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100000023

第23章 拿捏按摩疗法

五指通五脏,指脉阻滞则腑脏淤痛。常拿捏五指,可通五脏经络,去邪扶正。

——《摩诃止观辅行》

1.佛门拿捏与按摩疗法的起源

佛教医学在治疗技法上,有一种与中医按摩相类似的“拿捏法”。据佛经记载,佛陀释迦曾亲自用“拿捏法”来治疗头痛,并亲自研究实践,确定了许多“拿捏方法”,甚至在临终前还给一个叫乌达伊的僧侣行“拿捏”术治病。

《摩诃止观辅行》记载,运用“拿捏法”拿捏手指,就可治疗五脏疾病。捏大拇指治肝脏疾病,捏食指治肺脏疾病,捏中指治心脏疾病,捏无名指治脾脏疾病,捏小指治肾脏疾病。该书还强调,修定坐禅后,要摩擦双手,使双手搓热,再摩擦脸部、四肢和全身,这样可增强坐禅和拿捏的治疗效果。

“拿捏”和按摩都是一种外治方法。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来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反映着自然界各种变化的情况,它是一个阴阳相互维系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保持着与自然界的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阴阳的某一方面或盛或衰,就会使阴阳失去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发生病变。“拿捏”和按摩能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从而达到祛病的目的。

同时,人体气血运行与内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与脏腑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气血的所有运行过程都要受脏腑的控制。因此,拿捏和按摩可以通过推动和激发气血运行,疏通郁闭,补养气血,协调脏腑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对人体健康起到治病保健的双重作用。所以,佛教认为“拿捏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病保健方法,并广为运用。

“拿捏法”随佛教传入中国,与祖国按摩术相融合,因而被广泛地流传,尤其是在中国民间还有许多独特的按摩法,这可能与之相关。

2.拿捏和按摩的穴位与效果

人体周身遍布许多穴位,拿捏和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产生一定的治疗保健效果。

3.佛门拿捏与按摩的手法

佛教的拿捏术的手法在于“捏”,它要求用拇指与食指对合,捏起皮肤肌肉,配合以颤抖性的动作,或轻或重,或快或慢,以感到酸、胀、麻、微痛为度。有时,还可用拇指与食指指甲掐、揉。

按摩术的手法则有数十种之多,人们一般常用按、摩、推、拿等四种。

(1)按

按,是以拇指、食指、中指的罗纹面或髁节、拳头、掌根按压穴位或特定部位。

(2)揉

揉,是以手掌面或指面紧贴穴位皮肤,进行(原穴位)同旋揉动;或以全掌、掌根或指面,贴附于穴位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旋摩。

(3)推

推,是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向前或向上、向外推动挤压肌肉,用力均衡,沿直线或筋肉结构走向推动。

(4)拿

拿,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力拿起某部位或穴位,随后放下,反复进行。

在拿捏和按摩时,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由点(即穴位)到线(经络),逐渐扩展;用力均衡,先轻再逐渐加重,以感到酸、胀、麻、微痛为宜;同时要注意持之以恒。

4.佛门拿捏按摩的具体方法

法本无量,亦无定法,故取其简而易行者十二则,简则可恒,易则省时。此十二则中,久病初愈,或身弱者先不必全做,步步增加,然有万不可少者,有女子不必用者,于说明下注释,望自己逐条衡量。以恒心为第一,不可一日间断。次以勿贪多为要,反使血气不调匀。三以勿速效为主,见功愈缓,根底愈结实,且无流弊。盖急促者,每短折;稳固者,恒长寿也。

(1)托肾摩顶,巩固肾气

早起先平坐,以左手托紧外肾囊,勿松,闭口合牙,右手心摩头顶上三十六下,勿快。再换右手托紧外肾囊,左手摩头顶三十六下,即放松吐出浊气三口。此法只男子适用。

(2)运颈七转,祛除痨伤

平坐两腿直伸,双手按膝上,腰直头正,身勿动转,头颈向左后看,再向右后看,各七次,颈以不可再转为止。如是每次一转,脚后跟伸一伸,勿过用力。再以头颈仰后向前上下叩,如叩头状,亦七次。可使从头颈至脚后根筋骨二十四节均可拉直,浑身血气自畅。

(3)左右运睛,祛除红翳

正坐闭目,转头颈如打圈子,身腰勿动,左转三十六,右转三十六,眼睛亦随圈子左右转,如看四圈,再正坐,忽然两目大张,向地下看,同时吐出浊气七口。

(4)擦脚底心,引火归元

两脚各擦二百四十下,天凉宜三百二十下,同时闭口,以舌抵下牙根,不必用力,口中津液自生,然后集中咽下。以意引入脐下,要用劲,喉中咯咯有声,稍停再咽,约三口。此法最重要,尤其妇女及阴虚晚热、手脚m心焦热无汗者,宜常用此法,久必有效。

(5)掐三里穴,引火归元

穴在左右小腿膝下,靠外边,试以右手心按右膝上,无名指尖点到之处,以左手指尖探取掐入右三里穴内,觉得甚酸处即是。左手按左膝上,亦如上试之,惟指甲宜剪平。每穴掐一百下。此可通三焦,健脾胃,引火归元,与擦脚心并重,每日可掐多次。

(6)隔衣擦腰巩固肾气

正坐正立均可擦,以双手作拳,用拳背按腰眼,不可太用力,隔单衣打圈擦,或直上直下擦共二百下,初学每五十下歇一歇。如有汗时,可拳背按紧腰眼,用力揉亦着力,在各人自己体会。

(7)两手攀足,强壮筋骨

正坐屈腰,两臂直伸,手指下点脚背,两腿弯宜直,使脚筋拉直,老年人宜慢,手指点到,不可点时即止。此不可急,亦不可贪。老年人取第六法为宜,或量力而行,徐而恒则有功。

(8)勾指运力,治臂疗腿

正立,两脚分开,两手同时用中指无明指入掌心,大拇指压其背,再以两手食指勾食指,小指勾小指如练,用力左拉右拉,闭口,心内安,共三十六下。腰正勿动,两脚稍分前后,可勿倒,如有两臂酸痛者必勉力行之,久久腿痛亦愈,老年人尤可强筋骨,健脾胃。

(9)擦头上部,平肝理气

以两手擦两耳轮六十下,后脑左右各六十下,擦面三十六下,喉部颈际左右六十下,有气管炎者,日行勿间断。

(10)擦胁摩腹,健肝抚胃

此可饭后行之,在八字骨左右,两胁之下,擦一百至三百下。勿食过饱行之,饱时勿擦腹部。临睡时下可擦小腹二三百下,擦脐下全部,不拘多少,睡着即止。

(11)叩齿闭肾,固齿理气

可于行第二项后行之。又凡遇小便时必咬牙,则肾气勿泄。小儿女必日日教之,久久勿忘,终身受用。

(12)擦两小腿,舒筋活络

前后各一百二十下,可于掐三里穴后行之,两手同时上下擦。

5.按摩的日常养生活动

传统按摩养生法,是根据历代流传的、确有实效的、防衰延年的按摩养生方法编排的。它包括:鸣天鼓、旋眼睛、常叩齿、擦鼻旁、腰宜转、常摩腹、搓脚心、暖外肾等八节动作。其中的每一节动作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可视为一套完整的按摩养生法,故将其合称为“传统按摩养生法”。这种按摩养生法,方法简单,锻炼全面,运动量不大。锻炼时可坐可卧,坐在床上或是椅子、凳子上均可,体弱者还可躺在被窝里操作,若有些动作(如鸣天鼓、腰宜转等)在被子里不便进行,可少做几节,仍可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这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锻炼。

传统按摩养生法,在锻炼时不论采用何种姿势、选择哪一节动作进行操作,均需注意以下几点:

(1)意念要集中

这一点在气功锻炼、气功按摩中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按摩虽不强调意念,但因按摩和气功是一脉相承的,为增强按摩的效果,必须讲究意念的作用。要求在按摩前,先坐好或卧好,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神宁静,全身放松,最好是在意守肚脐片刻后进行。

(2)呼吸要自然

意念集中后,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即采用自然呼吸,不必用意指挥呼吸,更不可做憋气动作,以免引起胸闷等不适症状。呼吸时要求室内空气新鲜。

(3)动作要轻柔

养生按摩的手法均较用于治病的手法轻柔,即要求按摩的动作轻松柔和,以自觉舒适而不吃力为度。按摩前两手掌需相互摩擦至热,然后再按操作程序顺着皮肤的纹理,轻柔协调地进行按摩。

(4)时间宜早晚

早晨起床前进行按摩,能迅速驱散朦胧的睡意;晚上睡前进行按摩,有利于消除一天的疲劳,便于入睡。若时间不允许做完全套动作,可清晨鸣天鼓、转目、叩齿,睡前摩腹、擦脚心、暖外肾。当然,在白天空余时间也可根据需要,着重按摩某一部位。例如,腰痛可多转腰、久视后可多转目、易感冒者可多擦鼻等。但在过饥、过饱时不宜进行。患有皮肤病或局部有红肿时,均应暂停按摩。摩前需排空大小便。

(5)次数要因人而异

按摩次数的多少应根据各人的体力决定,一般少则按摩10余次,多则可增加到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均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总之,要以感觉舒适为度。

6.各种疾病的拿捏按摩治疗

在以下几种疾病中,佛家采用拿捏按摩的手法,疗效比较显著。

(1)头痛

说起头痛,症状都差不多,不过造成头痛的原因却有多种。由于原因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手法也各异。

这里所说的头痛是关于慢性头痛,以及那种总是觉得头很重,头部神经总是一跳一跳疼痛的症状;这些症状一般是由精神紧张所致,或是常见的因情绪而引起的头痛。

把两只手的手指交叉在一起,放在脖子后边,口轻轻张开,抱紧的双手向头的上方举,然后再把双手在脖子后边和下颌部位勒紧,轻快地推拿,并将上述动作反复做几次。

接着,再将两手握成拳头,轻轻地叩头皮。这样头痛很快便可止住,还能感到轻松舒服。

对由于眼睛疲劳引起的头痛症状,采取的治疗办法是:用凉水浸湿毛巾,敷在紧闭的双眼上;眼睛上敷块凉湿的毛巾会舒服些。然后再用两只手的掌心隔眼皮轻轻地揉压眼球,左右揉抚。这种动作反复许多次,也会有效果。

注意:不要在眼球上强压、强按,那样做会损伤眼睛。

(2)神经衰弱

许多人都曾为患有神经衰弱所烦恼。有的表现为头晕脑涨,耳鸣眼花,健忘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表现为腰背酸胀,食欲不振,精神抑郁;有的表现为月经不调,房事不和谐或阳痿、早泄、遗精等。

对于神经衰弱,首先要找出原因,消除心理因素,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同时,可采取拿捏法防治。

[1]拿捏手心、劳宫、神门、阳池等穴位。

[2]拿捏涌泉穴和脚心。

[3]拿捏足三里、三阴交、冲阳等穴位。

[4]按摩天枢、关元、气海、中脘等穴位。

[5]按摩腰眼、肾俞、胃俞、肝俞、膈俞等穴位。

(3)食欲不振

现在的父母常为小孩不想吃东西而烦恼,一方面是小孩贪吃零食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胃、肠功能和心理、精神因素等导致的没有“胃口”。成年人也有食欲不振的时候,如身体过度劳累、天气炎热或者患有肝病、肾病、高血压等,均可引起食欲不振。对于食欲不振,除了找医生做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外,有时进行按摩术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患者仰卧,左、右手分别用拇指压着右、左手“手三里”穴,膝盖弯曲。施治者双手手的中指重叠,压迫中脘、天枢等腹部诸穴位。

[2]按顺时针方向,双手掌重叠,轻轻按摩腹部,再用力像划船般地揉捏腹部。

[3]患者俯卧,施治者双手拇指压迫胃俞、脾俞;以拇指指尖用力刺激涌泉、足心、手心等部位。

(4)腰痛

腰为人体躯干的枢纽,对全身的负重、运动、平衡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人类原本为四肢行走,在进化过程中变为直立行走,直立姿势对腰部的压力很大。如果平时不注意,很容易因不正确的工作姿势引起腰痛;中老年还容易患变形性腰椎病,导致变形的脊柱压迫神经和血管,从而引起腰痛。

此外,妇女病、肾脏病、胃癌、腰椎转位扭伤、腰肌劳损、棘上韧带损伤、腰筋膜炎等都会引起腰痛。

[1]患者俯卧,放松全身肌肉。施治者从患者肩胛到臀部的脊柱两侧施行手掌轻摩、手指揉捏。脊柱两侧肌肉用拇指按摩。再着力集中刺激大肠俞、肾俞、命门、志室、腰眼等穴位。

[2]以拿捏法,着力集中于足三里、三阴交、承山、血海、委中等穴位。

[3]患者俯卧,双手向前伸直,两脚向后自然伸直,然后四肢用力向上平抬,使腹部着地而支撑全身,四肢尽力向上抬起,尽量保持较长时间。此法可锻炼腰部,有恢复腰部肌肉的功能。

(5)肥胖症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一般超过正常体重20%的人就算肥胖。长期以拿捏法施治,辅以饮食调节,有助于减肥。

[1]饭前10分钟,对手部鱼际穴(大拇指根部)、手背正中进行拿捏,可以抑制肠胃蠕动,降低食欲,以达到减肥目的。

[2]饭前10分钟,拿捏脚掌以减低食欲,用力不可太轻,否则反而会增进食欲。

[3]饭后30分钟拿捏腹部关元、中脘、颈侧部和下肢,可保持肌肉力度,抑制肠胃蠕动而减少营养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6)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它早期可能无任何自觉症状,但一般会因血压高而引起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失眠、乏力、易怒、健忘、气喘、不安等症状。晚期还可引起头重脚轻、手指发麻或发胀、视力减退、思考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饮食减少等,严重时可突然倒地,神志昏迷,甚至半身不遂。

[1]施治者用一手托住患者额头,另一手从后脑到颈部轻轻摩擦,再用拇指和食指揉掐颈椎两侧肌肉,从颈部至肩膀,再到背脊骨两侧。

[2]患者跪坐,自己将双手中指轻力指压天枢穴,上身前俯,慢慢吐气;然后在人迎穴上行指压,脖子后仰,下身弯成弓状,吸气。如此反复数次。

[3]拿捏风池、百会、足三里;推印堂、前额部、三阴交;手指用力梳头。

[4]将脚踝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叩打脚底和涌泉穴。

注意:避免过度兴奋或激动,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浴,久蹲、久坐后不宜突然猛起。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诸如基本信仰和功修制度、教坊和掌教制度、寺院经堂教育、传统节日、婚丧礼仪和生活定制、苏非门宦、清真寺建制、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以及现阶段的新面貌等等,都有所涉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归纳和认识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和论述。
  •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心灵的健康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给心灵放假并放下“包袱”至关重要。本书带领读者共同悟证人生真谛。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权沁天下

    权沁天下

    女主阳天沁,幼时不幸遇到了灭门惨案,报仇之后,坠入了轮回池中转世投胎。人生分出两条路,长大了,必定是要做出抉择的,究竟是老老实实的做皇后,从此与一群女人争风吃醋?还是走上权臣之路,把自己的一切交给自己掌握?当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回首看去,是否遥遥看到了当初艰难选择的自己,不知心中可有后悔?
  • 无上圣冕

    无上圣冕

    十年辛苦,百年孤独,不斩红尘誓不顾;人间仙路,通天神途,醉枕浊世啸江湖;英雄无双,睥睨世间寂寞苦;无上圣冕,千秋万古;光明之城,谁主沉浮?------这是一个有关梦想与荣耀、恩仇与忠贞的故事,这是一部少年经受青春之火洗礼的奋斗史!长夜漫漫,我将从今守望!--2013.
  • 四世缘:病娇妖帝,求名分

    四世缘:病娇妖帝,求名分

    【此文不更了,新文《琰帝凤君》已开,女尊文】上一世,他是天地所孕育而出的妖狐,无意闯入她所在的界面。与她相遇之时,一见倾心,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她如罂粟一样,让人上瘾,戒不掉,而他也不想戒。她爱在他身上作画,他允之。她喜欢看他穿红妆,他允之。她想要天下,他暗地帮她扫除障碍。……她所要之物,他倾尽全力帮她得到。待他回归之时,给予他的却是,她被人暗算而死。那一日,他屠净了那一片大陆里所有生灵,为她陪葬。散尽修为,随她而去。
  • 猗兰操(妖男当道之魔)

    猗兰操(妖男当道之魔)

    他是魔鬼,靠吸食万物的精灵元气为生,他喜欢皇宫,皇宫里处处弥漫着死一样的绝望。在皇宫里,最呼风唤雨的不是皇帝,而是他。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他,只有在极度惊惶恐惧的时候,他们才看得见他。但是,她能看见他。原来,日复一日的琴声,是弹给他听的。他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听不见那些曲子了该怎么办?那最后一曲叫做猗兰操,从此,魔鬼有了名字……
  • 校花与贴身保镖

    校花与贴身保镖

    一个退伍军人的穷小子,来到某座城市找工作,巧合的解救了一个公司的大老板。并做了大老板女人的贴身保镖。从此改变他的命运。
  • 我和岛主有个婚约

    我和岛主有个婚约

    左月儿,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一)一次油轮旅行,竟碰上传说中的海难……当最后一个大浪翻滚而来时,她以心中的灵魂起誓,希望船上的人能够平安返回家园。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太善良了,上天给她一个礼物……七色岛,由七座岛屿组成的七色集团,太平洋中最富盛名的岛屿。这座岛上住着一个大光头,大块头的——岛主。某一天,那个岛主跟女主签下了一份婚约……从此,她的人生里有了个他,他,他……
  • 丑穷腹黑帝扑倒女王:安得墨红颜

    丑穷腹黑帝扑倒女王:安得墨红颜

    这是一个关于路人甲扑倒傲娇女王的爱情奋斗史苏习安是S大女神级的人物,但是从来没有人给她写过情书直到——不知道哪个路人甲竟真的送了她一封情书,真真切切地写着她的名字。介于两人只见过几次面的情分上,她还是去见了那个人,然后她就答应了……答应了……路人甲看起来弱小又没用,哪知道相处下来才知道人家根本就是扮猪吃老虎呀……当她将恋爱当做游戏时,她便已经踏入了他布置的温柔陷阱了。我爱你已久,在等风来的日子里,抽芽;我爱你已久,在风来了的日子里,周全;我爱你已久,在风静下的日子里,赏光。
  • 至尊唐三藏

    至尊唐三藏

    这位女妖...额不对。。。这位女菩萨贫僧有礼了!.............
  • 总裁:因为是你

    总裁:因为是你

    “唐总,嫂子又把别人说哭了。”唐封笙:“没关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唐总,嫂子又砸胸牌了。”唐封笙:“没关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唐总,嫂子离家出走了。”唐封笙:“没关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唐总,嫂子这次出去找小白脸了!”某男一个翻身,“这是第一天的事!她还反了不成?”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成长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成长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