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100000024

第24章 “五辛”疗法与其他食疗法

五辛者,祛风发汗,通阳发表,解毒消肿,杀虫除湿,温中消食。虽不可食,但药力具奇效。

——《佛门医术·秘经》

佛教中的“五辛”是指:葱、蒜、薤、韭、兴渠。相传兴渠流传于西域,中国不生,所以“五辛”疗法中不介绍兴渠疗法。

1.“五辛”疗法中的葱疗法

葱为百合科植物,又名菜伯、火葱、四季葱、大葱等;多年生草本,为二年生栽培。葱有大葱、小葱、冬葱之分,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调味蔬菜,我国北方大葱较多,南方则以食小葱为主。葱香鲜柔滑,具有压腥膻,软硬质,解食毒的特点,为人们所青睐,烹调山珍海味及高蛋白食品,尤其离不开葱,被誉为增进营养的保健品。中医认为,葱性温,味辛,有祛风发汗,通阳发表,解毒消肿之效。

葱的品种中最著名的是大葱。大葱主要产于北方,11月初上市。葱可以四季常长,终年不断,但主要是以冬、春二季食用最多。我国著名的大葱品种有山东章丘大葱、鸡腿葱等。章丘大葱葱白长而粗,纤维少,肥大脆嫩多汁,辣味淡,稍有清甜之味,称为“大梧桐”。鸡腿葱形似鸡腿,茎洁白粗厚,品质致密柔嫩,味道辣香浓郁,葱白短。

葱含葱蒜素、二烯丙基硫醚、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糖类、脂肪、钙、磷、铁等成分。

葱,辛香诱人,在菜肴中放些葱,可使之大为增色,且使食者食欲大增,特别是农历正月和二月大地回春之时,吃葱对身体大有益处。南方有“正月葱,大补身”的谚语。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稍多吃些葱,对身体也是有益处的。葱主要做调料用,也可生食或做配菜,葱鳞茎可腌菜,又可做菜。

葱是人们日常熟悉的佐食蔬菜,有40种以上的医疗作用。常食葱可以暖身体、助消化。

葱有一股强烈的辛辣气味,其主要成分是硫氢化芳基,它可以帮助身体全面吸收维生素B1,有活跃内脏的功能。挑选葱时,将它按压一下。葱茎饱满、不扁不泡的便是良品;青嫩而有光泽的是新鲜的。为了不影响药效,要买新鲜的葱,并尽可能生吃。

葱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很多成分,生食能刺激神经,具有帮助肠胃消化、温暖身体、使人自然发汗的效力。同时,葱也能去掉各种肉、鱼食品的腥膻味,可用于各种怪味食品的烹饪。

在古代印度,人们把葱当做强壮身体功效的蔬菜来食用。佛门认为:葱的辛辣味有很强的刺激性欲的作用,食之会妨碍修行。因此,葱被释迦牟尼禁用。然而葱在佛医运用上却是一个例外。为治疗疾病,僧医们频繁地以葱做药,灵活地使用葱类植物。

洋葱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种含前列腺素的植物。洋葱能杀虫除湿,提神健体,可用于降血压、消血脂。

下面是几种重要的葱疗法:

[1]葱治感冒

用葱白一段,碾碎取汁,分几次饮用,有特效。或将葱白细细切碎,再撒生姜末少许,用开水冲服。若加滚开的水搅拌,趁热连姜、葱一起服下,即刻见效。

[2]葱治胃痉挛

将生葱和酱一起吃即可,用量可根据各人身体状况而定。

[3]葱治风湿性四肢麻木

取大葱60克,姜15克,花椒3克,水煎服,每天2次。

[4]葱治小儿遗尿

取葱白8根,硫黄30克,共捣汁,睡前敷脐上,连敷两三夜即可。

2.“五辛”疗法中的蒜疗法

大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又名蒜头、大蒜头、胡蒜、独蒜等;作一年或二年生栽培。地下鳞茎由灰白色的皮包裹,其中的小鳞茎叶蒜瓣。大蒜原产于中亚和欧洲南部。在我国栽种约有2000年的历史,现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鳞茎是蒜头的主产品。由许多层叶鞘包裹形成假差,即为青蒜(蒜苗)。大蒜软化栽培可以生长出蒜苗。

大蒜的种类较多,按蒜瓣大小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大瓣蒜一般每头4~7个蒜瓣,蒜瓣大小均匀而肥大,外皮易剥落,辛辣味浓,产量高,并适于栽培蒜头。小瓣蒜的蒜瓣细长,每头有蒜瓣10~30个,大小不均匀,外皮不易剥落,适于栽培蒜苗。蒜按鳞茎外颜色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类型。紫皮蒜:外皮呈紫色,蒜瓣少而大,辣味浓,蒜薹肥大,产量高,但耐寒性差,多在早春栽培,又称春蒜,这种蒜适于生食或做调味用。白皮蒜;外皮呈白色,辣味淡,抽薹力弱,蒜薹产量低,耐寒性强,多在秋季栽培,又称秋蒜。这种蒜最适于腌制。我国质量好、产量高的蒜产区很多,辽宁海城大蒜、山东苍山大蒜、山西应县大蒜、河南宋城大蒜、西藏拉萨大蒜等都很有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降血压作用、抗癌作用。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味辛,有杀虫、解毒等作用。蒜含有挥发油,患有消化道溃疡的人不宜多食。

大蒜生食后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要解除口腔中的蒜臭味,可细嚼茶叶少许,也可吃几枚大枣或口含当归1片,可减轻或消除难闻气味。

大蒜的花茎即“蒜薹”,色绿味美、脆嫩。蒜薹以无粗老纤维,脆嫩、条长、薹顶不开花、不烂、不蔫、基部嫩者为好,是春末夏初的佳蔬。大蒜的幼苗又称青蒜,叶色鲜绿,以不黄不烂、株高、叶粗为佳。

大蒜含大蒜辣素、锗、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铁、磷、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等成分。蒜薹和蒜苗均含丰富的维生素,每100克青蒜中含有维生素C77毫克,比蒜头高数倍。

大蒜的嫩叶、鳞茎、蒜薹都可食用,都是常用的调味品。炒菜或做汤时加入适量的大蒜,可增加其香味,使之味道更鲜美。另外,大蒜可凉拌、制酱、糖醋、盐渍等。

蒜是一味具有神奇功效的药物。人类食用大蒜的历史悠长久远。自古以来,大蒜由于能够强身健体而备受人们的重视。现在人们也都承认它具有明显的药效,并对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然而大蒜那种不讨人喜欢的特殊味道往往令一些人敬而远之,这影响了大蒜功效的发挥。这种特殊味道的主要成分是大蒜素。它易与维生素B1相融合,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此外,大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大蒜还对杀灭肠道寄生虫,特别是对蛔虫具有突出疗效。

大蒜能杀虫除湿,温中消食,解毒杀菌。据说4600多年前,古埃及修筑金字塔时,劳动者就以蒜来增添力气,《旧约全书》对此也有专门叙述。三国时,孔明征孟获也用蒜驱除瘴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伤员用蒜防止伤口感染。古代印度及佛教医书对大蒜的疗效都有详细的记载。现代医药研究表明,大蒜能抑制15种有害细菌,能降低血脂,增强纤溶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大蒜精油对血脂过高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还能激发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有效成分,大蒜素N能抗血小板凝集,其蒜辣素又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据古印度医书《斯修鲁塔·桑其塔》及《查朗卡·桑其塔》记载:古代印度已有人用蒜汁来治疗鼻炎、皮肤病、肠道寄生虫,同时还把它作为增强精力的良药。此外,大蒜还能健胃、促进消化,并对畏寒症、痔疮、肠胃病、肺结核、痢疾、伤寒、霍乱、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病、百日咳、脓肿、鼻衄、皮肤病、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释迦牟尼虽然禁止僧人食蒜,但也明确地承认大蒜的保健和治病的作用,并在佛教医学中确立了“蒜疗法”,即把大蒜当做药物来治病的特殊疗法,其中的许多内容为后人所继承。作为一种民间疗法,它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证明。现在人们常用的“蒜疗法”,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寺院药法,但它们都源于佛教医学。

下面试举几种主要的“蒜疗法”:

[1]大蒜治感冒

在感冒之初,把大约10克捣碎的蒜放入热豆浆汁里,趁热喝下去,感冒即可很快治愈。

大蒜头2个,葱白1根,生姜4片,水煎后加入红糖适量,趁热服下。

[2]大蒜治咳嗽

要想使气喘以及感冒引起的咳嗽得到缓解,可将蒜捣碎,焙烤成糊状后,做成小饼,每次服1~2片。

[3]大蒜治胃痉挛

把蒜放到锅里焙烤成糊状后,做成小饼,每次服2~3片即可生效。另外,将蒜碾碎,取汁约36毫升服下,对缓解胃痉挛有效。

[4]大蒜治下痢

把一瓣蒜捣碎或剁碎,放到豆浆汁里喝下,可以治疗下痢。

[5]大蒜治动脉硬化

每天食一瓣蒜,连日服用,可以缓解动脉硬化。

[6]大蒜治失眠

可以每天吃两瓣蒜。大蒜中所含成分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变暖,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7]大蒜治神经性头痛

每天服用两瓣蒜,连续服用,坚持下去必会见效。

[8]大蒜治肩部肌肉酸痛

把两头蒜及等量的生姜捣碎研细,和入一些面粉,用布包好,敷于患处。

[9]大蒜驱虫

患绦虫、十二指肠虫及蛲虫的患者,可将30克蒜捣碎后,包在糯米纸里服下。注意:胃肠不好者慎用。

[10]大蒜治毒虫咬伤

把蒜切成薄片敷在患处即可。

[11]大蒜治高血压

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个,并喝些醋汁,连服10~15天。

应该注意的是,用蒜作敷药或涂药时,可能引起皮肤斑疹。

[12]大蒜乳汁煎剂治感冒

在“蒜疗法”中,最先值得提出的是把蒜放入牛奶中煎煮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乳汁煎剂的一种,主要用来治疗感冒。据说,释迦牟尼和其弟子舍利弗曾患过多日不愈的感冒,最后就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

根据佛教医学和古代印度医典的记载,大蒜乳汁煎剂的制作方法是:将1份蒜、8份牛奶、2~3份水混合煮沸,待水分蒸发,只剩下牛奶的黏稠液体时,将液体过滤即可服用。至于服用量,若是用42克的蒜煎出的药液,成人每次的适用量是56~112克。服用时,可在药液中加入蜂蜜。

[13]大蒜治龋齿

把蒜碾碎后敷到面颊上,可使疼痛消失。不过这种疗法有时容易使皮肤起泡,应该注意。

3.“五辛“疗法中的薤疗法

薤是藠子、藠头的学名,它还有菜芝、祥谷菜等美名。

薤的气味与大蒜相似,又名野蒜,但它不是一瓣一瓣的,而是如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民间用以做酸菜食用。它能温中散结,祛湿止痢。

薤是很多人爱吃的蔬菜。在四川城乡,不少人家里的泡菜坛子中,通常泡的有薤。夏天,从坛子里取些薤出来,佐餐稀饭,和胃爽口,十分惬意。平时,用它来与荤菜合炒,家常风味也十分浓郁。

不仅四川人爱好薤,长江流域爱好吃薤的人也不少。这大概和本草书上所记载薤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用有关。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孟诜》的《食疗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等书,都记载过薤的药用功能。

我国的道家、佛家都把薤列入“五荤”之内,不吃它。不过,其他人还是要吃的。《礼记·内则》记四时调配饮食之法就说“膏用薤”,要求将动物膏脂与薤合烹。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也记有“蒸薤”,说可以将薤蒸熟了吃。明王象晋在《群芳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都说薤“芼(mào)酒、糟藏、醋浸皆宜”。历来文人们的诗词,亦流露出他们是爱好薤的。乐府《相如曲》以“露薤”为曲名,就是美言薤体光滑,露水也难以伫立于其上。白居易的《春寒》诗,曾歌咏“酥暖薤白酒”,说的就是以酥炒薤白投于酒中,令其别具风味。杜甫诗说,吃了它,对温补有益。宋代张耒诗言薤“轻身殊骨干,却老卫正气”。陆游亦有诗言“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说他在成都吃过用醯(醋)、酱(甜面酱之类)、橙(用皮,取香味)和薤调味而成的彘骨。彘骨并不都是骨头,而是肉骨连在一起的,陆游吃的彘骨,可以认为类似于今天的糖醋排骨。

现在吃薤的方法更多:腌、酱、泡、拌、炒、煮、炖,各有风味。

薤治多种疾病举例:

薤头10~15克(鲜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调味食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不适、心绞痛、老人慢性肠炎、菌痢。

4.“五辛”疗法中的韭疗法

韭菜是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的特产,和大蒜有同样的药用效果。很早以前,人们就栽种韭菜作为菜和药,现在全年都可以买到。韭菜特有的强烈香味能大大增进食欲,增强精力。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韭菜最适宜春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因为春季气候忽冷忽热,阳气开始上升,而韭菜性温,最适合保养人体内的阳气。

自古以来,韭菜深受人们的喜爱。李时珍说:“韭之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他还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本草拾遗》里也说:“在菜中,此物最温而益人,宜常食之。”这小小的韭菜还入了诗,诗圣杜甫赞美韭菜,写下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诗句。

现代医学发现,韭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最多的是钙、磷、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中,同量的韭菜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柿中的含量还要多3倍。韭菜还有调味、杀菌的功效。

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味甘辛,春季经常食用,能够温肾壮阳、活血散淤、理气降逆、健胃提神,最能够帮助养阳。从中医药用来说,韭菜一身都是宝:韭菜叶能够补虚、解毒;韭菜本身能治疗诸癣、带下;韭菜根和韭菜籽都有壮阳固精、补肝益肾的疗效,可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频尿等症,所以中医学上韭菜又有“起阳草”之美称。春季补阳,是非常重要的养生内容,因此多吃韭菜更是理所应当的了。

韭菜不仅能养肝补阳,同时因为韭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所以对促进肠壁蠕动、防止大便干燥、预防肠癌也很有好处。

韭菜的强烈气味是由一种硫氢化芳基产生的,它具有提高机体吸收维生素B1的作用。

韭菜虽然是富有营养和医疗价值很高的蔬菜,但是韭菜偏热性,多食易上火,因此阴虚火旺者不宜多吃。同时因为韭菜不易消化,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下面是几种重要的“韭疗法”:

[1]韭菜治下痢

可用韭菜汁或韭菜与鸡肉混在一起煮食,或者做韭菜粥食,这些方法都会有显著的疗效。

[2]韭菜治食欲不振

用韭菜50克做一日用量,榨取其汁饮用可见效。

[3]韭菜治牛皮癣

韭菜、大蒜各30克,捣烂成泥状,烘热后用力擦患处,每日擦1次,连续擦3天。

5.解表散寒、排除毒素的生姜疗法

有这样一个传说:

佛祖释迦牟尼患感冒发烧了,他的弟子阿难劝他服用生姜药粥。释迦牟尼喝了这种药粥以后,烧很快就退了。于是,释迦牟尼把僧人们召集来,亲自宣扬生姜粥的好处。他说:“各位僧人,从此以后,我劝你们多食用些加有芝麻、生姜、陈酒的药粥。这种药粥有五大功能:一能充饥;二能解渴;三能防止便秘;四能使大小便畅通;五能治感冒。”

生姜在佛医中用途很广泛。在印度,生姜被用做治疗头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病症的家庭良药。中国的儒圣孔子也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姜,《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爱吃姜,但不多食。孔子在那个时代能高寿,大概就与他爱吃姜有关吧。

姜又称“生姜”、地云、百辣云等,多年生姜科草本。一年生栽培。根茎肥大,呈不规则的块状,色黄或灰白,有辛辣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陕西为主要产区。以地区品种来分,北方品种姜球小,辣味浓,姜肉蜡黄,分枝多;南方品种姜球大,水分多,姜肉灰白,辣味淡;中部品种特点介于两者之间。一般每年8~11月收获。在烹调中一般把姜分为嫩姜和老姜两类。嫩姜又称“芽姜”、“子姜”、“紫姜”等,一般在8月份收获,质地脆嫩,含水分多,纤维少,辛辣味较轻。老姜多在11月收获,质地老,纤维多,有渣,味较辣。

姜以不烂、不蔫萎、无虫伤、无受冻受热现象、不带泥土和毛根等为上品。山东莱芜生姜,姜块黄,皮黄,肉质地细嫩,色泽鲜亮,辣味较浓,纤维素含量少,姜丝细小,是姜中佳品。湖北来凤姜,浙江红爪姜、黄瓜姜等,也很著名。

中医认为,姜性温,味辛,有解表散寒、解毒等功效。所以在制作某些寒性食物时,必须用姜,如烹制水产原料时必用姜;在制作某些野味时也必须加姜,以起解毒作用。

生姜含姜醇,姜烯,莰烯,水芹烯,芳樟醇,柠檬醛,甲基瘐烯酮、王醛、龙脑、姜辣素天门冬素、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呱啶酸、姜油酮、姜酚、桉叶油精、茴香萜、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等成分。

姜因加工不同而有生姜、干姜、黑姜(炮姜)之分。干姜偏重于温中,生姜偏重于解表。干姜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温肺化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腹痛、呕吐、泄泻以及肺寒咳嗽、痰多清稀等症。生姜味辛、性微温,有解表止咳、温中止呕、驱风散寒、解毒之功效,可用治风寒感冒、咳嗽多痰、胃寒呕吐等症,炮姜有温经散寒作用,妇女产后气血多虚、多瘀,民间常将姜用芝麻油煎炸食用,以温经散寒、去瘀生新。

生姜有着辛辣味,是我们随处可见的调料之一,也是一味中药。生姜含有一种“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脏加快跳动、血管扩张,从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使人全身发热,汗毛孔张开,汗流增多,同时可带走人体内过多的热量,并排出毒素,使新陈代谢活跃,还能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所以,民间常用生姜汤治疗受风寒引起的伤风感冒。用姜又能温中散寒、健胃、止呕。吃姜时姜辣素刺激舌上的味觉神经,作用于胃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增加消化道正常蠕动,促使消化液分泌,起到健胃、止呕的作用。

生姜在食用时要注意,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因此,腐烂的生姜切不可食用。

自古以来,生姜就被用于治疗畏寒、呕吐、发烧、咳逆、多痰、腹中冷气、胃纳不结等症。平日吃些姜能增强体力,增进食欲,防止血液凝固,调节前列腺素水平,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生姜辛辣、性热,多食反而伤胃、生热,切不可过量久食。

下面是几种重要的生姜疗法:

[1]生姜治恶心、呕吐

生姜汁1匙,蜂蜜适量,调入开水,一次服下。

[2]生姜治风湿性关节炎

生姜30克,石菖蒲15克,鲜葱、芫荽各30克,共切碎,用白酒炒热,用布包敷患处,冷后炒热再敷,每日3次。

[3]生姜治发热无汗

生姜7片,红糖35克,煎汤趁热服;同时,以生姜煎汤洗浴后卧床为佳。

[4]生姜治感冒

将生姜切成细丝或擦成细末,放一小撮在茶碗里,加一小匙砂糖,然后倒入开水,搅拌后饮用;

将葛粉用少许水冲后,放在火上炖,待成糊状后,加入生姜汁,饮服。饮用量为一次一茶杯。

[5]生姜治畏寒发冷

以适量的生姜细末(每次取一块相当于小指尖大小的生姜切成),放入一茶杯咖啡中,每杯加一大汤匙蜂蜜,冲开水饮用,即有疗效;

将3克生姜配600毫升水,煎至半量,每天分3次饮用。

6.化痰散积、行瘀消肿的魔芋疗法

据古书记载,魔芋是由佛教徒从朝鲜带来的,当时它作为一种药物还显得非常珍贵。这种最初仅和佛教徒有缘的食品,后来由寺院素菜普及到了民间。魔芋曾广泛用于寺院素菜,僧侣们在吃魔芋的同时,发现魔芋还是一味良药,它能化痰散积,行瘀消肿、利尿化食。即使现在也是如此,每日食魔芋的僧侣们,几乎没有得肾炎和肾结石症的。

在现代日本,食魔芋之风非常盛行,人们认为“魔芋能碎体内之石”,因为魔芋有溶解结石的作用,经常吃它便可以预防肾结石。现代科学研究分析,魔芋含有优质食物纤维、萄甘露聚糖等成分,进入消化系统后能平衡、协调和抑制人体摄取食物中的动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促进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经常食用魔芋还可治痰嗽、积滞、疟疾、经闭、痈肿、疔疮、烫火伤、跌打损伤等症。

下面是几种重要的魔芋疗法:

[1]魔芋治脚癣

魔芋块茎切片,摩擦患处。

[2]魔芋治鼻咽癌

华东魔芋50克,先煎2小时。加枸杞根、鸭跖草各50克,七叶一枝花25克,煎汤滤汁服。

[3]魔芋治甲状腺癌

华东魔芋50克,先煎2小时。加苍耳草50克,蒲黄根、海藻、玄参各25克,煎汤滤汁服。

[4]魔芋治淋巴肉瘤

华东魔芋50克,先煎2小时。加黄药子、天葵子、红木香、七叶一枝花各25克,煎汤滤取清汁服。

注意:魔芋未经加工制作时有毒。新鲜魔芋内服煎汤,须久煎2小时,取汁服,切勿误食药渣,以免中毒。

7.净化血液、强肾健肝的豆疗法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大豆是一种理想的食物;从医药学的角度来看,大豆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大豆中含有很多优质的植物性蛋白、无机质、维生素等。它不仅有净化血液的功能,而且最大的特性是具有极强的解毒能力,这在豆类的食物中是首屈一指的。

很早以前,“黑豆”就是人们乐为食之的豆类食物。黑豆中仅氨基酸的含量就相当多,它还含有很多人体内所欠缺的杜松子酒素、色氨酸、龙须菜酸、谷氨酸等,像尿素酶一类的酵素是对人体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营养成分。此外,黑豆不仅是治疗气喘的妙药,它还能净化血液,使肾脏、肝脏更强健。

据说,释迦牟尼在一次传教旅行的途中突然腹痛,以往每逢释迦牟尼腹痛时,他的供奉侍僧阿难都煮豆粥给他吃,那样可以把病治好。这次阿难化缘得来了一些黑豆,煮成粥进奉给释迦牟尼。没过多久,释迦牟尼的腹痛消除,恢复了正常。所以在久远的古代,黑豆就是佛教医学中极其重要的药物之一。释迦牟尼把黑豆做成药粥治疗感冒,还用它治疗腹痛和食物中毒。在佛教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里,也有关于黑豆治疗药效的叙述。黑豆因其营养价值高而被称为“田中肉”,多用于寺院素菜的制作,通常是用它做成黑豆豆腐来食用。

佛教与小豆的关系非常紧密,释迦牟尼就把小豆当做医疗食品,遇到感冒或腹痛时,即用它来治疗。据说,佛教教团的一个尼僧得了头痛和晕厥病,又经常下腹疼痛,僧医用酸粥治疗,可是体温怎么也降不下来,而且痛也止不住。于是,僧医便煮小豆粥给她吃,以通肠利便,很快烧就退了。以前人们就经常吃小豆来治脚气,除此而外,它还有其他的一些医疗作用,比如:治疗糖尿病,用小豆和海带一起煮食可见效;妇女奶水不足时,将煮小豆的汁和食物一起吃可以见效;有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将小豆磨成粉加入酒里,每日饮一些,可以保胎顺产。

小豆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紧密,豆沙年糕、小豆汤都是用小豆做的。在日常的饮食中,也常将小豆放入米中做成“赤豆粥”。这种饮食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下面是几种重要的豆疗法:

[1]黑豆治腹痛

用黑豆一小把(约50克,平均150粒左右)加一杯水,煎至半量后饮服,即可见效。

[2]黑豆治气喘

用黑豆20克作为一日用量,加水500~600毫升,煎至半量,每日分3次服用。另外,用比黑豆多4倍的水煎汁,再加赤砂糖,使之有点甜味,像喝茶那样饮用,对治疗气喘也十分有效。

[3]小豆治便秘

小豆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是古代印度重要的营养品。特别是小豆的外皮,具有通大便的作用。很久以前,人们不仅食用小豆,而且也拿它来治病。

8.促进消化、补髓强身的盐疗法

盐是维持人体健康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没有盐,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盐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物。

不过,在现代社会的一般家庭中,盐大多只是作为调味品来使用。其实,盐的药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很早以来就有这种说法:要使大便通畅,用布包一点盐,敷在下腹就可以了。由此可见,盐是治疗便秘症的泻药。例如早晨起床之后喝一杯盐水,有助于缓解便秘;患了感冒,或因鼻塞而不适时,可以用热盐水洗鼻孔等。

人之所以会生病,往往是由于体内新陈代谢异常或代偿功能减退所致。而在新陈代谢及代偿功能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所摄取的盐。食盐可以将我们所吃下的食物进行分解,并且有促进排泄废物的作用。由于盐可以溶解粘附在血管壁上的有害物质,起着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因而它还有助于延缓人体的衰老。

在日本有个名叫横井庄一的人,他远离人世,孤独地生活,当他被别人发现,人们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的第一句话便是“想要盐”。没有盐,人是无法生存的,正是这个原因,人的血液又称“血盐”。

动物的血液里都含有盐分,这些盐分用于清洁血液、维持机体各部分组织的活动机能,如果机体本身不能正常摄取盐分,就会引起新陈代谢异常,继而引起血液酸性化,以至于出现各种疾病。透过上述现象很容易看出,食盐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据我国医药名著《本草纲目》记载,盐也被列为重要的药物。释迦牟尼深知盐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因此经常把盐当做一种药应用于医疗。当某个僧侣患了感冒,释迦牟尼就让他服用能使人发汗的赤盐(即经过加工的食盐)和白盐(未经加工的盐),来治疗疾病。在佛教医学中,把盐分为海盐、赤盐、黑盐等近70个种类,并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关于盐的药效,据古印度医书《查朗卡·桑其塔》记载:岩盐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补髓强身之功效,还有明目以及缓解胃部不适、胃酸过多等症状的作用,并可祛除“贪、嗔、痴三病因”;煮沸的黑盐,以其质细、芬芳等特点而有助于提高食欲和健胃,还能去痰;掺有岩盐的黑盐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助消化,解除疼痛。总之,所有的盐都有增进食欲、促进肠胃吸收功效的作用。摄取食盐的关键在于适量。

下面是几种重要的盐疗法:

[1]盐治子宫内膜炎

把盐炒热后,用布包上,贴在下腹部,可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

[2]盐治月经不调

把芝麻盐磨碎,放入茶水中,从月经来潮前两三天开始饮用,每天喝5~6次。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却具有明显的效果。

[3]盐治带下

把炒好的盐倒入热水或温水中,晾凉后局部清洗。用少量的盐即可。

[4]盐治刀伤

将一小匙食盐放入杯中,加水充分搅拌后,用盐水冲洗伤口,有助于消毒,防止化脓,并可以使伤口早日愈合。

[5]盐治体质虚弱

把鱼骨(任何鱼都可以)用煎锅炒至褐色,制成粉(可用钵研细),加入芝麻盐,吃饭的时候撒上一些,可改善体质。

[6]盐防中暑祛疲劳

夏日炎热,适当饮些淡盐开水,可防止中暑。盐水洗浴可祛疲劳,保持肌肤白腻,预防皮肤病。

[7]盐治慢性鼻炎

将盐水从鼻孔吸入,从口中吐出,以清洗鼻腔。用1%的盐水即可。

[8]盐治眼睛结膜炎

煎100毫升浓茶,放一小匙食盐,用这种热茶水边洗边敷眼睛。重复多次便可见效。

[9]盐治夜尿症

服用1克食盐,可以使小便次数减少。把盐用糯米纸等包好吞服亦可。

[10]盐治头痛

在热茶水中加入少量的盐,等茶水凉了之后,用一端带橡皮囊的玻璃吸管吸茶水清洗鼻腔。

同类推荐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个哲学命题——终极拷问。我到底是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究竟是什么?而这个到底、究竟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在思辨分析中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从而使我们产生智慧,这也是道之为道最有趣的地方。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追问,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你会发现你变得豁达了,轻松了,透亮了。这就是“道”的道理。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热门推荐
  • tfboys三个少年我的梦

    tfboys三个少年我的梦

    TFBOYS三小只得校园同人作品,我的第二个作品,我的笔名叫熙雨沫,大家可以叫我小熙,落落,雨沫三种都可以。上一个小说因为没有时间更新所以弃文了,各位读者不好意思哦。这次这本小说,不出意外我是一定会写下去的,希望大家一直支持小熙,谢谢咯,欢迎各位家人观看热烈捧场,当然行星饭和路人也欢迎观看,黑粉对不起我的小说你不要看,禁止黑粉观看,评论禁止骂人。
  •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出现,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货币既然是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那么最初的货币便应是私人制造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后,制造权就逐渐收归于中央政府,政府控制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权。这种由政府直接控制发行的货币就是“法币”,即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形制、成色、重量的标准本位货币。在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基本一致,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
  • 遗失的五年

    遗失的五年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五年呢?在青春逝去的五年中又有遗憾呢?不防想想自己的那个五年,是快乐,忧愁,孤单,平凡,还是遗憾呢?这篇小说完全基于个人生活,内容真实,是自己对从出生起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感受。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作为在生活里活着的我有着许多感触,或许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往事,亦或许是未曾尝试过的,总而言之,经历过的人可以感受到共鸣,未曾经历过人的可以当作品味他人不一样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有些生活上的帮助和感悟,有启发,有警示。
  • 恶棍丫头你别闹

    恶棍丫头你别闹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母亲为了救他而死亡,几年后她来到人类世界
  • 神罗往生

    神罗往生

    一场充满邪恶血腥,又不失嬉笑怒骂温情的异界成神之旅。一场逆天地造化,搅局神魔对弈的最终幻想。
  • 女帝教师

    女帝教师

    当全世界沉浸在“圣王”游戏(原LOL)的时候,各支职业战队选手也在虚拟战场上一较高下,只为圆得一年一度的冠军梦。在热闹游戏世界另一端的现实中,沉寂着曾经席卷,并两度称霸全国冠军联赛的最强者—“冰川女帝”!这是一个新任高中女教师,带着一群问题学生,杀入电竞职业联赛,铸造传奇的故事…(/·ω·)/隔日更新,节操满满。(-ω-)
  • 凉辰沐槿空人心

    凉辰沐槿空人心

    凉辰沐槿,一遍又一遍,时过年少,我一直爱你啊,你还不回来吗?
  • 薄情老公好霸道

    薄情老公好霸道

    她第一次看到他。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带着职业化的微笑看着她。她鼓起勇气把稿子交给他,迎来的却是残酷的击打;她第二次看到他,他正浏览与女人花丛之中,玩世不恭,手指指着她的额头吐出令人羞愤的话语。每一次见到他,他总会给她带来各种不幸和折磨,可是怎么办,在见到他的一刹那,她整颗心都开始沦陷了……
  • 浅笑时光慢步行

    浅笑时光慢步行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会不会是另一个故事?在最美好的年纪里遇见了对的人,却让离别错开了相爱的两个人整整五年。重新相遇,故事会怎么继续……
  • 君子好逑:将军的前妻

    君子好逑:将军的前妻

    年轻美貌的公主,不得不一次次臣服在命运的脚下——龙煌灼,那个天下最英武的男子曾经是她的夫婿。帝王龙御夜,倾城倾国,为了得到她用尽心计。本以为逃脱了皇宫的囚牢,不想又落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她那清冷的四叔叔,风华绝代,身份是个谜。红颜祸水,究竟祸的是谁?乱世之中,谁能守得最后的幸福,韶华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