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所谓的身份只会让人的路越走越窄,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等,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中去。同时,也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有的人家世不错就觉得自己的身份很高,有学问的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有钱财的人觉得自己不同于旁人,有名位、有才华的人认为自己比较有尊严,并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而事实上,如果依赖这些作为身份,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有一个大学生,在校时成绩很好,大家对他的期望值也很高,认为他必将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最后他真的有了成就,但不是在政府机关或大公司里有成就,他是卖蚵仔面卖出了成就。
原来他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得知家乡附近的夜市有一个摊子要转让,他那时还没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钱,把摊子租了下来。因为他对烹饪很有兴趣,便自己当老板,卖起蚵仔面来。他的大学生身份曾招致很多人不理解的眼光,但却也为他招徕不少生意。他自己倒从未对自己学非所用及高学低用怀疑过。
要放下身份——这是他的口头禅和座右铭。放下身份,路会越走越宽。放下身份的人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竞争上多很多优势。
如果你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充分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实际上,越是谦虚的人,就越是非常聪明的人,越是工作认真的人。一般情况下,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中时,你就已经受益匪浅了。
你谦虚就会显得平易近人;你朴实和气,对方就愿意与你相处;你恭敬顺从,对方就会与你合得来,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对方内心里就会感到紧张,而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6忘记别人的坏,铭记别人的好
记住一个人的坏,那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是最愚蠢的心态,那样只会让自己整天生活在不快乐的烦恼之中;记住他人的好,让感恩时时装在心里,你就能得到内心的自在,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个人的心态高低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如果只记住别人的坏,而全部忘记别人的好,那么必定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放不开,锱铢必较必定一事无成!
有一个公司招聘,招了一名大学生帅哥,可谓相貌出众、一表人才。初次跟他见面的人,都觉得这人很不错。但是相处久了,才发现他是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在公司如果他给同事帮了忙,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也要把这个人情讨回来,非得找机会让同事帮他一次不可。谁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他,他就会长久地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有次在工作讨论会上,有位同事对他的方案提出反对意见,他便把对方视为仇敌,立即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
他进入公司不到一年,上司就开始忍无可忍,借机把他调到西部城市的分公司。临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为他送行。到了这地步,他仍然没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还给每个同事都发了电子邮件,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痛陈上司的“八宗罪”。
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心理:凡是别人得罪自己的地方,总想找机会报复,以取得心理平衡?凡是对方帮过自己的事,却转眼就忘了,好像从来没有这回事儿?为什么不学着宽心?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境界自然高上去了。
当你让自己的世界充满感恩情怀时,再睁开双眼,你看到的不是不公、不平、丑陋……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在一个充满温情、鸟语花香的世界里,你能感觉不到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很简单,学会宽心,记得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不好,让别人的好如石雕一样刻在自己的心中,让别人的不好如过眼烟云一样,风吹即散。
有一位智者,和一个朋友结伴外出旅行。行走到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滑跌,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不让他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要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
他的朋友问:“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
智者说:“当然。”于是,他在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在经过某山谷时,朋友某某救我一命。”刻完后,他们继续自己的旅程。
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因为一件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说:“我一定要记下来这件事情!”
他的朋友说:“随你记,我才不怕呢!”
智者于是找来一根棍子,在退潮后的沙滩上写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沙滩上,朋友某某打了我一耳光。”
朋友看过之后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刻在石头上呢?”
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唯恐忘记了的事情,我要让石头替我记住;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唯恐忘不了的事情,我要让沙滩替我忘了。”
聪明的人懂得善待别人,不会抓着对方的错误不放。聪明的人会将不值得记住的事情统统交给沙滩,让海水卷走那些不快。所以,你要学会记人千分好不记一分坏。
人总是有好有坏,所有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因为世界不可能完美,不可能十全十美。
你会犯错,你的家人也会,你的朋友也会,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他们每一个人都帮助过你,甚至与你同甘共苦过,但是有一天他们不经意地因一件事情伤害到了你,或者是有意地伤害到了你,你会怎么样去想?又会怎样做?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好多人都做错了,我们不再联系这些朋友,忽略他们,把他们当成敌人,在人前人后反反复复地说他们的不好,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偏偏忘记了他们好的时候呢?忘记了他们帮助过我们的时候呢?忘记了他们为我们付出许多许多的时候呢?这一切难道都没有了吗?消失了吗?就为这一次经意或不经意的伤害?一次连自己都说不上有没有价值的伤害?就为这一次我们忘记了朋友家人对我们千百次的好,都是因为自私忘记了,我们只希望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不容忍别人一次对不起我们!我们是不是真的错了呢?
忘记别人的坏,说出来并不困难,但是如果要做起来也不容易,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与痛苦的煎熬中度过余生,而当一个人选择宽容与宽恕,那么他已经能够将阳光洒进心灵,“种下一个善因,就得到一个善果”。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让自己快乐,就必须给自己减压。减压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学会忘记,人生需要能拿得起,但有时候放得下显得更重要。
佛经里有个小故事,说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去化缘,小和尚毕恭毕敬,什么事都听从师父。他们走到河边,一个女子要过河,老和尚背起女子过了河,女子道谢后离开了。小和尚心里一直想着,师父怎么可以背那个女子过河呢?但他又不敢问,一直走了10公里,他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师父,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那女子过河呢?师父淡淡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可你却背了她10公里还没放下。
老和尚的话充满寓意,仔细想想,这也是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长途跋涉,你不停地行走,沿途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历经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经历过的都牢记心上,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倒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永远轻装上阵。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时光不能倒流,除了吸取经验教训以外,对过去的事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乐于忘怀是一种心理平衡,需要坦然真诚地面对生活。反复咀嚼过去的痛苦,永远一脸的苦大仇深是不足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星星。”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为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耿耿于怀,只怕心灵之船不堪重负,记忆之舟承载不下,会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未来。一句老话说得好: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既往不咎的人,才是快乐轻松的人。
一位哲人曾说过:“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功,不能天天念叨着,而我对别人做错过事,不能不念叨;别人于我有恩,我不能忘记,而别人对我的坏,我不记着。
给别人的恩惠和帮助,不要挂在嘴上念念不忘。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时时反省;别人对我们的帮助不能忘记,而对不住我们的地方,需要有一颗体谅之心。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
第一户人家从5岁到8岁共养了他三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
第二户人家养了他5年,到13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胜过他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
他还是不想走,哭着喊着叫爸爸妈妈,你们别赶我走,我一定会听话的,我会做很多事来养活自己的,只求你们别赶我走。
最终他还是没有被留下来,又去了第三户人家。
第三户人家只养了他一年,就因为不愿意拿钱供他上学,而将他赶出了家门。
已经习惯了被人抛弃的他,居然再也没有了哀求的欲望,只想早点逃出牢笼。才14岁,他就成了街头的一名流浪儿。
刚开始,他只能从垃圾桶里捡些剩饭吃,后来他结识了一些流浪儿,于是便跟着他们一起卖花,给人擦皮鞋,还四处捡破烂。困了就睡在下班的商店门口,第二天天不亮便被商店的主人用脚踢醒。
过了6年流浪生活后,他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当泥水工,算是有了一份正当工作。他用那点可怜的收入报考了夜校,获得自考文凭的那年他已经22岁,顺利进入一家公司当起了推销员。
还有什么苦他没有吃过呢?正是由于他能吃苦,他的业绩很快便排在了所有推销员的前面。他当上了销售部经理。
再后来,他开起了公司,当上了老板。有了钱,也就有了房子、车子,凡是应该有的也都有了。
他什么也不缺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父母亲情。他决定将他的三对养父母都接来与他同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完全能够住下来。他还叫他们爸爸妈妈,给他们好吃好住。
他的助理,也是曾经跟他一起流浪过的朋友说:“你疯了,你的养父母曾经那样对你,你还想给他们养老送终啊?他们抛弃你、虐待你的事情,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他说:“是的,我都忘记了,我为什么要记住呢?我的苦难已经够多的了,我不想全都记在心里。”
他接着说:“我只知道,他们曾经给过我一口饭吃,给过我睡觉的地方,我才没有被饿死冻死。如果没有他们,我很难活到今天!”
在如此环境长大的孩子,一般有两种人生走向:一种孩子心理严重失衡,对世界和别人充满仇恨,长大后沦为罪犯,报复社会;另一种则由于看尽世态炎凉,以超强的心理素质化解全部委屈。他们或许没有上过几天学,但在社会上早把人情世故这本无字天书读得滚瓜烂熟,他们在社会大学的学历已经是博士后级别!像这样的人,一旦出手亮剑,就意味着无往而不胜!就这样,他们从一无所有到腰缠万贯,从穷困潦倒到飞黄腾达。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这个世界达成了和解,不仅懂得如何操纵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复杂游戏,更懂得宽恕和感恩的深刻含义!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二种人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成功者,更是一位智者!
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如果只记住别人的坏,而全部忘记别人的好,那么必定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放不开,锱铢必较必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