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小老板必须建立自己的保密制度,抑制商业秘密的外泄。
商机不可泄露
1969年,日本要发展摩托车,经过反复思索还没制订合理方案,他们便委派人去搜集有关技术情报。
“我们日本要发展摩托车,有可能请你设计,也可能向贵厂订购产品,不过,请先介绍一下贵厂摩托车的优点,并让我把样品带回去好让我说服我的上司。”这些日本人每到一个工厂就这样询问、恳求厂主帮助。
在日本人极友善、诚恳的态度下,这些工厂主很高兴,便毫无保留地将最先进的技术告诉了他们,有的还将日本人带到实验室、车间参观。
短短一年时间内,1000多名日本人走遍了全球100多个工厂,并带回了100多辆各类先进的摩托车。日本人将这些样品、技术、资料整理研究,重新设计后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两年过后,一种省油、轻便、耐用的摩托车便问世了。这时,被日本人访问的厂家才恍然大悟。可惜,已经迟了。
商机不能泄露。这不仅是生意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还是求得生存需要具备的常识。
湖北有家小厂因为一项关键工艺不过关,于是,就想与其他企业联合攻关,以期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珠海有家公司得知这个消息后,表达了合作愿望,并委派了几名对这项工艺熟悉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到湖北后仔细研究了那家工厂的技术资料,在当地科研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很快便将这个技术问题解决了。由于当时在签订合同时,说好一旦技术过关,产品投放市场,湖北的厂家便要向珠海的公司支付10万元酬金。然而,市场上很快便出现了比湖北厂家成本低、质量高、包装美的同类新产品。一经上市,很快由南向北扩展市场,影响了湖北厂家的产品销路,工厂被迫停产了。
其实,珠海公司的本意不在于这10万元的,酬金,而是瞄上了这项产品,但是这个厂的保密技术很好,很难了解到相关的全部技术,于是才主动要求协作。
当这些工程师利用了职务之便,将这个厂的全部技术资料研究清楚后,并掌握了该厂的新产品设计方案之后,公司就将他们招回了珠海,自己组织生产。这样一来,湖北公司的商业机密便泄露了。
真正成功的经营者都有强烈的保守秘密意识。或许你会认为,与别人合作需要坦减,但事实足,保守商业秘密与别人友好相处并不矛盾,而且保守随业秘密应该成为你的底线。随便将生意上的秘密告诉别人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你没有必要将自己赚钱的秘诀和收益告诉别人。
另外,很多行业都有十分重要的商业机密,饮食业有独特的配方和菜谱;建筑、装潢业有设计图样等。商业秘密就是唯一的赌注和成本。保守秘密就左右着经营者的命运。因此要提防你身边的“商业间谍”和“商业内奸”,对他们不能太信任。
俗话说:暗箭难防,从事小本经营的你很可能因此遭受沉痛的打击,而致使你遭受不幸的可能正是那些有意背叛你的人,或者是受到利诱的亲信,或者是你的对手派遣来的潜伏在你身边的“探子”。
对于小老板来说,有些机密倘若被别人窃取,便会堵塞你的财路,使你的经营无法良性运营。所以,小老板要记住:“商机不可泄露。”
防止信息泄密
商业秘密作为公司的宝贵财富和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法宝,一旦流失,不仅给非法追逐者带来了巨额利润,也会使公司失去竞争能力和生存条件,蒙受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断了公司的命根子。因此,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应当引起公司的重视。
作为老板,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商业秘密的保护观念,不断完善有关保护措施和制度,堵塞各种可能泄密的漏洞,特别是在对外交往时,更应慎之又慎,认真审查,严格把关,防止泄密;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职工择业自由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在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增加有关保护商业秘密的条款,明确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既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又有效地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既防止外来的侵权活动,又搞好内部安全,谨防内奸。
一家国内著名旅行社的几个职工,以各种理由辞去所在职务,应聘到另一家旅行社,同时带走了所在旅行社有关的客户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与客户联系,将原来所在旅行社的一部分客户拉到了新应聘的旅行社,以此开展业务,造成原旅行社的部分固定客源流失,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商业信用的损害。为此,原旅行社一纸诉状将这几个职工和后一家旅行社送上了法庭。法院经调查后,作出了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权的裁决,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此所受的经济损失。原旅行社通过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证公司商业秘密和安全,不少国外公司有其成功的经验:美国可口可乐饮料公司高度保密的饮料配方,一直是竞争对手百事可乐饮料公司窥测的目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百事可乐公司采取种种方法,均未得手,该配方被认为是世上保守得最严的秘密之一;法国的cHOMsON公司只准对部分车间的部分设备拍照,并约定在拍照前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对自称为欧洲第一的石蜡铸造车间则不准拍照;英国的PLEssY公司,参观时不准拍照,不准录音,参观者的相机要放在门卫处。这些公司在技术保密的范围和界限上规定很严。在广告上,可对产品的性能指标比如功率、频率等进行介绍,如有意购买,则随着谈判的进展,经详细一点的资料合成协议后,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才提供使用文件。对设计思想、方案论证的资料也实行严格的保密。在人世之后,中国的广大公司应善于借鉴国外公司保密的成功做法,建立自己的保密制度,抑制商业秘密的外泄。
商业秘密是公司在投入大量资金、设备、人力的基础上获得的,凝聚着公司员工的劳动和汗水,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具有保密性质的技术经济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日趋严重,一些公司的商业秘密被某些利欲熏心的人采取各种手段非法窃取,结果累得半死,还为他人作嫁衣,给公司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窃取的方式有各种表象伪装,或明或暗,或强夺或智取,很让老板们伤脑筋。这些也是为什么要单独提出防范商业机密泄露的原因之所在。
商业机密的泄漏方式一般有下面几种:
(1)不明不白地泄密。有些公司对自己的商业秘密不注意保护,使商业秘密在疏忽大意中,不明不白地向外泄露。
(2)防不胜防地泄密。随着劳动力的流动日趋频繁,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趁调离之机,非法获取原单位的商业秘密,并伺机卖钱。
(3)不知不觉中泄密。有的公司在涉外交往中,对外商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毫无戒备之意,给其留下可乘之机,使公司的商业秘密不知不觉地外泄。
(4)职工出卖秘密。如果说公司对外部的窃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的话,内部泄密则更让人头痛。有的公司由于内部管理松弛,给内部某些见利忘义者以可乘之机,致使公司商业秘密被出卖。
(5)无声无息地泄密。公司办公室的垃圾隐藏着大量的公司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稍不注意公司的商业秘密就会通过这些废纸垃圾向外流失。正因如此,在形形色色非法追逐商业秘密的不法分子中,有人专门从公司所倾倒的办公室垃圾中回收大量有用的情报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