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狮子、猎豹出没的荒原上,生活着这样一些部落:他们佩带长矛短剑、身穿红色布袍,善于猎杀狮子,抢夺牛羊,骁勇无比,吃半生的牛羊肉,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因为顽强地坚持着自己古老的生活方式,所以,又被称为原始游牧生活的“部落化石”。
在东非200多个部族中,居住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边境的马赛人是最为著名的一支部落,马塞人一直是东非草原上原始遗留部落的象征。不论男女很小就开始挂沉重的耳环,他们通常只穿红色衣服,所谓的衣服就是用一整块布,把身体包起来。他们一直生活在丛林里,红色可以防止动物袭击。
英俊的马塞男人
马塞人身材高大,臂力过人,额角宽阔,嘴唇厚实,五官端正,皮肤呈棕黑色。他们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男子头上如姑娘似的梳着无数条小细辫子,女子却光头。未成年的儿童一丝不挂,成年男女有时只在下身围一块兽皮、草帘或用皮纤维制成的叫做“姆布吉”之类的东西遮羞,男子12岁,女子9岁时一律要穿耳洞,挂上重达半斤以上的皮饰耳环,任其下坠将耳洞撕裂成一个大长口子,他们喜欢将血和泥巴混合在一起,涂在头上。男子投入战斗或放牧时头上饰有狮子毛,手持锋利的标枪和带有涂着一道道色彩的牛皮套的盾牌,显得异常粗犷威武。战士有时用色彩鲜艳的鸵鸟羽毛做成大圈圈挂在头上,中间仅露出面颊。作为头饰,女子则将五光十色的串珠制成二三寸宽的拼有各种花纹的扁平项圈,由大到小一层层套在脖子上,年龄越大,层数越多,颈部全被箍住,除颈部外,手上脚上也要戴上红、白、黑、蓝相间的各色串珠。她们认为这是最美丽的装饰。
马塞人主要放牧牛、羊和少量骆驼、毛驴。他们以喝牛血、牛奶,吃牛肉为主。煮肉和用铁钎子烤肉(均不加盐)是他们的美味佳肴,生血加些鲜乳是他们可口的饮料。煮过的乳作为药物只给病人饮用。马塞人常把牛血当作传统的早点。当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他们把牛牵至篝火旁,将牛脖子用皮条绞紧,对准显露出的静脉刺上一箭,接以芦苇管,鲜红的牛血随即喷射而出。不到10分钟工夫便流满了一牛皮罐,足足有1公斤。将罐里的血用箭杆加以搅动,再加入一倍的鲜奶便成了乳状的粉红色液体。围坐的主人们便端起牛角杯依次痛饮。这便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一般情况下,一头牛每隔五六周可以抽一次血,每抽一次血可供五六人饱餐一顿。因而一个仅有二三十口人的小部落就得饲养60到80头专门供血的牛。他们几乎不吃其他动物。
他们还用牛羊做聘礼,杀牛羊祭鬼神,用牛羊皮作后套、箱子、盒子、身下的挡布和各种家庭用具,用牛羊角作乐器、葫芦器皿的底座,用牛蹄子作烟盒和油脂的容器等等。牛羊的多寡成了他们贫富的唯一标志。牛羊越多的人,就越受尊敬,但他们从不夸耀自己有多少牛羊。要是有人想数一数他们的牛羊,或指一指他们的牛犊和羊羔,他们会勃然大怒,轻则骂你几句,重则揍你一顿,因为他们认为那样做会使牧畜中邪死亡,给他们带来不幸。
钻木取火
马塞人虽居无定所,条件比较艰苦,但他们也很爱干净。招待客人进餐往往也注意洗洗手,但洗手是用湿的和干的牛粪。只见他们跑到牛栏抓起一大把还冒着热气的鲜牛粪,反复用两手上下搓着,搓得差不多时,再用干牛粪擦擦,拍一拍,抖一抖,就算洗好了。因为马塞人认为牛是神灵赐予他们的神圣动物,牛身上的一切都是洁净的。
马塞人从不制备任何饲料,只靠在牧场上放牧。为了追逐水源,寻找牧场,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不得不四处漂泊,因此茅屋也是临时性的,比较简单。用一些柔软易弯的1.5米长的木杆子在地上插成椭圆形,将杆子的上端弯成拱形,固定在两端用柱子支撑着的横梁上,上面铺一层干草,干草外面再用掺泥土的鲜牛粪抹好,不留窗子,入口处用带刺树枝编制的栅栏遮挡。这种茅屋好像扣在地上的半个蚕茧,四周用树枝围成篱笆墙作牲畜栏,夜间圈牲畜。
茅屋内部高出的一块地方当作床,铺上干草和骆驼皮,人们在上面睡眠、休息。旁边设有用石头堆砌而成的灶台和用树枝编制成的碗架子。碗架前面放有几块大小不等的石头,这便是他们的桌子和小凳子。
如果部落不搬迁,只是赶着牛羊群到远处去短期放牧,则连简单的茅屋也不搭。晚上将牛集中在篝火周围,将羊赶进牛群中间,马塞战士们则在羊群中铺上骆驼皮,以绿地当床,以蓝天当被,逍遥自在,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问题在线
为什么说马塞人是个骁勇善战的民族?
马塞族整个部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只有几个独立自主的支族。各支族也没有大王、酋长一类官职,只有被称为“欧罗因彭”的祭司,负责求神保佑打胜仗和赐予丰收事宜。支族下分若干组,由举行过割礼和成人仪式的同代男子组成,组内按年龄划分为长老和战士两级。长老级遇事共同商议,有决策权;战士级则只负责执行。凡年龄在14至25岁的未婚男子作为战干都要应征入伍,住进叫做“克腊阿里”的军营。这种军营一般设在部落附近,将一些茅屋排成圆形,中间是一块空地,白天作操场,夜间作牛栏。他们在这里接受使用弓箭、标枪的军事训练和学习舞蹈。战士在成为长老之前不得结婚,但可享受性的自由。至于未举行成年仪式的少年,则只能在家里放牧了。
他们有良好的军事素质、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个个都是出色的猎手。为了猎取狮鬃作头饰,或保护放牧的牛羊,他们往往手执标枪,赤身同猛兽进行搏斗。甚至有的年仅13岁的儿童竟能孤身一举将凶猛的狮子刺死。但是,军营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抢劫牛群、商队,以及保护自己的牛群不被抢劫,抢劫是他们的传统活动。他们以抢劫为荣。派去抢劫的人多是青年人。出发前全部落为之举行盛宴饯行。满载而归后,杀牛宰羊,载歌载舞为之庆功。这种抢劫不仅在部落与部族之间进行,有的甚至越过国界。因而邻近部落对他们甚感恐惧,常用“马塞”一词吓唬小孩,连举行仪式的祈祷词中都常有这样的句子:“愿我们任何人都不要遇到马塞人、狮子和大象。”
探索指南
传统马塞人的最大财富就是肥壮的牛群和无垠的土地。但随着土地的减少,一些马塞人也渐渐地走出了牛粪屋,到城市谋生。但是他们在城里唯一能干的好像只有当保安门卫,或是在高原的寒冷和寂寞中为城里人守夜。随着现代文明的“侵入”,“部落化石”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