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5500000030

第30章 忧郁灼热的奇葩

《恶之花》

背景说明

沙尔·波德莱尔1821年生于法国巴黎,被称为现代派的鼻祖。波德莱尔幼年丧父,性情敏感忧郁。中学就读期间,波德莱尔长期忍受着忧愁和孤独之苦。上大学后,波德莱尔过着放荡的花花公子生活。在这期间波德莱尔大量阅读了罗马作家、七星诗社诗人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并结交了巴尔扎克,开始接触瑞典哲学家斯威登堡的神秘主义。他在美术馆中流连,进入年轻画家的画室,出入各种文学沙龙。1846年,波德莱尔发表阐述其完整文艺观的长文《1846年沙龙》,在这本书的封面上,预告了诗集《累斯博斯女人》将要出版。而这本诗集正是此后历经风雨依然灿然怒放的《恶之花》的雏形。

1857年,波德莱尔发表诗集《恶之花》,这部作品是他思想的结晶。《恶之花》公开发表后遭到当局的起诉,被下令删除其中6首诗。波德莱尔并未因此泄气,在1861年新版时又增加诗篇32首。最后流传于世的《恶之花》全集共157首诗。在这157首诗歌中,波德莱尔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所主张的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以及对通感、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散文诗这种文学样式的发掘,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等。他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新欲望和现代意识决定了他杰出的诗歌成就。福楼拜在给波德莱尔的信中说:“你找到了使浪漫派年轻的方法。你迥异于任何人(这是所有优点中的第一位)。风格的独创取决于创作。你的句子塞满了思想,以致都要爆裂开来。”可以说,是波德莱尔找到了开启现代文艺大门的钥匙。

推荐版本: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名著概要

《恶之花》全集共有诗歌157首,如波德莱尔本人所言,“这不是一本纯粹的合集,它有头有尾”,有逻辑有结构。全书按照内容共分为6个部分,通过精心的设计,逐步展示诗人为摆脱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所做的努力,以及历经坎坷之后的空虚与失落。

第一部分《忧郁与理想》是其中最长也最为核心的部分。在“理想”篇中诗人谈到了艺术的真谛、心中的爱与恨,在“忧郁”篇中则写出了自己幻想的破灭、焦灼的忧郁以及不可排遣的空虚。它叙述了人在忧郁的压迫与对理想的追求中的徘徊。诗人为医治“无聊”在他心灵上造成的创伤,首先求助于诗,然后又求助于爱,但一切尝试都像一个“石头的梦”无济于事。而后诗人在第二部分《巴黎风光》中将目光转向外部世界,他以静观者的身份进入“病城”巴黎,然而他所看到的只有贫困和污秽。诗人转而求助于酒(第三部分《酒》),想在酒所营造的世界中寻求一个“人造天堂”。然而,这样的求索最终也只换来更大的落寞。第四部分《恶之花》写诗人深入到情欲中体验生活,在盛开着“恶之花”的地方探险,却已然摆脱不了精神的压抑。变态的性爱,绝望的沉沦让诗人与反叛的天使站在了一起(第五部分《叛逆》),发出“升到天上去,把上帝扔到地上来!”的呼喊。两手空空的诗人最终发现,死亡是求得安慰与解脱最终的路径。于是,在整部诗作的最后部分,诗人写下“起程吧,死亡!这片土地令人烦忧!”的诗句。

显而易见,《恶之花》是一部内容别开生面的诗集。诗人将大都会的生活带进诗歌王国,在他的笔下,城市的烦嚣与污秽触目惊心,他把同情的目光投向生活在底层的苦难的人们,那些在城市中受欺凌、被遗弃的灵魂。而笼罩在整部小说中的巨大的精神压抑则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资产阶级青年苦闷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别开生面。忧郁,如同破钟,嘶哑的声音活像要咽气的伤兵。波德莱尔在诗歌中描写了一种世纪病,那种无聊、烦恼、痛苦、晦气、悔恨的精神孤独。在《恶之花》的出版说明中写到,本书“在于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可谓一语中的。

《恶之花》的独创性不仅在于内容上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深切同情,也在于艺术上的独辟蹊径。作品中运用一切的形态、运动、数量、色彩、香气在自然界和精神世界相互转换、作用。以不同方式组合的词取得如同魔法般的联想效果。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是将诗人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波德莱尔在人类内心世界的描绘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知识链接

通感

通感,又称通觉、联觉、移觉或连带感觉,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感觉挪移、转化、渗透和互通。比如,视觉与嗅觉的互通,味觉与嗅觉的互通等。艺术创作中运用通感可以具体、细致和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在《恶之花》中,波德莱尔有意识地大量运用了通感这一艺术手段,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诗句:“有的香味嫩如孩子肌肤那样,柔和像双簧管,翠绿好似草原,——其余的,腐蚀、丰富和得意洋洋,具有无限事物那种扩张力量,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一般,在歌唱着头脑和感官的狂热。”

在他专门阐述通感理论的诗作《通感》中,波德莱尔把诗人看作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媒介。诗人能够理解自然,诗人在自己的各种感觉中看到宇宙的统一,这些感觉只是宇宙的可感反映。在他看来诗人可以理解更高的、精神的现实,诗人在本质上是明智的。诗人的宿命便是要破解外在自然世界中的各种象征符号,带着人们穿越象征的森林,理解现实的内在含义。

“通感”的这一创作方法成为后来象征主义文学的旗帜。

名家评述

《恶之花》中的诗人是一个首尾贯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有亲人,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有痛苦。他本是一个热爱美的青年,却在这个丑恶的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在狂热的肉欲中泥足深陷,却梦想着灵魂的远飞高举。他努力追寻天堂,却步步深入地狱……《恶之花》的意义就在于:它袒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夜气如铅的重压下,在龌龊、丑恶事物的包围中,一个愤世嫉俗的诗人的愤懑、仇恨、厌倦;渴望美、健康、光明、圣洁,却又未能摆脱悲观、颓废;追求理想,却又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的复杂心境。这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的思想情绪。《恶之花》在法国文学史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王立新任子峰《欧美文学史传》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的《应和》与《忧郁之四》是《恶之花》中的名篇佳作。《应和》是波德莱尔运用通感的典范之作,而《忧郁之四》是对象征手法运用的最好诠释。

(1)自然是座庙宇,有生命的柱子

有时候发出含含糊糊的话语:

人从这象征的森林穿越过去,

森林观察人,投以亲切的注视。

仿佛从远处传来的悠长回音,

混合成幽暗而深邃的统一体,

如同黑夜又像光明,广袤无际,

香味、颜色和声音在交相呼应。

有的香味嫩如孩子肌肤那样,

柔和像双簧管,翠绿好似草原,

——其余的,腐蚀、丰富和得意洋洋,

具有无限事物那种扩张力量,

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一般,

在歌唱着头脑和感官的狂热。

(2)低垂沉重的天幕像锅盖,

压在忍受长久烦闷、呻吟的精神上;

它容纳地平线的整个儿圆盖,

向我们倾泻比夜更悲的黑光;

大地变成一座潮湿的牢房,

希望在那里像一只蝙蝠飞翔;

用胆怯的翅膀对着墙壁拍击,

又把头向腐烂的天花板乱撞;

雨水拖着那长而又长的水珠,

宛如一座大监狱的护条那样;

有一大群无声的卑污的蜘蛛,

在我们的脑壳深处张开蛛网;

这时大钟突然疯狂暴跳起来,

向天空投以一阵可怕的吼叫,

如同无家可归的游荡的鬼怪,

开始顽固而执拗地呻吟哀号。

一长列柩车没有鼓乐作为前导,

从我的心灵缓慢地经过;

希望战败而哭泣,残忍专制的烦恼

把黑旗插在我低垂的脑壳上。

同类推荐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

    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平平常常的故事,清清浅浅的文字,散发出透着人性真善美的花香,不经意间翻阅,甚至会在刹那间激活你沉睡的心灵,影响你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 民间故事(上)

    民间故事(上)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 童心永在

    童心永在

    孩子可以最直接最无私地帮助别人。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平等的,他们没有成年人的许多顾虑和种种为自身的打算。他们的眼光没有被世间的灰尘蒙蔽,思想没有被世间形形色色的物质羁绊,他们保存着最初的真善美。孩子的心透明而纯洁,敏感而脆弱,我们要用心呵护。孩子成长的路漫长曲折,我们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告诉他们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教会他们在坚持善良的同时快乐健康地成长。
  • 双椿集(格致文库)

    双椿集(格致文库)

    《双椿集》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作者卫洪平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写作风格,记录了自己读史、读人、读书、读影视及其他文化艺术作品的心得感悟。其中一些对史实考评的文章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观点,绝不人云亦云,很有史学价值。文章整体风格清新淡雅,值得一读。
  • 解放四平

    解放四平

    各地、各部门所保存的四战四平的各类文物十分丰富,尤以文字、图表等文献为最,如四平保卫战前后,中共中央的电报即达数十份之多,仅毛泽东拟稿的电文即达20余份;刘少奇、周恩来拟稿的电文亦有数份。其他如通令、通电、通牒、总结、动员令、报刊、图表……
热门推荐
  • 转角南山爱上你

    转角南山爱上你

    国外出差归来,却发现昔日好友和深爱的未婚夫滚到了一起,这可真的是熟忍孰不可忍,且看我如何手刃情敌。没料到,半途中杀出一跟屁虫,怎么甩都甩不掉,还夸下海口说要娶我!!!纳尼?谁能告诉我,这都神马情况??
  • 凤歌于天

    凤歌于天

    一个不被家族承认的孩子,却身怀奇异的血统。母亲早逝,家族倾覆。她在凡尘历经劫难,遇到各色各异的奇人异事。她没有离火卓绝的功力,却是那强者最好的朋友。她没有雪析倾城的容貌,却是那仙兽认定的主人。她也没有温润如水的好脾气,却是那男子倾爱一生的宝贝。这么多人爱你,咸嘉乐歌,你一定要幸福。生命那么短,却又那么长,请快乐的歌唱。
  • 强占小妻

    强占小妻

    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女子,以为是自己吓跑了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一直暗暗自得着;殊不知,这个狡猾的男子,早运用一切手段,扫清了围在她身边的花花草草,理所当然的霸占着这个小女子的一切,到底是她赢了他的心?还是他赢了她的身?
  • 地府捉鬼团

    地府捉鬼团

    天知道是不是倒霉催的,我成了彩票被抽中了!一夜之间有了一件奇特的工作,不做还不行,因为给我工作的那个家伙我惹不起。无奈之下只能认命,从此过上了不得不上赶着去见鬼的日子。
  • The Idiot

    The Idi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神女:妖孽帝尊滚边儿去

    逆天神女:妖孽帝尊滚边儿去

    只因一串佛珠,乔芊羽穿成了沧澜的废物六皇子,前有老娘逼着她卧薪复仇,后有变态鞭挞她不停进阶。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活到老死是奢望,幸得小萌宠提醒:只要集齐九念天珠,便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但是寻宝有风险,随时会丧命!为了保住小命儿,乔芊羽一三五升级,二四六炼丹,白日钻研阵法,夜里研究符篆,谁叫勤能补拙来着!偏偏一路帅哥美女齐勾搭,天材地宝扎堆儿来,乔芊羽纤手一挥:除了九念天珠,通通滚边儿去!只是为何,红衣妖孽灼疼她心,银发变态冰封她魂,前世纠葛不清,今生痴缠不休,乔芊羽仰天长叹:尼玛,姐不就想撩个男人,咋就那么难呢?(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不过女强的的速度有点缓慢,过程有点艰辛,嘻嘻)
  • 冰灵魄

    冰灵魄

    古华夏高手夜殇因旷世珍宝冰凌镜意外穿越到元灵大陆,这是一个修炼元力与灵力的世界,夜殇魂魄变异,多了一冰属性魄,此魄名曰灵魄,而夜殇也成为了这片大陆上第一个拥有属性灵力的人,但是,这一切的一切竟像是一个巨大的圈套,而夜殇却突然闯入了这个圈套......“若天要灭我,我便先破了这天;若地要灭我,我就先毁了这地。”且看夜殇如何顶着天,踏着地,冲出那环环的圈套,笑傲天地间!
  • 落遥

    落遥

    上古神魔之战,神陨,魔封,但这只是开始。九洲临世,血影残存,情之所困,为之所恨。梦魇将起,谁能与之敌?沧海之芒,解血妖之瞳,悲哉,叹哉!当预言起,谁才是天命之人?相传拥有血瞳之人是拥有两个性格的,当两人开始转换,身边之人又是否能够察觉。江南、夺宫、江湖……这,只是开始而已。真正的局,如同一张大网,你是察觉被困?还是依旧扑朔迷离?【这不是穿越,主角性格略阴暗,而且还有些厌世,不喜慎入~~~】
  •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

    1996年夏天,作者的女儿罹患躁郁症。“我女儿疯了。”作者说:“那年她15岁。她这一疯,我俩的人生顿时风云变色。我觉得好像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再也回不来了。”《心里住着狮子的女孩》全程记录萨莉罹患精神病住院的一个月内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夏天溽热的纽约街头,作者记录着躁郁症如何影响着萨莉和她的至亲,包括祖母、生母、继母,还有作者本人。书中还刻画了形形色色人物,谨守教义的犹太病人,精神异常的古典文学教授,热血的电影导演,梦想当文艺青年的房东还有打破传统的治疗专家。阅读本书,让人如入半梦半醒之境,身处红尘与超脱之间。本书已被誉为“与精神疾病相关书写的新典范”,具有高度的纽约知性人文风格。作者书写了自己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家庭故事,并巧妙穿插作家乔伊斯当年如何为了自己发疯的女儿遍求名医的经过,以及与音乐家舒曼、美国诗人洛威尔等人的疯狂,重新审视艺术与偏执、疯狂与想象力之间的无解谜团。
  • 七公子凤小棠

    七公子凤小棠

    凤小棠,护国将军府七公子。卿本佳人,奈何为公子?这要源于祖上的一道圣旨:凤姓第一任女子者,当为皇后。一系列原因。嫡女成了七公子。当一切摊在阳光下的时候。“凤小棠,我既要这江山,我也要你。”“凤小姐。本殿下定是那上位者。所以你只能是我的。”“凤姑娘。为了得到他,我一定要那个位置。只有你能帮我。”“小棠,我不想要江山,我也不想要卷入兄弟的战争中。我更不想像父皇一样孤独。但是我想要你。”“小棠姐姐,如果我坐上那个位置,你会爱上我么。”真真假假,谁才是那个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