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了目标,就选对了前进的方向;有正确的方向,才会有正确的结果。目标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目标清晰,方向才能明了,只有选对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
小老板经营,关键是定位
朱先生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闯荡,始终没有忘记寻觅自身事业的延伸点。经过几年的商场历练,朱先生深刻领悟到,生财之道往往在于准确的市场定位。朱先生认为,女人的钱好赚。于是,他将生意定位在赚女人的钱上面来。他把女人的药用食品作为突破点,与几位朋友苦心提炼了20多种中草药,最终研制成颇具中药文化意味的营养液。产品初试成功,不知效用怎样,朱先生便要自家人先品尝。朱先生的太太喝了后,果然有养颜的效果。朱先生欣喜地作出决定,将新产品定名为“太太口服液”,于1993年妇女节面市。该产品面市后,受到了许多女性的欢迎,朱先生也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所以小本经营应考虑建立自己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定位找得准,加上过硬的品质,那就不愁生意不兴旺。
陈某做蟹黄汤包不过6年,却已经成为靖江汤包界数一数二的领军人物。蟹黄汤包在江苏靖江已有200多年历史,并且价格比其他包子贵多了。一个包子八九元钱,在我们看来,有点儿贵得离谱,可在当地,大家一点儿也不觉得贵。陈某的包子一笼有6个,每笼最高50元,但是从早到晚来吃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原因就在于这不是一般的包子,与其他包子不同的是皮薄,汤馅汁多,美味可口。在他这里,一天五六百笼是绝对不够卖的。有一年国庆7天假期,每天要卖1000多笼,每笼50元,7天的流水就是50多万元。小小包子,为什么能被他卖得这么好?原因就是价格定位找得准。原来在1998年以前,蟹黄汤包在靖江当地卖80~150元一笼,一般人根本吃不起。陈某是半路出家,他发现一笼蟹黄汤包最多只要25元~30元的成本,而市场普遍价位都在100元以上,其中的利润太大了。于是他在自己的第一笼包子出来后,就摆出一块牌子,标出了50元一笼的价格,蟹黄汤包一下便宜这么多,立刻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店铺一开张就迎来了开门红。
小资本经营者在对自己的产品做市场定位时,要利用人们消费的心理特点。比如说,人们比较爱面子,如果是社会交际或者谈点生意,一定会去大酒店,以衬托自己的身份。但在平时,一般都钻到小巷子的大排档去吃饭,因为他们想节约一点,把上次的铺张尽可能地节约回来。这样的特点都值得小资本经营者作为自己产品定位的参考。当然,市场定位也可以利用消费群体的特点。
1998年,农村青年刘某怀揣4000元借款,来到上海准备开包子铺。刘某找准上海人吃东西的口味,并且研究了城隍庙的各式上海特色小吃。他发现做包子的秘诀就在制馅这个环节上,乡下的猪因为吃天然饲料,猪肉的味道特别醇正。因此他做馅用的猪肉都是专门从安徽老家乡下购买运到上海的。不仅如此,在制作菜馅时他还全部采取人工切碎,这些做法虽然大大提高了成本,却恰是他的独到之处。手工切的青菜口感非常好,非常脆,而机器切的口感则比较“糊”,不清爽。对于口味挑剔的上海人来讲,只要口感好味道出众,即便价格高也愿意购买。刘某费这么大成本做出的包子卖价也要比一般的包子稍微贵一点,但由于他的包子口感特别好,他的店得到了注重口味的上海人的认可,一时间,生意意想不到的火暴。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一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利剑。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会导致事业失去人气。小本经营,只有找准并坚定了自己的市场定位,才有利于开拓和发展事业。
赚钱目标要切合实际
美国汽车工业巨子福特曾经特别欣赏一位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这位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这位年轻人的梦想却把福特吓了一跳,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当时财产的100倍。
福特问他:“你需要那么多钱做啥?”
年轻人迟疑了几分钟,回答:“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只有那样才是成功的。”
福特说:“倘若一个人果真拥有1000亿美元,那么他将会威胁整个世界,我看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了。”
在以后长达5年的岁月里,福特拒绝接见这位年轻人,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对福特说,他想开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攒到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美元,福特这时才开始帮助他。年轻人再没有提起过去的幻想,而是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凭借福特借给他的钱,风风火火地开创了一番事业。
小老板就应该制定自己的目标,不要盲目地追求功利,更不能好高骛远。如果你拥有奋斗的目标,那么离成功就并不遥远了。
小老板应该有自己具体的奋斗目标,这样才不会盲目。而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人,往往比盲目行动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卡耐基曾经对世界上1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中他发现,只有3%的人目标明确,并知道如何落实目标;而另外97%的人,或者根本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实现目标……10年过后,他对上面的对象又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很吃惊。属于原来97%范围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之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起色,还是那么普通、平庸;而另外3%的人,却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了成功。他们10年前制定的目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继续前进。
然而,有些小老板急于求成、贪大求全,往往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最终只能惨淡收场。
古时候,有一个手艺人,靠修修补补过日子。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偶然发现正在郊游的皇帝不小心将皇冠摔坏了。皇帝便命他修补。手艺人一会儿便将摔坏的皇冠修补完好。皇帝看后非常满意,便给了他很多赏赐。
手艺人回家路过山林时,又发现一只老虎躺在地上呻吟着,手艺人走近一看,只见老虎正对着他,将一只爪子伸出来示意着什么。手艺人仔细看了看虎爪,豁然发现:虎爪上扎进一根大竹刺。手艺人急忙为老虎拔掉了刺。老虎翻身起来,便到别处去了。
不久,老虎叼来一只鹿放在手艺人面前,然后向他点了点头,就隐藏在山林中,再也不见了。
手艺人甭提有多高兴了,他带着皇帝赏赐的金银财宝和老虎叼来的鹿,兴冲冲地向家走去。
一进家门,手艺人便对妻子说:“我有两样手艺,可以让咱们马上致富。”
“什么手艺?”妻子不解地问道。
手艺人微笑着说:“专修皇冠,兼拔虎掌竹刺。”
从此,他们夫妻二人便不去劳作,专门在路旁等待着皇帝和老虎的“光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们并没有等到皇帝的大驾。有一天来了一只老虎,生意人便认为又有生意可做了。于是他快步迎上前去,可是老虎并没有让手艺人拔刺,相反,它却张开血盆大口向他们夫妻扑来……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发,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经营者,就像守株待兔一样,最终会走向死胡同。
台湾著名企业家邱永汉对创业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小老板,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创业目标,然后抓住机遇发展事业。”
有位在农业院校学园林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正赶上求职创业实行双向选择。虽然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家单位,岂料仅仅工作了两年,便赶上单位大裁员,他又不幸被裁了下来。
可他却不为自己的时运不济而叹息。他说:“大路不通就走小路,进不了国企就干个体。”他一直喜欢养花种草,学的又是园林专业,在学校还获过奖。他认准了这就是自己的实际能力。于是便用存款和借来的钱在郊外租了几十亩地,开始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种植荷兰的郁金香。
一年下来,他的郁金香供不应求,许多城里的花商都到这里批发,当年他就获利10万元。后来,他成了商场中的实力派人士。
有目标是好的,但不能被不切实际的想法耽误。目标必须切实可行才好。
小老板应该制定合理的目标,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利益,更不要夜郎自大地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这会让你的营销变得一塌糊涂。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计划里认真地写着:不知道第一年或第二年内可以销售多少产品。这样做是很切合实际的。因为目标适中是对小本经营者的首选,好高骛远只能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同时,不能因为有了远大的目标,就轻视你的竞争者。评估你的竞争者,不要等闲视之。无论竞争者的规模有多大,他们总有自身的强项。倘若忽视竞争者存在的事实,就会影响未来的发展,甚至原本的优势会因为竞争者的不断强大而逐渐缩小。
还要切记不可盲目乐观,人们佩服有勇气做大事业的人,但有勇气并非蛮干,要精心策划,稳步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重在执行,目标定好了,计划也有了,如果光说不练,你的企业迟早会关门大吉。所以,一打纲领都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小老板重在执行你的计划,让你的营销策略变得得心应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小老板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切忌好高骛远,要大胆地向不切实际的目标说“不”!
找准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小老板想要从商海大潮中破浪而出,就必须做到“知己”,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找准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只有对自身优势了如指掌,才能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从而扬长避短,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对自身作出一个合理的分析,真正了解自己的所长与所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的工作是繁杂的,需要从方方面面着手,比如个人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各有差异的。人的性格大体上分为内向与外向两种。性格偏内向的人,个人意识通常很强,表现得很有主见。而性格偏外向的人,较为乐于同人沟通,做事往往根据客观经验,尽量将事情做好,很少加入个人的主观猜测。
性格对于经营者的成功与失败,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性格偏外向,那么你可以选择从餐厅、宾馆、歌厅这些第三产业人手,以有力的公关开创自己的生意。如果性格偏内向,则可以考虑从事技术性较强的生产加工行业,以自己的产品质量取胜。
当然,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每个人已有的智能,在不同的行业与职位中表现出来的成就是不尽相同的,倘若你在某一行业尽心尽力后仍然没有成功,也不必因此叹息气馁,你可以开始试着从其他方面人手,这样你可能会干得更出色。所以,小老板倘若硬着头皮勉强从事自己不太适合的行业,结果通常只会是费力不讨好。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要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只需要看看你自己喜欢什么。”这里所说的“自己喜欢什么”,就是个人的兴趣。喜欢看书的人开个书店;喜欢研究服饰的人开服装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将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职业,从事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与职业倘若结合起来,就能够成为个人工作动机的“倍增器”。做起工作来,也才会得心应手。
个人的特长与潜能也是一个重要的点。一个人倘若具有某些方面的潜能,只需稍稍接受相关的指点与训练,就能够轻松掌握这一方面的技能。譬如,若一个人的手指很灵活,只需要对其指法稍加训练,就能够使之成为一名优秀的打字员。不过,兴趣是特长的先决条件,没有兴趣,也就没有特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然而,很多时候,个人感兴趣的事情并非你最擅长的,这便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了。马克思曾经想当诗人,当他觉得自己在写诗方面长进不大的时候,转而开始研究社会科学。
对于有意从事小本经营的人来说,找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自身潜能,从而为自己的经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成功路上也就多出一条捷径。
小老板在经营时,要“认识我自己”,找出方方面面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加以综合,得出最优的方案,找出自己最擅长及最喜欢的行业。只有这样,才会在成功的大道上大踏步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