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1100000005

第5章 珍爱自我,摆脱心灵的枷锁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有很多的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困扰我们心灵和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想要寻找快乐和解脱,就要跳出自我的局限,摆脱困扰自己心灵的枷锁。是谁捆住了你。

自由是令人迷惑的:人们占有它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有它,直到失去了,没有了,他们才知道它。

——卡尔·桑德堡

有一个年轻人四处奔走,希望能够早日找到解决烦恼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笛声悠扬,逍遥自在。

年轻人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渔翁坐在柳阴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

渔翁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年轻人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

年轻人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年轻人说:“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点亮心灯: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有很多的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困扰我们心灵和行动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想要寻找快乐和解脱,就要跳出自我的局限。

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不要预期烦恼,或者为可能永远不发生的事情担心,要保持快乐。

——富兰克林

有一位年轻人,一天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要看看该怎样治自己的病。当他读完介绍癌症的内容时,方才明白,自己患癌症已经几个月了。他被吓住了,呆痴痴地坐了好几分钟。

后来,他想知道自己还患有什么病,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外,自己一身什么病都有!

他去图书馆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当他走出图书馆时,却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监禁,完全变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他决心去找医生,一见到医生,他就说:

“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些病,只说一下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我只是没有害膝盖积水症。”

医生给他作了诊断,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就递给了他。他顾不上看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买药。赶到药店,他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药剂师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

“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

他很惊奇地望了药剂师一眼,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

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6小时一次。

10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他照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

这位年轻人幸亏治疗及时,否则一定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囚禁,最后非真得病不可。

点亮心灯:

有一些人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毛病,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为了避免对健康无谓的担心,可以定期到医院做全面的健康检查,一经证实自己健康无病,就不要再多管它。

真正的自由在你的内心

思想自由是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最珍贵的自由。

——高尔基

弗兰克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尽了折磨。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于纳粹之手,唯一的亲人是他的一个妹妹。当时,他本人常常遭受严刑拷打,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有一天,他在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客观环境而言,我受制于人,没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我可以自由地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弗兰克发现,在外界刺激和自己的反应之间,他完全有选择如何做出反应的自由与能力。

于是,他靠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想像与期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他学会了心理调控,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他的自由的心灵早已超越了纳粹的禁锢。

这种精神状态感召了其他的囚犯。他协助狱友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弗兰克后来这样写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作和使命,他人是无法取代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只有一次。然而,最可贵的是,一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思想,无论是身陷囹圄,还是行将就木,他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决定外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在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在弗兰克精神行将崩溃的临界点,他靠自己的顿悟,靠成功的心理调控,不仅挽救了他自己,而且挽救了许多患难与共的生命。

点亮心灯:

真正的自由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不是取决于外部条件,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可以自由地决定外部条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太阳底下所有的痛苦,有的可以解救,有的则不能,若有就去寻找,若无,就忘掉它。

——金斯利

有一位哲学家将自己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要在那里对他们讲最后一课。在草地上,他对学生们说:“10年苦读,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可以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数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点亮心灯:

一个人若要心灵自由,就要忘掉猜疑、仇恨等困扰心灵的痛苦。忘掉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内心重新种下幸福与欢乐的种子,就像在杂草地种上庄稼一样。

陶罐里的鲜花

没有猜疑,就没有了那么多的忧伤;没有猜疑,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悔恨;没有猜疑,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无奈。

——弗洛姆

约翰和汉斯是好朋友。有一次他们合伙做卖米的生意。那天晚上他们把米堆在商店外面,第二天早上,米少了许多。约翰记得汉斯起了好几次夜,很可能是他把米转移到其他地方想独吞,因此他认为汉斯占了他的便宜,心中大为不悦。汉斯说他没有看见那些米,约翰不相信,两人吵了起来,便成为仇人,发誓不再往来。

第二天约翰一大早外出做生意,推开门发现门口放着一个陶罐,罐里装着几根骨头。按照风俗这是很不吉利的象征。约翰想,肯定是汉斯诅咒他,他非常生气地将陶罐扔到花园里,就出门了。结果那天他的生意很不好,回到家中他给院子里的花松土施肥时,无意中看到那个破陶罐,就顺便移了几株花栽了进去。

过了几天,约翰的邻居打电话对他说:前一段时间自家的小孩夜里在外面玩,把一个准备泡药的陶罐和一副兽骨药给弄丢了,不知他看见了没有。约翰回家去找陶罐,他惊喜地发现,破陶罐里开满了鲜花。这让他很高兴,没想到用来出气的陶罐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乐。

他把陶罐和兽骨还给了邻居。邻居给了他几袋米,并解释说:就在他们把米放在外面的那天夜里,淘气的小孩偷偷拿了一些米,现在很抱歉地还给他。

约翰觉得自己错怪了汉斯,他为自己的狭隘心胸感到脸红,觉得自己当初不应该迁怒于汉斯,应该心平气和地向他解释。他决定主动向汉斯道歉,并带上了从陶罐里采摘的鲜花。后来约翰与汉斯重新成为朋友。

点亮心灯:

猜疑心理既伤害了别人,同时也囚禁了原本美好和谐的心灵。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误会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克服猜疑的心理缺陷,就应当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相信别人,相信自己。

监狱中的选择

真正的自由是能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获得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蒙哥马利

有一位黑人青年,从小在一个环境很差的贫民窟中长大,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他跟别的坏孩子学会了逃学、破坏财物和吸毒。他刚满12岁就因抢劫一家商店被逮捕;15岁时因为企图撬开办公室里的保险箱,再次被逮捕;后来,又因为参与对邻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装打劫,他作为成年犯第三次被送入监狱。

一天,监狱里一个年老的无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垒球,便对他说:“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机会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弃。”

年轻人反复思索老囚犯的这席话,突然意识到,虽然他还在监狱里,但他具有一个囚犯能拥有的最大自由:他能够选择出狱之后干什么;他能够选择不再成为恶棍;他能够选择重新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5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了明星赛中底特律老虎队的队员。底特律垒球队当时的领队马丁在友谊比赛时访问过监狱,由于他的努力使年轻人假释出狱。不到一年,年轻人就成了垒球队的主力队员。

点亮心灯:

青少年在遇到人生的岔道口时要学会自爱自重,人生不怕走弯路,就怕误入歧途而不知悔改。

不要做一只章鱼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谚

有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彷徨和忧虑,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心理医生,向他倾诉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烦恼:没有考上研究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女朋友将去一个人才云集的大公司,很可能会移情别恋……

心理医生让他把烦恼一个个写在纸上,判断其是否真实,同时将结果也记在旁边。

经过实际分析,年轻人发现其实自己真正的困扰很少,他看看自己那张困扰记录,不禁说:“无病呻吟!”心理医生注视着这一切,微微对他点头。接下来,心理医生启发他说:“你曾看过章鱼吧?”年轻人茫然地点点头。

“有一只章鱼,在大海中,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它却找了个珊瑚礁,然后动弹不得,呐喊着说自己陷入绝境,你觉得如何?”心理医生用故事的方式引导他思考。他沉默一下说:“您是说我像那只章鱼?”年轻人自己接着说:“真的很像。”

于是,心理医生提醒他:“当你陷入烦恼的习惯性反应时,记住你就好比那只章鱼,要松开你的八只手,让它们自由游动。系住章鱼的是自己的手臂,而不是珊瑚礁的枝丫。”

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是自投罗网的结果,就像章鱼,作茧自缚。

点亮心灯:

生活中有很多烦恼和压力都是我们自己通过想像力编造出来的,我们的心灵也很容易因此而受到困扰和束缚。要摆脱这些困扰心灵的枷锁,我们就要跳出烦恼的圈子,正视烦恼,这样,它们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爱嫉妒的桃树

一个嫉妒心重的人会因为邻居的发福而憔悴。

——德国谚语

在果园的核桃树旁边,长着一棵桃树,它的嫉妒心很重,一看到核桃树上挂满的果实,心里就觉得很不是滋味。

“为什么核桃树结的果子要比我多呢?”桃树愤愤不平地抱怨着,“我有哪一点不如它呢?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不行,明年我一定要和它比个高低,结出比它还要多的桃子!让它看看我的本事!”

“你不要无端嫉妒别人,”长在桃树附近的老李子树劝诫道,“难道你没有发现,核桃树有着多么粗壮的树干、多么坚韧的枝条吗?你也不动动脑想一想,如果你也结出那么多的果实,你那瘦弱的枝干能承受得了吗?我劝你还是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吧!”

然而嫉妒心蒙住了桃树的心灵和眼睛,无论多么恳切的劝诫,它都充耳不闻。桃树命令它的树根尽力钻得深些、再深些,要紧紧地咬住大地,把土壤中能够汲取的营养和水分统统都吸收上来。它还命令树枝要使出全部的力气,拼命地开花,开得越多越好,而且要保证让所有的花朵都结出果实。

它的命令生效了,第二年花期一过,这棵桃树浑身上下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桃子。桃树高兴极了,它认为今年可以和核桃树好好比个高低了。

充盈的果汁使得桃子一天天加重了分量,渐渐地,桃树的树枝、树杈都被压弯了腰,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可是桃树不肯放弃即将到来的荣耀,它下令树枝与树杈要坚持住,不能半途而废。

这一天,不堪重负的桃树发出一阵哀鸣,紧接着就听到“咔嚓”一声,树干齐腰折断了。尚未完全成熟的桃子滚满了一地,在核桃树脚下渐渐地腐烂了。

点亮心灯:

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更是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心理专家建议,当嫉妒心理出现时,一定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当认清了自己以后,再重新去看待别人,自然就能够心平气和了。

想开一点

心灵有它自己的地盘,在那里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弥尔顿

有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告别艄公,高高兴兴地跳上了对岸。

点亮心灯:

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幸福与坎坷,全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最对不起的人是自己

从他被投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负责。

——萨特

20世纪20年代,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珠宝大盗,名叫贝利。他偷盗的对象,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上流人士。他还是位艺术品鉴赏家,所以有“绅士大盗”之称。后来,贝利因偷盗被捕,被判刑18年。出狱后,全国各地的记者都纷纷前来采访他,其中有位记者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贝利先生,你曾偷了许多很有钱的人家,我想知道,蒙受损失最大的人是谁?”

贝利不假思索地说:“是我。”

记者们哗然。贝利接着解释说:“以我的才能,我应该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华尔街的大亨,或者是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一分子;但我不幸选择了做小偷,成了一个向自己偷盗东西最多的人——各位都知道,我生命中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监狱里消耗掉的。”

同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有一位造诣很深的画家。他曾经花费了很多精力,以鬼斧神工的技艺,一笔一画地绘制了一张20美元的钞票。和贝利一样,他也因触犯法律而被捕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画家画一张20美元钞票所消耗的时间,跟他画一张可以卖到500美元的肖像所需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但这位天才的画家,却去绘制只值20美假钞。结果,损失最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点亮心灯:

天生我材必有用,但这个有用的前提就是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做一些对他人有用的事,这样我们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

忘掉仇恨

如果他能够宽容别人的伤害,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

——培根

很早以前,有一个著名的雕刻师傅,他雕刻的东西栩栩如生,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因为他的雕刻技巧不错,所以附近一个村庄的寺庙,就邀请他去雕刻一尊“菩萨的像”。

可是,要到达那村庄,必须越过山头与森林。偏偏这座山传说“闹鬼”,有些想越过山的人,若夜晚仍滞留在山区,就会被一个极为恐怖的女鬼杀死。因此,许多亲人、朋友就力劝雕刻师傅,等隔日天亮时再启程,免得遇到不测。

但是师傅担心天亮启程会耽误行程,就谢绝了众人的好意,收拾好行李和工具,当天晚上就出发了。

他走啊走,天色逐渐暗下来,月亮、星星也都出来了。这师傅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女子坐在路旁,草鞋也磨破了,似乎十分疲倦、狼狈。师傅于是问这女子,是否需要帮忙?当师傅得知该女子也是要翻越山头到邻村去,就自告奋勇要背她一程。

月夜中,师傅背着她,走得汗流浃背后,停下休息。此时,女子问师傅:“难道你不怕传说中的女鬼吗?为什么不自己快点赶路,还要为了我而耽搁时辰?”

“我是想赶路呀!”师傅回答,“可是如果我把你一个人留在山区,万一你碰到危险怎么办?我背你走,虽然累,但至少有个照应,可以互相帮忙啊!”

在明亮的月色中,这师傅看到身旁有块大木头,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凿刀工具,看着这女子,一斧一刀地雕刻出“一尊人像”来。

“师傅啊,你在雕什么啊?”

“我在雕刻菩萨的像啊!”师傅心情愉悦地说,“我觉得你的容貌很慈祥,很像菩萨,所以就按照你的容貌来雕刻一尊菩萨!”

坐在一旁的女子听到这话,哭得泪如雨下,因为她就是传说中的“恐怖女鬼”。

多年前,她只身带着女儿翻越山头时,遇上一群强盗,她无力抵抗,除了被奸污外,女儿也被杀害。悲痛的她,纵身跳下山谷,化为“厉鬼”,专在夜间取过路人性命。

可是,这个“满心仇恨”的女子,万万没想到,竟会有人说她“容貌很慈祥,很像菩萨”!刹那间,这女子突然化为一道光芒,消失在月夜山谷里。

第二天,师傅到达邻村后,大家都很惊讶他竟能在半夜中,活着越过山头。而从那天后,再也没有夜行旅人,遇到传说中的“女厉鬼”了。

点亮心灯:

在这个纷乱的社会中,很多人都有着很强的自我防卫心理,小心翼翼地提防着,生怕被别人骗了。其实,我们提防别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设防,如果我们能够打开心窗,忘掉仇恨,主动地接纳别人,就会重新找回轻松快乐的生活。

同类推荐
  • 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

    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

    世上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杰出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只是这汗水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流。阅读林丹茹编著的《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不但能让广大家长找到一种轻松、有效的教育方法,更会在其中发现不少教育乐趣。所谓“寓教于乐”,要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生硬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满满的欢乐与爱。一起来翻阅《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吧!
  • 280天孕期营养事典

    280天孕期营养事典

    本书共分为五章,包括孕前的营养储备、孕产期营养指导、孕产期所需营养素、安产食物营养分析等内容。
  •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

    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孩子的妈妈,她关怀、抚慰、帮助、指导、扶持、温暖过的孩子数以万计,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称她“好妈妈”。好妈妈,多动人的称呼,从此成了她唯一的名字。她写下的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但一定是世界上最用心的文字。她用赞许、欣赏、肯定、提示、表扬、奖励的“好妈妈方式”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孩子,这些孩子日后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他们说,是好妈妈给了他们爱、希望和勇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长不大”的成年人正被她吸引,倾听她100声动情叮咛。再僵化的心灵也会在她的叮咛声中软得快要化掉。
  • 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

    3岁前是大脑潜能开发的关键期,游戏是开发左右脑的最佳方式,父母是宝宝最佳的游戏伙伴,早教一线教师亲自指导,让宝宝快乐学习,越来越聪明。马秀主编的《0~3岁全脑开发亲子游戏大全》根据不同年龄段,按照左右脑发育的需要安排游戏,注重全面智能的开发。
  • 妈妈成长记

    妈妈成长记

    本书是从怀孕到养育的随笔作品集,记录了一个毫无思想准备的女子,如何逐渐体会、把握和适应“母亲”这个角色。从厌恶和恐惧,到被动、狼狈,再到甘之如饴,妈妈就这样一点点成长起来了,女人的生命也是这样一点点丰富起来的。
热门推荐
  • 我当板蓝根那些年

    我当板蓝根那些年

    说实在的,什么奇葩转世我都见过,什么神龙转世,秦始皇转世,孟婆转世的都有,但你见过……屌丝了二十年,天上突然掉下来个小萝莉,好容易安安生生的混吃等死,一群黑衣人却拍桌子瞪眼的拿着潘多拉魔盒让你拯救世界。沃德天,我这七点档狗血剧的人生。对了,我叫王医生,我为自己代言。
  • 变脑模板

    变脑模板

    人的肉体由大脑控制,大脑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中枢。惟有开拓大脑,肉体才能变得更强!已经签约,放心收藏,质量保证,更新保证。探讨书友群:39610941
  • 轩辕嗣

    轩辕嗣

    远古的轩辕氏逐渐没落轩辕顺临终留下遗言发扬光大轩辕氏且看轩辕氏最好一人轩辕逍遥如何在这斑斓危险的世界中逆天而行
  • 通天脉

    通天脉

    一场席卷灵界的风暴,魔族勾结人族,打破梦魇咒语,释放梦魇行军,欲得神族金羽至宝—未央神族青帝御八将,率领八大神族奋起抵抗,灵都烽烟四起“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八将卒,神族残,青帝绝六阴之脉,一阳通天阙。翎族族长千乘胤携未央走上天路,只为了那寥若晨星的希望……亿万年后,少年林萧手执七星,掌八龙之地……
  • 丫头代嫁豪门:少爷你轻点儿

    丫头代嫁豪门:少爷你轻点儿

    一对双胞胎,姐妹长得极像。家里的大人为姐姐定了一门婚约,可惜姐姐已有喜欢之人,就怂恿妹妹代自己嫁入。
  • 昨日侧畔

    昨日侧畔

    前世叶城,今世顾琅,来生慕童。在他看来,不过寥寥三世,为遇她,何妨?可是,那边的她怎知,某天在哪儿会有一个风流公子等着他,亦或文弱书生寄宿她家?一切的一切,皆是缘吧。
  • 极限猎手

    极限猎手

    无限瑰丽的宇宙,所有欲望与梦想所在的无限之海。但那注定是属于生活在美丽的“天空之城”,天生能够与“LN”任一型号相合的所谓“上等人。而像姜飞这样,因天生无法与任一高等“LN”芯片相合的“废柴”,则只能生活在昏暗,脏乱的工业地下之城,每天被“上等人”蔑称为“下等人”“贱民”。但当姜飞得到“L1N”植入芯片。梦,也就不在是梦了,一切,唾手可得,欲望,得以实现。
  • 沙弥尼离戒文

    沙弥尼离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幸福别跑我在追逐

    幸福别跑我在追逐

    在经过风雨的洗涤后,何玉峰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在小公主影响下,慢慢的懂得了自己的感觉,恢复了自信,恢复了遗失依旧的坚强,当他慢慢的接受命运的时候,结果却.......
  • 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时光

    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时光

    我们曾生活在并不遥远的过去,一个叫东陵一中的中学,一个墙皮斑驳,又正在开发的东陵小城。那里的阳光温暖并不浓烈,校门口的街边,每当放了学,总能闻见各种小吃摊上弥漫着油炸小吃所散发出腻腻的香气。放学后的我们男生总是喜欢勾肩搭背在一起高声谈笑,女生们穿着略显宽大的校服跟在我们背后,静静地望着我们,一边聊着自己喜欢的明星,一边看着我们谈笑,他们自己内心也默默地微笑着。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树影里有我们一起留下的淡淡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