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酬时,应以礼节为主只要与人打交道,应酬话总是少不了的。但有的人说起应酬话来却不伦不类、笑话百出;有的人说起应酬话来扭捏作态,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说应酬话是人际友善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门学问。
最常用的应酬话有:见面话、客气话、关系话、道谢话、道歉话、勉励话、赞美话、告别话等。以下简述其中几种:
1.道谢话
任何人帮忙替你办事,不管事情多么微不足道,也应该热情有礼地说声“谢谢”。谢谢不仅仅是礼貌用语,而且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这个词似乎极为普通,但运用恰当,就既符合礼节又能体现出智慧。说“谢谢”时,一是必须诚心诚意,又要直截了当,并有明确的称呼,通过称呼被谢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谢更亲切、诚挚。二是说“谢谢”时,要伴随头部轻点、目光注视被感谢人及面带微笑等体态。这样在对方心里引起反响会更强烈。同时,感谢和称赞,有时是有密切连带关系的,如果你说:“你这次帮助我,真是非常感谢。”这只是道谢,但如果你能再加上几句:“要不是有你这样的行家来帮忙,事情一定不能有这么完美的结果。”加上这样的赞语,你的道谢就完美多了。
2.道歉话
衷心的道歉是真挚和诚意的表现。它不但可以弥补感情上的裂缝,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道歉话一定要说得诚恳,否则会引起对方更大的反感。可在“对不起”、“抱歉”、“请原谅”等前面加上“很”、“非常”、“实在”等加强程度的词语,然后自责自己的过失,表明自己后悔、难过的心情;也可以适当说明和解释,但不要过分强调理由。说道歉话要说得堂堂正正,不必躲躲闪闪,因为勇于承担责任、纠正错误,是值得尊敬的行为。道歉还要抓住时机,错过道歉时机,越拖延便越难启齿。
3.勉励话
当别人遇到困难、挫折需要帮助;受到不公正对待渴望公理,受了委屈想要说明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以体谅和同情,适时用鼓励的话语去勉励对方。勉励话要能“对症下药”并说得意重心长、真切感人,才能打通思想,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4.告别话
来人告辞,都应以礼相送,可以说些“再见”、“慢走”、“欢迎再次光临”、“以后还请继续指教”等告别话。说告别话的态度要真切、自然,防止出现草率或应付的神情,这样才能使对方有一种值得留恋的余味和友谊长在的感觉。
对初次来访的客人,告别时更应周到、细致些,可主动向他们介绍附近的交通、住宿等情况。
三、求爱时,应以真情为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确,悄悄地爱上了某个异性,却又苦于不知道怎样表达,这是不少青年男女常常碰到的难题,既羞于向人求教,更恐“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只好保持缄默,心中暗自着急、苦恼。
其实,向你爱慕的人表达爱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异态纷呈的,只要你善于细心观察,及时捕捉爱的灵犀,总会找到恰如其分的时机和方法。这里向青年人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1.制造悬念
当青年男女暗自的感情发展到目标确定、情意执著的时候,先制造一个悬念,有意在对方心目中树立一个无形的“横刀夺爱”的“第三者”,造成一种欲爱不成、欲割难舍的紧张、矛盾心态,然后,突然使对方恍然大悟,实现爱的转折,将爱情推向一个新的深度。
2.寓物言情
双方心迹都已清楚,但却不敢直言向对方表达,可以选择一件寓意深刻的小礼物送给对方,接受者的想象力便纵横驰骋,于是爱情的“奇迹”就会出现。
3.曲折含蓄
如果你的心上人的文化素质与领悟能力比较强,可以不显山不露水,把你的情感若隐若现地包含在彼此的谈话中,使他(她)有曲径通幽之感,倍觉爱情的神秘与甜蜜,则很有意境。
4.直抒胸臆
有些人表达爱情十分简明、直率,不虚伪造作,大胆而毫不保留地向对方倾吐自己的感情,宛如那潺潺的小溪,汩汩而流。一般而言,对性情直率、表达思想感情喜欢开门见山的人宜采用此法。显然,对于交往比较深,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或者两人已经暗地互相倾慕,只需“捅破那层纸”的双方来说,用直抒胸臆表达爱情很省力,也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事。
列宁向克鲁普斯卡娅求爱时就直截了当地说:“请你做我的妻子吧!”而一直爱慕列宁的克鲁普斯卡娅也回答得很干脆:“有什么办法呢,那就做你的妻子吧!”列宁的求爱言简意明、感情真挚,给人以难以抗拒的力量。同时,也让克鲁普斯卡娅清清楚楚看到了一个忠诚的心灵世界,从而很容易使对方激起爱的涟漪。
5.诙谐幽默
将神圣的爱情寓于俏皮逗趣的说笑中,让对方不知不觉地体会你的心思,你在搏他(她)一笑的情态中完成一次“试探”,既不显得羞怯,又不会出现难堪的场面。
6.画龙点睛
彼此心有期许,往往又飘浮不定,犹豫不决,爱恋的一方借助某种氛围或物质的烘托,将爱情推向“白热化”。
7.借题发挥
巧妙地将情感蕴含在并不直露的言语中,借用某一事物或人物等形式,小题大作,把绵绵之情传递给对方,让他(她)在你传递出的阵阵情感幽香中,体验爱情的柔情蜜意。
总之,向心上人表达爱情,这是一种最甜蜜、最伤神、最微妙的情感活动,在表达爱情的过程中,把握好性别角色和情感浓度,发扬大胆主动、锲而不舍的精神,一定能拥有甜蜜永久的爱情。
四、求人时,应以诚恳为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有求于人:或求人办事,或求人给自己提供方便、机会或具体的东西等等。求人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其中很大部分是由口头提出的。
人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被求者乐意答应自己的请求呢?
求人语言要做到诚恳、礼貌,不强加于人(有时还需要委婉)。所谓诚恳是指要让被请求者感到你是发自内心地求助于他,从而重视你的请求。这是求人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谓礼貌是指应该尽量选用被请求者乐意接受的称呼,像在问路、请求让座时,这一点就显得非常重要。问路时,称对方为“老头”、“小孩子”,那你肯定一无所获;若改用“老人家”、“小朋友”等,效果就会好些。
不强加于人是指不用命令、祈使的语气,而多用委婉、征询的口气,例如,尽可能地使用“麻烦……”、“劳驾……”、“可以……吗”这类句式,即使对相识者也不妨这样。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运用求人语言的具体技巧,也许会有助于你的请求得到最理想的答复。
1.以情动人
这一般用于比较大的或较为重要的事情上。把对人的请求融入动情的叙述中,或申述自己的处境,以表示求助于人是不得已之举;或充分阐明自己所请求之事并非与被请求者无关,以使对方不忍无动于衷、袖手旁观。
2.先“捧”后求
所谓“捧”在这里是指对所求的人的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称赞,并不包括那种漫无边际、肉麻的吹捧。求人时说点对方乐意听的话,尤其是顺便就与所求的事有关的方面称赞对方一下,也不失为一种求人的好办法。
3.“互利”承诺
这是指在求人时不忘表示愿意给对方以某种回报,或将牢记对方所提供的好处,即使不能马上回报对方,也一定会在对方用得着自己的时候鼎力相助。配以“互利”的承诺,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值得,同时也会对求助者多一份好感。
4.寻找“过渡”
倘若向特别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当、随便一点。但有时求助于关系一般的人、生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则常常需要一个“导入”的过程。这个导入过程可长可短,得视情况而定。
此外,还要尽量防止自己的话无意间冒犯了对方。所以,在有求于人时应事先对对方有所了解,若无意中冲撞了对方,岂非前功尽弃?
五、求职时,应以自信为主求职者面临一个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好机会,但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就要看这个人的能力与水平了,这种能力与水平包括展示自我、回答问题、通过聘用考试的语言能力与说话水平。
1.要有健康的应试心理
参加职业招聘考试,首先要消除自卑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自卑,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它有三种表现:一是应聘受试时,担心自己不符合要求;二是在众多竞争者的情况下,担心自己不能取胜;三是在对方没有招聘而自己主动去求职的情况下,担心对方不感兴趣。
有了这种自卑心理,说起话来就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试问:像这样在心理上首先自己看不起自己,在语言表现上自己首先把自己淘汰,那么,怎么还能期望对方信任、欣赏乃至聘用呢?
因此,参加招聘考试,要做到心理上坦然,态度上自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在语言应对中发挥正常和超常。应该认识到:能否被对方所录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我情况与对方标准的吻合程度,至于对方说话的口气、招聘考试的场所、应试人数的多少等等,都是不值得过多考虑的因素。所以说自信的应答来自健康的心理,也有助于聘用考试的顺利通过。
2.要确立对方意识
不少求职者在招聘面试中,总是一个劲地谈“我”:“我”的文凭、“我”的才能、“我”的抱负、“我”的要求……“我”的什么都谈了,就是没谈坐在面前的主考官。他们忘了最关键的一点:重要的是主考官“他”的想法,而不是受试人“我”的想法。
因此,求职应聘面试中语言应对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有对方意识,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说话。
比如,对方招聘人员当然要了解受聘人的有关情况。因此介绍自己的学历、经历、能力、家庭、个性常常是求职招聘中一个必有的话题。作这种介绍时,要遵循“简洁、清晰、客观”三大原则。
这里一是有问有答,问后再答,不必人家没问,就敞开来介绍,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夸夸其谈的印象;二是要雍容谦和、客观陈述,不要自我赞叹不已。
3.要有正确的角色语言
不管应试者的语言多么自信,才能多么出众,动机多么纯正,招聘的落脚点还是在能否胜任工作上面。所以,就将来的工作的某种假想情景构拟一些问题,常常是招聘面试的内容。这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角色行为,一是角色行为原则;二是角色行为的应变能力。招聘者有时会出些尴尬情景的难题,看应试者如何应答。应试者这时如表现出色,将能一下子赢得招聘者的好感。
国外一旅馆老板测试三名男性应试者,问:“假如你无意推开房门,看见女客正在淋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你该怎么办?”
甲答:“说声‘对不起’然后关门退出。”无称呼,虽简洁,但不符合侍者的职业要求,而且也没使双方摆脱窘境。乙答:“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关门退出。”称呼准确,但不合适,反而加深了旅客的窘迫感。
丙答:“说声‘对不起,先生。’”然后关门退出。
结果,丙被录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这种故意误会的说法,维护了旅客的体面,异常得体、机智,表现出一个侍者所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
六、调解时,应以情理为主调解语言是指调解人员劝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双方,使之消除误解与纠纷所使用的语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民事、经济纠纷的数量和种类日渐增多,而且由于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过去劝一劝、压一压就可平息纠纷,现在却不那么简单了,这就对调解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所共知,调解意在向当事人晓以法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是非,促使负有责任的一方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享有权利的一方谅解对方的过错,在打通思想、提高觉悟、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握手言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调解人员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代表严明的法律,不得带有倾向性,这是调解语言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在具体的民事调解实践中,要使调解语言顺利地为调解对象所接受,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1.言辞恳切,合法合情
既然是调解,那么调解的双方均属于没有什么严重冲突的人民内部矛盾,应以和平解决为最佳途径,这就要求调解语言既符合法律规范,又要符合调解对象的特定心理。有时调解语言虽然合理、合法,却不合“情”。可见,调解语言不可生搬硬套,必须根据调解对象的不同的心理特点,选用不同的调解语言。
2.因人而语,忠言不逆
世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良药也裹上了糖衣,变得可口了。既然良药未必苦口,那么忠言也未必逆耳,这就取决于说话的方式方法的优劣了。调解人员要抓住了调解对象自尊心理、爱面子的心理,从维护双方名誉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忠言的表达深刻得体,忠言也变得顺耳利行了。
3.先表“赞同”,后诉歧异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由于其特定的身份,往往使调解对象持有紧张、戒备乃至对立的情绪。要使自己的意见易于被调解对象接受,不妨适当采用“赞同”的方法,即强调谈话双方在某一方面的“一致性”的方法,如强调共同愿望,肯定对方某一点意见的正确等等。
这种寻找“一致性”的方法,有助于打消调解对象的对立心理,平定激动情绪,从而理智地、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这种找共鸣点,先赞同长处,后驳斥短处的调解语言,既使调解对象的委屈、愤怒心理得到了平衡,又使其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自己的意见,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4.因人制宜,刚柔并用
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参差不齐,决定了调解语言不能千篇一律。既不能一味强硬,也不可一味软弱,而应针对调解对象的言行给予有的放矢的驳斥和回击。
言如其人的交际身份
一个人的职业、地位不同,其语言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会不同。就是同样一件事,在不同身份的人的嘴里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一个人的语言必须与他的身份相符,否则就会不伦不类,笑话百出。以下就几种不同身份的人的语言特点,作一些简要阐述。
一、领导
领导和部下的谈话主要有四种功能。一、监督功能———籍以获取管理工作进展的详情,监督各部门执行领导决定。二、参与功能———借此研究执行决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探讨和寻找解决办法,使领导由“视察”地位进入参与地位。三、指示功能———从中传递上级指示“或本人”决定。四、悉人功能———由此接触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做到谙人知心。那么,一个领导人员应如何同他的部下谈话呢?
1.要善于激发部下讲话的愿望谈话是领导和部下的双边活动,部下若无讲话的愿望,谈话难免要陷入僵局。因此,领导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激发部下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