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05500000046

第46章 苦难而真实的成长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说明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无产阶级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1岁便开始在社会上谋生,做过装卸工、烤面包工人。后来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在斗争中自学成才,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1913~1923年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作品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

三部曲的诞生跟列宁的鼓励紧密相关。早在“十月革命”爆发前夕,高尔基流亡国外,寄居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一次,列宁到这里看望高尔基。闲谈时高尔基对列宁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流浪生活。当时列宁非常用心地听着,并对高尔基说:“您应该把这些全写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高尔基则表示:“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的。”

高尔基是一位性格分明的作家,在他身上,粗暴与温柔、顽固与直率、愤怒与善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他的朋友罗曼·罗兰曾这样回忆他:“虽然他的外表像只老熊,会突然暴跳如雷。但他善良、多情、轻信。”在他生前、死后,来自不同阵营的评价褒贬不一,他被诺贝尔文学奖屡次提名却从未授予他,这都与特殊的时代以及他的政治地位分不开。

然而,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的贡献是不能磨灭的。早在十月革命前他就提出,应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方向。革命后,他对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他的作品和文学理论对我国革命文艺的成长也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苏联文学的典范,更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今天,当所有的褒贬都被时间冲刷而被人们淡忘时,留在人们心头的,似乎只有刻在莫斯科白俄罗斯广场作家纪念碑底座上的那行字可以代表他的全部——“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推荐版本:聂刚正,等,译,译林出版社,1998.

名著概要

《童年》是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初到外公家,阿廖沙就看到大舅和小舅之间的争斗。脾气暴躁的外公常常责罚顽皮的小阿廖沙,但听外公讲起年轻时的故事,他就快乐地想象着童话中大力士一般的外公。外婆很是爱护着年幼的他。他还认识了最好的朋友茨冈,每次挨打的时候,茨冈都伸胳膊为他挡着,还带着阿廖沙做游戏。但这个好朋友被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不慎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开春后,舅舅们分了家,外公买了一所新房子,依旧带着阿廖沙。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和外婆。外婆向他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在争斗中,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开始无比仇恨舅舅。之后外公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母亲回来了,阿廖沙被送进了学校,但又因出水痘休学在家。后来母亲改嫁,外公破产,阿廖沙开始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社会,外出谋生去了。

《在人间》是第二部,描写阿廖沙进入社会的最初生活。

11岁的阿廖沙走向社会,外出谋生。1871~1884年,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他与外婆摘野果卖以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他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了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为此吃了种种苦头,但生活阅历的丰富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

《我的大学》是第三部,描写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

阿廖沙16岁了,他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学生、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知识链接

高尔基与诺贝尔文学奖

被多次提名的高尔基从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自1918年第一次被提名后,高尔基能否获奖的疑问就一直让评委会感到头疼。他和托尔斯泰一样在全欧洲有广泛的支持者,但他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他所有的作品不可能符合评奖标准,所以,瑞典文学院以怕他们的授奖引起人们的误解为由,宁可授奖与蒲宁这样的流亡作家。另外,在排除了《我的童年》作为回忆性作品不适合评奖之后,他们进一步指出了高尔基作品中言过其实的自然主义:作品中的新鲜之处主要是由对那些生活现象所作的广泛和令人厌烦的描写组成的,而前辈的伟大作家认为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描写毫无价值。

名家评述

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的,这里却是打架,斗殴,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

——梭罗古勃(俄国作家)《作家日记》只有那读过高尔基的回忆的人,才能够衡量和评价他从这种社会下层到现代文化、天才艺术和科学世界观的顶峰的飞跃。

——(德)罗莎·卢森堡

他的出现,实不亚于一个革命……他在当时文坛吹进了新鲜的活气,——他们的苦闷,他们的希求,和他们的理想,都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活泼泼地跳着。

——茅盾《关于高尔基》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的是《童年》中小主人公阿廖沙听外公讲故事的一个片段,外公讲述的年轻时的故事是小主人公童年时代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

“外祖父!”

“嗯?”

“讲个故事吧。”

“你念吧,懒鬼!”他咕咕哝哝地说,仿佛刚醒过来,用手指揉揉眼睛。“喜欢听笑话,不喜欢念诗篇……”

但是我怀疑他自己对笑话就比对诗篇欢喜;诗篇他几乎全都记得,他立誓每晚睡觉前高声念它几章,就像教堂里的助祭念祷词一样。

我热心地央求他,老头子慢慢变得柔和了,对我让步了。

“那好吧!诗篇能永远带在你身边,我呢,快到上帝那儿受审判去了……”

他往古老的安乐椅的毛线绣花的靠背一仰,缩着身子靠得更紧点,抬头望着天花板,他静静地若有所思地讲起那些陈年往事,讲起自己的父亲。

“有一次,一群强盗来巴拉赫纳抢劫商人查耶夫,我祖父的父亲跑到钟楼敲钟告警,强盗追上了他,抽出马刀把他砍死,扔到钟的下面。

“当时我还小得很,没有看见这件事,所以不记得;我最早懂事的时候,是从法国人开始的。那是1812年,当时我刚过12岁。那时有30来个法国俘虏押解到我们的巴拉赫纳;他们都是精瘦的小个子;衣服穿的一个人一个样,比要饭的穿得还坏,浑身发抖,有几个甚至冻坏了,站都站不住了。老百姓想打死他们,可是护送兵不让,驻防军来了,把老百姓赶回各家院子里。后来倒没啥,大家都混熟了;这些法国人都精明能干;甚至蛮快乐——时常唱歌。大老爷们坐着三套马车从尼日尼来看俘虏;他们来到后,有些人谩骂,伸出拳头吓唬法国人,甚至揍他们;有些人和蔼地和他们讲法国话,给他们钱,给他们破破烂烂的暖和的衣服。其中有一个老头子用手蒙起脸来哭了,他说:‘拿破仑这个坏蛋终于把法国人害苦了!’你瞧:俄国人心眼多好,甚至贵族老爷都怜悯别的民族……”

他沉默了一会儿,闭上眼睛,用手掌抹抹头发,细心地回忆过去,然后继续说下去。

同类推荐
  •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记忆每天都在被这些陌生的面孔所丰满。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气味穿过你周围的磁场,在你的脑海中卷起一缕或浓或淡的海风。这种微妙而又不可预料的缘分,时常会让你倍加欢喜。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你欢喜,使你记忆之潮日渐澎湃的人,其实一生,只有一见。由一路开花编著的《总有些青春要辜负》共6篇,主要内容为心灵叹,深思录,灵光集,四季吟,菩提歌,至亲情。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爱你就像爱生命

    爱你就像爱生命

    这个书名出自王小波、李银河一封未面世书信,自1977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相识,开始书信往来,到80年代二人在国外求学,一直到90年代,王小波辞去职务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去世。这本书装进了两个人真挚纯净的爱情,也装进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学渣翻身

    学渣翻身

    杨旭祺是个彻头彻尾的学渣,人都说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不惹事顶多算个次品但杨旭祺注定是个不安分的学渣。多次被学校请退,无奈的杨父只好将他送进一所封闭学校,眼不见心不烦。似乎是不找事人就不爽利,杨旭祺仅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便再次因为聚众打架收到学校的请退通知书。与此同时,末世悄然降临。
  • 浅雾夏安

    浅雾夏安

    这排水杉树巧不巧的和旁边的教学楼一样高,只有最南边的一棵例外。它高出一米多,也更粗壮一些,可能是先栽种了一些时日。它挺拔的样子,和命运的倔强不约而同。而时光静默,四季匆匆,跌跌撞撞的我们,又到底留下了什么?一场奇异的青春科幻之旅,一次写进漫漫时空的约定。愿你的梦总是如浅雾一般朦胧,愿你的明天正如你梦里那般美好!夏,安。
  • 灵异墓地诡秘干尸:迷墓

    灵异墓地诡秘干尸:迷墓

    【完结】求支持!一本好书是永远值得回味和留恋的!就像金庸,古龙,梁羽生,柳残阳,他们的作品至今还影响着我!下本书还是这种风格,还是在3G书城发表!各位书友喜欢我书的请记住我的笔名(注入机)他代表了认真负责!不凑字!不太监!不烂尾!的一种精神!不喜欢我书的也请记住我的笔名(注入机)他的风格永远不变,不会因为外力因素而改变,所以就请节约你的时间不要在点击我的作品了!...
  • 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倾天下

    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倾天下

    她本是七氏集团的大小姐,爱上了一个花花公子南宫珏,南宫珏,企业前三都是她们家的小产业,财产十辈子几亿人数不过来,帅的妖孽。他说我喜欢坏坏的女友我喜欢刺激的感受你单纯太过,多余了那些温柔,便和她分手,谁不知道七氏的大小姐云挽美丽妖媚,求婚的人还在排队,一大街,她选择了改变,变成了坏女孩妖媚入骨,风情万种,他追求了她,但误打误撞她穿越成了某国家尚书的废材三小姐,那么请问三小姐你会什么?灵力?修炼了要逆天的速度,丹药师?不好意思我也会,空间灵术师?不好意思,我也是了,嗷嗷嗷嗷,天哪!怎么尚书的三小姐怎么能这么逆天,我不活了!嗷嗷嗷~~~~~~~~别死啊!我还没有说完,唉唉唉,唉~
  • 嫁给我不难

    嫁给我不难

    于彤恩知道自己不够聪颖、也不够能干,妈妈逼着相亲,希望她早早出嫁,她就算不情愿,还是在安排下,嫁给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王璟尧。其实她不懂,他为什么非得挑她不可,他有个儿子,想要的是贤妻良母,她都说了自己不是那块料,他竟然完全不在意,婚后还对她疼爱有加。
  • 创世永恒

    创世永恒

    神心降临,开启一条逆天之路。看一名在这个时代受尽无尽侮辱的废物怎样逆袭而起,我命由我不由天,看他怎样落尽世间繁华,横扫修行路上的一切阻碍和敌人。最终成就主宰之躯。。。。。。看天地之间,谁主沉浮!
  • 宠昏甜妻

    宠昏甜妻

    因为指腹为婚,她被逼嫁给一个三十七岁的大叔,在她准备逃跑的时候却发现他根本就不喜欢女人!于是她放心大胆的留了下来。直到某一天,她才恍然发现是自己看走了眼,气得在他身上又抓又挠。他抱着她,笑的温柔又腹黑:“乖乖躺着,一天是我陆战柯的女人,就一辈子是都我的女人。”
  • 三世之间

    三世之间

    三世之间,你我本是敌人,爱你,让我放下一切。三世,为了自己独霸世界,厮杀,加快了我们灭亡的脚步……
  • 下一次,满城花开的等待

    下一次,满城花开的等待

    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却不知她叫何名,成为凌子扬心中最大的遗憾,长大以后,一次意外的相遇都,让他重新了解了她
  • 重生末世之系统我是女王

    重生末世之系统我是女王

    身份不凡的校花,末世来临,本该手握空间,坐拥美男,称王称霸,却被外表柔弱的小白花给暗算了,众叛亲离。死无全尸,重来一次我不会再犯错了。只是这位同学,你干嘛呢?“月儿,我与你携手共看这人世间的一切如何。”“站这么高干嘛呢,还不快下来。”“月月,不要抛弃我。”众痴心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