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适合,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你想,我们的感觉将会如何?……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报人哈里斯·葛里莱激烈地反对林肯的政策,他相信以论战、嘲弄、谩骂就能使林肯同意他的看法。他发起攻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林肯遇刺的那天晚上,葛里莱还发表了一篇尖刻、粗暴、攻击林肯的文章。但那些尖厉的攻讦使得林肯同意葛里莱了吗?一点也没有。嘲弄和谩骂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在你批评别之时,也应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怎样。有一天,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本,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珍贵了,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在场,他们会很不自在。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再能教你什么,也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的,而且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富兰克林的优点之一,就是他接受那次教训的态度。他已经能成熟、明智地领悟到他的确是那样,也发觉他正面临失败和社交悲剧的命运。他立刻改掉了傲慢、粗野的习惯。“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决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有太肯定的意见表达,比如‘当然’、‘无疑’等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目前,我看来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事而我不以为然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两样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我这种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了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我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自己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我最初采用这种方法时,确实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逐渐习惯了。也许50年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这是我提交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能得到同胞的重视,而且在成为民众协会的一员后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我不善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疑,还会说错话,但一般说来,我的意见还是得到广泛的支持。”这些方法在其他方面同样有效。
纽约自由街114号的麦哈尼,专门经销石油所使用的特殊工具。一次他接受了长岛一位重要主顾的一批订单,图纸呈上去,得到了批准,工具便开始制造了。然而,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位买主同朋友们谈起这件事,他们都警告他,他犯了一个大错,他被骗了。一切都错了。太宽了,太短了,太这个,太那个,他的朋友把他说得发火了。于是,他打了一个电话给麦哈尼先生,发誓不接受已经在制造的那一批器材。“我仔细查验过了,确知我方无误,”麦哈尼先生事后说,“我知道他和他的朋友们都不知所云,可是,我觉得,如果这样告诉他,将很危险。我到了长岛。当我走进办公室,他立刻跳起来,一个箭步朝我冲过来,话说得很快。他显得很激动,一面说一面挥舞着拳头,竭力指责我和我的器材,而我却耐心地听着。结束的时候,他说:‘好吧,你现在要怎么办?’”“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我愿意照他的任何意见办。我说:‘你是花钱买东西的人,当然应该得到适合你用的东西。可是总得有人负责才行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请给我一张制造图纸,虽然我们已经花了2000元钱,但我们可以取消这笔钱。为了使您满意,我们宁可牺牲2000元钱。但我得先提醒你,如果我们照你坚持的做法,你必须负起这个责任。但如果你放手让我们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我相信,原计划是对的,我们可以保证负责。’”
“他这时平静下来了,最后说:‘好吧!照原计划进行。但若是错了,上天保佑你吧。’”
“结果没错。于是他答应我,本季还要向我们订两批相似的货。”
“当那位主顾侮辱我,在我面前挥舞拳头,而且还说我行的时候,我要维护自己,而又不同他争论真需要有高度的自制力。的确,我们常常需要极度的自制,但结果很值得。要是我说他错了,开始争辩起来,很可能要打一场官司,感情破裂,损失一笔钱,失去一位重要的主顾。所以,我深信,用这种方法来指出别人错了,是划不来的。”
我们再举另一个例子。克洛里是纽约泰勒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尖刻地指责那些大发脾气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也赢得了辩论,可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人员“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他们绝不肯更改。”
在克洛里看来,他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因此,他决定改变这种习惯,不再抬杠了。下面是他的报告: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把木材运回去。在木材卸下1/4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的木材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
听完电话,我立刻赶去对方的工厂。在途中,我一直思考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来说服检验员。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为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到了工厂,我见购料主任和检验员正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的姿态。我走到卸货的卡车前面,要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木材的情况。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
看了一会,我才知道他们的检查太严格了,而且把检验规格也搞错了。那批木材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够,而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我能以此来指责对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吗?不行,绝对不能!我继续观看着,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格的理由是什么,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只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并且坚持把他们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们感到高兴。于是,我们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松弛消散了。偶尔,我小心地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格的,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是有意为难他。
渐渐地,他的整个态度改变了。他最后向我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而且问我有关白松木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白松木板都是合格的,但是我仍然坚持:如果他们认为不合格,我们不要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格的木材就有一种罪过感的地步。最后他终于明白,错误在于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等级的木材。结果,在我走之后,他把卸下的木料又重新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了,于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就这件事来说,讲究一点技巧,尽量控制自己对别人的指责,尊重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使我们的公司少损失150美元,而我们所获得的良好的关系,则非金钱所能衡量。
这此,没有讲什么新观念,只是强调一个众人皆知的原则:诚恳而委婉地说服反对你的人。
在耶稣出生的2000年前,埃及阿克图国王,曾给予他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这项忠告在我们今天仍极为重要。4000年前的一天下午,阿克图国王在酒宴中说:“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
莫要忘乎所以
过去只是一种记忆而不是负担,做人不能总沉浸过去,所取得成就或失败上,应向前看。
取得了成绩,难免要得意一下,这实属正常。但得意不能忘形,否则,就会阻碍你继续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