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9700000067

第67章 送蒋?扣张?蒋介石背信弃义(12)

(17)《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

(18)《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19)《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20)《西安事变前后的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页。

(21)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第194—196页。

(22)《周恩来与李勃曼谈个人经历》,参见《瞭望》,1984年第2期,第29页。

(23)《周恩来传》(1898—1949),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44—345页。

(24)《国共谈判中的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25)西安《解放日报》,1937年2月5日。

(26)何柱国:《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转引自:《挽危救亡的史诗——西安事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30页。

(27)《挽危救亡的史诗——西安事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30页。

(28)《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29—130页。

(29)《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转引自《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98页。

(30)《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4页。

(31)《中国抗日战争全史》上篇,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32)《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4页。

(3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55页。

(34)《从内战到抗战》(1935—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35)《从内战到抗战》(1935—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68页。

(36)《第二次国其合作的形成》,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226页。

(37)《中央关于与国民党谈判的方案问题致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电》(1937年6月25日),转引自《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76—777页。

尾章功乎?过乎?青史千秋有评说

张、杨将军舍身追求的一致共御外侮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蒋介石放弃执行十年的剿共内战政策,奉行抗日新政。抗日救亡、以战图存的热浪席卷神州张、杨将军所期待的国共合作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集中国力,投入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驰骋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互相策应,对日军构成夹击之势。中国的抗战为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中国由内战转向准备抗战的时局转换的枢纽。那段历史虽已渐渐远去,但那段历史却越来越清晰。我们会发现以西安事变为转换枢纽。中国的轨迹、民族的命运的确开始转变,而我们也就会承认:1936年近代中国的历史确曾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也终将以独特的历史贡献而载入中华民族的千秋史册西安事变结束后不到半年,以七七事变为标志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这次事变与6年前的九一八事变相比,有许多历史背景是相同的,比如,入侵的借口都是无故挑衅,采取的手段也都是突然袭击、不宣而战。所不同的是,这次事变发生前,中国国内已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已经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而在这一政策影响和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旨在抗日救亡的西安事变也已获得和平解决,国共再次合作、举国抵御外侮的国内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日本帝国主义仅稍微开动其战争机器即可轻易侵占大片中国领土的气势已一去不复返了。而西安事变期间经历50多天是继续“剿共”内战,还是团结抗日的严重斗争,最终促使国民党及其执掌的位居中枢地位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重大的政策转变,结束了持续十年的“剿共”内战,实行了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新政策。这一不同点,使中国政府在日本的武力侵略面前开始采取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一向对日奉行退让政策的南京国民政府,此次态度十分鲜明地表示:全力抗战,以战图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鲜明的应战姿态不仅一扫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外侮每每逆来顺受的屈辱形象,而且博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为中国在“二战”爆发后成为四大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实现了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为中华民族解救危亡和实现复兴,打下了一个基础;它促使国民党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改变了对日妥协的既定国策,改为致力国内实现和平、决意抵抗外侮、奋起抗日的路线;它促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思维,同意着手改善国共两党关系,初步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的影响是深远的。西安事变后,它的这些重要的历史作用,逐渐地显现出来……张、杨将军舍身追求的一致共御外侮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蒋介石放弃执行十年的剿共内战政策。奉行抗日新政。抗日救亡、以战图存的热浪席卷神州七七事变爆发那天,蒋介石正在庐山。那里风景秀丽,清爽宜人。尤其夏天,它晨如初春,午如初夏,晚如初秋,是避暑的好去处,因而南京政要每年夏天都到这里办公和避暑。此时,蒋介石已经没有了这些雅兴,南京呈报过来的“特急电报”,报告了北平郊区卢沟桥发生的一切。

与6年前的九一八事变相比,蒋介石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那时,他给张学良的命令是:“不抵抗!”今次,他在当天即致电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接着,他急电在重庆主持川康整军会议的何应钦:立即回京,联合军委会参谋总长、训练总监、军事参谋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及所有军事机关长官,组成军事统帅部会议,决定应对策略。

他还雪花般地向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40军军长庞炳勋、85师师长高桂滋发去急电,命令他们各率所部向石家庄集结。

7月9日,蒋介石在庐山暑期训练班开学典礼会上发表长篇讲话,部署发动举国一致的救亡复兴的“建国运动”。他指出:“所谓建国训练是什么呢?简言之,就是要训练我们如何尽量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和生命自由给国家,如何用我们的血汗来培养并充实救国的力量,以突破帝国主义者所加于我们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洗刷国家近百年来所蒙受的一切奇耻大辱,使我们的国家能够真正自由独立强盛起来,再扼要地说一句,这一次,就是国家争自由、民族争生存最后战斗的训练。”(1)这次讲话,蒋介石虽然点明对日问题及其对卢沟桥事件的态度,但是受训的文武官员们还是感觉耳目一新,预感到时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两天后,日本政府召开了五相会议,作出了出兵华北的决定,当天即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这一声明,宣布了日本已实行战争体制,公开宣示由两天前卢沟桥事变引发的中日战事已经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南京国民政府同日作出应对,进行军事部署。此时,中国可用于国防的战争储备物资,弹药只能供20个师作战3个月,粮秣只能供50万人、10万匹马用1个月。各要塞的大炮尚未全部安装就绪,虽有200架飞机可用于一线作战,但相当部分性能较差,备件不足,且在中国北方就空军作战所需而言,无论燃料、炸弹还是机场,均嫌准备不足。

为确保战争的需要,蒋介石就全面抗战事宜采取了三项紧急措施:(一)编组战斗部队,第一线为100个师;预备军为80个师,7月底以前,组建好大本营和各集团军、军团等。(二)将可供6个月用的弹药屯置长江以北三分之二,长江以南三分之一。如果兵工厂一旦被摧毁,则从法国、比利时购买军火,经香港、越南运回国内。(三)准备后备兵员100人,军马50万匹和6个月的军粮。

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南京国民政府很快发布了军队总动员令和军事征用令。全国军队统一配置,分别调集陕、豫、鄂、皖、苏各省有关部队,向陇海、平汉路沿线集结,并征用平汉、陇海和津浦3条铁路线上的列车。同时严令宋哲元:不可放弃卢沟桥及宛平城,即使需要谈判以求缓和也须作抗战之准备。如29军需要弹药和物资,南京可以源源补充。还着手在石家庄设置行营,在保定设置前线总指挥部,做全面抵抗的准备。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的谈话,对中外公开宣示南京国民政府和他本人的抗战决心。蒋介石说:

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跟着今年2月三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之条件。全民族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只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

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日本)军队无限制地出入于我们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扎;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临到这极人世悲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之民族,都无法忍受的。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继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如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尚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整个国家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须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拚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继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29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设身处地为东方民族作一个远的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达于最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之立场,应该不至于漠视。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2)如果说,在上述谈话中蒋介石对于中日开战还留有一点余地的话,一个月后,在《国民政府对于现在中日局势发表声明》中,则明确地昭告世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以自卫抵抗暴力。

8月7日,蒋介石把上述抗战决心化为行动,这一天他召集南京国民政府党政军要人在南京举行最高国防会议,并作出两项重要决定:一、“中国实施全面抗战”;二、中国抗日战争“取持久消耗战略”。两天后,上海发生虹桥机场事件,蒋介石遂宣布:中国从此进行对日抗战。

又过两天,即8月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过《国防最高会议条例》,按照条例的规定,中国“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起全责任”的国防最高会议宣告成立。国防最高会议主席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担任,副主席由中政会主席担任。成员包括:“中枢党政军各方面的首脑人员”,其职责主要分为四项:(一)国防方针之决定;(二)国防经费之决定;(三)国家总动员事项之决定;(四)其他与国防有关重要事项之决定。

《国防最高会议条例》的颁布,使蒋介石拥有极大的权力,他可以对党政军一切事项“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会后第二天,根据蒋介石提议南京国民政府再次举行国防会议,决定: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指挥部,蒋介石任陆海空军大元帅,程潜为参谋总长,白崇禧为副参谋总长。军事委员会增设秘书厅,张群为秘书长,陈布雷为副秘书长。另外设立军令、军政、财政、经济、宣传、组训6个部,分掌相关事宜。自此,国民党的政治会议暂停,新成立的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参议会代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履行筹划抗战国策等功能。

在健全抗战的政治组织构架之后,亦开始进行一系列军事部署。8月15日,蒋介石向全国下达抗战总动员令。

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作战指导计划、中国军队战斗序列和作战指导方针,对抗战作出全面部署。这一部署突出了三点:一、“以一部集中华北,重叠配备,多线设防,特别注意固守平绥路东要地”;二、“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浙沪敌海陆军根据地”;三、“以最小限度兵力守备华南沿海各地”。按照这一战略要点,抗战最初的军队作战序列为:

同类推荐
  •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本书以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以记述民国历史人物为本,着眼于对争议性历史事件和争议性历史人物的适度的重新解读。分北洋军阀卷和地方军阀卷。《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由民非明编著,适读于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类阅读爱好者。
  • 千古一臣

    千古一臣

    (这是一本架空历史,更是一本武侠小说!)他,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征战葛尔丹,出使俄国……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七国语言……他只有缚鸡之力,在绝世高手下苟活,却每每能逢凶化吉,他好色,他贪财,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千古一臣!
  • 英雄辈起

    英雄辈起

    宋安平身为英雄的后人,在那个乱世当中却处处遭到排挤和陷害,他在无奈之后走向了另一条曲线护国之路,他用自己的意志和精神感化了众多梁山后人们心中对于朝廷的仇视,带领大家踏上了护国抗金之路。
  • 清朝野史大观(中册)

    清朝野史大观(中册)

    本书分“清富遣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逮异”五辑,共十二卷。内容涉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贵胄、悍将权臣、名媛佳丽、学士才子,下至讼师衙役、游侠术士、市井小民,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众生世相。
  • 帝王启

    帝王启

    非正统历史的架空小说,集权谋、宫斗、争霸、政治、军事于一体,玄幻与现实结合,看大人物与小百姓处于乱世之中的千姿百态。
热门推荐
  • 末日孤艦

    末日孤艦

    一个科技爆发的时代,一场实验的意外导致海水淹没了整个陆地。一个濒死的少年,一个不符合逻辑的星际系统带来了一次变强的机遇。
  • 冰山校草的呆萌甜心

    冰山校草的呆萌甜心

    她是A是千金,刚刚回国你妹的就碰见他,从此以后日日夜夜被宠。终于终于有一次她受不了了:“你为什么老是这么对我?”他魅力一笑:“甜心我只对你一个人这样,乖给你糖吃”,呆萌的甜心就这么被骗了。
  • 十三不靠:家庭装潢焦点访谈

    十三不靠:家庭装潢焦点访谈

    本书通过采访问答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读者对家庭装潢所关心的各个方面,包括具体预算安排、材料采购、管线排放、采暖给排水、室内照明、居室布置、竣工验收等方面。
  • 拥城

    拥城

    女主角夏咏樱男主角肖络筠两人因为魏晨结识,从互相讨厌到彼此深爱,从平平淡淡到刻苦铭心,他们在魏晨的演唱会上相遇,不料然后夏咏樱的妈妈带她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相遇了。他爱她时,她不爱他,最终伤心欲绝离开了那座城市,当他离开那天,她明白了她爱他。她去追,却晚了…再遇见又是在魏晨的演唱会上,她从此缠上他,不料一直爱着他的另一个女生心存歹念,处处陷害她。她企图撞死她,上帝眷顾她,并没有让她离开她深爱的他。却因为车祸双目失明,她的颓废,他的坚守。让那个女生死了心…一年过去,她的眼睛还是没好…他却接到夏咏樱所在医院发来的快单子,上面写着“肝癌晚期”最后他带着她在她临终那天陪她看了最后一场魏晨的演唱会…
  • 幻月天

    幻月天

    她修改身份,修改名字,却为他一句话,以费劲心思掩盖的身份重新现世。她在踏上武道时,就已经斩断了所有的退路,他便成了她最后的退路。
  • 混沌至尊战神:戮炼

    混沌至尊战神:戮炼

    本文由花雨授权作者:火里丛生上古神器玄离镜惊现涅迦大陆。蛮骨族第一勇士戟烈受命前往夺宝,纷争之中,他竟无意窥到了玄离镜中的幻境。隐世万年的秘密浮出水面,一场大战自此开始,血战暴月天堂,探险迪尔伽罗神庙,翻天覆地的界位战争……等待他的,竟是无休无止的杀戮和洗炼。全本5卷85万字已完稿,稳定更新,喜欢的兄弟欢迎收藏^^
  • 我的冷酷保镖

    我的冷酷保镖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酒吧,他英雄救美,却不留名而去,她心生好感;再次见面,他已经成为她的贴身保镖,陪她度过重重难关,甚至生死关头,舍身救她;她终于爱上了他,不顾身份地位悬殊;历经磨难后,终于得到长辈的祝福,举行盛大的婚礼,却没想到,拉开了他复仇的帷幕。在家破人亡、流产、毁容的多重打击死,她死里逃生,换脸重获新生,带着仇恨接近那个已经是高高在上、睥睨冷冽的他。她在爱他和恨他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狠下定决心动用资本力量谋夺总裁之位。功败垂成时,他凝望着她:如果告诉我你是谁,我把集团还给你!她:我是一个恨你入骨的人!然后,一场车祸却试他的真心,原来他最爱的人是她啊......
  • 一直在找一个人

    一直在找一个人

    中学相识,大学相恋,毕业离别。她以为视野更广阔,忘记一个人会更简单。因此流落在外的四年,她所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他。自她离开,他以为自己得到解脱,却在思念中越陷越深。四年里,他一直在找,那个可以与他共白首的人。夏知点,你若不死,我便不休。她说:“也许注她是你的生活,我是你的爱情。”他说:“点点,你在哪里?”得之他幸,不得他命。
  • 天才圣手

    天才圣手

    天赐神眼神级医术,苏羽这个逆天的家伙开始搅动风云,让庸医低头,名动世界……
  • 无泪

    无泪

    不会写简介!!!!喜欢的点个赞,不喜欢的勿喷哦!!!