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72400000001

第1章 走向新课程教育评价(1)

一、传统教育评价的不足

传统的评价观过于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使学生从入小学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切是为了升学,一切是为了分数。为了分数,学生不得不每天完成大量的抄写作业、做大量的习题,没有了活动的时间,没有娱乐的空间,也就没有了创造的天空;家长为了给孩子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不得不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花不少钱,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教师为了使自己所教学科取得好成绩,不得不大量布置作业、加班加点进行辅导,考试后还要将所有学生的成绩排队张榜公布;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开和升学相关的课,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晚间要安排教师辅导晚自习;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评价各学校办学的优劣,将各校中考、高考的成绩逐一排队、分析……如此这般,学校如何创出特色?教师的潜能和学生的潜能如何得以发挥?个性如何得以张扬?创造力又如何培养?

中国的老师去国外听课,面对课堂上激烈的争辩、活跃的气氛、没有结论的结尾,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任务能完成了吗?是否给学生传授了完整的知识?是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位外国教师来中国听课,面对课堂上教师的谈笑风生、学生的对答如流、极其缜密的过程设计和精确的时间分配,同样也是一脸的茫然。既然是学生都懂了的问题,还有必要教吗?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折射出的深层次的问题是评价观的不同。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是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会的学生还是有一大堆问题来问老师的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谢维和副校长曾说过,“作为老师,头脑中应该多有几把评价学生(评价人才)的‘尺子’或者说‘标准’,只要善于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假如只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那就只有少数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上,学校与其说当好伯乐,不如说当好园丁”。

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经过一个学期的改革实践,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做出了种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他们在改革过程中充满了热情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振奋和钦佩的。

新颁发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中小学评价制度与考试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定。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出发,明确提出在新时期要继续坚持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他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还提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思想,为进一步明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进一步阐明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的方向,他指出:“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我国的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个教育目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我国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它为我国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的基础

新课程呼唤校长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教育观念的正确转变则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关键。因此校长和教师要始终不渝地致力于学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正确思想,牢固树立起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考核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率先按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学校实施考核。应着眼于未来,不贪图短期利益。转变评价功能,从过分强调对学校的甄别和评比转向为学校提供服务和促进学校发展。评价职能部门首先要树立起服务意识,从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校形成合作和同盟关系。具体表现为: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在评价的内容、方式上都要进行改进,给学校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绝不能仅凭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校定性。

学校应改进对教师的评价:

首先,对教师评价的内容进行改进。在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尤其要对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师的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考核。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不能仅限于学科考试成绩,应包括教师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即心理素质的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学习方法以及思想品德的影响。

其次,对教师评价的依据、消息获取的途径给予改进。也就是说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核教师。比如说,以问卷调查或与学生座谈的方式获取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意见,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等。这样就给学校的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

第三,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的方向,以现代教育和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符合教育和教学工作规律。反对教师评价中的形式主义,对教师的评价应有利于教师发挥创造性。目前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他们不敢创造,也不愿创造,因为简单粗糙的工作就可以获取较高的分数。

教师应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其次,改进测评手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量离不开试卷,而现行的试卷多数不适合素质教育的需求。一是超纲现象严重;二是出怪题偏题;三是机械记忆型的题太多。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测。所以我们应当从试卷入手,增加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创造力测验等内容,或者以谈话、问卷等方式实施动态评价。

(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所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这里就是指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如何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努力实现上述观念的正确转变。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如何对待人才,这是实现教育观念转变的首要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年轻一代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的志向,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认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与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就一定能够成长为有用之才。江泽民同志在这里指出:一,人才是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为前提,与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相联系的。这是人才的思想第一观点;二,人才是多元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师要根本转变只重智,忽视思想品德培养的倾向,同时要从社会需求多样性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培养、塑造、锻炼他们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人。

同类推荐
  •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效课程管理概论、课堂学习纪律管理、课堂管理与问题行为、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操作、课堂管理行为的基本技巧、实用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行为、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控制技巧、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控制技巧、控制教学偶发事件的技巧。
  • 吾意独怜才

    吾意独怜才

    张五常教授旅居美国,上世纪80年代回中国香港执教,并将自己身处中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的求学经历和教育理念差异著书论述。本书多角度地阐述了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深刻地对比和分析,如言辞犀利地抨击港大“校外主考”制、公立大学存在的弊端等。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解放延安

    解放延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本套丛书分别围绕城市详细介绍了相关史实,极具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 九夜玄歌落

    九夜玄歌落

    传说世有血影,随风而生,随风而逝。无念无心,无欲无求。传说血影之族,千年一劫,千年一梦。冥月照尽,彼岸阑珊。当光影折散,浮华尘埃间,谁踏进秘境,只为寻一缕残魄?当往事回肠,爱恨情仇间,谁孤身只影,只为守一个诺言?万千世界,谁睥睨芸芸众生?九天之下,谁手揽生杀大权?一场角逐,谁胜谁负?
  • 雨花香

    雨花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位面大乱斗

    位面大乱斗

    在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一抹黑的夜晚,一个猥琐的老头告诉我,我是未来的位面掌控者。从此,我就踏上了打工讨薪的……额,是拯救世界的道路。什么,范蠡要包二奶抛弃西施?等着,看我把他钱都偷了。什么,吕布貂蝉生活不和谐,走,跟哥去一趟博爱男科医院。什么,李白喝了醉生梦死变身咸蛋超人?独孤求败和西门吹雪打起来了?比克大魔王又要毁灭世界,还是我大诛仙世界?让我静静……徐老二你个王八蛋,不给钱老子不干了!注意:此书无节操无下限有内涵,身体不适者请在苍老师陪同下观看,谢谢
  • 重生之邪神归来

    重生之邪神归来

    曾经的魔神至尊,因嗜杀成性,终被各大门派集体讨伐,最终战死。但是,真的死了吗?
  • 神与人的那些事

    神与人的那些事

    想死的有节奏感吗?嘿嘿,我帮你!妹子想让我带飞?对不起,我有老婆了!
  • 大梦水泊

    大梦水泊

    富二代吴迪,奇异穿越到北宋。他一心要当北宋富豪,却被万恶的贪官污吏凌辱。为此励精图治,攀上权贵来复仇。另类的西部刀客李逵英俊潇洒,十二刀结果人命;豪情纵天的武松为何不能比武招亲;江湖武林门派次第归入梁山泊。故事从这里开始...
  • 世界第一挚爱

    世界第一挚爱

    高中时代的初恋情人竟然会这样再见!好可怕好可怕。一切的一切就这样画成了圈,又画上了圈。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为拟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编著。于1632年(崇桢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居《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该书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过错与错过

    过错与错过

    当初的一声声呵斥,现在一次次的挽回。那一次是她最后一次听他的话,她对他的爱在那一次后化为了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