笔、鸡毛笔等等,它们在历代制笔史中也都有过记载。

二、笔杆的制作

笔杆也称笔管,是用手执笔的部分。笔管的材料以竹制的较普遍,竹取材较易,轻便实用,物美价廉。

竹管种类很多,有紫竹管、白竹管、方竹管、棕竹管、斑竹管、湘妃竹管和马鞭竹管等。

紫竹管——紫竹产于浙江普陀山,浙江的杭、嘉、湖等地也有。竹色紫红,由竹皮至竹芯一色,竹杆细小,宜作笔管。

白竹管——一般的白竹,盛产于我国广大的南方地区。白竹管截取竹茎中细、结、坚、直的部分,并以在冬天取材为宜,因冬天竹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其竹不易蛀、变形和燥裂。

方竹管——方竹产于浙江杭州、绍兴一带,竹杆方形,不粗,连长约1~2.5厘米,正方形,白色,较稀有。除方形之外与一般白竹无异。

棕竹管——棕竹色紫黑,有直形的纹,平细而坚韧,产于东南沿海,为常年绿的灌木形竹,宜制扇骨和笔管。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肖邦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肖邦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画论大辞典

    中国画论大辞典

    本书系介绍和研究中国画论,供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日常检索用的大型专业工具书。共收有古今词条3000余条。作为科研项目,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并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也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全书共分中国画名词术语篇、中国画论词句篇、中国画论作者篇和中国画论著述及其有关著述篇。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宋代风范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宋代风范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中国摇滚手册

    中国摇滚手册

    本书系统而清楚地记录了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祥过的不一样的歌唱。这些音乐风格和个人性格如此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乐人在一本手册里平静相处,应该视为一个象征。书中除了音乐人的介绍外,还收集了他们的专辑资料,非常全面。摇滚爱好者们可以在这一本手册里查阅到中国所有的摇滚音乐人,是很好的收藏手册。
热门推荐
  • 异动萌音

    异动萌音

    这是一个异界萌女杀手来到都市,从誓言要杀掉所有男人,到死死爱上一个男人的温馨搞笑成长故事。邦主:都市的男人是禽兽,千万呀,千万要躲开。绿萌音:邦主,为什么禽兽他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新书,求收藏,票票,亲们!跪求。
  • 终极帝弑天

    终极帝弑天

    苍天有泪,霸主无情。一方天帝应天道而生,救万民于水火。解除封神印,放神界众神而出,造福天下。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天外天妖孽横行,吾应天道之令,诛其万魔,灭其苍天。诸神听令,随吾百万天兵,弑天灭魔。
  • 异世极空

    异世极空

    千年前,异世魔族发生内讧,整个魔域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战乱中,魔族族长重伤垂死,临死前将镇族之宝麒麟玉托付于心腹长老,生命耗尽前破碎空间令其逃遁。千年之后,少年携麒麟宝玉,如九天神龙降临异世。他的到来,注定将再次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战争再起,应当杀伐果断。征战不息,杀戮永世长存!
  • 光影:杂言

    光影:杂言

    一片神秘的大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些谜一样的少年,一个最耀眼的“光影”,一个最可怕的阴谋,……谁能拯救这一切?
  • 虞兮安在

    虞兮安在

    “虞兮虞兮奈若何!”“贱妾何聊生!”一朵花里藏着千年的情深。他永远不知她在等何?他永远不知她的历程,他永远不知她的孤独。漫漫长路,她眠于花中,留于书中,念于心中…她不知,她看过了多少人的爱恨情仇,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多少人的阴晴圆缺。千年等待,她看惯了人事繁华、衰败。多少个故事,在她的手中写过,在她的眼中留过,在她的心中划过。书屋中,藏着万种故事;脑海中,存着万般情深…勿忘中,有着一个人,她叫虞姬,说着那些过去情深。每本书里,都藏着一个故事。请许虞姬缓缓到来…一本书里一故事,奈何情深无处寻…
  • 千年换你安乐一世

    千年换你安乐一世

    她本是一朵莲,却因为情爱失去全部;转世而生,他因不舍而带她回山养育长大,却不想长久的相处让自己对她产生了不该有的情感;懵懂的她在小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特殊,对于他的存在她也已经习惯;辗转经年,他在那片桃林内亲手将她送入黄泉。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 漱溟

    漱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热血燃魂

    热血燃魂

    强大灵族突然地诞生,使得这片大陆上的人族千百年来,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对抗灵族,一位强大的古武者“燃”创造出了一种召唤亡灵的秘术。于是,一个又一个魂士前赴后继地前往了战场。青山有幸埋忠骨,热血燃魂永留存!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一步一步成为英雄的故事。QQ书友群:234859262欢迎各位小伙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感谢那夏有你

    感谢那夏有你

    他们相遇在幼时,有着最深厚的感情,中间因为诸多事情,使他们的心越来越远……但他们并不后悔这相遇
  • 食色绅言

    食色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