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72800000007

第7章 教师暴力的问题(2)

因为教育传统的影响,教师、家长对孩子施行教育暴力,与犯罪分子对孩子的公然暴力伤害相比,貌似合理合法,容易使大家丧失对此类事件的警惕性。但教育的暴力化,一方面是对法律和孩子人格尊严的践踏;另一方面,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产生轻视智慧,轻视良知,轻视个体的恶习,也会发展孩子对暴力的偏爱、敬畏和屈从,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03年11月,山西阳泉郊区教育局为全体教师规定了38条教学忌语。这38条忌语的主要内容为教师在讲课、教育学生时,可能使用的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指责性、训斥性的语言。

阳泉市郊区教育局副局长靳某说,为把教师忌语规定落到实处,该局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这就是“三评一量化”制度,即教师评教师,学生和家长评教师,学校领导评教师,业绩量化考核。其结果作为师德考评的重要内容,与教师的评模、评职、晋升职务、晋升工资直接挂钩。如果教师因犯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视情况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取消其教师资格。

二、莫让教师暴力扭曲学生的人格

一位心理医生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因生病没有参加考试而被老师分到了差生的行列。这个要强的孩子因此备感受到侮辱。最后家长只好带他去找心理医生。

多年在第一中心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负责咨询和指导的教育心理学专家李某感慨地说,这几年她碰到不少由于老师冷言冷语而伤害学生,导致学生休学、厌学的案例。李某说,这种“冷暴力”对孩子会造成长期的性格影响,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另外一种是“暴发性人格”,会给社会带来直接影响,例如有的孩子受到这种“冷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李某特别强调,教师对孩子人格的影响仅次于他们的父母,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自尊和自信心。

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家长表示,如果教师确实发生精神上粗暴对待孩子的情况,他们作为孩子家长会做出反应,甚至会诉诸法律。10%左右的家长认为,有时孩子的确淘气、不听话,教师严厉批评是对的,但还是希望教师把握好尺度,注意用点方法,因为过激言语怕孩子接受不了。采访中,所有家长都希望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还有家长反映,一些教师冤枉了孩子后,常常不解释也不道歉,这样不仅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反而会扭曲孩子的心灵。个别教师正义感不强、是非颠倒,还让学生写“心目中的好教师”这样的作文。孩子心中并不愿意,也无题材,只好瞎编。

一位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有的教师的品行不足以成为学生楷模,有的教师没摆正自己位置,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长作风”。教师、孩子、家长其实都是平等的,学生和家长提出意见并不是伤害教师的自尊。

教育专家呼吁,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受到社会关注。为避免教育“冷暴力”,学校、教师、家长、孩子应该多多沟通,多多交流。

三、教师心理值得关注

据有关专家分析,教师心理压力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教育体制当中引进的激烈的竞争,比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他们接受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

第三,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当我们在为那些“语言暴力”的受害者鸣不平的时候,应当知道,其实教师也是需要社会来关心的。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有几个学校建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呢?

教师承担的心理压力同警察一样,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心理干预机制。在外部通过制度的调整,降低教师的压力之外,要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设立心理咨询点为教师服务。

对于教育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少人归结为老师的素质问题。对此,有人认为,的确有一部分老师素质有待提高,这应该追究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正因为管理不到位,使素质低下的人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在目前的教师资格认定中,只有对学历的硬性要求,不少人士也在呼吁,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从业资格规定,以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所有人的从教生涯都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后续教育,但目前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国家有计划准备在三五年内实现教师的层层培训。但目前不少培训已经演变成了拿文凭和学历的教育,而且都是一些与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课程。

教学过程的暴力现象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采取不恰当的、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以致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如体罚、言语侮辱等。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普遍,它不但会导致将学生致伤、致残等很严重的直接后果,同时,此类校园暴力往往会带来很多后发性的恶性事件,导致学生出走、报复、人格偏离,甚至自杀等。另外,在我们国家较为普通的,由于广大家长爱子心切而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行为,也是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

四、杜绝教师暴力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教师法制观念

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教师暴力的现象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三点:其一,德低。教育是面对人的工程,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便必须具备热爱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为我们很难要求一位缺乏爱心的教师能耐心地帮助一位“差生”进步。同样,一位缺乏公正感的老师心中“选民”只是那些“优等生”,甚至谁的家长使其得到好处,便会受到“特殊照顾”,而那些他眼中“差生”、“调皮鬼”则被打入“冷宫”,他们的成功得不到肯定,失败得不到鼓励,有些老师甚至把这些学生视作发泄怨气的对象,为一点小事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进行粗暴的惩罚,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酿成了一幕幕校园悲剧。

其二,师能差。一些老师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因素不能正确地理解青少年学生的一些独特的行为反应,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学习困难”的学生,对我们当前素质教育思想认识不够,甚至抱着“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从而对学生急于求成,要求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粗暴的干涉学生行为,最终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

其三,法制观念淡薄。针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等不良现象,我国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文件都给以明令禁止,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师仍将体罚看作唯一的手段,不愿改进,或者将这些法律看作“软法”、“豆腐法”,而不愿遵守,这成为校园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等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聘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最后,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教育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日益成为学校的主流,单亲子女、隔代教育儿童在学生中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很多学生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因没有得到恰当的教育,而在人格上出现争强好胜、自我中心、报复心强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倾向,这成为他们施暴或被施暴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下,教师和家长一般只注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有所忽视,这必然成为教育中的一大隐患。

针对这一情况,广州许多中学已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许多人认为这一方法可以在全国进行完善和推广,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三)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种种校园暴力的发生虽然主要由于学校和社区在管理上的失误,但管理上之所以失误很大程度上与缺乏有效的监督系统有关,比如:有些家长虽然不满于老师的体罚,但又害怕提出来,反而使孩子吃更大的亏,所以多半是敢怨不敢言,对学校管理上的失误也是得过且过;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受到不法之徒侵害的时候表现了极大的怯懦,与其达成妥协条件,以求一时之安宁。以上种种做法归其原因便在于,大多数家长担心自己单枪匹马与之对抗反遭报复。这一不正常的心态与校园暴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德高望重的人组成一个委员会,用这个委员会一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二来也可以对学校管理、学校周边环境、教师行为等进行监督,及时地向地方当局和学校提出学校环境建设的建议和要求。总之,通过委员会可以扩大家长对于学校及教师行为的影响力,避免学校教师一手遮天,家长无奈的畸形局面,有利于共同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学生而言,老师一句不起眼的话,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横眉冷对,或者对学生不理不睬,都可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2003年11月,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在全系统广泛征集教师忌语,归纳了教师用语“十忌”。

“十忌”的主要内容为:“教师在讲课、教育学生时,不得使用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的语言,在和学生家长沟通时,不得使用不负责任的、告状式的语言。”针对这“十忌”的提出,全区教师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河北区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对违反“十忌”的教师,今后在全系统各级各类的先进评选和晋级、职称评定中一律一票否决。

多数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这种“冷暴力”对孩子会造成长期的性格影响,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另外一种是“暴发性人格”,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教师对孩子人格的影响仅次于他们的父母,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让他们拥有自尊和自信。

各级学校还要建立教师犯罪案件报告制度,定期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针对全国陆续发生的多起教师恶性犯罪事件,有关部门应该向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及时通报案件的查处情况以及对有关人员的处罚,以儆效尤。

目前一方面全国各地都在高唱素质教育的赞歌,另一方面,由于校园暴力而将学生致伤致残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种局面若得不到改善,必然使我们的素质教育成为一纸空文,虽然健康不等于高素质,但失去了健康,素质便无从谈起。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愿受社会保障政策、新建或改建住房意愿、职业、家庭收入、家庭住房建造年份、一户多宅、家庭住房结构、土地承包经营面积、拆旧补偿、家庭规模、家庭住房面积以及土地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其中社会保障政策、新建或改建住房意愿、职业、家庭收入、家庭住厉建造年份、一户多宅、家庭住房结构以及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等因素是促使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推动因素,而拆旧补偿、家庭规模、家庭住房面积以及土地耕作方式等因素则是促使农户不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障碍因素。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语文杂记

    语文杂记

    本书收集了詹伯慧先生二十篇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小短文,文章深入浅出,内容涉及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与方言、语言与交际、文字(简繁字和方言字、字书)等。
热门推荐
  • 苍迹沉浮

    苍迹沉浮

    本是绝世天才,无奈命运多折,几经被废修为。少年为报父仇,走上艰难万分的体修之路,拼命苦修。机缘巧合之下,方知自己所在的帝国只是整个大陆的冰山一角,与天斗,与命运博弈,苍迹无垠,谁主沉浮?一切皆是未知之数......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本书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心提炼了90条富含哲理的人生经验,从道德修养、处世方法、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寓意深远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向人们阐释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心灵得陶冶,领悟成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航向。
  •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维科学。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思维的斧子”。逻辑是思维的一把“斧子”,要想使用好这把“斧子”,除了具体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逻辑的知识转换为运用逻辑的技巧和技能。而逻辑学的工具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强调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有关糖尿病并发症、妊娠糖尿病、糖尿病饮食疗法、糖尿病运动疗法、糖尿病药物疗法、糖尿病病情监测、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管理等知识。
  • 对不起错过了你的青春年华

    对不起错过了你的青春年华

    这次是哭花第一次写小说,请多多见谅,还有,行星饭们不要喷哭花,纯属娱乐,在这里哭花像行星饭们鞠躬啦!==哭花也是行星饭哦。
  • 明星制造者

    明星制造者

    魂穿到另一个世界,发现竟然已经扎进了娱乐圈,不过不是什么大明星,只是一个落魄的经纪人,而且还带着一个不入流的小歌星。其实,我本来只是想挣口饭吃的,被称为明星制造者的唐风如是说。
  • 元灵界之龙修传奇

    元灵界之龙修传奇

    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不太一样,这里有功法,有御灵技,还有元灵,有一部分人出生时就会带有元灵,元灵大概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特性,通过元灵就可以施展各种御灵技,修炼功法,这种人被称为御灵人……
  • 奇怪篇

    奇怪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赵凝短篇小说自选集

    赵凝短篇小说自选集

    一个个渺小而又充满魅力的迷人女子,在书中妖娆行走。时光带给她们异样的美,无论是《时光美少女》中误入凡尘的小雪,还是《艳遇》中美丽女主播苏荷,还有《密码情人》中的“情人”,她们都在赵凝小说中被表现得非常独特,故事精美绵长,蓝调迷幻,有轻微的超现实感。每个人物都很迷人,一点点任性一点点小性感,在男人的怀抱里充满张力和生命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