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400000022

第22章 大汗安在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据有的学者最新研究表明,位于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阿尔寨石窟遗址,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地。这个消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鄂托克旗是我在20世纪70年代工作过的地方,30年前我也曾探察过阿尔寨石窟,当时没有见到任何资料对该遗址作出说明,也没有任何保护和管理的措施,一座山丘的半山腰中有一些石窟,里面的塑像和壁画大都损坏殆尽,当地老百姓叫它为“百眼窑”,意为山上有众多的窑洞。因为未进行过科学的考古考察,大体认为,那是一处元代的佛教祭祀遗址。在这处遗址的附近,还有一处叫做“百眼井”的遗址,在砂石岩的山坡上,散布着许多水井似的洞穴,井壁上留着用什么器械旋转而开凿的痕迹。当地老百姓传说,是杨家将曾经驻军的地方,为了解决驻军饮水问题,那位盖世英雄杨六郎竟用手中的长矛在山坡上挑出了众多的水井。如今,一位年轻学者的考察和提出的大胆推测,引起了媒体热烈的反响,使一向平静和冷落的“百眼窑”热闹了起来。

我终于见到了那位年轻学者的文章《成吉思汗葬在鄂托克旗》。这篇文章认为,阿尔寨一座石窟内有一幅壁画可能是“成吉思汗安葬图”,另一座石窟的特殊形制可能是成吉思汗养伤和去世后的停灵之所;当地的一些蒙古地名与几部重要史籍中关于成吉思汗葬地地名的记载似能吻合(前人也曾作过类似的考证),这也是推测成吉思汗葬于鄂托克旗的重要依据。显然,作者也只是提出了一种推测和设想,距离这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的解决,还有着遥远的路程。

成吉思汗究竟葬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十分深奥的学术问题。自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葬地就成为一个历史的“谜”,多少人都曾前赴后继地去探求过这个谜底,但至今依然难解。

大约20多年前,我一下子钻进了研究蒙古史的天地之中,那位曾经叱咤风云、威震世界的成吉思汗自然是这个天地中的核心,他的一切都构成了这个研究领域里趣味无穷、探究无尽的课题。他的无与伦比的壮烈一生之后归于何处,成为勾画他一生画卷中最为重要的几笔。在点点滴滴的资料搜寻中,我进行着比较、选择、考证、推论,试图对他葬地问题这个“谜”的来龙去脉理清一二。在对许多资料叠压的剥离中,我面前展现出了一个关于成吉思汗葬地问题大辩论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那是20世纪初的1915年,事情是由当时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张相文在权威刊物《地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成吉思汗园寝之发见》的文章引起的,他的主要观点是成吉思汗葬于鄂尔多斯;此文一出,首先站出来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的是著名的蒙古史专家屠寄,他的主要观点是成吉思汗葬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山南的高原上。辩论一起,竟一发不可收拾,双方摆开架势,广征博引,实地验证,连篇累牍的争辩文章在《地学杂志》上持续刊登了2年之久,问题讨论之深之广、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是中国学术界之少见。国内的学人们看得热热闹闹,眼福大饱。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争鸣把成吉思汗的葬地问题炒作的来了一次大普及,今天再看那些争辩文章,依然可以感受到在平静文雅的学术气氛中蕴藏的刀光剑影和电闪雷鸣。

到1917年这场争论平息下来,并没有一个更权威的人士来为此做出结论,也就是说,所讨论的这个问题不是一次争鸣辩论就可以彻底搞清楚的。不过,人们还是通过如此深入地考证和辨析,对葬地问题有了新的比较、判断和思考,对于屠寄所持的“蒙古高原”说似乎给予了更多的认同,因为此说的依据更为充分,论证更具说服力。在后来的许多著作中,即采取了这种观点。但同时,也使人们看到,这个难题的解决还需要等待。

问题的关键在于,蒙古民族以游牧为主,时常是在大面积的空间移动,加之频繁的征战,他们的首领人物,选择秘葬的形式,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就成为一种必然。这种秘葬的传统,不仅使那些首领的葬地通过各种方式的隐匿而没有留下可寻的痕迹,即使在各种文字记载和传说中,也只是闪烁其词、语焉不详,再加上对神秘的东西本能的好奇猜测,以及音译、讹传所造成的误差,更使得后人的考证和判断困难重重。张相文和屠寄两位大家的考证,也没有能够突破这些障碍。由此看来,解“谜”仍然任重道远。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捡起了这个题目。我的工作是在梳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对照、比较和推论,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成吉思汗的葬地和陵园》,此文除了基本同意屠寄的观点外,还特别指出,由于秘葬的缘故,成吉思汗的葬地和陵园(也就是祭祀之地)是相分离的这一特殊性,而祭祀的“八白室”(即后来的陵园)是在成吉思汗死后200多年才移至河套也即鄂尔多斯的。这些看法也是当时学术界较为认同的观点。著名的蒙古史专家亦邻真教授在1989年发表的《起辇谷和古连勒古》一文中,也充分运用他在语言学和掌握各种文字史料方面的优势,从蒙文史料的考据、外文记载的引证到对汉文古籍中的讹传,一一解析,重申了成吉思汗葬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的观点,认为葬于鄂尔多斯是“把祀堂和葬地混为一谈”的“讹传”。

当然,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还需要等待新的发现和更深入的考证。

久而久之的习俗成为传统,就会影响人们的观念和信仰。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在“起辇谷”(埋葬帝王的“大禁地”)秘葬,这么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怎么能轻易地容许被“揭秘”呢?20世纪80年代初,有消息说,苏、蒙、日的学者打算在现代科技手段和巨额资金支持下,欲在蒙古联合考察和寻找成吉思汗的葬地,这个举动已远远超出学术考证的范围。我在和蒙古族朋友接触时感觉到,他们对此举大不以为然,那种冷静和观望似乎在说,蒙古民族历史形成的秘葬传统,为什么硬要人为地去破坏它呢?保留它,不也是保留一种信仰吗?后来,联合考察一事也再没有听到下文。

2002年的金秋季节,我作为“凤凰卫视”特邀的专家嘉宾,来到美丽的呼和浩特,参加《纵横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电视节目的制作。这个轻松活泼却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访谈节目,自然要涉及成吉思汗和鄂尔多斯的关系。当我们谈到如今坐落在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及其祭祀时,参加这个节目的鄂尔多斯的朋友作了更为直接的表达,他认为成吉思汗究竟葬于何地似乎在今天已经不很重要了,那是一个历史的客观,谁也改变不了。更为重要的是,鄂尔多斯作为成吉思汗的祭祀之地,凝聚了蒙古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勇往直前、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今天的财富和动力,就愈益显得珍贵。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土默川平原上,突起的一座小山包,那是传说中的昭君墓,如今已成为风光秀美、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在墓前的一座巨大石碑上,用蒙、汉文铭刻着德高望重的董必武老人的题词:“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对汉匈和亲与王昭君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这里究竟是不是埋葬王昭君的地方呢?让我们来看看史学巨匠翦伯赞先生40年前在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内蒙访古》中是怎么说的:

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即昭君墓)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另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翦老是在解剖活的历史,所以才能说得如此深刻透彻。如果硬要挖开这些“墓冢”,看看是否葬于此,那可能会是一座座空穴,岂不是对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的美好寄托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吗?人们并不是追求这样的历史结局。

我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学者关于成吉思汗葬地可能在鄂托克旗的推测和设想,对于推动这个学术问题讨论的展开和深入还是颇有裨益的。还有,这其中不能不包含着人们的一种愿望。就在我知道这一信息的同时,我又一次路经鄂托克旗,见到了年轻的女旗委书记刘桂花同志,她兴致勃勃地告知我在鄂托克旗的这个重要发现,她热情地邀请我到阿尔寨石窟去考察,她多么希望这个发现是历史的真实。她红润的脸庞充满光彩。她说,如果成吉思汗真的葬在鄂托克旗,那么我们旗将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在内蒙古和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地位会大大提高,我们将更无愧于“鄂尔多斯”(守护帝王陵寝的部落)这个历史的称号,给我们旗带来的大发展更是不言而喻。这是多么好的心愿,我只能衷心地祝愿她梦想成真。

当我要结束这篇杂议的时候,我知道并没有回答本文的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不过,也可以说,从另一个角度做了回答,那就是,作为民族英雄的大汗在人们心中。

同类推荐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鬼才魏忠贤

    鬼才魏忠贤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在位之时,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他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到底是毁在了宦官手里,还是毁在了皇帝的手里?魏忠贤——他是那个时代的覆灭者,还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国家栋梁和支柱?当一个有智慧的人私欲膨胀到极点时,他能够操纵一切,同时他也将毁掉一个时代,毁掉一个王朝和国家。文钦编著的《鬼才魏忠贤》再现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时代,重新解读鬼才魏忠贤。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热门推荐
  • 奉旨成婚:贵妃娘娘萌哒哒

    奉旨成婚:贵妃娘娘萌哒哒

    她一朝穿越,醒来却发现自己已成为了别人的妃。可高高在上的位置,却掩饰不住悲催的命运。前身爹爹不管,二娘不爱,庶妹狠毒,皇上对她态度冷漠让他觉得四面楚歌。“不要以为你是皇上就了不起,老子还真不稀罕这贵妃的称号。”“怎么?就算你再怎么折腾也逃不出,朕的手掌心。”就在逃与跑之间,她发现了众人不可告人的秘密……
  • “道统”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六卷)

    “道统”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六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鹊歌

    鹊歌

    穿越第一天,她死了丈夫亡了国然后被赶出了皇宫。终于见着爹娘,啥?要嫁给一个糟老头?人家穿越吃香喝辣改朝换代凭啥她就那么惨?门口路过那小乞丐你别跑,娶我可好?
  • 盛世基石:姚崇

    盛世基石:姚崇

    本书是一本姚崇传记。他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他曾在稳定武周政权、开创“开元盛世”中起了关键作用。他辅弼朝廷,革除旧弊,开辟了一代之风,推动了社会进步,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 风起云生处

    风起云生处

    作为时空穿梭的试验人员,她成功回到千年前,却被封印于神秘玉坠之中。一对龙凤双生子,也因为她的到来而改变了命运。历史会否因此被改写?大乱将至,朝堂、江湖风起云涌,她为了寻找到遗失的飞行器,身不由己,与这对兄妹一起卷入了风云漩涡之中……
  • 傲剑唐门

    傲剑唐门

    一名唐门叛逆,重生在一个陌生的妖修世界。一柄神剑破尽天下万邪。斩烛龙,灭万法。踏青龙,战苍穹。何为强,何为弱。吾为尊,汝为奴。泣血路,踏歌行。斩苍穹,破万法。笑看风云暗淡,我自逍遥天地间。洪荒神兽现世,万众妖魔汇聚。饕鬄、穷奇、夔牛、泰坦、刻耳柏洛斯、血族、八岐……破之,斩之,杀之。妖修鹏万里,终是不归路。
  • 火影之蓝眸杀神

    火影之蓝眸杀神

    他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上天却给他开了个玩笑,穿越到这火影的世界。他以为可以平静生活,但是世人却对他指点辱骂,冠上“蓝眸妖怪”的称号。他一出生就残忍的吸光了母亲的鲜血,开启了所谓的写轮眼。但是那双写轮眼却发生变异,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力量,并且成为永恒无法关闭的蓝色写轮眼。他一次次的想要去打破命运的束缚,但是却没有强大的力量。所以他只能杀戮,在杀戮中成长,在杀戮中进化。********************************************************************************************************************本书走的是杀戮路线,并不会yy。谢谢支持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仙语芸柔

    仙语芸柔

    雷震、火焚、烈焰、飘花,不时之间还有几道光影在其中穿梭,这天象异变已经把唐芸柔和她的小伙伴们惊呆了。这还不算什么,忽然之间,一团巨大的黑色魔焰冲向了自己的村子,唐芸柔在惊吓之中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若不是一个身影突然挡在自己身前,恐怕此时自己已经命丧黄泉。不忆风烟起,唯思四海游。相依云锦帐,闭烛赏芸柔。其实芸柔只想安安静静的待在张家村,无欲无求的欣赏寒江风景,可是为什么这仙魔大战非要选在自己的村子进行。害得村子毁灭,自己无家可归也就罢了,还让自己遇上了一个极为讨厌的男人,关键是就是这么讨厌的人自己偏偏还就动心了,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错位了才会喜欢上。
  • 金陵风云

    金陵风云

    先写完另一部《我爱路过》再更这部。金陵城下无败者,两家世交豪门因为一个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反目成仇,最终谁将以胜利者的姿态站上金陵之巅,未来,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