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2700000074

第74章 大原、太原与固原

古大原非今山西省会太原市的前身,而是今固原市境内的古大原城,也可以说是固原古城的前身,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

一、大原地名的出现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产生于周代,时间断限大约上起于西周初年,下迄于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前618年)。《诗经》中有一首诗,题为《六月》,这首诗共六组,是一首叙事诗,其内容为赞美周宣王派大将尹吉甫北征游牧民族猃狁而大获全胜的故事。诗中有“薄伐猃狁,至于大原”两句。

诗歌只是文学创作,而历史上有没有这场战争呢?查《汉书·匈奴传》,确有所谓“宣王中兴”的记载。传曰:“至懿王曾孙宣王,兴师命将及征伐之,诗人美其大功,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是时四夷宾服,称为中兴。”而且这条史料并不是孤证,因为在《汉书·韦玄成传》中也记道:“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至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不同时代的文史互为印证,说明《诗经·六月》所述这次战争是符合历史真实的。那么诗中所述故事和地名也应当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周伐戎人确实曾打到了“大原”这个地方。

猃狁在何方?

大原是在征伐猃狁的战争中,周军所到达地方的地名,只要查清猃狁的活动范围,也就等于找到了“大原”的地点。在中国的史书中,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是随着时代不同有不同的称谓,大约在尧舜时代以熏粥呼之,禹夏时代以淳维呼之,殷商时代以鬼方呼之,西周时代以猃狁呼之,战国时代以犬戎呼之,秦汉时代才普遍改称为匈奴。史书中又往往统称为“胡”、“番”、“夷”、“狄”、“羌戎”、“翟戎”(戎狄)等,这些统称似乎是将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涵盖在内。但是从史料上分析,因《史记》记载了“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也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河关之西南羌也是也。”文中所提到的“三危”,历来被史学家认为在今敦煌市境内,而“河关”即指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地区)。另外,还有姜姓之居地在姜水一带(即今陕西宝鸡地区)的说法。近代学者顾吉刚认为在秦岭,但仍不越西北范围。所以古史一般认为羌戎之先“居西土”,故在其部族称之前都加一个“西”字而称之为“西戎”、“西羌”,对这些部族的讨伐,也都称为“西征”。那么,羌戎的居牧地是否在西部呢?又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史书有无比较明确的记载呢?经查《史记》在追述周先祖的历史时,说该部落的先祖后稷因“失官”,在夏后氏末年“奔戎狄之间”。后稷死后由儿子不窋继统,居住在“不窋故城”(今甘肃庆阳境内),后不窋孙子公牛又“邑于邠”(邠,又作豳,今陕西旬邑境内),再后传至公牛嫡孙古公亶父时,因受到戎狄的侵扰,才举族南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境内)。这段历史告诉人们,因周先祖后稷和不窋族众是生活在“戎狄之间”的,因而才免不了受到戎狄的侵扰。不窋故城和邠邑都在今陕甘交界地区,则与之毗邻的戎狄也应居牧于这一地区。所以殷商称他们是“西落鬼戎”(《竹书纪年》)。《后汉书·西羌传》还记录周穆王时,曾“西征犬戎……遂迁戎于大原”。《史记》和《汉书》也都有此事的记载,并记得更加具体,说是“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上三史互参,大原即在“泾、洛之北”地方。此地既不靠近周京,时时受到侵扰,又不能距周太远,从而失去就近控制的作用,所以选择泾、洛之北,即今六盘山地还是恰当的。

二、大原在何处?

《诗经》的另一首《出车》诗中,还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的句子,读后可知,周军在征服了猃狁之后,又于此地筑城镇守,这个城建在朔方。所谓朔方,就是在周京畿(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北方。从史料分析,“大原”、“泾洛之北”、“朔方”,三者所指应是同一个区域,而大原则是这个区域中的一个点——大原城。

但是关于古大原在西北的经络之北这一观点,却有过很长时期的误解,自从宋代大文人、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批注《诗经》时,把古大原指在阳曲县(今山西太原)之后,古大原城就与古太原城画上等号了。直到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首先对朱熹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在其名著《日知录》中说:“以为今太原阳曲县者,始于朱子,而愚未敢信也。”他认为要考定古大原,“必先求泾阳所在,而后太原得而明也。”查夏、商之时,史书在记录中原王朝征伐戎族时都使用征“西戎”、“鬼方”和“西落鬼戎”的文字。因为夏、商都城都在今河南省境内,戎在西北且距离很远,故称“西戎”和“鬼方”(鬼方即远方),如果所征伐的戎人在今晋地太原,从今河南省过黄河就进入晋界,相比之下并不算遥远,而且位在豫省的北方,就该称“北戎”了。到周代,因周幽王被戎兵攻杀,其子周平王才不得不迁都,从镐京移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境内)以避西戎的威胁。也说明戎部落的活动中心大原在周京的西北而不在东北。如果在今太原,周迁都洛阳不是更加靠近戎方了吗?所以顾炎武持太原在“泾阳”之说是正确的。从方位上来说,泾阳,系指泾水之北。《春秋糓梁传》曰“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这是我国古地学约定俗成的通例。它与史书所记商周时,犬戎已被迁赶到“泾、洛之北”的大方位是一致的。再从地名上来看,泾阳为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和宁夏固原市之间的泾水之北,属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原州)的辖县。将以上区域与地名两相结合,就是中原政权征伐的地区,换句话说,征伐所筑的大原城也就在泾阳县境内。这不仅仅是一种分析,在同时代的《诗经·六月》诗中也是这样叙述的。诗曰:“猃狁匪菇,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再以史文相互印证,古大原城的地点就清楚了,在泾水之北(阳),在古泾阳城之西北。这样的定位当然就把坐标定在今固原地区了。所以《清一统志》最后认定,“此大原在今甘肃固原北界”。难怪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郭沫若等都持“固原说”了。

三、“大原”的涵义

大原,亦即太原。在我国上古时代,文字创造还很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交流的需要,就出现多字通用、假借的惯例,这些字被称之为“通假字”。古文中先只有“大”字,而后才有“太”字。如《春秋》中的“大子”,《尚书》中的“大誓”,《战国策》中的“大王王季”和《史记》、《汉书》中的“大上皇”、“大后”等,本来都不可读作“太”字,是后人才把它读为“太”字的,或者干脆就将书中的“大”字改为“太”、“泰”二字。所以《诗经》中的“大原”也同样被后人读作“太原”,也就出现了“大原”与“太原”相混淆,以今太原代指古大原的错误。

大原,其涵义是什么?据《尚书大传》解:“大而高平为大原。”所谓大,是形容面积广,体积高厚,容量多;而原,则通常指原野,或形容地貌,对地势广平或高而平的地方称为平原、高原。高平,当然就指地势既高又平的地方。固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由于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和大自然风化,形成了许多深度切割的大塬,这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地貌特征。大塬高而平,人们在塬上建房、筑城、种地,往往以某塬、某崾崄、某峁为地名。固原的地名继大原城以后,汉代称高平城,南北朝称平高城,隋唐改称原州城,明代在废墟基础上恢复重建,改名为固原城。而且“固原”二字也是依“古原州”、“故原州”的转音而得到的新名。可见,这座古城的名字不论如何变更,却自始至终与大原的本义不离不弃,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因为大原才是这座古城的根和初名。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的“大原”条下解释说: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

史书对今山西省太原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录呢?查《春秋公羊传》有一段记载曰:“晋荀昊帅师败狄于大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这部形成于战国时代的儒家经典著作,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作者首先记录了晋师败狄于大原的史实,然后又对其中的地名提出质疑,认为晋师败狄应在“大卤”,为何记成“大原”呢?这是把京畿的地名与诸侯国的史事相混淆。接下来作者解释道“上平曰原,下平曰隰”。马融在《集解》中也说:“上谓原,下谓隰。”所以《公羊传》的作者认为:此处的大原,应改写为“大卤”。卤,是低平潮湿,水流不畅地方所形成的盐碱地貌特征;隰,也是指低湿的地方。这与晋省太原城,位于太行山、吕梁山两大山脉之间,汾河河谷的低而平谷地的地形也是相符合的。综上所述,结论就出来了,此大原非彼大原也。古大原,可书写为太原,亦可读音成太原,它是宁夏固原古城的前身,与晋省太原城没有承传关系。千年之误应予纠正,以正本清源,还历史的本来面貌。

(《共产党人》2007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洞仙歌之天一书坊

    洞仙歌之天一书坊

    烟云赵宋,创千秋昌盛,文脉传承汉唐正。欲迁都,险峻输了德行,胡虏乱、征战徒劳少胜。汴梁街道阔,浩瀚书林,浓墨飘香引龙凤。走马造鳌山,歌舞升平,阑珊处、频添华梦。待酒醒、秋风扯衣寒,怕倾诉衷肠、恨千钧重。(词牌:洞仙歌,律按中华新韵)
  • 旌旗

    旌旗

    一个落魄侯府的贵族公子、一个浑浑噩噩的无赖少年,凭借生来尊贵的身份,横行无忌、恶霸乡邻,本应庸庸碌碌混世一生的他,却偏偏遭逢乱世。懵懵懂懂的他披起甲衣奔赴了战场,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在生与死的彻悟里,他逐渐成长,最后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一段烽火鸿声哀一曲高歌布衣白一朝梦里伊人笑一丈旌旗万夫开架空小说《旌旗》,为你展现一个无赖公子成长为大英雄的热血悲歌之路......
  • 东亚风云录

    东亚风云录

    1644年,满清入关。明将李定国力挽狂澜,延续国祚,终将国界奠定在秦岭淮河一线。历经百年沧桑,明与清两个王朝同时跨入了20世纪。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两个先进的东亚大国,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世界?这里有壮怀激烈,也有似水柔情;这里有戎马倥偬,也有宦海浮沉;这里有伟大的人格,也有卑劣的诡计;这里是二十世纪的东亚全景,伟大的史诗就在这里奏响!(书友群451423591欢迎加入讨论!)
  • 冼月星辰

    冼月星辰

    大学生邓青意外穿越至异世界,附身于一个年轻的山贼首领身上,从而开始了称霸异世界的征途。****邓青抬头眺望远方,只见苍茫无垠的大地就在自己的脚下,远处的山月城已经缩小成为一个淡淡的影子,心中不由生出感慨:“从今以后,我便是我,天地由我,就让我把这个陌生的异世界搅个天翻地覆吧!”****
  • 三国之点将台

    三国之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成为英雄的方法

    成为英雄的方法

    “把他们都杀掉,不然公爵就不属于你。”
  • 绝色弃妃:溺上冰山王

    绝色弃妃:溺上冰山王

    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回里有你!片段一"哟,看你人模人样的,没想到原来你是人模狗样啊。"不就长得好看点么,那也不是你娘给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像你这种人,真是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半死不活还污染环境。悦兮一口气把沐景凉骂个狗血淋头,完全不顾他越来越黑的脸。片段二:纸条从悦兮颤抖的手中滑落,这是上天对我开的玩笑么,为什么要我在找到他的时候他又消失不见。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要给我这么痛苦的考验。宁静的夏夜只剩下悦兮一人在角落低声呜咽,那痛苦的记忆,渲染了四周的气氛,整个夏夜都透着浓浓的哀伤。
  • 淋龟龟之魔法传奇

    淋龟龟之魔法传奇

    一个废柴少年,既然考进了魔法学院?还和公主蓝若灵成为了好朋友?这太不可思议了吧!他先是觉醒了最差的生命魔法,和觉醒了排名第2的彩虹魔法的蓝若灵相差太远了吧!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重生之熟人甲

    重生之熟人甲

    风华绝代的小医女和妖媚毒舌的狐妖的故事,欢迎大家踊跃跳坑。那一年,他的心上住了一个人,傻兮兮的祈求相伴,只愿从此相依。那一世,他机关算尽,只为与她相遇,换得她和他人鬼殊途的惨剧。那一世,他耗尽所有妖力,只得来一夜白头,和一朝惨死的下场。她,内里大妈,外里少女,手执银针,扎死不长眼的,唉呀妈呀,伤不起!他,傲娇冷漠,毒舌妖媚,权势滔天,捅死没长眼的。哎呦我去,注孤身!容貌诚可贵,气质价更高。若想揽娇妻入怀,两者皆可抛。前世版:相爱想杀,断肠人在天涯。今世版:你侬我侬,蜜里调油。看一对别扭小情人,双双携手,打遍天下无敌手。重生爽文,结局一对一。
  • 天启之旅

    天启之旅

    我叫作乐无忧,可是我的生活中却充满了倒霉事。于是,某天——我倒霉死了。神明也看不下去我的倒霉样子,把我扔到了异界。可是为什么这里一个人类都没有啊~!会喷火的龙人妹子,丢失了下巴的呆萌亡灵,因为猫爪太厚而常常犯错的猫女,还有神秘的由奥能构成身体的奥能法师,甚至是半人半鹿的自然之女,我的队友都是些什么不靠谱的家伙啊……尽管我们都是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但是麻烦却总是接踵而来……队伍呆萌却元气满满,不管爱情、亲情今天或者明天,面临种种危险和阻挠,唯一可以带领她们走出这重重黑暗的只有一个看起来色色的,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倒霉蛋乐无忧。PS:话说青山刚昌不会来找我要版权费吧。PPS:拜托多多推荐支持一下,谢谢~
  •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

    《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万世梦》主人公扫六国,平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千古一帝奠基业;焚书籍,坑儒生,严刑法,苛暴政,万世骂名任评说。其内容包括定九鼎,年轻始皇吞六国、乱世王孙苦少年、一统六国霸业成等。
  • 杀意燎城

    杀意燎城

    地球文明毁灭后,人类来到了一个叫齐拉迪亚的大陆。此时他们的文明尚处于封建时代的萌芽期。在这个这个经历了文明鼎盛期后末落的矛盾时代中,一个从未来回来的老人找到了一个小孩,告诉他怎样去统一大陆上的人兽神三大种族。怎料小孩迈入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 胜者为王

    胜者为王

    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秩序由一位无法无天的人掌管着。
  • 鬼卫

    鬼卫

    明朝初年,天下平定,民间厉鬼丛生,白莲妖人蠢蠢欲动,塞外元蒙余孽虎视眈眈,沿海地区,倭寇亦是不安分,明太祖成立鬼卫四院,内御河山,外攘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