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1500000014

第14章 太阳元素的发现(3)

通过这个装置,瑞利终于得到一个较大的气泡。这个气泡在电火花下也不跟氧气发生作用。为了除掉气泡中可能有的氧气,他又让它通过一根烧得赤热的装有铜屑的瓷管。这样,氧气就会跟铜反应而被除掉了。

尽管有了改进后的装置,为了得到足够供实验用的气体,瑞利还是干了好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地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写信告诉拉姆赛,同时也经常接到拉姆赛的来信。

拉姆赛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他发现氮气与赤热的镁屑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化镁。他使已经除去水汽、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空气通过装有赤热的镁屑的瓷管。结果,大部分气体跟镁化合了,只剩下一小部分气体。他把剩下的气体再一次通过赤热的镁屑,气体的体积又缩小了一些。在第三次通过赤热的镁屑之后,拉姆赛把剩下的气体拿出来测定它的密度。普通氮气的密度是氢气的14倍,而这种剩下的气体,密度却是氢气的14.88倍,果然是一种比氮气重的气体。

拉姆赛并不满于这个结果。他把这剩下的气体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装有赤热的镁屑的瓷管。结果是每通过一次,气体的体积总要缩小一点,密度总要增大一点,变成氢气的17倍,18倍,19倍;最后体积不再缩小了,密度增大到氢气的20倍也不再变了。拉姆赛计算了一下,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是原来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的1/80。

卡文迪许的小气泡终于得到了。至于这是一种什么气体呢,又要用光谱分析了。

拉姆赛把这种气体装在密闭的玻璃管里,玻璃管的两端封有两根白金丝做的电极,这就是气体放电管。通上了高压电,玻璃管中的气体就闪闪发光。用分光镜检查,发现光谱中有橙色与绿色的谱线。这是已知的元素所没有的谱线,表明这种剩下的气体的确是一种新的气体元素。

瑞利在两年前提出的问题,现在完全弄清楚了。用氮的化合物制成的氮气,原来是纯粹的氮气,它的密度是1.2508克每升。由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就不是纯粹的了,里面混有少量密度为1.9086克每升的未知的气体,因而这种不纯的氮气的密度是1.2572克每升。

就这样,物理学家与化学家合作,又一次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他们已经知道,这种新气体既不跟氧化合,也不跟镁化合。他们正是利用新气体的这种性质,使它跟氮气分开的。

那么它能跟哪些物质化合呢?他们做了许多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气体跟氢,跟氯,跟氟,跟各种金属,跟碳,跟硫,都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管加温也好,加压也好,用电火花也好,用铂黑作触媒也好,它还是不跟任何物质起反应。根据这个性质,科学家给新气体元素起了个名字叫做argon(希腊文“懒惰”的意思)——我国译作“氩”。

五、第三位小数的胜利

1894年8月7日,拉姆赛与瑞利协商,建议俩人一起宣布他们的新发现。经过几天准备,8月13日,他们来到了英国的科学城——牛津。那时候,牛津正在召开自然科学家代表大会,各门科学家共聚一堂。他们申请出席作临时报告,要宣布一个重要的新发现。

瑞利走上讲台,宣布他与拉姆赛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说:“这元素到处都有,从四面八方围绕着我们,与氧气、氮气一样,都是空气的组成。”他还说:“在每立方米空气中大约有15克这种气体。计算下来,在我们开会的大厅中就有几十公斤这种气体。”

他们的报告震惊了到会的全体科学家。这是真的吗?长期以来,人们不仅知道空气是由氧气与氮气构成的,而且还精确地测定了它们的构成比例。空气中含有0.03%的碳酸气(即二氧化碳),也早测出来了。难道还有含量高达1%的新气体竟长期未被发现?真是不可思议!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赞赏,有的怀疑。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于是决定半年以后召开关于氩气的专门讨论会。

半年之后的1895年1月31日,伦敦大学的讲堂里再次坐满了科学家。瑞利与拉姆赛走上讲台,详细报告了他们发现氩气的经过、实验装置与氩气的性质。

瑞利用土烟嘴当场证明了氩气的存在,大家就更加惊奇了。

土烟嘴就是英国人常用的那一种,表面没有上釉,因而管壁上有无数的细孔。套管夹层的两头,都用火漆封死。另外有一根管子一头通进夹层,另一头跟抽气泵相连接,能够把夹层内的气体抽掉。瑞利做了一根夹层的套管,套管的外层是一根粗玻璃管,内层是8个土烟嘴接在一起,用胶粘成的一条细管子。

瑞利往土烟嘴管的一头通入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气体由另一头出来的时候就少了许多。原来一部分气体穿过土烟嘴管壁的小孔,跑进夹层,被抽气泵抽走了。

瑞利取了1毫升剩下来的气体。当着大家的面称了一下,结果比1毫升普通的氮气重了12%~15%。这个实验结果的解释只有一个,空气中的氮气不是纯粹的气体,而是氮气与某种更重的气体的混合物。在通过土烟管的时候,虽然它们都会透过土烟管的细孔,被抽掉一部分,但是轻的气体透过得快,重的气体透过得慢,结果在剩下的气体中,氮气占的比例减小了,氩气占的比例则大大增加了。

物理学家瑞利当众用他在前几个月中研究成功的新的物理方法——扩散法,分离出空气中的氩气,证明了这种新气体的存在。接着拉姆赛也走上了讲台,把他们用不同方法制成的氮气,当众做了各种表演实验。

在事实面前,大会的参加者公认了他们的新发现。氩气的发现是从1.2508与1.2572之间的差数开始的。小数点后边第三位数字的差别引出了氩气。

这个发现让人们不禁想起了100多年前的卡文迪许,他实际上已经捉住了氩气——一个小气泡,并且指出这个小气泡不跟氧气化合。但是他那时候还没有称量千分之几克的精密天平,也没有光谱分析法,他只好把这个小气泡放走了,没有可以真正的发现氩气。

19世纪末氩气的发现是精密度的胜利,是天平的胜利,是小数点后边第三位数字的胜利。

(第三节)从天而降

一、从天上来到人间

氩气的存在得到了公认。但是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继续研究氩气的各种性质。

1895年2月1日早晨,拉姆赛接到伦敦化学教授亨利·梅尔斯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不知道您是否试验过氩气跟金属铀的反应?如果没有的话,我认为您应该试一试。1888—1890年,美国地质学家希莱布兰德曾把钇铀矿放在硫酸中加热,结果冒出来许多气泡。这种气体既不能自燃,又不能助燃。希莱布兰德当时认为这是氮气,不过也可能是氩气。我认为应该检查一下,说不定钇铀矿中含有铀与的氩的化合物!”

拉姆赛将手头的实验告了一个段落以后,立刻根据亨利·梅尔斯的提示进行研究。他派人找遍了伦敦的化学药品商店,才买到了1克钇铀矿。

一个新的实验开始了。拉姆赛的助手特莱凡斯把钇铀矿放在硫酸中加热,气泡冒出来了,收集到了几毫升的气体。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气体中能跟其他物质化合的杂质除掉,这花了拉姆赛与特莱凡斯整整四天的工夫。实际上杂质很少,大部分是跟任何物质都不起反应的气体。气体装进前面讲过的那种放电管中。通上高压电,气体放出光来。

拉姆赛接着用分光镜作检查,本来以为会看到氩的谱线,但是出乎意料之外,他看到的是一条黄线与几条微弱的其他颜色的亮线。拉姆赛想,可能是白金电极上沾上了点钠盐,或是分光镜出了毛病。他仔细作了检查,并没有这一类问题。

那么就应该检查一下,这条黄线是不是和钠的谱线重合了。拉姆赛于是故意在放电管内放了一点钠,重新封好再观察它的光谱。结果光谱中出现了钠的谱线,但是以前看到的黄线还在老位置上,在钠的谱线旁边。毫无疑问,这条黄线不是钠的,而是属于某一种别的物质的。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拉姆赛把他所知道的各种物质的光谱都重新回忆、查阅了一遍,没有一种跟它相同。经过长久的思索,他记起了詹森与罗克耶在27年前发现的太阳上的氦。氦的光谱不也是黄线的吗?如果这条黄线跟那条黄线重合的话,那么钇铀矿中放出来的气体就既不是氮,也不是氩,而是太阳元素——氦了。

太阳元素就这样容易地找到了?这个结论是不是太大胆了?拉姆赛是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决定请他的朋友,当时英国最好的光谱学专家克鲁克斯(他曾用光谱法发现了元素铊)帮忙。他派人把放电管送到克鲁克斯那里,并且附了一封信。他没有肯定说这是氦,而是说他找到一种新气体,建议叫做krypton(希腊文“隐藏”的意思)——我国译作“氪”,请克鲁克斯仔细确定一下新气体的谱线的位置。

同类推荐
  • 中学生美文: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中学生美文: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本书收录了作家李雪峰的作品,分为每一棵草都是花朵、爱是一生的功课、生命的光芒、禅悟是一枝花、你自己就是圣者、把自己淬磨成钻石等八辑。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正确学习动机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正确学习动机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名师之魂

    名师之魂

    本书收录了对49位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访谈,展现了这些优秀教师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文化,深刻的语文教育反思,以及他们在语文教学中的机智和个性。
热门推荐
  • 甄嬛传叙花列

    甄嬛传叙花列

    本文改编自漫画《甄嬛传·叙花列》,以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后宫女子间不得已的争斗。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零起点学中医

    零起点学中医

    本书是为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所作的一本中医入门书,通过12次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知识,使初学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中医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思想和理论,为制订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计划做好知识的准备,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 日本为什么失落

    日本为什么失落

    近现代日本的崛起举世无匹,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有直达世界巅峰之势。但其后日本迅速失色,失落了一个又一个十年,几成标准的美国小弟。优劣同源,成败同因,日本的惊世成就,与其相对失落,根因都在于原始斗争本能主导下的日本幽灵文化。日本幽灵体用二分,以本能特质的斗士精神为体,以意识自觉的舶来文化为用。体用二分使得日本人能够轻松取用舶来文化,从而在跃迁时代会有超级优秀的表现。但体用二分却也丢失了舶来文化的生命活性,使日本人所得终究有限,无法登顶。且斗士精神具有紧张特质,无法持久,跃迁时代过后日本人就会趋于平庸。另外斗士激情还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灵活性要求,诸种因素的结合导致日本的失落。面向未来,随着人类养生所需得到基本保障,生活情感开始浸蚀日本精神,日本精神已是希望不再,相反,中华生活精神的春天却正在到来。在中日竞争中,日本已成必败之势。但日本精神的垂死挣扎,有可能导致人类毁灭。
  • 灵魁祭

    灵魁祭

    上古时期,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席卷曜灵大陆,以无数上古魔神之血为引,一个巨大的阴谋从此展开……
  • 灵魂鬼修

    灵魂鬼修

    曾经的书呆子,在同学的设计下意外死亡,然而身虽死,但灵魂未灭,灵魂修炼重塑肉身,再次回到人间,新的人生即将开启。。。。。
  • 血影暴君

    血影暴君

    灭仙弑神,唯我独尊。一朝功成万骨枯。血刀,伴随他一生,是他最好的伙伴。他带着一身血影,演绎一段传奇,造就血影暴君之名。
  • 觉醒之剑

    觉醒之剑

    被放逐的禁忌之子三重封印加身之力足以斩断时空之剑看王者如何强势归来
  • 家有娇妻之相公轻点撩

    家有娇妻之相公轻点撩

    沫汐泠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背负着家族秘辛,直到有一天夫人对她说:“小泠啊,你去罗门吧。”哈?夫人在开玩笑?不要欺骗她不知道罗门是什么地方,那天偷偷听老爷说话时,他说了一句:“世上还有罗门不知道的事么。”那一定是个有神通的地方,她一个小丫鬟凭什么去。“可以不去么?”夫人:“不行。”沫汐泠巴巴的问:“为什么?”犹记得那天,夫人面带微笑,说话的语气却犹如无常索命。她说:“世人只知坏人死后会下地狱,受十八苦。殊不知......还有一苦。所以你要去罗门找一个人为你赎罪。”还有一苦......付和宇身为罗门的门下,承袭门上之位是铁板钉钉的事,哪知被一个从大街上捡来的孩子搅黄了美事,还做了她的师父。“师父,明天就要开始我们的任务了,你到时可一定要护着我啊。”付和宇脸色铁青,他收徒弟可不是为了保护她的,可在最危险的时候,他却对她伸出援手。“师父,天琊阁也被灭门了,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啊,你到时可一定要护着我啊。”罗门没灭,他却带着她奔向一个个生死攸关的前线,不变的是,他依然护着她。幽深黑暗的通道里,她慌乱的找着他的身影:“师父,师父,你在哪?”如果你真的倾心于我,只要你回头,就能看到我。师父的话犹记耳边,她转头,他就站在她身后。他的笑,依旧让她迷恋。她说:“师父,我终于找到你了。”他说:“我一直在等你。”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十年前,她是豪门千金,他是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十年后,她家破人亡,为生计四处奔波,他却成为一等一的精英,傲视群雄,拥有一切。再见时,他邪魅妄笑:“前妻,给你个天价,咱一起过日子吧!”
  • 中国经典诗文集-牡丹亭

    中国经典诗文集-牡丹亭

    许渊冲先生从事翻译工作70年,他被称为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经他的妙手,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和法文韵语。这套“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荟萃许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英文译作,既包括《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又包括《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戏曲剧本,数量最多的则是历代诗歌选集。这些诗歌选集包括诗、词、散曲等多种体裁,所选作品上起先秦,下至清代,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个历史。阅读和了解这些作品,即可尽览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牡丹亭》是丛书分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